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母亲去世前喊自己乳名,毛主席嚎啕大哭,40年后带走母亲照片

英叡谈历史 2023-02-24 07:28:00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9年,视察湖北的路上,毛主席途径韶山,住在了自己的故居上场屋。老屋里还挂着双亲的遗像,当晚毛主席彻夜未眠。

革命胜利了,新中国都成立十年了。“别梦依稀哭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老屋的窗户亮了一整晚。追思和忧郁被融进了诗词里。

晚年毛主席

清晨,毛主席早早地走出了屋子,跟谁也没有打招呼,径直走向了杂草丛生的小路,身旁只跟着一名贴身随从的警卫员。众人察觉到异样都跟了上来。

毛主席走到了一座四五尺高的普通坟茔前,小声地说着什么。众人最后也只听到了一句:“前人辛苦,后人幸福,下次再来看你们”。

毛主席祭拜双亲

离开韶山,这位已经66岁的老人只带走了母亲的遗像。而毛主席的一生为革命事业的奔波,也离不开父亲母亲对他的影响与支持。

同母亲一起与父亲的斗争

1919年初,与毛泽东同为新民学会成员的蔡和森得知北京华法教育学会组织赴法勤工俭学之后,亲赴北京进行了考察,确定了此事的可行性。因为此事符合新民学会的宗旨,又可以解决就业问题,毛泽东在蔡和森的召唤下,决定一起组织成员去赴法留学。

在大家签证都已经办理妥当之际,毛泽东接到了家里的信件,母亲病危了!他毫不犹豫地放弃出国,赶回了湖南。

毛泽东对于母亲是极其崇敬的,从在母亲最后一次病危中的反应就可见一斑。

青年毛主席

毛泽东于1893年12月2日出生于湖南韶山冲,母亲文七妹在夭折两个孩子之后生下了他,因此他排行“第三”,父亲毛顺生是一个普通的农民。

父亲母亲的结合源于封建社会下的迷信。母亲所在的文家是一个富裕的大家族,而毛家此时还很贫苦,但也算是个人丁兴旺的家族。只因为毛家所处的地面有一处风水极好的地方,所以文家想到了联姻的方式来取得这块土地的使用权。

毛顺生是一个典型的农民,17岁便接过了家庭的重担,让他刚毅倔强的性格里带上了一些精明和吝啬,同时思想也比较传统。

幼年时期的毛泽东也受到了父亲的影响,性格倔强且暴躁。父亲对他的期望就是识字之后替父亲干活算账,好帮助自己振兴家业,花了大价钱将他送到了私塾,但也只读了10个月就被父亲给召回家务农。

少时的毛泽东是很好学的,他不想一辈子务农,母亲支持他的想法。母亲所在的文家是个有历史渊源的家族,即便家族富裕,但文家人人都坚持劳动,文天祥就是出自这一支的文家。

这也造就了文家坚强、勤劳、耕读并重的良好家风。文七妹将这些带到了毛家,这也让少时的毛泽东受到了良好的熏陶。

文七妹这个名字是因为在家族里排行第七,所以被人叫成了文七妹,关于这个名字,在后世甚至被传成了文其美。

文七妹本名文素勤,乡下女人名字有时连自己可能都不记得,她也没有读过什么书,但能教育出一代伟人毛泽东,就注定文七妹不是个平凡的乡下女人。

相对母亲的慈爱和开明,倔强性格的毛泽东在面对自己父亲时总是对其抱有些怨恨,只因父亲对他夹带棍棒的爱太过深沉。

毛主席(右一)与父亲、叔叔和弟弟的合影

据他后来的回忆,少时曾经有两次与父亲抗争的经历,有一次闹得比较凶,这才让父亲改变了对毛泽东固有的教育思想。

那是在一次亲朋的聚会上,因为毛泽东的贪玩,父亲当众骂他惫懒。想起平时父亲平时对他夹带棍棒的教育方式,倔强的他一气之下跑出了家,母亲一路都没有追上。

文七妹

父亲自知当众骂他落了他的面子,想起这小子的倔脾气,赶忙越过母亲追上了他,却是要他下跪认错乞求原谅。这个半大小子一听倔脾气上来了,一溜烟头也不回地跑了。

这一走就是三天,母亲急得与父亲怄气了好多次,毛顺生也知道自己做得过了,只好在文七妹指责他时默不作声。好在,一个上山砍柴的老人带他回了家,这次的出走让毛顺生明白,棍棒下不一定能出孝子。

在之后的务农生活中,毛泽东还是空闲时间找来些书看,为了躲避父亲,有时甚至躲到树上。这些被母亲看在眼里,她知道儿子的人生不应囿于于田间地头,账簿算盘,因此母亲常常劝父亲让毛泽东复读。

“我的家里分为两党,父亲是一党,是执政党,母亲与我和弟弟是一党,我们两党时不时就会斗争,好在母亲常常是站在我这一边的。”

这是当时毛泽东对于当时家庭生活的概括。

毛顺生虽然固执,但不是个食古不化的人,他只是将家庭的兴旺富足看地重了一些。长期的斗争总是有成效的,它影响到了后来的毛泽东。

毛泽东终生喜爱对立,热衷于斗争,他把这一特性融入了之后党内的阶级斗争中,这一特性成了后来共产党人的天职。

在回忆起家庭时,他就将党、辩证、阶级斗争等词汇融入了进去。可以说,家庭琐事对他斗争意识的确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母亲对少时伟人人格的影响

父亲的固执对毛泽东并非没有正面的影响,其农民身上的坚韧,倔强,刚毅在后来革命艰难岁月里的毛泽东身上得到了体现。

但是其吝啬和对琐事的精明让毛泽东直至革命胜利都难掩对父亲的抱怨。好在母亲是个博爱且温婉的女人,同时她的智慧也让毛自小摆脱了封建礼教的影响。

文七妹是个笃信佛教的人,对所有人都宽厚善良。此时的韶山冲经常会有难民上门讨要吃食,文七妹从未拒绝,因此总惹得毛父亲不满,他们经常因为此事怄气。但是文七妹行为却从未间断,母亲的仁慈与博爱在一次小事上对毛泽东影响至深。

毛泽东复学之后在学堂念书时,有一位同学家里很贫穷,常常带来的饭食根本吃不饱肚子。于是,毛泽东总是把自己的饭菜分一半给他,以致于每天傍晚回家总是喊肚子饿。

母亲察觉到了异常,询问他原因,毛泽东对母亲没有丝毫隐瞒,将实话说了出来。母亲听后没有说什么,只是在他上学时把一人份的饭菜变成了两份。

以纯良的天性为引导,以实际行为培养他的博爱与仁慈,不得不说这位母亲简单大气并且很有智慧的教育在今天也不常见。但文七妹的不凡不止如此,仁慈温婉的背后也有自己的不甘与愤恨。

“一则盛德,一则恨偏”,这是之后毛泽东缅怀母亲的《祭母文》中的一句文字。

文七妹虽没有读过什么书,但是对于封建礼教的“三纲”极为痛恨,其中最不满的就是“夫为妇纲”。旧社会对女人的捆绑与压迫让她们失去了理想,也丧失了对人生选择的权利。

这也是她常常与毛顺生怄气并帮小毛泽东“斗争”的缘由,母亲将这种不甘与对自由的渴望传承给了毛泽东。正是母亲博爱仁慈和不甘愤怒的极端矛盾,造就了毛泽东非凡的品质与人格。

爱国思想的初步确立,走出韶山冲

9岁之前的毛泽东是生活在外婆家的。因为前两个孩子的夭折,毛七妹有些迷信地将毛泽东送到了外婆家,希望他能平安长大。

所以幼年的毛泽东受到的更多是文家的影响,由正在私塾当先生的八舅文正莹带着启蒙学习,他与表兄弟关系融洽,情同手足。

1902年,毛顺生参军归来后将毛泽东从外婆家接回了韶山冲,他念了一段时间私塾就过上了务农的生活。务农是件艰苦的事,晚上还得就着油灯记账,他只得抽空去读书。

虽然条件艰苦,也没有固定的学习场所,这段务农时期锻炼了他的体格和毅力。毛顺生的基础思想就是“以农业为基础”,他时常因为毛泽东总是偷空去看“闲书”而教训他。因为此事毛泽东也总是与父亲辩论。

有一次毛泽东躲在草垛后看书,父亲看见问他你才干了多少活就在这里偷闲。毛泽东扭头告诉父亲活已经干完了,父亲不相信去检查,结果目瞪口呆。

仅半天他就干完了一整天父亲交代的活,真是够辛苦的,自此他们达成了“君子协议”,只要按规矩把活干完,父亲就不再管他看书。

1910年,风华正茂的毛泽东萌生了走出韶山冲,去外面看看的想法。表兄文运昌此时早已读过了《盛世危言》《新民丛报》等,并推荐给了毛泽东。

这些书籍拓宽了他的视野,也激发了他对梁启超、康有为的崇敬。文运昌告诉他湘乡县立东山小学堂极具维新思想,于是毛泽东对那里心驰神往,可是父亲死活不同意。

母亲同毛泽东一起叫来了舅父文玉清、李漱清先生等几名东山学堂的先生来劝说父亲,一番口舌,毛顺生终于被说服了。他思量的是儿子去新学堂读书,一定是个有利可图的事情。

毛泽东怀着欣喜的心情到了东山小学堂,现实却和想象的差距有些大。这里有些富家纨绔子弟,经常瞧不起毛泽东,对衣着穷酸的毛泽东时常讥讽调侃,看不起他。

“我在精神上感到很大的压抑”。毛泽东回忆起当时的处境说。但毛泽东心里依旧蔑视那些衣着华丽、胸无大志的富家子弟。他在逆境依旧能保持自信,并写了一首诗来自勉: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毛泽东蒙学较早,又悟性极佳,在学堂里受到了国文教师贺岚岗的关注。贺岚岗看他喜欢历史,送了他一本《了凡纲纪》,让他对中国通史有了认识。

受中国通史的影响,他又对国外历史名人生起了好奇的心思,遂向同学借了一本《世界英豪传》,由此书了解了拿破仑等国外杰出政治家。

国内外历史都遍览,他愈发觉得此时的满清政府昏庸无能,需要一股新的力量去拯救这个国家。但此时大部分私塾先生的教育方式都是呆板的灌输式教育,让毛泽东很厌烦。

李漱清是个有强烈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觉得毛泽东是个有理想抱负的青年,和毛泽东很投缘。闲暇时喜欢向他阐述自己的思想,并给他读了许多思想超前,不被封闭山村理解的书籍。

李漱清

毛泽东对其中一本小册子《论中国被列强瓜分之危险》印象极深,这本册子的第一句便是”呜呼,中国将亡矣!”。这让他觉得身上的担子十分沉重。

1911年春,贺岚岗先生要到长沙湘乡驻省中学教学,毛泽东跟随其到了长沙。长沙是个革命党人活跃的地方,不同的社会氛围和革命气象让他耳目一新。

双亲逝世,忠孝自古难两全

来到长沙的毛泽东随先生在湘乡驻省中学就读,这个时候普遍反对专制政权的思想成了毛泽东人生道路选择的基础。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爆发拉开了满清专治倒台的序幕。仅十多天时间,长沙革命就爆发了。满怀激情的毛泽东与同学一起决定参加革命军,但革命军也分为正规军和学生军,毛泽东决定参加正规军。

当时的革命军其正规军为主力部队,多被派往湖北革命前线,而学生军多为预备队,且成分混杂,主要在湖南活动。毛泽东虽然用行动说明了他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但他并未被派往湖北战场,也未能在湖南参加战斗清帝就已经逊位。

毛主席

离开军队后的毛泽东面临如同现代年轻人一样的迷茫处境,如他自己所说:“我并没有判断学校优劣的标准,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干什么”。此时的社会举办了很多偏向实科的学校,有趣的是,毛泽东差点成了一个“肥皂制造家”。

这个时候的他对学校的了解基本全部来自于报纸广告,被一则警政学校吸引,他就花一元钱报考了。还未来得及考试,又被一所制造肥皂学校的“广告”吸引,它不收学费,供给膳食,还答应给些津贴。

好在,同学奉劝他此时国家危难之际,你应该随我一同去读经济学,实业报国。于是,他又花一元钱报考了经济学校。在这之后,又被一则广告吸引。

在先后报考了几所学校之后,经济告急,此时支撑学业靠家里供给。在经历了各色行业之后,他最终选择了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即使没有明确目的,但他也无意成为某个行业的专职人员。

这注定是一个不一样的青年,在学校期间,他同蔡和森等人创建了新民学会,其目的是组织人才,统一思想。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他们想唤起人们的求知欲,希望通过效仿俄国革命改变中国。

1918年6月,毛泽东结束了校园生活,把目标放在了北京。此时的新民学会已经有了一些影响力。

初到北京,经济窘迫的毛泽东在李大钊的介绍下来到了北大图书馆,在这里担任图书管理员。这是图书馆最低级的职位,他做的也不过是替人登记一类的小事,为此他曾一度被一些高级职工瞧不起。

这时期的中国正处在袁世凯倒台后诸侯纷争的复杂局面,国际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接近尾声,新的局势正在酝酿。面对复杂多变,思想动荡的社会,毛泽东的思想也不免受到种种影响,这也是新民学会中大部分成员所面临的问题。

在组织新民学会会务的时候,“我的思想还是混乱的,用我们的话来说,我正在寻找出路。”毛泽东的话道出了自己的迷茫。

李大钊

1919年初,放弃赴法留学的毛泽东回乡探望病重母亲,因有事在身,将母亲托付给了两位舅舅。后又急匆匆的回到了北京。

4月母亲再次病危,在弟弟毛泽民、毛泽覃的护送下母亲来到北京求医。期间毛泽东为了解决生计问题,在北大图书馆任职期间还兼了一份教员工作,每周6节课。即使再忙他也尽力抽时间陪护母亲,还专门带母亲和弟弟去照相馆拍了合影。

母亲看毛泽东为了自己忙的不可开交,于心不忍,在病情好转之后就催促弟弟带自己回去韶山了。此时正处于“五四运动”前夕,在母亲回韶山之后,毛泽东得以全身心投入自己的事业当中。只是没想到,这一别竟是与母亲的永别。

10月5日,正忙于驱张运动的毛泽东收到了母亲的病危通知单,仅相隔半年,母亲再次病危。毛泽东立即放下手中工作赶回了韶山。

回到家里,母亲已经逝世两天了,他竟没有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弟弟毛泽民告诉他,母亲临走之前不停呼唤他的乳名,毛泽东听闻嚎啕大哭,丧母之痛,摧肝裂胆!

守在母亲灵前,回想起少时母亲对自己的理解和宠爱,不禁泪流满面。望着灵前的暗淡油灯,怀念的思绪涌上心头,在母亲灵前写下了《四言诗.祭母文》。

三个月后,父亲思念母亲,又身患伤寒,离世了。

短暂时间双亲离世,不仅仅是肝肠寸断,还有愧疚和遗憾。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毛主席为新中国奋斗了一生,革命路上失去了六位至亲,他无愧于中国人民,却无法对亲人的离世释怀,尤其是母亲。

毛主席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为民族做出的贡献永远不能被磨灭。前人遗芳余烈,后人如天之福。

大家对于毛主席与母亲的故事有什么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想法。

2 阅读:46

英叡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