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零聊红楼:贪恋权贵?振兴家业?身不由己?宝钗选秀的是是非非

经纬讲小说 2024-04-18 23:23:56

大家好,我是零之笔记。今天我们聊第四回的后半段,就是薛家入京这一部分。

之前讲护官符时提到,现在的薛家是领内府帑银行商,拿着内务府的银子做生意,就是所谓的皇商。不过结合后文来看,薛家与严格意义上的皇商似乎还有些差别。不过既然正文里写明了他们家就是皇商,那咱们也就不较这个真了,皇商就皇商吧。

皇商是由皇帝任命的,以官方身份管理朝廷经营的产业、或是代表皇室进行商业活动的商人。皇商中地位最高的就是薛家这种,领内府帑银行商的商人,就是说皇帝不但给了你官方身份,而且掏自己腰包给你出钱,给你投资。能干这个工作,那必然是深得皇帝信任。后文中还说薛蟠倚仗祖父的名声,在“户部挂虚名支领钱粮”。户部管理国家财政,内务府管理皇室财政,可见薛家是吃着两家饭,两手齐抓,两手都硬。或许这就是薛家虽然没有爵位,但依然可以跻身四大家族的原因之一。

简单介绍一下皇商。皇商大概分为这么几种:

一是和军需物资相关的,如筹集军粮、整理军备、生产军火等。薛家显然干的不是这个活儿。

二是主持对外贸易,管理港口、海关、洋船货物等等。薛家也不干这个,倒是王家和这个事沾边。上一期聊护官符时曾讲过,王熙凤说她们家管着粤闽滇浙的洋船货物等等。

三是为宫廷生产供应各种物资。曹雪芹他家的江宁织造就是干这个的,负责给宫廷生产供应丝织绸缎等等。

四是拿朝廷的钱进行各种物资的采买。书里说薛家领着内帑钱粮,采办杂料,可见这一条是薛家的主营业务,并且拿的还是皇帝的私房钱。

五是经营管理皇店。顾名思义啊,皇店就是皇帝开的店,准确说是皇上掏钱,让皇亲国戚或太监心腹去开的店,收益当然也不归国库,而是进皇上自己的口袋。这个事在明朝比较常见。虽然说官不与民争利,皇帝更不应该这么小气,但咱们知道,明朝中后期有些皇帝他就是贪财,什么钱都想捞一手,所以就自己掏钱在各地开店,不仅开店,甚至还放高利贷。清朝的皇帝就不大干这个事了。当然红楼梦里很多事情的设定是不能严格与真实历史画等号的,后文中我们知道薛家经营着很多店铺,但其中有没有皇店,书中没明说,咱们也就不细究了。

很多人认为皇商是商人,社会地位低,这其实不太准确。历史上很多皇商会被授予官衔,也就是亦官亦商,甚至有些人品级还相当高,比如乾隆时期的著名皇商江春,人称“扬州八大商之首”,他被赐封正一品光禄大夫。还有大家可能听说过的大商人胡雪岩,他因协助左宗棠收复新疆有功,赐封从二品布政使。至于薛家,自紫微舍人薛公之后,他家还有没有人被封官,书里没提,至少薛蟠确实不大像有官职的样子。

薛家前几代干得还是相当不错的,书里说薛蟠“赖祖父旧日的情分,户部挂虚名支领钱粮”,可见他祖父声名赫赫,惠及子孙。他父亲也不错,连义忠亲王老千岁的棺材板都是他爸给张罗的。但到了薛蟠这一代,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薛蟠,字文龙,今年十五岁。有的古本写的是“字表文起”,这个肯定不对,龙是和蟠互相照应的。

他幼年丧父,母亲又对他极为溺爱,以致他老大无成,每天就是斗鸡走马游山玩景,家里的生意都交给旧伙计老家人操办。书里说他“虽也上过学,不过略识几字”。这里有条批语说“这句加于老兄,却是实写。”哈哈,脂砚斋这句吐槽妙啊。前面黛玉啊、三春啊、李纨啊,都说是略微认得几个字,不过那都是谦虚,薛蟠才是货真价实的“略识几字”。

薛蟠的母亲王氏,也就是薛姨妈,她是王夫人的亲妹妹,40岁上下,儿子只有薛蟠一个,还有个女儿,就是宝钗。书里明确写着,宝钗比薛蟠小两岁,也就是13岁。如果严格按照文本来推算,黛玉此时大概是六七岁,宝玉比黛玉大一岁,也就是七八岁。而宝钗此时却已经13岁了,这……且不说般不般配吧,这与后文中的很多情节也是矛盾的。所以吧,红楼梦里很多人物的年龄就是笔糊涂账,咱们大致看一看就行,不必细究了。

之前咱们说过,薛家入京并不是畏罪潜逃,用门子的话说,打死人这点小事根本不值得一逃。那么薛家入京是去干吗呢?书里提到,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送宝钗待选,这个事咱们一会儿细说;二是探亲,之前讲护官符时曾提到,薛家在京城没有姓薛的同族的亲戚,所以探亲就是去探薛姨妈的娘家人,王子腾、王夫人等等;三是京都里的生意越来越不景气,薛蟠要亲自去过问管理。其实他能管理个啥?就是打着个幌子去玩,用书里的话说就是“闻得都中乃第一繁华之地,正思一游”。

在这几个目的中,显然送宝钗待选是首要任务,是头等大事。那么宝钗是去选什么呢?咱们稍许絮叨絮叨。

在清朝有个选秀女制度,是给皇帝挑选后妃的,每三年一次,参选人员必须得是八旗家的女孩儿。当然红楼梦地舆邦国无考啊,没有提什么旗不旗的事,所以咱们也就不必把它和清朝的制度完全等同。

原文这里说,这次选秀,除聘选妃嫔外,凡世宦名家之女,都要备选为公主、郡主之入学陪侍。公主是皇帝的女儿,郡主是太子或亲王的女儿。这么看的话,这个选秀就不仅是给皇帝找老婆了,也是给皇家找员工,给公主和郡主做陪读。

说是陪读,其实很可能是去做管家,做秘书,所以被选上的话就会被授予官职,所谓“充为才人赞善之职。”才人既是后宫女官,也是妃嫔的称号。而赞善本是一个男性的官职,执掌有关太子之侍从、传令等事,这里作者是虚拟了一个女官的“赞善”。或许啊,作者写“才人赞善”就是想要表明,这次被选中的女孩儿,有的是既当女官,又给人当老婆的;有的是只当官不当老婆的。

这里还有个小细节,“公主郡主”这里,大部分古本写的都是皇帝的女儿那个公主。而甲戌本写的是宫殿的宫那个“宫主”。如果是这个宫主,那就是一宫之主的意思,这是民间口语的一种叫法,既可以指皇帝的女儿,也可以指皇帝的妃嫔。如果是给妃嫔当秘书,那自然少不了在皇帝眼前晃悠,说不定就被皇帝看中了,从官员变成了老婆。贾元春就是个例子,她本是宫中女史,后来就被封了妃。

好,那么接下来就有几个小问题了,第一,既然凡世宦名家之女都要备选,那黛玉湘云她们为什么不去呢?

其实老零是不太愿意研究这一类问题的,因为这场选秀本就是作者虚拟出来的一个活动,不能严格和清朝的选秀女制度相对应。作者怎么写,咱们就怎么看呗。如果硬要圆的话,倒是也可以找一些理由。比如年龄问题。刚才说了,黛玉此时也就是六七岁,湘云也差不多,他们自然还没到选秀的年龄。当然,刚才也说了,年龄这个东西是个bug,不能深究。

其次就是她们自身的原因。湘云什么情况不好说,但像黛玉这个身体状况,那肯定是选不上的。你一个病秧子入宫,是去伺候别人还是别人来伺候你呀?

再有可能就是家里不愿意让她们入选。因为一旦被选中,美好的青春年华基本就搭在深宫里了。如果被皇上或者皇族看中了,那更是一辈子不得见天日。就像元春所说的,那是个“不得见人的去处”。所以她们家里就找找关系,走走后门,让她们直接落选。总之这个问题如果硬要找理由的话,还是能编出很多的。大家自己编一个说得过去的就行了。

再看第二个问题,宝钗最后被选中了吗?这个答案很简单明了——没选上。后文中再没提过选秀这件事,既然没提,那肯定就是没选上嘛。

第七回有一段送宫花的情节,就是薛姨妈拿出一盒宫花,叫周瑞家的跑个腿儿,去送给各位小姐。那薛姨妈怎么好端端地就变出一盒宫花来呢?如果是从老家带来的,为什么不早拿出来送人呢?所以有个猜测,这盒宫花就是朝廷给落选之人的一个补偿,或者说是一个落选通知书,送给你这盒花,就是告诉你落选了,入不了宫了,拿个宫花安慰一下自己吧。结合上下文来看,这个猜测还是有一定可能性的,到第七回时,咱们再细说。至于这么优秀的宝姐姐为什么落选,这个问题就和上一个问题一样,属于开放式的,大家自己编一个就行。

好,最后一个问题,且不论选秀是否为强制,就说宝钗她内心的想法,她自己愿意去参选吗?这个问题就比较微妙了,只能说见仁见智吧。老零就说一下我个人的看法,当然也是揣测的成分居多,所以仅供大家参考。

我觉得宝钗应该是主动想去的。

宝钗自幼在父亲的教育下读书识字,不仅学识高,眼界境界也超过一般人。他父亲去世后,按理说薛蟠应该担起家业,但她这个哥哥实在是太不成器,宝钗就只能尽力去为母亲分忧解劳。但他毕竟是个女孩儿家,在外务上估计也不大好插手,帮不上太多忙,她也无力阻止家族的衰落。

我们知道,薛家是没有爵位的,在地位上就比其他三大家族要矮一头。但如果家里出了个皇妃或者王妃,那地位可就直线上升了,家族的复兴也就有指望了,这可能就是宝钗愿意去参选的一大原因。

另外,这个问题咱们还可以用反证法,就是看看宝钗落选后的态度是什么样。第28回,元春颁赐端午节的礼物,宝玉和宝钗的东西是一模一样的。这是元春给二宝指婚的一个暗示,你既然没选上,那就退而求其次,嫁给我弟弟吧。而宝钗对于这件事是什么反应呢?她是感谢娘娘赐婚吗?不是,她是“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甚至还庆幸,好在宝玉的心里眼里只有黛玉,没来聒噪她。可见她对这种施舍给失败者的安慰是不领情的,至少是心里不舒服。同时这也证明,在书的前半部分,宝钗的心思是没有放在宝玉身上的,她并没有把当宝二奶奶当成人生目标。

再比如第30回,宝玉和黛玉之前吵了个大架,这一回刚和好。宝玉有点太过兴奋,脑子短路,居然当着众人的面儿说宝钗像杨贵妃。当时宝钗是什么反应啊?她是勃然大怒,气得脸都红了。你想想宝钗平时的涵养多好啊,黛玉怎么挤兑她,她都不生气,怎么今天就发这么大的火儿呢?所以是不是有一种可能,宝钗生气的点不在于宝玉说她胖,而是宝玉说了一个“妃”字,就是说你看着像皇妃,但你不是,你没选上。哈哈,当然宝玉肯定没有讥讽的意思啊,他只是说话没过脑子。但宝钗心里有疙瘩嘛,她听来就很刺耳。就好比咱们高考刚失败,就有个人跟你说,哎哟,我看你眉目清秀骨骼清奇,好像文曲星转世啊。你是不是想抽丫的?

所以宝钗就回了一句,说我没有个好哥哥能做杨国忠。就是说薛蟠这个哥哥啥也不是,既不能承继家业,也在选秀走后门这事上帮不上她什么忙。当然,这段情节和对话还有一些其他深意啊,但与咱们现在聊的这个话题关系不大,所以咱们到那一回时再细说。

总之,宝钗既然对落选这件事不开心,那就证明她还是希望能够当选的。当然这只是老零的个人意见,仅供大家参考。

可能有人会说,那宝姐姐是不是贪恋富贵啊?这怎么说呢?反正事是这么个事,这就看个人理解了。甲认为她是为了振兴家业,乙认为是攀权富贵,丙认为是身不由己,可能其他人还有其他的想法,这就见仁见智吧。

好,那咱们再说回薛家入京。这薛蟠眼看要到天下第一繁华之地去游玩了,显然是非常高兴的,唯一愁的,就是他舅舅王子腾可能要管他,说不定还得骂他,毕竟他搞出了人命官司嘛,还得由舅舅找人来摆平。但恰在此时,王子腾升了九省统制,要奉旨巡边。王子腾之前是京营节度使,相当于是首都地区的卫戍司令。九省统制是作者虚拟的一个官衔。上一期讲护官符时提到过,王家的王公是都太尉统制,是把历史上的太尉和都统制捏合到一起了,具体情况可以去看上一期。这个九省统制感觉上都太尉统制就有些相似,反正这就是王子腾升官儿了,权力更大了,管辖的地区更广了,还要到边疆地区去巡视军情。

薛家入京是去探亲嘛,去向一个是薛蟠他舅舅家,一个是他姨妈家。如今舅舅走了,但薛蟠也不愿意去他姨妈家住着,怕有长辈管,不能撒开来玩。于是他就开始活动心眼儿了。咱们一提起薛蟠,好像他又呆又傻,其实薛蟠他心眼儿多着呢,只是都没用在正地方。这时候他就和母亲商量,说咱们家在京里有几处房舍,但是十来年没人住了,不如先派几个人去打扫打扫,咱们去了好直接能住下。然而知子莫若母,薛姨妈一眼就看出了他的小心机,说你着急收拾房子干什么?我还不懂你?你就是怕我要去你舅舅、你姨爹家住,怕有人管你。那你自己挑个宅子住去吧,我和你妹妹是要住到你姨娘家去的。这薛蟠一看拗不过,如果真自己单独住,那也显得太不孝顺了,初来乍到的,容易被人说闲话,所以他也就不坚持了,跟着薛姨妈一起直奔荣国府。

到了之后,薛蟠就去拜见贾珍、贾赦、贾政等男子。薛姨妈则带着宝钗去拜见贾母王夫人等女眷。贾政就派人来跟王夫人说,让薛姨妈他们一家不要出去住了,就住在府里东北角梨香院里。薛姨妈也提出来,虽然住在这里,但吃穿用度,日用供给,那都得我们自己掏钱,不能用你们家的。这也是与后来林黛玉被荣国府收养的境况,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梨香院是当年荣国公暮年养静之所,有十余间屋子,前厅房舍俱全,而且和王夫人离得很近,方便姐俩日常走动。旁边有一个门通街,薛家人日常就从此门出入。这对薛蟠来说是天大的好事,他想出去玩就不用从正面的角门出去了,从那里走就可能被贾政看见,说不定要被教育。

薛蟠本来是怕姨夫管他管得紧,虽然暂时住下了,但还是偷偷派人去打扫他自己家的房舍,一旦在这住得不爽了,他就要搬走。但没想到,住了不到一个月,贾宅族中的子侄认熟了一半。薛蟠本就是个有钱的主儿,贾家那些人自然就把他当成提款机,天天哄着他玩儿。书里说“那些纨绔气习者,莫不喜与他来往”。以前薛蟠再怎么作也就是他一个人儿,现在则是这么多人陪着他作,怂恿他作,今日会酒,明日观花,甚至聚赌嫖娼,渐渐无所不至,引诱的薛蟠比当日还坏了十倍。所以,薛蟠自然就是此间乐,不思迁了。

好,那么第四回大概就是这样。这一回是一个过渡性的章节,可讲的东西不多,故事情节和文字质量也比较一般,所以大家也看到了,老零也就讲了三期,实在提不起太大兴趣。但接下来的第五回,那就不一样了。第五回堪称是全书最夸张、最玄幻、最具深意、最有研究价值的一回。下一期,我们就走进如梦如画、似真似幻的第五回。感谢大家的支持,咱们第五回再见!

0 阅读:0

经纬讲小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