一提到“农业学大寨”,想必60、70后都很了解。而80、90后知道大寨的就很少了。在那个如火如荼的六七十年代,大寨创造了一个奇迹,成为一面鲜艳的旗帜。全国各地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高潮。
那么,大寨到底有何魅力,能够成为全国学习的榜样?下面这组老照片,出自1978年《大寨》画册,是大寨的真实面貌,到处一片丰收景象,让人热血沸腾。
大寨村,是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的一个大队。过去的大寨,是太行山区一个七沟八梁一面坡,自然环境恶劣的小山村。
农业合作化之后,大寨村通过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把深沟变成良田,坡地垒成梯田,实现了粮食大丰收。照片中那些圆形蓄水池叫“支农池”。
70年代,大寨公社村房屋。房屋为砖瓦结构,宽敞明亮。可见,社员们的住房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墙壁上写着巨大的标语。
这是当时位于虎头山上的团结沟渡槽。该渡槽长120米,高度27米,修建于1974年7月。
该渡槽一桥两用,下面输水上面行人。把杨家坡水库的水从龙山接到虎山,跃过团结沟送附近十几个村子。人畜和作物用水得到了保证。
这张照片里,大寨村的居民们,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大瓦房。房屋依山势修建,高低错落。村中能看到巨大的红色标语墙,十分醒目。
70年代,全国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高潮。照片中,很多人排着队来到大寨参观学习。他们有的穿着中山装,有的穿着绿军装。大寨先进的水利设施,一层层梯田,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贫农出身的陈永贵,出任大寨村的干部后,身体力行地做到了先干一步,带领大寨这个小山村从贫穷走向了富裕。这是他社员大会上讲话。
大寨公社的社员们,头戴草帽手拿农具,准备出发去地里干活。他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将贫穷的大寨换了新颜。
西固壁大队开垦出来的梯田,对面山上写着“自力更生”四个大字。
70年代,大寨铁姑娘,每人挑着一担农家肥往田地里送。当年的大寨铁姑娘,是以郭凤莲为代表的一群只有十几岁的小女孩。她们在生产劳动中不怕吃苦,不怕受累,干着和成年壮劳力一样的重活,所以被誉为“铁姑娘”。
大寨大队干部坐在一起开会的情景当年的一句口号,叫做“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大寨人在特殊时期,为全国人民树立了一个榜样。
70年代,大寨村民正在修建房屋。墙壁用石头垒砌而成,屋顶是拱形。这种建筑十分坚固,冬暖夏凉。石头房子在当时的大寨很普遍。
在过去的大寨村,住宅十分简陋。人们多在山沟的两边土坡上挖土窑居住。只有少数有钱的人家盖得起砖房或用石头垒起窑洞。
70年代,一支考察队来到大寨,当地村领导带领他们参观村容村貌和一眼望不到边的梯田。朴实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表情。
大寨村的小学校里,孩子们站在教室前面,鼓掌欢迎考察队的到来。孩子们上课的教室宽敞明亮,墙壁上书写着标语。
70年代,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民们的房屋及农家院。房子墙壁用石头垒砌而成,有拱形的门洞。墙壁上挂着红色的标语。
大寨宣传队的女孩们,个个有才艺。她们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们表演节目。嘹亮的歌声和优美的琴声,赶走了人们身上的疲劳。
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打谷场上整整齐齐地堆满了金灿灿的玉米。不远处,脱粒机发出巨大的轰鸣声。人们分工明确,干劲十足。
一支考察队来到大寨,正赶上秋季玉米大丰收。人们拿着沉甸甸的玉米棒,丰收的喜悦洋溢在人们的脸上。
村边开辟了一条大路,几辆推土机正在紧张地作业,将地面修复平整。要想富先修路,先把路做好,交通便利了,经济发展就很快了。
70年代,大寨粮食仓库大院里,整齐地码放着装有玉米的麻袋。人们抬着麻袋,往大解放卡车装。又是一个丰收年!
大寨村的番茄地里,几个女孩正在采摘成熟的番茄。一筐筐番茄又大又红,没有使用任何农药,香气扑鼻。
在大寨村的晒谷场上,人们将丰收的玉米平摊在水泥地上晾晒。大寨村社员通过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使得大寨村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粮食生产连年取得大丰收。
70年代,大寨生产大队的村民们,正在开山劈石,修筑梯田石坝和水利工程。山再大沟再深,治了一山少一山,治了一沟少一沟。三年不行五年,五年不行十年。
这是1970年代的大寨新村,大寨社员们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瓦房,生活条件有了质的飞越。墙壁上红色的“大寨”二字十分醒目。街道上有不少来大寨参观学习的代表团。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照片中,大寨公社的农业技术员,正在实验室里调试药物制剂。科学育种,科学种田,粮食生产取得连年取得大丰收。
1970年,大寨村为了提升社员们的整体文化水平,设立了专门为社员学习而创办的夜校。社员们白天忙于工作,利用晚上来到学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受到了社员们广泛好评。
大寨村夜晚景象。大街上灯火通明,树上装饰有霓虹灯,一派热闹景象。路旁竖立有巨大的标语牌。“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标语十分醒目。
1970年,大寨的社员们用手扶式收割机收割成熟的麦子,提高了生产效率。在以前,社员们都是弯着腰用镰刀割麦的,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从这张照片,我们能更直观地看到大寨的变化。昔日的穷山沟,已经全部变成了长满庄稼的梯田。如今,大寨公社没有了,被称为大寨镇。大寨大队也成了大寨村。
写在最后:回看这些珍贵老照片,感受大寨的变化。这个变化是大寨人用自己的双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换来的。大寨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样的精神,是中国农民最突出品质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