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川军俯首听命:蒋介石和杨永泰是如何拿下四川的?

洋凝说国际 2023-02-09 19:52:01

蒋介石剧照

01

《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张永年反难杨修,庞士元议取西蜀》,讲的是汉中张鲁出兵攻打西蜀,刘璋顶不住,派谋士张松去找外援,张松到许都找曹操,不料曹操是外貌协会的,觉得张松长相猥琐,又出言不逊,看他很不爽,命令手下将张松乱棍打走。

鼻青脸肿的张松又来到荆州找刘备,很快被刘备的精湛演技和人格魅力折服,他劝刘备趁机拿下西蜀:“益州险塞,沃野千里,民殷国富;智能之士,久慕皇叔之德。若起荆襄之众,长驱西指,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还自告奋勇地表示愿意做刘备入川的引路人。

张松(剧照)

刘备和张松(剧照)

谋士庞统也劝刘备搞掉刘璋,取而代之。刘备嘴上说不愿意,身体却很诚实,留下诸葛亮守荆州,拿着张松给的导航,率军踏上了崎岖蜀道。由此,拉开了刘备图川的大序幕。

1700多年以后的民国,另一出图川大戏上演,两相比较,剧本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刘备图川,以军事手段为主,政治谋略为辅,目的是三分天下,复兴汉室;蒋介石图川,以政治谋略为主,没有使用军事手段,目的是把四川纳入中央,进而将其作为未来对日作战的基地。

蒋介石图川的过程中,谋士杨永泰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敏锐地抓住时机,使用反客为主之计,将中央势力一点一滴渗透进四川,逐渐把四川头号军阀刘湘一步一步架空,不费一枪一弹,摆平了四五十万川军,辅佐蒋介石完成了对四川的全面控制。

杨永泰

02

1926年秋,北伐军攻占武汉,士气如虹,四川军阀们眼看北洋不行了,纷纷改旗易帜,表态站队,支持国民革命。当然,这只是一种名义上的归附,他们没有参加北伐,而是继续忙于窝里斗。

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

中原大战后,蒋介石已击败主要对手,开始集中精力对付红军,四川军阀混战还没有打完。

经过混战,四川形成了刘湘、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四强并立的格局,其中以刘湘、刘文辉势力最大。

蒋介石为了“分而治之”,任命刘文辉为四川省主席(政权),刘湘为四川善后督办(军权),故意挑拨这叔侄俩龙争虎斗。

1932年10月,刘文辉与刘湘爆发二刘之战,这是四川数百次军阀混战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同时也是最后一次混战,四川大小军阀几乎都卷了进去,战线绵延千余里,战火波及几十个县。

二刘之战,给蒋介石插手川中事务提供了契机,谋士杨永泰献计:可助刘湘“拥蒋统川”,然后借机派中央大员到四川处理善后工作,为日后解决四川问题做准备。

蒋介石欣然纳之。

刘湘

在蒋介石的支持下,刘湘击败刘文辉,成为川中霸主,蒋介石也依计派张群入川,与刘湘等人协商政治、军事、建设等善后问题。

张群入川实际作用不大,但象征意义巨大,它意味着蒋介石对四川的控制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撬开了一扇门,占领整座房子是迟早的事。

刘湘需要蒋介石提供军事、经济支援,蒋介石需要刘湘对付红军,二人相互利用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原来,二刘之战时,红四方面军主力从鄂豫皖转入川北,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实力迅速发展,蒋介石对此忧心忡忡,二刘之战一结束,蒋介石就任命刘湘为四川“剿总”司令,统率各路川军进攻红军。

1934年秋,刘湘布置六路20万大军围攻红军,然而不到一个月就被击败了。

蒋介石很高兴——让地方军阀和红军相互消耗,是他最常用的手段,此乃驱虎吞狼之计。

打胜了,消耗红军,打败了,消灭军阀,不管输赢,蒋介石都是大赢家。

刘湘也不傻,他以退为进,向蒋介石请辞“剿总”司令,真实目的是以此为要挟,向蒋介石索要更大的权力、更多的援助。

9月,刘湘派秘书长邓汉祥上庐山,添油加醋地讲述了川军如何困难,向蒋介石要权、要钱、要武器。

蒋介石也是老江湖,他将计就计,答应给予刘湘便宜行事的权力,对不听命令的将领,可以先撤职再上报,还承诺援助500万元军饷以及炮弹等物资。

蒋介石承诺完,杨永泰接过话,提了两个条件:川军减少指挥单位,中央派视察专员入川。

前面一条是要插手川军编制,后面一条是要向四川派眼线。

刘湘当然不同意,他顺杆上树,漫天要价,提出由他自己领导视察专员,索要川中金融控制权,还要蒋介石每月提供至少100万元的经费和弹药。

见刘湘这么不上道,蒋介石锤死他的心都有了。

03

1934年11月,中央红军长征即将进入西南,四川是围堵红军的重要一环,然而刘湘依然不肯让步。蒋介石不得不请刘湘到南京面谈。

11月20日,刘湘抵达南京,提出了三个要求:要钱,要弹,改组四川省政府(要权)。

蒋介石很爽快地答应了,但也提出了自己的条件,他对刘湘说:以四川一个省的兵力对付红军,很难有把握,需派10个师的中央军入川,协助作战。

刘湘坚决不同意,阻止中央军入川是他的底线。

双方相持不下。

这时,杨永泰出来打破僵局,他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结果,也想好了对策。

杨永泰劝蒋介石:四川内部复杂,不能操之过急。目前要先抓住刘湘,答应给钱,给军械,不派兵,只要求派遣一个没有武装的参谋团驻重庆,协助川军计划作战,以后的问题以后再说。

蒋介石从之。

双方很快达成妥协:蒋介石授权刘湘统一四川军政并出任四川省主席,川军全部接受刘湘节制,川军军费和武器弹药由中央发给,同意刘湘发行巨额公债,偿还历年欠账。

刘湘允许中央派兵到陕南川北堵截红四方面军,同意参谋团入川督导川军进攻红军。

此时的刘湘万万想不到,他在四川的基业,日后会毁于这个不起眼的参谋团。

杨永泰

1934年底,蒋介石解散南昌行营,杨永泰从中抽调大批精干人员,组成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参谋团,以贺国光为主任,进驻重庆(刘湘的大本营)。

参谋团机构庞大,有200多人,下设第一处、第二处、政治训练处,不久增设了交通处、运输处、边政委员会、铁肩总队、别动队等机构。

参谋团人员来源于南昌行营,以四川人为主,对当地比较熟,且南昌行营与红军作战多年,相比川军而言,他们经验丰富,业务熟练。因此,所谓的督导川军,逐渐变成了指导川军。

参谋团负责制定“剿匪”作战计划,指导各军行动,维系各军联络,考核各军绩效,检查各军军火弹药的分配与消耗,汇总各方情报,督导与“剿匪”相关的政治工作。

这些工作,是绝佳的渗透机会,杨永泰当然不会放过。

参谋团主任是贺国光,但真正的掌舵人是杨永泰。

北伐战争后,杨永泰向蒋介石献上“削藩策”,建议蒋介石以经济手段瓦解冯玉祥,以政治手段解决阎锡山,以军事手段打垮李宗仁,以外交手段稳住张学良。

蒋介石第三次“围剿”红军失败后,杨永泰分析前三次失败教训,向蒋介石献上万言书,提出“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案,还创造性地把“剿匪”与“削藩”联系在一起,让二者相辅相成。

杨永泰提出了两个根本性战略,一个帮蒋打赢了中原大战,一个迫使红军长征,由此,杨永泰成了蒋介石当时最信任的智囊。

这次图川兼有“剿匪”和“削藩”双重任务,没有谁比杨永泰更适合运筹帷幄、处理复杂问题。蒋介石嘱咐杨永泰:所有公事请兄处决,不必寄批。

04

面对杨永泰这样的军师鬼谋,刘湘的大脑很快宕机了。

杨永泰找刘湘商量,把四川划为“围剿”省份,刘湘同意了。

“剿匪”省份和普通省份有何不同?

大有区别,按规矩,“剿匪”省份要实行四大制度:合署办公制、行政督察专员制、县以下分区设置制、各乡联保保甲制。

合署办公制。省里各厅处都搬到省政府公署合署办公,减员增效。明面上是提高行政效率,实际上是削弱省政府的权力。

行政督察专员制。一个省下辖上百个县,中间缺少承上启下的机构,不利于管理,所以要派专员到地方,一个专员(配备辅佐人员)管辖若干县。

县以下分区设置制。把县再分为3到6个区,每个区管辖若干村。

各乡联保保甲制。十户为一甲,十甲为一保,以甲为单位,联保连坐。

看出门道没有?没看出来的,记住一条公理:整编和改组军队,就是要抓军权,调整行政层级和机构设置,就是要抓政权。这两者的核心问题,都是人事问题。

杨永泰搞来搞去,目的就一个:打破四川各地原有权力系统,尽可能地安插自己人,争夺地方行政权,逐步架空刘湘。

刘湘手下没有这样的人才储备,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杨永泰安插自己人。

国民党为什么能打败北洋军阀?

靠的是指导思想,制度,人才。

刘湘的军队和政权,与北洋军阀相比没什么区别,都是老一套的东西,对地方的掌控力很弱,面对国民党的政治压制和强力挤压,他毫无招架之力。

杨永泰消解刘湘政权的同时,军委会别动队总队长、著名特工康泽,率领别动队向川军渗透。行前,蒋介石以电报训令川军将领,要求他们听令而行,否则严惩不贷,以此为康泽的渗透行动撑腰。

康泽手书

这时候,谁公然抵制,谁就是出头鸟,是蒋介石的眼中钉,没人傻到公开叫板。

康泽一声令下,2000多别动队员,化整为零,分散到重庆、自贡、泸州、万县、达县、南充、涪陵等地,指导川军。具体方法就是在川军各部建立政工机构,军、师设政训处,团设政训主任,连设指导员。全省各处保安队也不例外。

康泽还把手伸到了县一级,将各县武装改组成总队、大队或独立中队,开展各种训练班,扩大特务组织,他们还深入部分农村,组织训练民众,指导构筑碉堡。

这几招下来,四川军队被渗透成了筛子,不少川军将领态度发生了微妙变化,内心不由自主地泛起投靠蒋介石的想法。

刘湘只是川军霸主,不是公认的川军领袖,看他不爽的川军将领多得是,蒋介石一拉拢,这些人就动摇了。

杨永泰和康泽的行动,都是打着“剿匪”的大旗,这是当时的国策,建立“剿匪”之上的任何特事特办,看起来都合情合理。

刘湘明知这是阴谋,却找不到反对的借口,也不敢明面反对——当初双方有协议,中央没有违反协议,派去的都是行政专员和指导员,没有派军队。

如果刘湘不顾协议来硬的,那更是自取灭亡,到时候蒋介石收拾他名正言顺——中央军已尾随红军进入西南,他们不仅是对付红军的,也是来威慑和收拾地头蛇的。

暗地里,刘湘也会耍些小动作,搞搞破坏,但又斗不过这些人精。杨永泰搞的这些事,刘湘可能以前听都没听说过,拿什么去竞争?你不懂,你不会,那我当然可以大展拳脚,填补空白。

要么不开口子,开了口子后面就把握不住了。

刘湘悟到了,却迟了。

顺便提一下,刘湘这个人思想比较low,他手下有个大神刘半仙(刘从云,一贯道大佬),刘湘尊之为军师并重用之,其决策受刘半仙影响很大。

信这些东西的人,格局能有多大?

05

1935年3月,蒋介石飞抵重庆巡视,他一落地,就剥夺了刘湘的军事指挥权:

“本委员长一进驻重庆,凡我驻川黔各军,概由本委员长统一指挥。如无本委员长命令,不得擅自进退。”

不久,他下令将“剿匪”不力的田颂尧撤职查办。

指挥权的转移,以及川军二号人物田颂尧被撤职,意味着蒋介石已经能够控制、驾驭川黔各军阀了。

蒋介石

6月,蒋介石在成都召集川军将领训话,以兵贵精不贵多为由,提出裁兵整军,要求川军一律缩编1/3,中央成立点验委员会,派人到各军点验,核实名额,按名发饷。

我前面说过,整编和改组军队,那就是要抓军权了。

10月,川军第一期整编完毕,新编成杨森第20军、刘文辉第24军、孙震第41军、邓锡侯第45军、唐式遵第21军、潘文华第23军、王瓒绪第44军、李家钰第104师以及若干直属部队。

编制一调整,防区一打破,各军阀原先的地盘也被打乱了,另一方面,川军的军饷、军火由中央发给,这意味着川军的命根子被蒋介石抓到了手里。

蒋介石还搞个了峨眉军训团,自任团长,以陈诚为教育长,对川军营长以上将领进行轮训,实际上就是对川军将领实施精神洗礼和分化拉拢。

话分两头,杨永泰此时也没闲着,他在忙着搞金融整顿。

以前四川军阀太多,各军阀私自铸钱印钞,导致四川货币异常紊乱,各种货币不仅无法与外省通用,甚至连省内也互不通用。

蒋介石指示杨永泰协助财政部长孔祥熙整理币制,具体而言,就是用中央本钞取代地钞(四川地方货币),在这个过程中,要防止地钞大幅度贬值,继而引发挤兑风潮,造成金融动荡。

杨永泰搞战略和权术是一把好手,搞内政和金融的能力也不差,在很多事情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当然这个事孔祥熙才是主角,他只是协助。

1935年9月,四川币制问题平稳解决,

币制问题只是一个切入点,通过整理币制,国民政府控制了四川的财政、税收以及金融大权,四川进一步“中央化”。

政权、军权、财权都被蒋介石抓到了手里,刘湘对四川控制力还剩多少?

蒋介石也不跟他客气了,1935年11月,蒋介石把参谋团升级为重庆行营,以顾祝同为主任,贺国光为参谋长,杨永泰为秘书长。

重庆行营是正式机构,其法律地位在四川省政府之上,管辖川、康、滇、黔四省军事、政治、经济。

重庆行营成立后,又是新一轮的军队整编,区划调整,财政改革,四川诸多权力被逐一收归中央,各种制度渐渐与中央接轨。

不少川军将领如王瓒绪、唐式遵、李家钰、孙震、范绍增等,纷纷倒向了蒋介石。

此时,刘湘的意见已经无足轻重了,他能自保就不错了。

1937年8月,随着刘湘率领川军奔赴抗日前线,蒋介石最终全面、彻底地掌控了四川。

【参考资料】

《蒋介石两次派我入川及刘湘任“四川剿匪总司令”的内幕》

《刘湘与蒋介石的钩心斗角》

《四川省政府及重庆行营成立的经过》

《1934-1937年蒋介石谋取四川略论》

《1932-1935年杨永泰在蒋介石谋取四川过程中的作用》

0 阅读:23

洋凝说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