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突然离世!背后真相警醒所有人:这才是中年人最难的一课

张德芬空间 2023-12-14 18:05:46

毕淑敏在《孝心无价》中写道:

父母在,此生尚有来路。双亲故,余生只剩归途。

人生路上,总会遇到许多无法面对的时刻。

其中最令人心碎的瞬间,莫过于至亲之人的突然离世。

近日,在抖音刷到一个心酸的故事:

上个月,母亲突然去世了。

那天我跟往常一样,六点下班到家,我们搬着小凳子,坐在门口择菜,有说有笑。

不过一眨眼的功夫,她突然摔倒在冰冷的水泥地上。

从那瞬间起,我整个人都是懵的。

懵着打了120,懵着操办母亲的身后事,懵着招待亲戚朋友......

在灵堂,我没有掉一滴泪,只是觉得内心空空的,却还得挤着笑,感谢宾客到场。

直到回到不再有母亲身影的家中,闻到她房间飘来的药油味,那瞬间,就好像有人揪着我的心脏,让我痛到无法呼吸。

那一刻,我意识到,我再也没有妈妈了......

原来,迈入中年的我们,也到了必须面对父母死亡的年龄了。

无法面对

将创伤与生活隔离

死亡是一切的终点,尽管我们恐惧甚至回避谈论这样“不吉利”的话题,或是对它早有心理准备。

但是真正面临分离的时候,我们还是会陷入不可自拔的痛苦。

韩剧《请回答1988》有这么一个情节。

德善奶奶回到老家没几天,家里就收到她的死讯。

德善匆匆跟学校告了假,赶到老家参加奶奶的葬礼。

入门前,她还在想着要怎么安慰爸爸,毕竟,他可是最爱奶奶的人。

可是当大门打开,德善却看到本该伤心流泪的爸爸正在跟客人碰杯,脸上笑出褶子。

抬头看见德善姐弟,他还将孩子拉到身边一阵吹嘘。

再看两个姑姑,脸上也没有难过的表情,只是坐在一旁,忙着炫耀手中的戒指。

德善生气地向姐姐抱怨:

“爸爸是不是机器人,怎么能一滴眼泪都不流?”

年纪尚轻的她,无法理解这群中年人的做法。

直到宾客散去,出国的大伯终于赶回来,爸爸跟姑姑们才卸下伪装,在灵堂前哭得像小孩一样。

看着这一幕,德善才明白,原来大人们不是不难过,只是不愿去面对奶奶的死亡。

生活中,许多成年人在骤然面对至亲离别时,亦是同样的做法。

在知乎“父母去世后,你们都是如何面对”的问题下,我看到了人生百态。

一名网友,父母走得突然,一场车祸让他变成孤儿。

曾经温馨热闹的家,如今却变得空荡荡。

为了不去回忆有关父母的记忆,他处理完父母身后事就离开老家,再也没有回去过。

他跟老家的亲戚朋友也没了联系。

因为每次接触那个圈子,他总难免会想起父母。

那些被他埋在最深处的过往,无论何时被打开,他都感觉心如刀割。

不肯直面父母死亡的他,至今没能从丧失至亲的悲痛中走出来。

另一位网友,父亲是患癌走的。

在父亲化疗期间,医生曾私底下告诉她,父亲的病情已经到了晚期,他的人生已经进入倒计时。

即便如此,她依旧心怀希望,盼着能有奇迹发生。

然而,死亡还是无情地降临了。

她无法接受这一切,为了不去想那些痛苦的事情,她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

她让自己变得忙碌起来,忙到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忙到没有时间去想念父亲。

她以为这样就能摆脱痛苦。

但是父亲死亡的伤痛,却如影随形,只要她空下来,那种分离的窒息感又会扑面袭来。

就像网友们说的:亲人离去不是一场大雨,而是余生漫长的潮湿。

当我们未曾了解父母离去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时,无论是逃避还是伪装,都无法让我们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我们为什么不敢

面对至亲死亡的悲伤?

电影《暹罗之恋》里面,主角Tong的姐姐在一次野外旅行中失踪。

原本温馨幸福的家庭一夜间支离破碎。

为了摆脱失去女儿的痛苦,这家人做了很多努力。

搬离充满回忆的旧居,每天都要在饭桌摆上她的餐具,营造女儿还在身边的氛围。

Tong的父亲不准别人提起女儿的名字,仿佛只要否认女儿的离开,她就真的没有离开过一样。

可是这种欺骗,没有起到一点作用。

知道女儿回来无望后,他心中有了一个遗憾:“要是当初,我们没有同意她去野外旅行就好了。”

这位失去女儿的父亲,整日酗酒,喝到患病吐血。

他每天暴躁地面对家人,留下一堆烂摊子给他们。

他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折磨自己,折磨家人。

因为他无法原谅“害死女儿”的罪人。

这位父亲的表现,其实是他在经历至亲离世的哀伤过程——否认、愤怒。

在心理学上,人们在面对至亲离世时,需要走过5道坎。

第一道坎,是否认。

他们宁愿相信至亲死亡是一个误会,也不愿意接受亲人已经离开。

为此,他们会编造一些看似合理的谎言,来说服自己。

如同这位父亲,营造女儿还在家的假象,以及将长相与女儿相似的人,当成女儿的替身。

第二道坎,是愤怒。

当他们知道,亲人离开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往往会感到愤怒和失望,并且将怨气,发泄在自己,还有其他人身上,以此来缓解痛苦。

愤怒过后,是抑郁、慢慢接受,再到最终调整过来。

这个过程,有的人要走得久一些,有的人,能比较快走出来。

有的人能够臣服在事实之下,有的人会为事实感到沮丧失落,影响生活。

毕竟,面对至亲之人,我们总会期盼能跟对方永远待在一起。

如果有一天,这个人骤然离去,人们就容易陷入一种误区,觉得要是当初自己能够做些什么,可能至亲就不用死了。

这种幻想,会让我们陷入自责当中,不可自拔。

有一位来访者,她的父亲因为肝癌去世。

父亲好酒,无论谁劝他少喝些都不管用。

从确诊肝癌晚期,到父亲离开,不过几个月时间,她完全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看着悲伤欲绝的母亲,她觉得,都怪自己忽略父亲的健康,没有制止他喝酒,才导致他患癌离开。

来访者陷入深深的自责当中。

她几次痛苦自责道:

“如果之前我多关心他,带他去体检,他就不会死。”

她觉得,逝去的父亲肯定会因此记恨她,责怪她。

可是,他真的希望自己的女儿经历这种痛苦吗?

这些怪罪,不过是她幻想出来,让自己好受一些的方式。

当至亲离世,有的人会把自己的愤怒宣泄出来。

要么,内耗,怪罪自己,觉得要是当初自己为他做点什么,就能挽救他的生命。

要么,迁怒别人。

曾经一位好友,她的母亲因车祸去世,她心中一直怪罪父亲。

因为,父亲性格不苟言笑,很少关心母亲,明明是没有关联的两件事,好友却将母亲的死怪在父亲身上。

无论是否认亲人离世,还是宣泄怒气,内耗自己,迁怒别人,其实都是潜意识用来保护内在自我的一种方式。

在已经发生的事实面前,我们会下意识地选择逃避,刻意让自己的意识跟“这些事实”隔离开来,避免过度哀伤。

通过这些极端的方式,来消减自己的痛苦。

真正折磨我们的,不是失去至亲这件事本身。

而是我们潜意识为了逃避痛苦,而做出的一系列防御机制。

如何正确面对

至亲的死亡和分离

心理学家茱莉亚·塞缪尔曾说过:“悲伤是一个往返于失去与恢复的动态过程。”

面对至亲的死亡和分离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

但是只有面对失去的痛苦,内心才有疗愈的可能。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面对呢?

失去至亲,会让我们在原本的人际关系中,面临一种前所未有的空虚。

很多人忌讳提起“死”字,亲人去世,也会抗拒哀悼他们。

这种忌讳,其实是种懦弱的逃避,直面它,才能疗愈自己。

有一个关于哀悼的仪式,能够帮我们疗愈这种创伤。

1、找个安静的地方,准备好可以记录的东西,可以是笔纸,可以是录音,可以是画画,让自己放松下来。

2、从头到脚,去放松你全身的肌肉,问内在的你,在这件事实面前,你是否有隐藏的情绪?记住,不要抗拒,不要批判这些情绪,哪怕它们是负面的,也要好好去接纳它们,将它们引出来,记录下来。

3、去倾听这些声音,找到痛苦的根源,挖出内心需要被满足的需求,写下你认为可行的措施,去满足它们。

4、找到那些被你迁怒的对象,思考,你能够理解他们,他们是否真的如我们所想,必须承担我们的愤怒?是的话,给出理由,不是的话,那我们应该弥补?

5、认清至亲离世已经是不可扭转的事实。

反思在经历哀伤的过程中,我们有什么成长或不足,以后再有相似的情况,该如何规避或者更好地去应对?

当你能正视这些问题,不带批判的目光去看待它们,就可以结束这个哀悼的仪式,让那个哀伤的自己得到疗愈。

写这篇文的时候,恰好得知周海媚因病去世的消息。

这几年,那些陪伴在我们左右,熟悉的人,竟接二连三地不告而别。

吴孟达、李咏、李玟,到今日的周海媚。

就连这些荧幕中的人的死亡,都会让人惆怅,心生感慨。

何况,是生活在我们身边,至亲至爱的家人。

只是,就像《惜别》里所言:

“死亡,归根结底,就是一个人从世界上消失,而世界依然存在。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

亲爱的,别惧怕死亡,因为我们都曾认真地活过,热烈地爱过。

死亡不过是每个人都要走上一遭的轮回,别让自己余生都活在对死亡的恐惧当中。

我们可以做的,是珍惜身边尚且鲜活的关系。最后,向你推荐德芬空间开设的“3天亲密关系体验营”,愿你我能缅怀过去,也活在当下。

*本文由张德芬空间主笔团和不归共同创作,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策划丨Kiwi

编辑丨一帆

0 阅读: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