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有一个少数民族部落乌尔奇人,他们长着酷似中国人的脸。追溯祖先,乌尔奇人竟与中国的赫哲族人为同族同源。
一、同江赫哲族青年与他的乌尔奇人老乡
石成秋是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人,他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高中毕业后,没有上大学,就靠打鱼为生。几年前,他在看到村里的许多年轻人都去俄罗斯打工去了,不甘平庸的他不由心动了。
2017年4月,29岁的石成秋打听到抚远市一家劳务输出公司有去哈巴罗夫斯克务工的名额,于是,他交纳了9800元中介费,从抚远过境前往哈巴。
到达哈巴后,他傻眼了。劳务公司的人告诉他,先前说好的工作,因为特殊原因被取消了。随后,劳务公司将他带到了一家木材厂,竟是让他做苦力!在那里,繁重的劳动和语言不通,令他苦闷不堪。
石成秋为了能够尽快适应哈巴的环境,经常主动与俄罗斯人接触。木材加工车间里有一个长着中国人的脸的青年,名叫巴夫拉,对他很友好,相貌相同,两人很快成了好朋友。
石成秋很吃惊巴夫拉为什么很像中国人,聊天中才得知他是俄罗斯的少数民族乌尔奇人,与自己的和赫哲族本源是一族。
2017年9月底,石成秋在巴夫拉的帮助下,来到哈巴市的一家中餐馆打工。在餐馆工作间,他发现哈巴的野猪肉非常昂贵,一斤野猪肉的价格相当于人民币35元。原来,哈巴养猪方式跟中国不同——不是放在猪栏里养,而是在郊外很大范围的围栏里放养,这样可以保持猪的原生态。但是,这样一来,有些放养后的猪会撞破围栏逃走,变成了野猪。
2017年10月,石成秋与一个俄罗斯采购员一起去哈巴市维亚特斯科耶渔村收购生猪。忙了两天,也没有凑足一车猪。
供应货源的农场主普金抱怨说:“这些大猪太野了,职业捉猪人都难对付它们。”
原来,在哈巴有一种职业是捉猪,即专门替猪的主人活捉那些逃跑的猪,但由于捉猪非常危险,而且难度相当大,所以从事捉猪的人并不多。
石成秋在同江八岔老家时,小时候经常去打野猪。那时候,政府对打野猪管制的不严。所以,他很熟悉打猎的方式。于是,他便说:“捉猪有什么难的,我以前在中国,就捉到过两头野猪。”普金不相信地对他说:“如果你真行,就帮我去捉回那头逃跑的种猪,我可以给你5万卢布。”
原来,这头有1000斤重的种野猪是普金花10万卢布买来的,被一头巨型母野猪拱破围栏,“挟持”到了山里,他曾几次带人去捕捉,但都无功而返。
二、西伯利亚巨型野猪与猎猪队
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生活着一种全世界体型最大的野猪群体,这种野猪因其生活地区而得名,被称为西伯利亚巨型野猪。这种凶猛暴脾气的巨型野猪,体型庞大,食量惊人,成年野猪体重可达到1500斤。它们泛滥成灾,对当地自然生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且还经常袭击村庄,出现伤害民众的事件。
针对西伯利亚巨型野猪群,俄罗斯边境区政府每年要花费1000多万美元,除动用军队来捕杀它之外,还招募民间的猎手,组成猎猪队来捕杀。
5万卢布,相当于人民币近4千元!这样石成秋动心了,他应承下来,并向中餐馆老板请了几天的假。当时,哈巴政府规定,捕捉野猪不得采用火攻、烟熏、陷阱等方法,更不能使用、毒药、铁夹以及其他可能危害人畜安全的猎捕工具和装置。
这些“苛刻”规定让石成秋很为难,于是他便打电话向父亲请教。石成秋的父亲早年是八岔乡的老猎手,他教给儿子一个绝招。于是,石成秋买来一捆细钢缆,裁剪后,用细钢缆制成一个长约2米、一头可以滑动的圈子。使用时,把这种圈子另一头紧缚在树根上,在野猪经常出入的地方,伪装安放在离地面20厘米左右的杂草或树丛中,一旦野猪撞入圈子,就会被套住,越拉越紧,怎么挣扎也无法逃脱,但对人畜均没有伤害。
根据普金提供的线索,石成秋约了另一名中国赫哲族老乡做帮手。他们在一处向阳的山坡发现了巨型野猪和种猪的足迹。他们将制作好的钢缆圈套布置在野猪可能经过的地方。
为了避免留下过多的气味,他们离开了现场。每天早晨和傍晚,石成秋就找一个有利的高处位置,用望远镜观察布置圈套的地方。
直到第3天,奇迹终于出现了,钢缆圈子套住了那头种猪和一头小猪!但巨型野猪逃掉了。这时,凶悍的种猪不停挣扎,越挣扎越被勒紧,因为呼吸不畅,它几乎窒息过去。石成秋急忙大着胆子走过去,拿事先准备好的高强度尼龙网将种猪和小猪分别罩住、扎紧,然后再小心翼翼地剪断了勒住野猪脖子的钢缆。普金接到电话,兴冲冲地赶来,看到在地上挣扎的种猪和小猪,他高兴坏了,一把搂住石成秋说:“中国老弟,你真行!”
把两头猪运回农场后,普金爽快地支付了5万卢布给了石成秋。3天就赚了近4千的人民币,这让石成秋信心倍增。石成秋捉野猪尝到了甜头,他就和另外两名中国老乡成立了“捉猪队”。他们置办了一套行头:弓弩、户外帐篷、通讯设备、摩托车、夜视仪等。有了这些装备,他们猎捕野猪就更加得心应手。由于普金的宣传,业务量增多,石成秋的“捉猪队”应付不过来,他们便邀请木材厂的好友巴夫拉加入。
有了巴夫拉做帮手,石成秋便能更流畅地与客户交流。4人捉野猪小队迅速在哈巴市及周边地区打出了名气。
三、捉野猪业务应接不暇。赚钱从险中来
2018年5月的一天,3头硕大的巨型野公猪闯入了哈巴市库兹图什区的一所幼儿园,横冲直撞,造成了4名成人和3名教师的受伤。
当地警察出动,打伤了一头,另两头巨型野猪逃进了山林里。野猪伤人事件经边疆区新闻媒体一报道,引起哈巴政府的关注。这时,政府农业管理部门听说几个中国人是捕捉野猪能手,于是特地找到了石成秋,给出每头野猪5万卢布的报酬,请他们捉猪。接到任务,石成秋和巴夫拉等人马上展开了调查。
根据野猪留下的踪迹,石成秋发现,这些野猪的上几代都是巨型纯种野猪。这种巨型纯种野猪最难对付,它们警惕性极高,奔跑迅速,能一口气奔跑20公里。那几头受惊的野猪早已逃得无影无踪。盲目出击,一旦惊动野猪,不仅危险,还会使它们逃得更远。如何找到这些巨型野猪呢?石成秋绞尽脑汁想办法,突然想起这群野猪以巨型公猪居多,于是就说:“咱们去找一头发情的母猪,让母猪吸引公猪,不就可以找到那群野猪了吗?”
说干就干,“捉猪队”分头行动,石成秋去农场挑选母猪,巴夫拉去市区寻找电子定位设备。他们在一个农场主那里以10万卢布的价格租到了一头体格健壮的发情期母猪。巴夫拉也找到了一款用于给宠物狗定位的GPS定位器项圈。石成秋将项圈改装扩大,戴在母猪的颈部。3人将母猪赶到目标区后,就离开了。这样可以避免野猪嗅到人的气味而逃走。母猪的GPS定位器通过卫星接收和发射,其行动轨迹以一个红点显示在石成秋的追踪仪屏幕上,根据红点的方位,就可以找到母猪的位置和距离。石成秋4人根据追踪仪的显示,与母猪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卧底”母猪东走西停,直到两天后的中午,它才长时间地停留下来。
石成秋觉得“有戏”了。他们根据信号显示的方向,慢慢靠近。好家伙!竟有两头巨型野公猪被母猪吸引过来了!这两头公猪有1千多斤,互不相让,都想独霸母猪,打了起来。趁着公猪“内讧”,石成秋3人悄悄形成一个半包围圈,在俩公猪“鏖战”的时候,几根麻醉箭同时发射过去,两头巨型公猪中箭了,不到一根烟工夫,公野猪依次倒地。次日,卧底母猪又引诱了一头巨型野公猪,被石成秋他们擒获。
这头野公猪毛色发亮、体格匀称,是一头巨型纯种野公猪,被一位农场主看中,出价10万户布买下做种猪。捕获一头野猪不仅可以获得当地农业部门的奖励,还可以卖得如此高价,这让石成秋四人喜出望外。紧接着,“捉猪队”又在卧底母猪的协助下,捕获了3头巨型野公猪,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这次帮助哈巴边疆区政府捕捉野猪,石成秋的“捉猪队”共获利100万卢布,合人民币7.8万元!
2019年6月底,石成秋抽空回了一趟同江,从老家招聘了5名身强力壮的赫哲族青年,把他们带到哈巴。在当地政府的特批下,石成秋他们拿到了持枪证,拥有了射程达到500米远的麻醉枪,捕猎更加得心应手。他们还添置了一辆豪华越野车。目前,俄罗斯野猪肆虐,为了制约野猪群的繁殖速度,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石成秋的捉猪队前景”可谓无限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