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有几个领导亲自动手写材料?

铸就论趣事 2024-08-30 12:45:06

每每读到老一辈领导干部的文章,且不说总能从中受益匪浅,单是其文风都令人感觉到既大气磅礴又通俗易懂,那读来真叫人忍不住叫绝。

反观今天的一些领导的那些文章那些发言,虽然看起来繁花似锦、花团锦簇,那遣词造句可谓巧妙高级,但始终感觉到华而不实,有时候甚至让人感觉到云山雾罩。

明明一件简单的事,硬是都给精雕细琢出来好看不好吃的模样。说文雅点叫“屎上雕花”,说通俗点叫“不说人话”。

总之,有很刻意地卖弄之嫌,又或者故意把问题搞复杂有甩锅之意,让执行的同志去琢磨,干得好就是领导有方,干不好就是对领导指示领悟不到位。

往深了看,现在的领导亲自写文章写报告写发言材料的其实不多了,多是有一班子“笔杆子”捉刀。临发表或发言前能看一眼,稍微做些修改都算是好的;大多数时候,根本没有时间精力去打磨,直接上来摊开就念。

反正体制内的“八股文”都有固定套路,万变不离其宗,里外里都那些车轱辘子话,早已是心中有数、轻车熟路、游刃有余,绝出不了什么大的纰漏。

然而,“笔杆子”毕竟不在工作一线,对实际情况的掌握了解多来源于业务部门的报告,也就是在后者的基础之上归纳总结润色升华,而且为了体现领导领导水平,以及作为专业写手的水准,不免加入一些高大上措辞。

于是,自然而然地就不接地气,甚至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对听众而言,可不就是——好听是好听,但就是太雅了,晦涩难懂;倒不如大白话,虽然俗点,但既拉近领导与同志们的距离,又有利于明确工作方向和内容。

出现这个问题,一个是文山会海仍然盛行。这是客观原因,不能求全责备。

领导也不容易,管那么多工作,怎么可能面面俱到?每项工作都要发言报告,而且还要亲赴一线,哪有那么多时间去写材料去打磨?还不是去交给“笔杆子”落实。只要大方向没问题,具体内容结合上级文件要求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就行了。

另一个是自身水平确实有限。这是主观因素。

不可否认的是,现在走上领导岗位的并不个个都有“两把刷子”,滥竽充数的也不少。加上不是每一项工作都亲自参与,对全过程的掌握了解顶多蜻蜓点水,缺少直观真实的感受和扎实的素材,自然写不出有水平的东西。与其抓耳挠腮,还可能贻笑大方,不如找专业代笔以维持高水平的体面。

不论哪种因素,或者二者兼而有之,都往往滋生出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一方面,不自己动手写材料不知写材料的苦,自然不会对文山会海、工作留痕等形式主义的整治上心,反倒动辄下达要报告要总结要材料的工作要求,导致形式主义屡禁不止并持续泛滥。

另一方面,其实,写材料本身也是在做经验总结或曰工作复盘。对领导来说,将这项改进工作的重要举措移交他人代劳,也就是变主动为被动,既不能切实掌握工作全貌,又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化身高高在上的“官僚”。

以上,应当引起重视。

2 阅读:359

铸就论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