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人形雷达”痛击美军B-26轰炸机

之桃开心生活 2024-10-29 01:21:17
后勤运输面临威胁,巧妙应对敌机袭扰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美军的B-26轰炸机对我志愿军后勤运输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由于缺乏雷达、探照灯和夜视器材等现代化防空装备,志愿军主要依靠传统高射炮进行防空,这对于经常夜间出动的B-26轰炸机来说,几乎难以构成威胁。

然而,志愿军凭借非凡的创造力和战术设计,成功地化解了这一难题。

为了弥补装备上的不足,志愿军在交通线上设置了防空哨,白天依靠肉眼观察,夜间则依靠听觉进行预警。一旦发现敌机,立即鸣枪示警或通过电话通知后方。

这样,志愿军虽然没有高科技雷达,却用无数战士编织成了一张“人形雷达”预警网,一旦敌机进入预警范围,后方高射炮部队就能立即进入射击状态,从而赢得了宝贵的射击准备时间。为了进一步提高射击效率,高炮战士们甚至直接睡在高射炮旁边,以便在接到预警后第一时间投入战斗。

向盲人学习,练就“听音辨位”绝技

即便提前预警,如何在夜间无雷达、探照灯和夜视器材的情况下击中B-26轰炸机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志愿军的解决方案是:向盲人学习。

志愿军战士们刻苦训练听音辨位的能力。他们首先总结了B-26的作战数据,例如在朝鲜多山环境下,B-26的飞行高度通常在1000至1500米之间,飞行速度一般为100至120米/秒等。

基于这些数据,高炮战士们在山头设置虚拟目标,于夜间环境下反复进行听音辨位射击训练。通过艰苦的训练,高炮战士们练就了仅凭声音就能判断B-26的来袭方向、高度等信息,并快速进行射击数据调整的绝技。

阳德仓库的辉煌战绩,创造战争史奇迹

1951年7月,美军B-26轰炸机袭击阳德仓库,当第一架B-26的轰鸣声传来时,高炮阵地营长迅速判断出敌机的距离、高度和飞行方向。志愿军炮手随即快速进行一系列精密计算,包括B-26的飞行速度和高度、炮位的位置、炮弹飞行时间等,最终得出射击数据,快速装填炮弹并进行短点射。

结果,B-26轰炸机被志愿军的炮弹击中爆炸解体。在短短9天的时间里,这个高炮营就击落了7架B-26轰炸机,以至于美空军后来特意在航空地图上标注了阳德禁区。

据推测,范弗里特的儿子也正是栽在了志愿军的“人形火控雷达”之上。

目睹志愿军痛歼B-26的战绩后,苏联顾问惊叹不已,称之为奇迹。因为在苏德战场上,即使配备了雷达和探照灯,苏军平均每发射15000发炮弹才能击落一架敌机。

志愿军高炮部队的出色表现,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战场制胜之道:灵活运用战术

志愿军的“人形雷达”战术表明,战场上没有绝对的优势,关键在于灵活运用战术,以现有武器装备打出最佳效果。正如在游戏中,不同时代需要不同的战术策略,而即使武器装备落后,也能通过精巧的设计和战术来对抗敌方的先进科技。

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以其智慧和勇气,克服了装备上的劣势,创造了以“人形雷达”克敌制胜的经典战例,这充分体现了人民军队灵活运用战术、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敌人的卓越能力,也彰显了战争中人作为决定性因素的重要性。

0 阅读:0

之桃开心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