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闽国钱币)
清泰二年,公元935年,闽国的开国皇帝王延钧,死于他儿子王继鹏发动的兵变之中。
那么本质上我们可以说,王延钧就是被儿子王继鹏给杀掉了。
王继鹏能起兵夺位,主要靠闽国皇城使李仿的支持,这个李仿手握重兵,可以说是王继鹏得皇位的第一功臣。
王继鹏称帝之后,他还没狂呢,李仿先狂上了。
古代世界,封建时代,在当时的环境下,这个世界上往往大量充斥着两种人,一种因得到权力而欢呼雀跃,一种因失去名利而垂头丧气,真正能无欲无求的人,是很少的。
权力能让人狂热,名利能让人兴奋,但却未必能让人真正快乐。
因此这个世界上真正能得到快乐的人是很少的,因为很难有人彻底的无欲无求。
王继鹏求皇位,李仿求权位,他们本质上是一类人。
李仿当时所担任的职务非常重要,他在闽国有两个职务,一个是皇城使,一个是判六军诸卫。
这个皇城使,主要负责闽国都城福州的保卫工作,而判六军诸卫则可以从容调动京畿附近驻防的军队,俩职务加起来,等于说是整个福州的兵权就都握在了李仿的手里,这一下子就把王继鹏的命门给掐住了。
李仿当仁不让,他知道王继鹏也怕他三分,干脆把持朝政,完全不把王继鹏放在眼里。
(李仿 形象)
对于任何一个皇帝来说,朝政都属于是他的私有产物,谁把持朝政,谁替自己做决定,谁就是大逆不道,谁就是乱臣贼子,但是这事儿对王继鹏来说,却十分无所谓,因为他本身就是个不理朝政的主儿,李仿把持朝政,那就是替自己打工,替自己分担工作,自己偷着乐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不乐意呢。
但是,李仿不仅把持朝政,他还在私底下招兵买马,专门畜养了一群为他卖命的凶徒。
你这么整,那王继鹏就不能留你了,你掌握大权,手底下又都是亡命之徒,你要造反怎么办?你要谋逆如何是好?你哪天心情不好,你派出刺客把我暗杀了咋整?
这不是王继鹏的被迫害妄想,当他在李仿的支持下篡权夺位之后,李仿在闽国大开杀戒,后宫女眷,朝中大臣,乃至自己王氏一脉的亲族兄弟都被李仿杀了不少,保不齐哪天李仿就要收拾自己。
王继鹏不怕李仿擅权,但是总要提防他造反,所以皇帝很快找来指挥使林延皓,君臣商议,要找个时间把李仿给解决掉。
林延皓,字仁寿,闽国大臣,资历很老,在王潮和王审知的时代就已经在军前效力,战功佼佼。
基于多年来的经历,林延皓对闽国王氏皇族是有感情的,他感激王潮和王审知当年的恩德,不愿意跟李仿同流合污,因此甘为君王除害。
林延皓当时的职权,比李仿就要小多了,如果硬碰硬,一定吃亏,毫无胜算,于是林延皓假意接近李仿,屈身事贼,趋炎附媚,很快就得到了李仿的信任。
接下来的剧情,那就十分经典了。
(文苑图 局部)
王继鹏和林延皓邀请李仿来宫中赴宴,说要请李仿吃顿好的,李仿戒备全无,欣然赴宴,抵达宫中往凳子上这么一坐,凉菜还没上完呢,提前埋伏在屏风后的刀斧手就冲了出来,将李仿砍死,并把他的首级挂到了宫门口示众。
李仿死了,但是李仿毕竟是权臣,树大根深,福州城里有几千将士都是他的心腹,他们一听李仿竟然在宫中被杀,群情激愤,全都抄起家伙,策马提枪,开始攻打皇宫,想要以李仿之死为由头,再度发动兵变,不过十分可惜,几千人实在是不够看的,皇宫守备充足,他们猛攻宫门,死伤惨重,只好逃走,唯一的战利品,就是他们趁乱把李仿的首级给夺走了。
消灭李仿,林延皓是居功至伟,如果不是他尽心竭力的帮助王继鹏,王继鹏本身都没有能力除掉李仿,而且通过这件事,王继鹏也发现林延皓这个人竭诚尽节,没毛病很靠谱,于是就想要重用林延皓。
升职加薪的大好机会面前,林延皓却十分奇怪的选择了拒绝,他辞去了所有的官职,自此隐居乡间不问世事,并且还告诫自己的子孙,永永远远不许在闽国担任任何官职。
林延皓的子孙好奇啊,干嘛有官不做,有福不享呢?林延皓一脸正色,说了这么一句话:
吾国同气相仇,祖德不绍,敢知吉?汝虽荷世赏,姑宜以荣进为戒,吾子孙必有昌者也。
闽国王氏皇族子弟,帝王藩王亲王,原本该同气连枝,相亲相爱,可他们多年来却彼此争斗,相互杀戮,完全忘记了当年王氏先祖创业之艰辛,不顾兄弟亲人之间的情分,他们这是违背了祖宗的德行,将来一定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
朝廷给我官职,让我做大官,其实这不过是名与利的诱惑,对我来说未必是好事儿,人生在世,最要紧的是自律,只要我们严格要求自己,我们的家族就能绵延传承,繁荣昌盛。
林延皓走了,你可以说他是消极避世,也可以说他不慕高位,但其实,他离开的真正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发现王继鹏不是一个值得辅佐的君王。
(兴修宫殿)
老先帝王延钧喜欢盖宫殿,他儿子王继鹏有过之而无不及,更加大造宫殿,花起钱来那叫一个豪横。
王继鹏喜欢搞基建,那各位读者有从事土木行业的一定知道,这盖房子从来就不是一件省钱的事儿,国库里有钱,花国库里的,国库里没钱,那就压榨民力,搜刮百姓。
等到百姓的钱搜刮的差不多了,王继鹏又开始在制度上找钱花。
试问,皇帝想要大量集资,他怎么做最方便?自然是卖爵鬻官,把官位卖给想要做官的人。
当时负责闽国官职裁定,人才选拔的,是大臣蔡守蒙。
有天王继鹏就把蔡守蒙叫过来,非常严肃的询问他:
我听说朝廷里经常有卖官鬻爵的事情出现,只要有钱就可以在朝廷这里买取官职,这是真的吗?
蔡守蒙还以为是皇帝在问责,连忙拍胸脯表示绝无此事,这纯属流言蜚语,陛下不能轻信,微臣选拔官吏一向以贤德为重,想要靠贿赂做官,那是绝无可能的。
没想到蔡守蒙这么一说,王继鹏着急了,立刻拉着蔡守蒙的手说,爱卿啊,这不行啊,你严格按照标准,以贤能和德行来选拔人才这没问题,但是你也要为朝廷创收啊,这么着吧,以后如果有人想要掏钱做官,你不能拦着,你得同意这个事儿,这有钱人想要谋官位入朝堂,让他掏钱就得了。
蔡守蒙这个人,素来清正廉洁,皇帝让他买卖官位来替朝廷创收,他是万万不能接受,当场就表示拒绝,王继鹏一看你这不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么,立刻恫吓蔡守蒙,说他如果不听自己的,那就把他杀掉,蔡守蒙没办法,只好按照皇帝的要求做,自此闽国上下买卖官位成风,堂堂朝廷,变成纽交所了。
百姓他剥削,大臣他强迫,王氏皇族呢,皇帝当然也不会放过。
(王继鹏 形象)
王继鹏的叔父王延武和王彦望都是地方长官,在地方名声很好,王继鹏认为他们太得民心,对自己不利,因此随便找了个理由杀掉。
他同辈的兄弟王继严为武将,领兵于朝廷,骁勇善战,很得将士拥戴,王继鹏嫉妒王继严有本领人出众,干脆罢免了他所有的职务。
在我们看来,王继鹏的这种行为是很奇怪的,但他这种疯狂迫害忠心耿耿且有能力的大臣的行为,其实是封建帝制时代某一类昏庸统治者的缩影。
作为皇帝,他们与生俱来就会有一种对权力的恐惧和不安,这种恐惧和不安往往又源自于对大臣实际能力或潜在影响力的过度解读,以及对自身统治能力的不自信,说白了就是精神内耗,本身自己戏多,还整天给自己加戏。
而且这种皇帝往往又有着极强的控制欲和独裁倾向,他们希望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执行,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因此他们不容许有任何挑战或异议,可是这忠臣好直言,能臣爱折腾,他们往往具有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这和皇帝的意志就会产生冲突。
王继鹏不能容人,林延皓当年急流勇退,堪称明智之举,不然他一定活不了几年——这正是可悲之处,作为皇帝,王继鹏以为,自己年轻,有精力,足够充沛,自己可以掌握权力,自己可以肆意杀戮,自己操控人心,控制臣下,他认为放眼闽地千里江山,所有人都会拜倒在自己的脚下。
对于这种尊卑和忠心,王继鹏一直以为这是合理的,是他应得的,所以臣子对他越忠诚,部下办事越得力,他反而越瞧不起他们,认为他们不过是随时可以捏死的蝼蚁。
足下信国两鬓磨,何人唱起岭南歌。风吹碧湖水长涕,战舰万支荡尘舸。
将沉士隐明月落,血流三山负恨多。从此本朝无新死,青辉常照旧山河。
王继鹏总有一天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真正愿意效忠于你,愿意死心塌地的跟着你,愿意为你死节的臣公,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忠诚和才华并非皇帝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忠心是什么?忠心也是一种真心,写史到此,想到一句年轻人常说的话:
辜负真心的人,应该吞一万根针。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二》
《新五代史·卷六十八·闽世家第八》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四·僣伪列传一》
近十年来王审知研究述论. 李志坚.安康学院学报,2024
唐末五代北方人口南迁的过程与影响. 康丹平.兰台世界,2023
林延皓人间清醒啊,看的透彻[点赞]
其实后来我就想明白了,皇帝其实和我们这些普通人身边邻居同学、七大姑八大姨什么的没什么区别,有些就是很蠢萌,败光家业家破人亡算不得稀奇。[呲牙笑][呲牙笑]聪明厉害的,总归是少数
最要命的是这类统治者想贯彻的意志不一定是完全错误的,如果历史证明他们的想法是正确的那么很容易被一部分后人误认为明君(比如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