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零聊红楼:秦钟为何是“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

经纬讲小说 2024-04-18 23:24:06

大家好,我是零之笔记。咱们继续聊红楼梦第七回的后半段,说说秦钟结宝玉这一部分。

闲言少叙,书接上文,送宫花这段情节结束了,到了这天晚上,凤姐到王夫人那里去汇报工作。第一件事,说甄家送给咱们的东西,我已经收了。咱们送给甄家的东西,让他家年下进鲜的船给捎回去。进鲜就是说把南方新鲜的瓜果蔬菜等各种食物运到京城来,进献给皇帝。看来这个进鲜是甄家的主营业务之一。甄家自然就是指甄宝玉他们家了。甄家是怎么回事,和贾家是什么交情,这里只是简单提了一句,所以咱们也是留到以后再说,今天先不展开了。

凤姐又说第二件事,送给临安伯老太太的寿礼,已经打点了,太太打算派谁去?王夫人就有点不耐烦了,说随便打发两个人去就是了,这种小事就没必要来问我了。

感觉上啊,凤姐这是有点小心机在里面的。她汇报的这两件事都不是什么大事,就是说你看我大事小情都跟你汇报啊,我没有什么瞒着你的,我很忠心吧?我坦坦荡荡吧?但是,咱们知道,至少她有一件事就没和王夫人说。什么事呢?就是上一期咱们说的,周瑞家的找她帮忙摆平冷子兴官司的事。冷子兴那个事或许也不算什么大事。但是毕竟要走门路啊,要卖人情呀,毕竟是干预司法呀,怎么也比刚才汇报的这两件事更重要一些吧?但凤姐只字未提。由此可以想象啊,类似这样弄权的事,只要她觉得自己能搞定,可能她都不会汇报。而王夫人或许是被蒙在鼓里,或许她对凤姐非常信任,她就睁一眼闭一眼。凤姐见没人管,就更加肆意妄为,后来可能就闯了大祸。贾家的衰败与覆灭,凤姐肯定是要负一部分责任的,而王夫人作为撒手领导,至少也得负个管理责任。

接下来凤姐说珍大嫂子请我明天过去玩玩,我想明天又没什么事。这就是跟领导请假了。其实明天有没有事谁都不好说,说不定又来个王姥姥张姥姥呢?但王夫人是很体贴的,说每次咱们去你都不便宜。前一阵她们刚去玩过嘛,第五回里,尤氏就邀请荣国府的女眷们过去赏梅花。不过那一次贾母邢夫人王夫人都去了,凤姐得伺候长辈,肯定玩的不尽兴。所以王夫人说这一次单请你去,就是诚心叫你散淡散淡,有事没事都该去,不能辜负了人家的心。

第二天,凤姐要过去,宝玉听说了,又要跟着去。上一次宝玉过去,就在可卿房里边好一通折腾,这次不知是不是又想重温旧梦啊,哈哈。于是姐弟俩就一起过去。尤氏和可卿带着一众人迎接他们,一进门,凤姐大大咧咧往那儿一坐,说你们有什么好东西孝敬我,就赶紧献上来吧,我还有事呢。其他姬妾就说,二奶奶今儿不来就罢,既来了就依不得二奶奶了。那意思就是今天我们给你绑这儿了,你必须给我好好的玩上一天,想走,门儿都没有。可见长辈没来,大家都明显放松了很多啊,贾母她们在的时候,肯定是不会这样说话的。也可见凤姐和宁国府这些亲戚此时相处得都很融洽,而后来她们的关系出现了巨大的裂痕,这就更让人唏嘘了。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接下来可卿跟宝玉说,我弟弟今天也在这,宝叔正好可以和他见一见。宝玉一听,抬腿就要走。凤姐说我也想见。尤氏又拿凤姐开涮,说你就别见了。咱家孩子胡打海摔惯了,人家斯斯文文的,别让人笑话你。这话虽然是开玩笑,其实也是实情。宁国府的尤氏、秦可卿,都是温柔可亲的,和风细雨的,谁能想到荣府的二奶奶是这么个泼辣性格,动不动就出口成脏。

这凤姐一听就不服了,说普天下的人,我不笑话就罢了,竟叫这小孩子笑话我不成。凤姐真的特别可爱啊。她不是说,哦,你们嫌我泼辣是吧,那我见外人的时候我收敛点。她的意思是,老娘就这个样儿,怎么了?我这个样我骄傲,我看谁敢笑话我?

既然非要见那就见吧,贾蓉就去把秦钟带了过来。书里形容秦钟的长相,什么眉清目秀,举止风流,怯怯羞羞,有女儿之态等等,还特地提了一句,“似在宝玉之上”。凤姐一见就特别喜欢,先推了一把宝玉,说“比下去了!”这一句真乃妙笔呀。老零读红楼梦就特别喜欢这种生活化的小细节。凤姐这个表现很像长辈见到别人家的孩子时的反应,拿自家娃和人家的娃做对比。虽然凤姐和宝玉是平辈儿,但她比宝玉大得多,平时对宝玉的呵护,实际上也就跟半个妈差不多。凤姐这一句“比下去了”,一是夸赞秦钟,让可卿听了特别受用,二来也体现出来她对宝玉的真挚感情,而且她也知道宝玉听了肯定不会生气,说不定还会给她点赞。

凤姐就拉秦钟坐下,问长问短,此时才出这个孩子的名字,学名秦钟。跟着凤姐来的丫鬟媳妇见凤姐初会秦钟,没带见面礼,就赶紧回去报告给平儿。平儿在心里掂量了一番,秦钟虽然是晚辈,但凤姐和可卿关系亲密,所以见面礼既不能太奢,又不能太俭,她就自己拿了主意,送了一匹尺头,就是做衣服的布料,还有两个“状元及第”纹饰的小金锞子。平儿不愧是凤姐的得力助手啊,不需要对她多交代什么,她做得基本都能符合凤姐的心意。

这里只提到了秦钟的名,后来我们又知道他的表字叫鲸卿。那他的名和字有什么联系呢?古代常见的那种大钟,也叫做鲸钟。

这有个有趣的小典故。话说龙生九子,第四个儿子叫蒲牢,平生最爱吼叫。

蒲牢最怕的就是鲸鱼,一见到鲸鱼就吓得嗷嗷直叫,吼声那是震耳欲聋啊。所以古人铸造大钟时,就把钟纽铸成蒲牢的形状,把撞钟的木杵做成鲸鱼的形状,让鲸鱼去吓唬蒲牢,取一个钟声洪亮之意。这一招挺损的哈。这就是秦钟的名和字的关系。

秦钟的谐音,可能是情种,至于他是不是情种,那就见仁见智吧。还有说法,说鲸卿的谐音可能是惊情,嗯,供参考吧。

在秦钟的名字这里,还有条批语:“设云秦钟。古诗云: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二语便是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

“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出自南北朝时刘缓所写的《敬酬刘长史咏名士悦倾城》。这个原诗是个小黄诗啊,咱们就不细读了,就单说这一句。“未嫁先名玉”,指的可能是吴王夫差的小女儿紫玉。在《搜神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夫差的女儿紫玉爱上了一个叫韩重的青年,俩人私定终身。韩重要出远门去求学,临行前让父母代为求婚。吴王一听是勃然大怒,你是哪根葱啊,就想娶我的闺女?不允。紫玉这姑娘也是气性大,一听他爹不答应,就气死了。后来韩重求学回来,去吊祭紫玉,与紫玉的鬼魂见了面,后续还发生了一些事,咱们就不往下讲了。

这个故事好像隐隐能和秦钟搭上一点点关系,后来智能进城去找秦钟,秦钟他爹秦业就很生气,把智能赶走了,还把秦钟揍了一顿,然后秦业就气死了,而秦钟也是一病不起,没多久就去世了。当然这个联系很薄弱啊,也未必是脂砚斋引用这句诗的本意。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个“玉”指的是晋代汝南王司马亮的爱妾碧玉,也就是成语“小家碧玉”的原型。很多乐府诗都以碧玉为主角,称赞她的美貌。单从诗意上来说呀,倒是这个“碧玉”的可能性好像更大一点。咱们结合下一句来看。

“来时本姓秦”,可能指的是乐府诗《陌上桑》里的女主角秦罗敷。这首诗特别长啊,咱们就不细说了,大意就是秦罗敷是个绝色美女,人见人爱。有一天有个太守见到了她,色心大起,就问罗敷愿不愿意跟自己回家。罗敷把官员教训了一顿,说我是有夫之妇,你是有妇之夫,你跟我扯什么淡呢?你知道我老公是谁吗?他三十岁做侍中郎,四十岁做一城之主,你又是什么癞蛤蟆?

刘缓的那首原诗本就是从各种角度形容女子的美貌,所以”先名玉“的玉是指碧玉的可能性大一点。不过这个不重要啊,反正不管她们是哪个玉哪个秦,都不是脂砚斋引用这首诗的本意,否则脂砚斋也不会说“这是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

那脂砚斋这句批语该怎么理解呢?一种说法认为,这句话是指秦可卿,与本回的回前诗“相逢若问名和氏,家住江南姓本秦”有关,都是指秦可卿的真实身世,以及她后来的命运。因为秦可卿的很多情节都被老曹亲手删掉了嘛,这个观点很难判断对与错了,只能说供参考吧。关于回前诗与秦可卿的关系,老零之前讲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咱们再说另一种观点,单从秦钟这个人来揣度一下这句批语的意思。贾宝玉有句名言,大意是说女孩未嫁的时候是宝珠,嫁了以后就变成死珠了,再老了就变成鱼眼睛了。这个话说得很难听啊,观点也不是都正确,咱们得有选择性的吸收。

其实从宏观来说,这个事它不分性别,所有人都是这样,人在小的时候天真无邪嘛,纯洁无瑕嘛,而随着年龄增长,自然心事就多了,就复杂了。在进入社会这个大染缸后,也自然而然的会被凡尘俗世所熏染。

那我们引申到秦钟身上,“本姓秦”可以谐音为“本性情”,此时的秦钟就像未嫁的女孩,还是一个本真的、没有被污染的状态,就像一块美玉一样纯洁美好。而秦钟后来成了个什么样的人呢?他上学都学了些啥?沾染上了些什么风气?他后来做的那些事,还有他临死前说的那句争议很大的遗言,这些咱们以后慢慢再说。总之,后来的秦钟显然就不像是个“本性情”的状态了。起初一个美好而纯粹的人,最后也难逃被世俗庸碌污染的命运,可能这就是脂砚斋所说的“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这是老零的个人理解啊,仅供参考。不过即便老曹或脂砚斋未必有这个意思,但咱们从这个角度去看待秦钟这个角色,也是挺让人唏嘘的。

宝玉和秦钟一见面,就互生相见恨晚之感。宝玉首先是震惊,天下竟有这等人物!我成了泥猪癞狗了。他为什么把自己贬得这么低呢?说白了,这跟秦钟“怯怯羞羞,有女儿之态”有关,就是说秦钟有中性美,说难听点儿,就是有点儿娘。在宝玉眼里,这自然是更符合他的审美了。宝玉一直认为只有女孩子美丽又干净,而男人都脏,他觉得自己在男人里边就算是拔尖儿的了。然而今天见了秦钟,才发现一个人可以既有男人之身,又兼女子之美。他觉得只有这样的男人才能称得上尊贵,什么绫锦沙罗、美酒羊羔,放我身上都是浪费了。

宝玉还寻思,可惜我生在侯门公府之家,若也出身清寒,就能早点结识他了。宝玉觉得贫富之别有碍于他交朋友,毕竟他的身份摆在这儿,平时结交的都是冯紫英之类的王孙公子嘛,在他眼里那肯定都是些俗物了,他确实很难遇到秦钟这样的人。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两人真的都是出自寒门,那还会是这样的交情吗?真的很难说。而且,感觉宝玉好像以为寒门中都是秦钟这样美好的人,但实际上每个生命个体都是特殊的,唯一的。豪门中未必全都是薛蟠,而寒门中,恐怕也没有几个秦钟。所以原文说,这不过是宝玉心中“又起了呆意”而已。

秦钟对宝玉也是一见钟情,呃,也是一见如故吧,他也恨贫富之别有碍交往。他看宝玉金冠绣服,骄婢侈童,这里有条批语“这二句是贬,不是奖。此八字遮饰过多少魑魅纨绮,秦卿目中所鄙者。”批语说秦钟鄙视什么“骄婢侈童”,但老零感觉,其实秦钟好像是有些羡慕这种富贵的。宝玉是遗憾自己没生在寒门,而秦钟似乎是遗憾自己没生在豪门。当然这只是老零的个人看法啊。

宝玉就问秦钟读什么书,宝玉特别喜欢打听这个事,初见林妹妹的时候,他也问黛玉读什么书。这就是他在试探对方是不是和自己“臭味相投”。“秦钟见问,便因实而答”,既然想交朋友,那就得交实底嘛。大家琢磨一下这个“因实而答”,挺有意思的,感觉上就不像说读的都是正经书,就好比咱们同学之间聊天,说我除了学习之外,我还看漫画,读玄幻小说。对面一听,我也是啊,这个朋友就交上了。

反正不管秦钟回答了什么吧,俩人肯定是越聊越投机,就不愿意跟大人们凑在一起了,想说点悄悄话,就到里间去另摆了一桌,上小孩儿那桌吃去了,哈哈。

可卿还特地嘱咐一句,说你侄儿年纪小,倘若言语上有什么冒犯,你不要怪罪他。原文说“他虽腼腆,却性子左强,不大随和,此是有的。”其实宝玉也是这样,有随和的一面,也有左强的一面。这两个人在某些方面是有相似之处的,才更有巧逢知音之感,才更加珍惜这种缘分。

俩人聊了一会儿,就聊到了上学读书的事。秦钟说,他的老师去年病故了,他现在没学上,只能在家温习旧课。他还特意提到,说读书必须有一二知己为伴,时常大家讨论,才能进益。这就是在点宝玉呢。宝玉果然接上话茬,说我们家有个家塾,族中有请不起老师的,就可以去家塾读书。我的老师回家去了,明年才回来,现在我也没人教,我父亲就想送我去家塾读书,正好咱俩就一起去。

宝玉这段话啊,感觉就没有“因实而答”。这个老师究竟有什么事,需要回家去呆一两年、两三年呢?就算他真的有事吧,那贾政为什么不再请一个老师呢?就任由正处于黄金成长期的儿子荒废学业?这说不过去。所以宝玉在这里肯定是没说实话。关于这个问题,以及这个家塾的种种情况,咱们就留到顽童闹学堂那时再具体说,暂且按下不表。

秦钟说,我们家也知道这里有个义学,本来想和贾珍他们商量引荐,但这个事太小,贾珍又忙,不方便为这点小事来聒噪他。接下来原话说“宝叔果然度小侄或可磨墨涤砚,何不速速作成,又彼此不致荒废,又可以常相谈聚,又可以慰父母之心,又可以得朋友之乐,岂不是美事?”

这个话说得特别漂亮啊,秦钟已经看出来,宝玉想和他经常在一起玩,他就赶紧顺杆子往上爬,虽然说了那么多理由,其实重点就在“又可以常相谈聚,又可以得朋友之乐”,这是宝玉最爱听的。

宝玉当然就特别高兴,说回头我就去找家里这个人那个人,甚至包括找贾母,总之一定能把这个事办成,你就放心吧。

从这里我们能隐隐感到,秦钟他非常迫切地想要去上学,一来,可能确实是想交朋友,希望能多和宝玉接触;二来,老零感觉他也真的想要好好读书,将来搏个前途。毕竟他家与贾府可差得远了,宝玉不读书也能当“富贵闲人”,他得靠自己。

但是啊,那个所谓的学堂,其实就是个大染缸。秦钟去了后,变成了什么样,他还能坚持初心吗?呵呵,咱们以后再说吧。

好,本期视频就到这里,下一期咱们给第七回收尾,聊聊本回的最后一段,一个醉汉疯疯癫癫说了一些胡话,却是红楼梦最著名的名场面之一。那么他的话几分真几分假呢?他说的爬灰,尤其是养小叔子,又是怎么回事呢?咱们下期再聊。请大家轻抬玉手一键三连,点个关注随个赞,咱们下期再见!

0 阅读:0

经纬讲小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