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电影画面色彩语言的艺术表现,是一种顶级的视觉享受

陆凯看历史 2023-07-15 22:41:05

文/匹夫

编辑/匹夫

前言

为了更好地认识到影片中图像的颜色语言在影片诸多要素中所占的位置,我们首先要认识影片图像及其颜色语言的意义;

影片图像是一种由物质镜头与化学作用所产生的视觉效果,是影片表达意义所依赖的一种“语言”的载体。

在影片中,色彩是构成影片的主要因素,也是表达影片剧情的根本手段。在影视作品中,对电影画面色彩语言的艺术表达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既能给人以美的感觉,又能让人在欣赏电影剧情的时候,更好地感受到电影的总体气氛,还能让人感受到更深层次的含义。

电影画面的色彩属性及色调的特征

为了更好地认识影片图像的颜色的艺术化表达,我们必须从颜色的性质入手。首先是色彩的物理属性,它分为光源色和固有色两种。

光源色是因为光谱长度的差异,而表现出的颜色,作用在物体的表面,并构成了整个画面的颜色气氛。

比如,在阳光下的瓶罐的受光部,所展现出来的不但是事物的本来颜色,还包含着天光偏向的白色。又比如:“清晨日出天空呈紫红色,傍晚西洋天空呈橘黄色,而明亮的月夜天空呈深蓝色”。

光源色除自然光外,还存在人工光,人工光是灯光的照明,包括电影拍摄常用的散光灯、聚光灯、高温灯和低温灯等。

人工光线在电影中的应用是非常灵活的,它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任意地对电影进行艺术处理。

《美国往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鲁特斯的好友老莫在唐人街被折磨的那一幕,就是通过微弱的光线,营造出一种阴森、冰冷、血腥的氛围;

而戴比在一家高档餐厅用餐的那一幕,就是通过强烈的光线,营造出一种温暖、和谐的氛围。

电影拍摄的景和物,除了受到光照的影响之外,还受到了物体表面对光的吸收和反射的作用。

因此,我们一般会把在正常光线下,物体所表现出来的颜色,称之为固有色。对自然颜色的理解,就是要理解事物颜色的原本面貌。

例如,黄梨在白炽光照射下,会将光谱中的黄波段的光折射出来,同时会将其它波段的光也都吸收进去,所以就会出现本来色的黄,如果是在蓝色光线照射下,就会出现绿。

因此,我们只能在正常光线下观察对象的本征颜色。在掌握颜色的物化特性的基础上,全面掌握了颜色的色调,这也是一部电影的艺术特色得以产生的一个关键先决条件。

电影中的总的色调要有和谐的色彩氛围,并以反差来构成电影中的颜色基调。《狮子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电影的颜色是温暖的黄色,代表着狮子们善良、团结、热爱和平的生活方式,在塑造角色的同时,也给故事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本文在分析影片颜色特性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影片中角色颜色与周围环境颜色之间的相互影响。

在一部电影中,角色和周围的环境是组成一部电影的基础,所以角色和周围的空间和周围的颜色之间的联系很关键。

电影画面色彩的艺术表现,与画面色彩的搭配组织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画面色彩的美观程度,是由色彩的面积、比例、位置之间的协调关系决定的。此外,还包括浓与淡、暖与冷、丰富与单纯等视觉感受。

在此,影片中,导演的角色并不只是将天然的颜色复制到荧幕上,而是更多地运用颜色的搭配,产生出各种不同的效果,从而为角色的塑造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比如电影《重庆森林》中的王家卫,他就在展现都市中绚丽的色彩时,使用了红与蓝的相互辉映。

又比如电影《黄土地》中,人们在大自然中与艰苦生存作斗争,在大面积黄色土地中点缀一点红色。上述两个片子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可以说,从黑白时代到彩色时代,让荧屏影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色彩影像是电影画面的主要元素;

电影画面的整体色彩气氛不但具备了重现大自然的功能,更主要的是,它可以很好地将影片思想创造的功能表现出来。

所以在电影画面的艺术表现上,要考虑影片的整体色调,既要追求统一也要富于变化,既要和谐又要新颖,这样才能使电影的画面艺术表现达到较高的境界。

电影画面色彩的发展及民族性

在对观众造成影响的时候,电影的颜色语言也受到了电影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政治、科技、经济、文化和人民对电影认知的影响。

要想使中国电影在图像颜色上的艺术表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要对这些优秀的传统影片进行学习;

中国电影必须要将这些优良的东西很好地传承下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将自己的国家影片艺术进行创造性的发展。

通过对各个阶段影片颜色语言的艺术表达进行分析,探究其内部发展的秘密,从而对影片颜色语言进行深入的探讨。

自电影产生之日起,近百年来,中国电影发展史与理论界一直围绕着对图像的探讨与学习而展开。

在黑白电影的年代里,它的图像色彩语言就像是在绘画中使用的速写语言一样,虽然色彩单调,但是它所表达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它还拥有着彩色电影所具备的审美观念,而且还拥有着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20世纪中国有许多出色的黑白影片,从老式影片到新式影片,从左派影片到五六十年代的革命性影片;

再到五六十年代的浪漫主义影片,他们都采用了黑与白两种色彩的表现方式,并在艺术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但是,在科技、经济和文化不断进步的今天,黑白影片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人类对彩色、逼真的需求。

到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才开始出现彩色电影,从黑白影片时代进入到彩色影片的时代,这使得荧屏影像画面产生了根本的改变;

彩色的影像画面变成了电影屏幕空间的主要部分,荧屏画面的色彩既可以重现自然现实,又可以表达导演的影片创作思想。因此,影片的图像颜色也就成了影片图像艺术的一个十分关键的部分。

在绘画中,由于对色彩的广泛使用,使得绘画境界与现实更为贴近,呈现出一种世俗之美,一种现实之美,一种慈爱之美。这一阶段的影片,其图像颜色分为单一和复合两大类。

“单色”就是以一种特定的色调作为主体,比如《菊豆》和《老井》,就有一种独特的色彩,就是采用了红黄绿黑白这五种不同的色彩来渲染乡村的气氛;

并且在色彩上寻求一种鲜明的对比,这样的话,看起来会显得有些单调和僵硬,但是对于陕北边陲山区的农夫来说,这就是一种很好的展现。

有句俗语说得好:“大红大绿,百看不腻。”电影《红高粱》采用的是一种单一色彩的图像语言,这种红色的图像色彩,让人感觉到血液在燃烧。

再看那影片中粗犷而勇敢的庄稼人的形象,使观众从红色中感受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红色的基调是电影画面颜色的一种艺术语言,它既烘托了整个悲剧的氛围,又凸显了作品的主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在传达影片的主题时,颜色语言所发挥的视觉传达功能。

这一切都是我们这个国家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可以说上述影片在大红色与大绿色中的应用,都达到了非常好的图像与视觉效果。

这样粗俗而高雅的简单的影像颜色的艺术表达,也使得这部片子达到了一种新奇而又协调的状态。

复色,顾名思义首先它是几种单色色彩语言的综合,是以表现现实真实的自然色彩为主体电影画面的色调,让电影还原生活,让观众感受到电影的亲切感。

其中,《秦川牛》、《庄稼汉》等就是采用了多种色彩的视觉语言,表现出了较好的影视效果。

电影画面色彩的叙事表意功能

在当代的电影艺术理念和影片叙述中,电影画面的颜色有着特殊的视觉语言表意作用,可以表达出除了颜色以外不能表达的艺术效果,还可以传递出剧情本身不能传递出的信息。

一部电影的色彩气氛是影响一部电影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彩色电影中,其影视艺术画面色彩语言的色调传达出了某种美学观念,起到了传达影片意图和讲述剧情的作用。

在绘画中,蓝是宁静的颜色,红是热烈的颜色,橙是温暖的颜色,绿是生机的颜色,白是纯净的颜色。

而深邃的深色调通常适合表现阴森、忧郁、悲伤等情绪,明亮的色彩适合表现积极、乐观、愉快的情绪,高色温的暖色适合表现温暖、唯美的情绪。

电影画面色彩是一种外在的对人的内心情绪、情感、心理和人的精神世界的呈现,与此同时,现实世界的色彩也会对人的内心情绪、情感、心理产生内部的影响。

作为伯格曼的一部代表作,《呼喊与细话》讲述了三位居住在同一宅邸里的姊妹,三人心灵上的孤寂和缺乏交流。电影的场景是深红的,青青的草原,洁白的衣裳,给他们单调的人生增添了一丝生机。

电影的颜色对比度很高,既展现了姊妹俩的畏惧,又进行了一次自我反省,这部电影的图像颜色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电影的一个亮点。

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用颜色来讲述记忆,用黑白来讲述真实,将年轻的激情从真实的讲述中分离出来;

马小军和米兰在一起的时候,他的照片都会有鲜艳的颜色,而兄弟的照片则是一件褪色的外套,一张灰扑扑的照片,这样的处理方式,既突出了他对照片的描述,也突出了他对角色情绪的表达。

影片图像颜色的“表意”作用使其能够摒弃自然、人文、人生的写照,突出影片思想的主观性表现。

比如《红色的沙漠》,就是因为她的心理阴影,所以她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她将所有的红苹果和绿树木,都涂成了灰色,还将整个沙漠涂成了红色,可以说,她的形象已经达到了一种完美的境界。

而影片的颜色也包含了大量的文化内涵,它常常与一些重要的信息如历史时代、民族地区等紧密相连,具有较强的表达意义的作用。

张艺谋《大红灯笼高高挂》是一部反映中国古代妇女悲惨生活的影片,其场景被中国传统的红色灯笼所覆盖,其色调凝重朴素,却又具有鲜明的反差。

尽管红色是热情快乐的标志,但是在老中国,地主家庭的婚礼上挂着的大红灯笼,则是对中国女性痛苦的一种衬托。

结语

上面的讨论,就是对电影画面颜色的艺术风格的表现特征进行的探讨,从而探究出了电影画面颜色艺术表现发展过程中的关系以及其内部的原则和玄机;

从而让我们了解到,电影画面颜色的艺术并不仅仅只是一种表达方法,它是由文化、时代、观念共同孕育出来的一种复合体。

从各个时期的影片在画面颜色上的艺术表达的变迁与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影片的发展与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密切相关。

这个过程既有对前人电影的学习继承也有创新,使我们明白中国电影艺术的传承是离不开对本民族电影学习和研究的。

综上所述,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中国传统影片的优良品质很好地传承下去,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自己的国家影片进行更好的创意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安华《电影艺术理论》

[2]孙宜君《影视艺术鉴赏学》

[3]宋桂珍《电影艺术探索》

[4]高鑫《影视艺术欣赏》

0 阅读:0

陆凯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