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王光美让人带钱去俄罗斯,邀请刘少奇外国孙子:回家看看

英叡谈历史 2023-02-24 07:23:01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7年,在中央电视台高层领导会议上,有人提出为刘少奇拍摄一部纪录片,并以此向社会大众宣扬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经过慎重讨论后大家高度一致的通过了这个提议。

紧接着成立了工作小组同时也制定了相关的拍摄方案,如果拍摄过程顺利,恰好可以赶在刘少奇诞辰100周年的时候放映。

刘少奇

工作人员先是联系到了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了解情况,而王光美则是慎重的交给他们一封信,还在信封里面装了五百美元,请求工作人员把这封信转交给远在俄罗斯莫斯科的阿廖沙,这让大家很是疑惑,阿廖沙究竟是谁?王光美为何给他写信?而他回信了吗?

王光美

阿廖沙的真实身份

1955年,阿廖沙出生于苏联,从记事起他就知道自己和身边其他小朋友长得不太一样,因为他的身上同时流淌着中国和苏联两种血液。

阿廖沙的父亲叫刘允斌,是刘少奇的长子,而他便是刘少奇的长孙,中文名字叫刘维宁。借着中央电视台拍摄刘少奇纪录片这一契机,王光美给十分想念的孙子阿廖沙写了一封信,她在信中写到:“阿廖沙,我的孙子,盼望你常回家看看。”

阿廖沙

为了保证纪录片的内容更加真实,工作人员不远万里辗转到了莫斯科并打听到了阿廖沙的家庭地址,阿廖沙饱含热泪的读完了信,虽然眼前的笔迹看起来是那么陌生,但他却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远在中国的奶奶的关爱与挂念。

激动的阿廖沙立马抓住了这个可以寻根问祖的机会,迫切的想回到祖国的怀抱,他在回信中写道:“致我亲爱的奶奶,我想现在就回到您的身边!”

身处异国的两个刘家人之间的缘分就此重新燃起,而这种家族缘分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埋下了根。

阿廖沙的父亲刘允斌是刘少奇和第一任妻子何宝珍所生,何宝珍出身贫苦,但其父母却从不重男轻女,即使家庭生活再艰难也要送女儿去县女子小学读书。

而何宝珍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一口气考取了当时人人羡慕的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自此红色信念在校园生活中点燃,之后因为表现优异被学校相关领导介绍到党委工作。

随着1922年夏天的到来,刘少奇和何宝珍之间的情感也逐渐升温,这一切都离不开毛主席的撮合,当时24岁的刘少奇刚刚从苏联工作回国,也是第一次和毛主席见面。

毛主席

毛主席不仅熟知雄韬武略,而且看人的眼光也很准,他觉得两个年轻人各自的条件很相配,便由毛主席夫妇出面做媒,将何宝珍介绍给了刘少奇,两人一见倾心便许下终身。

1923年4月,在众人的祝福下刘少奇和何宝珍二人顺利完婚,婚后生活随着革命事业一起展开,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上何宝珍都把刘少奇照顾的很好,两人还育有两儿一女三个孩子。

分别是刘允斌、刘爱琴、刘允若三人,但为了党的地下工作,何宝珍不得不将孩子分别寄养在不同人家。

1933年,何宝珍在上海执行地下工作时被国民党宪兵队逮捕,他们怀疑何宝珍是刘少奇家属,对何宝珍严刑拷打妄图逼她说出我党的行动计划,但何宝珍狠狠的对着敌人啐了一口,表明自己绝不吐口半分党的机密。

次年秋天,敌人将何宝珍押至南京雨花台残忍杀害,此时的何宝珍年仅32岁。可怜三个年幼的孩子失去了母亲,而这三个孩子的下落也不知去向。

在何宝珍去世后刘少奇一直在苦苦寻求三个孩子的下落,但无一例外都没有答案,最后在周总理的帮助下才将孩子一一找回。

刘允斌

1938年长子刘允斌在湖南老家最先被找到,隔了八年之久次子刘允若才回到刘少奇身边,而最令人心疼的是刘爱琴,被找到时还在一户人家当童养媳。

虽然这三个年幼孩子的经历让人唏嘘,但能找到已是幸事。随后刘少奇便忙于革命事业,这样一来就无法安稳照料三个孩子,在1948年,刘少奇和王光美结婚了。

王光美没有任何埋怨,一边照顾着刘少奇的生活,一边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对孩子们也是视如己出,幸福的生活让人羡慕。

滞留在苏联的孩子

周总理还把刘允斌和刘爱琴送到了莫斯科的莫尼诺国际儿童院进行学习。可世事难料,孩子们的求学之路在一开始就遭受了考验,后来刘允斌还背上了“抛妻弃子”的污名,这又是为何呢?

当时爆发了苏德战争,遭受牵连的人民苦不堪言,孩子们连最基本的口粮也不能保证供给,导致正在长身体的刘允斌常常把一片发硬的黑面包当作一天的食物。

但苦难也是一把锋利的磨刀石,因为它能磨炼出人的坚强意志,刘允斌很清楚的明白以前的自己没有读书机会,所导致知识基础非常薄弱。能有一个到国外深造的机会已是实属难得。

因此刘允斌在学业上苦下功夫,别人一天睡十个小时他睡五个小时,其余的时间全部用来刻苦学习,有了这样的狠劲儿任凭什么难题也能被攻破。

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允斌终于成功考取了莫斯科钢铁学院。这对他来说真是莫大的喜事。但这时候的世界格局变动导致战况频发,刘允斌的大学生涯才刚刚开始便又遭重创。

1945年8月6日,一件震惊全世界的事情发生了,美国在日本发射了两颗原子弹并且成功引爆。

两颗原子不仅在日本爆炸了,也引发了苏联和其他国家思想上的大爆炸,人们开始明白只有科技发达才能在世界上享有话语权,

这件事让刘允斌的无比渴望能够学习到先进的重工业知识可以回头报效祖国。刘允斌更加勤奋的学习并考取了莫斯科大学核能专业的研究生。

幸运的刘允斌在校园里还遇到了终生挚爱的姑娘玛拉,玛拉同样也是一位热爱学习的人,父亲是一名正直的苏联红军战士,母亲是一名和蔼可亲的教师。这样的家庭造就了玛拉善良可爱、活泼开朗的性格。

两个志趣相投的年轻人燃起了爱情的火花,直到谈起婚姻刘允斌开始有点担忧了,玛拉的父母会答应女儿嫁给一个中国人吗?而玛拉却紧紧的牵着他的手,告诉刘允斌自己对他的爱可以跨越山海。

1950年,已经离国11年的刘允斌带着玛拉回到了远在中国的家,刘少奇和王光美热情的招待了玛拉,二人对这个未来的儿媳妇十分满意。

1952年,刘允斌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莫斯科大学放射化学系的研究生。他和玛拉也共同迈进了婚姻的殿堂。

也就在这一年,他的父亲刘少奇趁着来苏联参加会议的空隙找到刘允斌说:“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成立了,极其缺少像你这样的专业人才。”

听了父亲的话,本来就想为祖国奉献力量的刘允斌十分期待能够早日回国。刘允斌和玛拉的爱情结晶也依次出生,两个可爱的孩子分别叫索菲亚和阿廖沙。

1954年,这时候的刘允斌已经在莫斯科化学研究所着高级研究员。玛拉在照顾孩子们的同时也在学业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一家四口的生活甜蜜和谐。

而就在这时刘允斌收到了国内父亲的来信,信中表示国家现在需要你。刘允斌真想马上回到中国,但他还需要承担起一个丈夫、一位父亲的责任。

刘少奇和儿子儿媳

于是刘允斌请求玛拉能够带着孩子和自己一同回国,但从小在苏联长大的玛拉表示很难适应异国的生活,特别是担心照顾不好两个年幼的孩子。

再加上这时候的中苏关系有破裂的嫌疑,玛拉的父母也担心女儿会因此受苦。苏联当局的一些人士也对刘允斌有所挽留。但刘允斌一一拒绝了,回国的决心非常坚定。

当时外界纷纷传言刘允斌要抛妻弃子,玛拉的心理压力异常的大。但她最后还是选择了默默地站在丈夫的身后,支持丈夫所做的一切决定。有了妻子的理解与支持,刘允斌在安顿好爱人和孩子以后便踏上了归国的路途。

珍爱的孙子

1957年,刘少奇特意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刘允斌回家,刘允斌看到父亲那殷切期望的眼神,深知自己的回国是也是众望所归。赤子的爱国之心是会沿着血脉传承的,多年之后刘允斌的儿子阿廖沙也像刘允斌一样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在和亲人的短暂相聚之后,接着刘允斌便投入到了如火如荼的科研事业当中。忙碌的工作让刘允斌无暇顾及身在苏联的玛拉,几年的聚少离多让两人的感情因此而破裂,两人只得无奈的选择离婚。

这对刘允斌的打击无疑是沉重的,悲伤的刘允斌从此更加废寝忘食的工作着,付出总有回报,不仅在核能研究方面为我国做出了突出贡献,还获得了副研究员的技术职称,成为了我国一名年轻的核能专家。

1964年,刘允斌和研究室的伙伴们终于看到了腾空而起的蘑菇云,他们的试验成功了,大家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后来政局动荡使得刘允斌也遭受牵连,去世的时候年仅43岁。而刘允斌的爱国血脉依旧在奔腾,他的儿子阿廖沙在苏联正在做着父亲所做的事业。

阿廖沙遗传了父亲的聪明睿智,连酷爱研究的个性也和父亲一样。从小就成绩优异的阿廖沙如愿以偿考上了莫斯科航空学院,由于表现优秀被国家航天指挥中心挑选为研究员。

阿廖沙以军人的身份在几十年的尖端科技研究工作当中深耕,因为出色的工作多次获得了国家级的奖章。直到退役之前,阿廖沙已经达到了国家航天指挥中心的高级工程师的级别。

在这几十年中,阿廖沙一直心心念念的想要知道异国家人的消息,同样中国的刘家人也在积极地寻找相聚的机会。

但是当时中苏两国的关系处于一种微妙的状态。普通家庭的人身自由都不能保证,更何况这样的红色家庭。一直到了1987年,阿廖沙收到了远在中国的王光美奶奶的信,感受着奶奶在字里行间的关爱,阿廖沙的寻根之心更加热烈了。

1987年,阿廖沙的外公、外婆相继去世,而母亲玛拉也在1998年去世,这让阿廖沙悲痛不已。唯一的姐姐早已在1988年远去美国定居,阿廖沙更加想念中国的家人了。

时机终于到来了,1998年是刘少奇诞辰一百周年,我国相关方面举行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特地向阿廖沙发了一封活动邀请函,但却迟迟收不到阿廖沙的答复。

原来这封信函被阿廖沙的单位扣押了,只因阿廖沙的工作性质和国家机密有关,退役三年之后方可离国。这一规定急的阿廖沙像热锅上的蚂蚁。他尝试了很多方法都没有起效,最终他选择提前退役。

回国需要先去中国驻俄大使馆办理签证,当阿廖沙说自己是刘少奇的孙子的时候,现场的工作人员还以为他在异想天开,因为阿廖沙一家在俄一直隐瞒事实,知道真实情况的人寥寥无几。

工作人员拿着阿廖沙的护照到会议室和同事们核实了很久,最后确定了阿廖沙的身份并顺利地办理了签证。

2003年4月,阿廖沙和妻子第一次站在了中国的大地上,他们来到了首都北京和王光美奶奶相见,大家围着阿廖沙夫妻二人问个不停,刘氏家族的热情深深温暖着阿廖沙。

阿廖沙参观了刘少奇故居和陈列馆,眼前的老家是他从未想象到的景象。 当阿廖沙了解过爷爷和父亲当年走过的革命道路以后,他更加认同先人为了革命所付出的一切。

俗话说入乡随俗,阿廖沙根据传统向曾祖父、曾祖母上了坟。这段时间里中国的传统文化像潮水般涌入阿廖沙的心田,他觉得自己的根终于找到了。

自从第一次回国探亲以来,阿廖沙便常返于中俄两国。他告诉家人们中俄两国都是他的故乡,所以他要多做一些有益于两个国家的事情。

阿廖沙的妻子是一名医生,他希望妻子能将“中医”带到俄罗斯,在俄罗斯建造中药基地,用中医帮助俄罗斯人解决西医解决不了的病痛,这也是一种积攒功德的善行。

阿廖沙和儿子

在2010年,阿廖沙创办了俄罗斯亚洲工业企业家联合会,想要通过这样的组织带动两国企业之间的融合交流。在他和儿子刘安东的引领下每年都会举办几十场的交流活动,中俄关系也进一步走进。

如今的阿廖沙已经取得中国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他选择定居在美丽的广州,长大成人的儿女们也会跟随父亲、爷爷的脚步行走在中国大地上,继续为中俄两国的发展发光发热。

0 阅读:34

英叡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