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兵家不争之地,为何争得头破血流?

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 2024-08-13 11:23:38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深宫杀机)

天福四年,公元939年,闰七月十二日,入夜。

天幕低垂,福建闽国福州皇宫被一层淡淡的幽蓝月色轻轻笼罩,宫墙高耸,琉璃瓦在微光中闪烁着光芒,风,穿梭于宫宇之间,带着几分凉意与低语,似乎能听见远古的叹息与秘密的交缠,在无声的夜里悄然游走。

远处偶尔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和低沉的呼喊,打破了夜的寂静,兵变已然发生。

闽国将领连重遇带兵袭击皇宫,闽国皇帝王继鹏毫无准备,仓促应战不敌,只好出逃。

连重遇把王继鹏赶走之后,立刻就拥立了王继鹏的叔父王延羲做新皇帝。

这王延羲,此前一直被王继鹏严密监视,软禁在宅邸,连重遇把他救出来的时候,他是蓬头垢面,知道的这是皇叔,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要饭的呢。

王延羲做了皇帝,对于他来说,其实王继鹏生死与否就无关紧要了,本来王继鹏也不得人心,这回跑出去又只带走一千多人,闽地他是待不下去了,无非就是投奔南唐,到了南唐他也就再也回不来了。

可是,王延羲是不放心呐,他一定要斩尽杀绝。

古人有云: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穷途末路 王继鹏)

王继鹏当年如果能再狠一点,直接就把叔父王延羲杀掉而不是留他一条命,今天王延羲又怎么能被拥立为新帝,还发出了追杀王继鹏不死不休的命令呢。

在王延羲看来,如果对王继鹏仁慈,那么就等于是对自己残忍。

所以,王延羲称帝之后立刻下令,让王继鹏的兄弟,同时也是自己侄子的王继业带兵去追赶王继鹏。

这王继鹏吧,从福州城奔出来,疯狂逃窜,本来他还带着一千多士兵,可一路上死的死,走的走,逃的逃,也只剩下三百多人。

王继鹏吭哧吭哧在前边跑,王继业则发了疯一样的在后头追,到最后硬是把王继鹏逼到了一个小村落里。

不过就算是落到了这个地步,王继鹏的求生欲还是很强的,他自小箭术奇高,遂倚靠村落中的房屋和土墙作为掩体,不断拉弓搭箭,射死好几个想要攻上来的士兵,一边射箭,他还一边对王继业大喊:

我是闽国的皇帝,而你是闽臣,如今你却谋乱叛逆要杀我,你的臣节到哪里去了!

王继业倒十分坦然,他朗声大笑,讽刺王继鹏说,做皇帝的没有做皇帝的德行,做臣子的要臣节又有什么用?

(奉命追杀 王继业)

听到这样的回答,王继鹏终于是一声不吭了。

是啊,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哪怕他好好的当一天皇帝,哪怕他听取黄讽一句劝谏,也不会落得现在的下场。

最后,王继鹏束手待毙,本人被杀,皇后李春燕被杀,王继鹏的儿子们也均被杀掉。

跑了一天一夜,天已经大亮,小小的村落里艳阳高照,阳光洒落,照拂在王继鹏已经冰冷的尸体上。

太阳是公正而仁义的,无论你有钱没钱,尊卑与否,无论你是不是要死了还是已经死掉了,它都会义无反顾的照在你身上。

五代十国的太阳之下无新事,不是我死,就是你死。

王继鹏的死讯传来,王延羲终于是稍微放松了一点,但是请注意,也只是稍微放松。

因为杀掉了王继鹏还不算,朝廷里还有虎视眈眈的连重遇和朱文进。

朱文进掌握大量兵力,是不小的威胁,而连重遇更是敢弑君造反的主,有这俩人存在,王延羲他晚上能睡得着么?

而且吧,王延羲这个人也是临时被连重遇拉来做皇帝的,这连重遇虽然拥兵自重,但却毫无称帝之心,他把王延羲推上帝位,目的不过是要把自己弑君的行为合理化,自己杀掉了皇帝王继鹏,这是弑君,可自己杀掉王继鹏之后并没有篡位,而是仍旧拥戴王氏皇帝,那么他这种行为就变成了清君侧。

(拥立新君 连重遇)

王氏皇族那么多人,连重遇选择了王延羲,有什么特殊理由吗?

也没有,他是一时情急随便拥立的。

可就是他这么一随便,却为闽国的未来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因为,王延羲其人残暴多疑,骄奢放纵,比王继鹏也好不到哪儿去。

王继鹏喜欢敛财,王延羲更加爱钱如命,当了皇帝之后,他专门任用大臣陈匡范,让陈匡范到民间去帮他搞钱花,陈匡范也不是什么经济学专家,他哪儿来的生钱之道?无非就是盘剥商人,暴力征税,商人一天赚十块,得向朝廷交一百,这么来钱,那还能不快吗?

有读者说了,怎么陈匡范可着商人祸祸呢?他不找老百姓搜刮钱财么?

他当然也想要搜刮农民和百姓,可是闽地百姓的钱,早就被前几代皇帝搜刮的差不多了,根本就没油水了。

光是靠压榨商人,陈匡范也替王延羲赚了不少钱了,王延羲一看陈匡范办事得力,那是非常开心,连连称赞,说这世上明珠美玉虽然珍贵,可是想要追求,总还是能得到的,但如陈匡范这样的能臣,这是人中之宝,简直不可多得。

夸奖是中听的,但是往往不中用。

暴力搜刮不是长久之计,商人也没有印钞机,你这么搜刮,几个月时间过去,闽地商人要么倾家荡产,要么逃走,这回商人也压榨的差不多了,民间是真没钱了。

(搜刮钱财 陈匡范)

没钱了,那不行,王延羲给陈匡范下了业绩指标,规定他每天必须搜刮到一定数额才算完成工作,达不到这个数额,那就是渎职,就要治罪,陈匡范搜刮钱财一天比一天少,逼得陈匡范没办法,他只好偷偷挪用公款,什么军需啊,赈灾银啊,甚至官员的俸禄,全都被他拿了过来当做自己敛财所得上缴,可这也是泼油灭火,没几天朝廷里的钱也让陈匡范搜刮尽了,可王延羲还是一个劲儿的逼着他要,陈匡范压力实在太大,竟然上吊自尽。

除了陈匡范,王延羲还重用过一个叫做余廷英的大臣,任命他为泉州刺史,让他主管泉州事务。

余廷英为人非常可恶,极好女色,做了刺史之后不但不造福于民,反而四处在当地搜刮良家妇女以供自己淫乐,而且这余廷英四处掳掠妇女还不算,他打的还是皇帝王延羲的口号,每次到民间去抢女人,他都扬言说这是在替皇帝王延羲的后宫选妃,自己是在替皇帝办事,自己拿住的这些女子,往后都是要进宫做秀女的。

您别说,余廷英这种作风,有点像《人民的名义》里的反派丁义珍。余廷英走到哪里都打着王延羲的旗号,所谓身负皇命,因此根本就没人敢惹他,黑锅则扣到皇帝头上,因此闽地百姓对王延羲是极为怨恨。

王延羲呢,被蒙在鼓里好长时间,后来听说余廷英竟然打着他的幌子在泉州搜刮美女,作恶多端,皇帝勃然大怒,要抓余廷英治罪,余廷英倒也老实,还没等王延羲抓他,他自己就跑到福州认罪伏法了。

闽国的都城是福州,福州最为繁华,然而王氏起家之地是在泉州,所以泉州的经济也很不错,余廷英这趟来自首,他不仅仅是来自首,他还是来行贿的,见到王延羲之后,他是主动向皇帝捐钱万缗,咔咔给皇帝打钱,王延羲一高兴,当场就把他的罪过给赦免了。

(极好女色 余廷英)

仁义道德,法律秩序,在王延羲的眼里,狗屁都不是。

自己装疯卖傻的时候,怎么没人帮助自己?自己被囚禁暗室的时候,怎么没人替自己说话?

当年那段被迫害被欺辱的经历,已经把王延羲给改造成了一个精神不正常的人,这样的人您都没有必要去剖析他的心路历程和行为做事,离他远点是最好的选择。

王延羲有个弟弟,叫做王延政,时任建州刺史,他就偏偏不信这个邪,他看大哥为君糟糕,行为荒唐,干脆上书劝谏王延羲,说哥你不能这样啊,你这样纯属玩火自焚啊,前几代皇帝血淋淋的教训难道还不够吗?

王延政这是自己人呐,只有自己人,真心为王延羲好的人,才会对王延羲说这种掏心窝子的花,可是王延羲哪儿是听劝的人呢?看罢王延政的劝谏之后他是忿然作色,还专门给王延政回了一封信,将其大骂一顿,警告王延政不要多管闲事。

王氏这几代皇帝,基本上就没有善终的,全都是不好好做皇帝,为君无道无德,最后引火烧身,反噬了自己,可以说这反面案例不是一个,而是一群。

但即便如此,王延羲却仍然无法吸取经验和教训,更不懂得反思。

为什么呢?

为什么明明知道喝酒不能开车还要开车,为什么明明知道不讲信用就交不到朋友还要谎话连篇,为什么明明知道不刻苦学习就会荒废光阴,为什么知道赌博是十赌九输都是庄家在赢还要玩他个家徒四壁?

悠悠往事,历史车轮滚滚而来,战争,灾难,失败,亡国,仇恨,怀疑,残杀,内斗,贪婪,淫乐...似乎人类从来没有从这些事情发生过后的经验中吸取教训从而避免重蹈覆辙。

战争还是会发生,灾难还是会来临,王朝灭了又建,建了又灭,人与人之间还是刀兵相见,五代十国的战场上,还是我倒下你站起,你站起他砍你...人类总是在相似的情境下不断重复过去的错误。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如果得不到任何教训,那么就代表,你什么都不会得到。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二》

《新五代史·卷六十八·闽世家第八》

王审知及闽国史研究之回顾,《学术评论》 2010年第S1期92-94,共3页

略论五代时期闽国的国计使职,《闽江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6-23,共8页

0 阅读:53

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

简介:趣说历史,带你看点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