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究竟有多赚钱?一款瓷器卖五百贯,成本才几十文

梨评历史 2024-02-13 10:13:55

宣德六年(1431年)二月七日,奉明宣宗之命出使西洋的郑和船队经过两年的航行后,抵达了福建长乐港。

对于郑和来说,这或许是他人生最后一次出使西洋了,因而这一次,他去了这辈子最远的地方,带领船队去了非洲的南端,也就是莫桑比克海峡位置。

郑和下西洋

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五年(1430年),二十五年间,郑和前前后后七次下西洋,在印度洋上留下了自己广阔的足迹,达成了中国古代航海史上惊人的壮举。

但自宣德后,除了王景弘率领船队再一次下西洋之外,明朝再无下西洋的举动,个中缘由,就是郑和留下的《郑和海图》遭到无情的焚毁。

《郑和海图》记录了沿途的水文、风土和民俗风情,对于日后的航行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其价值不言而喻,可以说凝聚了郑和一生的心血,但就是这么重要的海图却在明朝中期后神奇的消失了。

郑和的船队

根据传言,是兵部尚书刘大夏所焚毁,理由是下西洋空耗国力,浪费民脂民膏,而且出使西洋都是送礼给外国,顺便宣扬大明国威,最后西洋各国都在使劲的薅大明的羊毛,就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

当然刘大夏有没有焚毁海图不知道,但他的确是坚定的反对下西洋的重臣之一,而明英宗之后,明朝的确再无下西洋之举,不禁让人疑惑,难道郑和下西洋真的这么烧钱吗?

郑和下西洋需要花多少钱?

先来看看郑和船队的造价,根据史书记载,郑和的船队中一艘宝船长44丈、宽18丈,换算成今天的尺寸,每一艘宝船都是百米以上的庞然大物,而前前后后,明朝共修建了六十三艘这样的宝船,剩下的都是辅助性的船只。

根据明朝中叶《龙江船厂志》记载,明朝一艘四百料的战船需要花费75两,但郑和的宝船根据考古,认为约有五千料,而且大船的造价可比小船高多了,人工加上其他,保守估计一艘得2000两,那么六十三艘就得126000两,凑个整数13万两。

剩下的一百多艘船按照四百料的战船计算,大概需要1万两左右,那么整个船队的最终造价约14万两。

人员出行也要花费,根据史书记载,郑和平均每次远航都有25000人,这些人的俸禄也算在成本里,不过大明的工资是出了名的低,而且大部分都是边军,明末边军俸禄一年10两-12两左右,明初可能高一点,加上其他随行人员,估算下来又是38万两左右。

另外还有伙食费用,就算一人一年花费2两银子,一次远航差不多两年,也就是10万两。

但这些俸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根据记载,郑和大部分时间都是购买当地的货物抵偿俸禄的,比如胡椒和苏木,而且买的都是钱都是大明宝钞这样的纸币,直接省下来几十万的俸禄钱。

而且随行人员还非常乐意用这些东西抵俸禄,毕竟胡椒和苏木在大明价格高昂,价值远超自己那点俸禄

宝船

当然船修好了还得维护,明朝楠木海船维修年限一般是五年,每五年一次维护直到使用十五年后彻底改造,维修的木料还得从旧的船上循环使用,这样一来,郑和宝船的维修费用也不算太多。

那么郑和下西洋一次启动资金需要多少钱呢?根据《明宣宗实录》记载,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的时候,明宣宗从南京天财库支钞十万贯,永乐宣德时期一石米约价值十五贯钞,一两银子一石米,这么算来,郑和下西洋前也就准备一千六百六十两的银子。

这样算下来,一次出行的成本大约有75万两左右,当然,没算带出去的货物呢,这些才是郑和下西洋的本钱。

除此之外,还要抚恤下西洋的明军,至于多少没有定数,最终反对下西洋的刘大夏明确说了一句“三宝下西洋花费数十万钱粮,与国何益?”

刘大夏

也就是说,郑和这么多年下西洋,大约花费了几十万两银子,这么看起来,的确花费了不少钱了。

郑和下西洋赚了多少钱?

说完下西洋的成本,再看看郑和下西洋赚了多少钱,这么说吧,就是暴利,纯粹的暴利!

从隋唐开始,瓷器就成为我国主要的出口品,因而郑和每次下西洋都会携带大量的瓷器,一方面赚钱,另一方面压仓。

根据《明会典》,出口西洋的瓷器价格如下:

青花白瓷盘:五百贯一枚;

青花白瓷碗:三百贯一枚;

青花白瓷瓶:五百贯一枚;

青花白瓷酒瓶:一千五百贯一枚;

豆青瓷盘:一百五十贯一枚;

豆青瓷碗:一百贯一枚;

豆青瓷瓶:一百五十贯一枚;

明朝官窑青花白瓷

没错,一个瓷器价值几十石米,而一个瓷器的成本不过几十文,这简直就是暴利,郑和每次航行都会携带大量的瓷器压仓,十万只也就十吨,一下子就可以赚回一千万贯的钱,当然这还是瓷器,还没算丝绸这些产品。

明朝本地的生丝是160文一斤,但卖给日本是250文一斤,但在日本自己人手里,能卖出1000文一斤,但成本也就40文一斤。

当然满载出去也会满载而归,从西洋各国还会买东西回来的,其中最值钱的应该是胡椒了。

西洋各国因为胡椒产量不同,价格也不一样,其中苏门答腊国胡椒一两银子可以买100斤,至于柯枝国五两银子购买400斤,至于三佛齐的胡椒则需要二两金子买一百石。

胡椒

但不管这些产地价格如何,郑和运回来后,统统以一百斤10-20两的价格卖出,相当于获利十几倍。

至于苏木也是郑和运回来的大头,苏木产地比较多,其中日本进贡给大明是一斤一贯,但郑和去日本应该便宜不少,但永乐年间,一斤苏木价值五十贯(运回来折给官员和军士的俸禄就是五十贯),相当于五十倍的利润。

当然有人问了,采购当地不是也要花钱吗,但你要知道郑和可不是花白银去购买,而是拿着日后大家都嫌弃的宝钞去买东西,也就是纸币。

当时的标准是10贯宝钞可以兑换1石米,用纸币去买货物,宝钞的地位是不是和今天的美元有点像?

而且不仅郑和拿宝钞出去买东西,就连大家来明朝朝贡,明朝给的也都是宝钞,而且价格压得极低。

比如日本特产的硫磺,在日本硫磺是6文一斤,明朝以70文的价格收购,转手以500文一斤的价格卖出去。

宝钞后面人人嫌弃

比如日本一把倭刀价值1000文,在明朝可以卖六贯左右,别看价格不少,但大明给的都是宝钞,极少数极少数会给铜钱。

当然胡椒和苏木是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大宗货物而已,还有各种奇珍异宝,当然价格也是顶天的那种。

不过这些就不是普通人可以用的了,都被永乐帝他们赐给宗室大臣了,比如朱高炽的儿子梁王墓内出土了不少珠宝,根据后来鉴定,全部都是来自西洋,什么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等等,可见带了不少。

而郑和下西洋除了贸易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建立以明朝为中心的朝贡体系,这个体系中,明朝自然是核心主导,价格什么的都是以明朝来定,诸藩属国为外围,不仅赚了大量的白银,还扩大了明朝的影响力。

而且只有经过明朝册封的国家才能够进入,没有册封与朝贡的国家是不能进入的,这也意味着他们失去了贸易和文化的输入,因而各个抢破头加入进来,但一加进来,他们的经济命脉和文化输出都被明朝掌握。

明朝初年朝贡体系

既然下西洋这么赚钱,为何大臣还抱怨下西洋空耗国力呢?

这是因为钱都进入了皇室内帑,国库啥也没有,大明户部出钱、工部造船、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出人护卫、礼部负责外交礼仪、结果航行的却是一个太监,直接对皇帝负责,也不给户部报账,荣誉还是郑和的。

满朝文武看自己忙活了半天,啥也没有,个中滋味,可想而知。

永乐宣德时期,一度“资用未尝乏”、“岁用仅给”,意味着这时候国库基本只是够用的状态,但不代表皇室内帑没钱,皇室的小日子过的不要太舒服。

也因此朱棣经过靖难之后又是五次北征,又是修《永乐大典》,又是迁都修三大殿,又是修京杭大运河什么的,光靠粮食税收不足以完成这些大项目,可见郑和下西洋到底赚了多少钱。

可以说郑和下西洋既赚了面子又赚了里子,但没有捞到好处的大臣们不干了,毕竟他们身后还有一群想出海的官绅利益群体,强势的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搞不定,但刚上台啥也不懂的朱祁镇完全可以糊弄。

郑和船队经过的地方

就这样从朱祁镇之后,朝廷再无大规模下西洋的举动,但民间出海可是赚的盆满钵满。

0 阅读:8

梨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