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在岭南地区有50万大军,这支大军为何在秦灭亡时为何不救秦?

喝下历史的鸡汤 2024-02-14 07:03:56

大秦帝国的总兵力约有百万。

其中,岭南地区长期驻扎了50万大军,占了帝国总兵力的一半左右。

秦末大乱时,如果这50万大军回援,将很可能救下大秦。

然而,这支大军,自始至终都没有回援。

这是怎么回事呢?

岭南五十万秦军

秦始皇扫灭六国后,继续开拓边疆。

除北击匈奴外,又开始对南方的百越的征服。

秦始皇“是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大举南下。

这支秦军在丛林遭受百越袭击,“伏尸流血数十万”后,秦始皇“乃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为兵”,补充兵力,以任嚣为统帅,继续!

经过长达11年的激战,秦军全面控制了岭南地区。

此后,这支军队长期驻扎于岭南地区,以巩固统治,开拓边疆。

当时,帝国的兵力百余万,其中,只岭南地区就长期驻扎了50万,占到了帝国总兵力的一半。

那么,帝国有难时,这支大军在干什么呢?

转为割据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后,任嚣已经病重。

任嚣召赵佗前来,嘱咐:听说陈胜等人作乱。秦为无道,天下苦只,项羽、刘季、陈胜、吴广等州郡各兴军聚众,虎争天下,中国扰乱,豪杰并起!咱们这里僻远,我怕盗贼侵过来。我打算兴兵绝道,观诸侯的变化,但现在病重了。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得到咱们中原人的辅助,也能为一州之主,可以立国。

随即,任嚣将全权托付给了赵佗。

赵佗旋即檄告各关:盗贼要打过来了,立刻破坏道路,聚兵守备!

随即,赵佗借故杀掉了大秦委任的官吏,换上自己的心腹之人。

后来,赵佗又趁天下大乱,“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

由此,岭南大军,在赵佗的带领下,开始割据岭南。

(以上见《史记.南越列传》)

大军对大秦本已不满

这支军队不救大秦,不足为怪。

这支军队的成员,主要是江南地区的楼船之士和中原地区被谪发过去的戍卒。

这些人,也多为旧六国人。

在故国被灭后,他们又被迫背井离乡,深入到危险、荒蛮的百越之地进行艰苦战斗。

他们自己,也是秦政的受害者,因此,自然也没有了要替帝国再卖命的动力。

这支军队对大秦帝国不满,正是赵佗等人不救秦,转为割据的人心基础!

无力回援

事实上,帝国似乎也没有叫他们回援。

在镇压起义过程中,秦二世等人曾经征发骊山囚徒,征集关中、巴蜀的军队,又曾调北方防备匈奴的部分军队回援,但似乎没有下令岭南秦军回援的指示。

这是因为:岭南军队即便愿意回援,也是有心无力!

当时的岭南地区,道路远绝,地方僻远。

当年,秦始皇为了支持大军南下,征发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又是运输物资,又是开筑“新道”、灵渠,可谓是倾举国之力。

而秦末起义爆发后,关东地区很快全部丢失,帝国与南岭的通道几乎完全中断。

显然,这个时候,帝国不可能再给他们供给粮草、物资了。

以当时岭南地区的生产力水平,主要人员,必须全部投入生产,才可能保障基本的生产、生活,哪里有能力供应大量的脱产人员呢?

所以,即便岭南秦军有心回援,又拿什么杀回去呢?

离开岭南的代价是不可承受的

对这支军队来说,如果离开南越,其代价将是惨重的。

1、前功尽弃。

这支军队是经过激烈的苦战才平定岭南地区的。

尽管已经取得重大胜利,但是,此时,这支军队一旦离去,他们此前11年的心血将前功尽弃!

与于越、闽越、东越不同,当时,南越地区还处于比较原始落后的状态,地域辽阔、地形复杂、交通不便。

这个情况下,秦军如果只是攻占一些地方是很容易的,但是,要真正建立统治却是很困难的。

因此,帝国采取了“杂处”之法。

也就是大量移民,让中原人民与越人“杂处”,让中原人民以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条件吸引越人,从而真正实现对南越地区的统治。

此时,军事进攻已经取得胜利,但是,融合、改造才刚刚开始。

一旦大军离开,将前功尽弃,此前10几年流血牺牲带来的成果将顷刻间付诸东流!

2、无法保护移民。

在开发南越的过程中,大量中原移民进入了岭南地区。

而且,秦始皇曾经发“女无夫家者···为士卒衣补”,也就是部分解决了将士的配偶问题。

此时,他们平定岭南不久,与当地的关系依然比较紧张,需要以武力为后盾来维持安全。

一旦大军离去,那么,这些移民、妇女,很可能遭到越人的趁机袭击。

显然,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将士个人,这样的代价都是惨重的,不可接受的。

岭南地区的秦军,没有杀回去救大秦。

这可能是大秦帝国的遗憾。

他们坚持在当时落后的地区建设边疆、开发边疆,大秦帝国灭亡了,但是岭南地区的发展并没有因此中断!而随着中原先进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变,岭南地区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这是历史的幸事!

0 阅读:15

喝下历史的鸡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