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拒绝美国建基地,不想再走亲美路线了吗?中蒙联合训练,如何达到“敲山震虎”的目的?菲律宾又耍无赖,中国手中还有多少证据能够打脸?南海局势持续发酵,是因为中国出手不够狠吗?
蒙古国亮出底线,给自身留下余地蒙古国亲美的底线究竟在哪里,一直是全球各方都疑惑的问题,而如今,蒙古国终于解答了外界的疑问。
根据蒙古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公使衔参赞乌努毕勒格特近日对外表示,蒙古国排除了在其领土上建立美国军事基地的可能性,因为该国宪法规定,蒙古境内不应有其他国家的任何军事基地,也不会加入任何军事联盟,美国想要让蒙古国参与针对其合作伙伴的政治游戏是不可行的。
这番表态对于当前的亚洲局势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近几年来,随着蒙古与西方的不断走近,其已经成为整个亚洲地区最重要的不稳定因素之一。
作为一个身处内陆占据中俄背腹之地的国家,蒙古国是全球范围内地缘位置最为重要的国家之一,也是地缘选择最为单一的国家之一,对于蒙古国来说,与中俄友好合作是走出内陆困境、实现国家发展的唯一出路,但近几年来,蒙古国的政治操作却有些令人捉摸不透。
奥云额尔登政府一直在推行所谓的“第三邻国”战略,试图通过外交手段拉拢西方,让美国成为自己除了中俄两国之外的战略第三邻国,借此获得来自美国的帮助,制造出与中俄博弈的筹码,争取更多的实际利益。
为此,蒙古国与美国在2023年8月份签署了所谓的“空中安全协议”,谋划使用航空运输的方式出口稀土矿产,以帮助美国在中国限制矿产出口之后获得新的稀土矿产来源;奥云额尔登本人还亲自前往华盛顿访问,同美国之间签署了航运发展与矿产出口协议,并将美国称作蒙古国“民主征程中的指导北极星”。
蒙古国会在俄乌冲突升级之后逐渐加强同西方的联系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因为很多受到俄罗斯影响的国家在俄罗斯深陷俄乌泥潭之后都是如此选择,但蒙古国的问题在于,在自身的地缘环境之下,蒙古国所采取的亲西方政策似乎有些过于激进,反而损害了自身的利益。本来计划穿越蒙古国,能够为蒙古带来大量经济利益的中俄“西伯利亚力量二号”管道就一直搁置至今,如果蒙古国不向外界表明自身亲西方的底线究竟在哪,恐怕将来会陷入孤立境地,不但无法得到来自西方的帮助,还会失去已经拥有的合作机遇。
如今,蒙古国直接告诉外界不会成为美国的盟友,不会接受来自美国的军事基地,不会按照美国的意愿介入到政治竞争之中,相当于给各方吃了一颗“定心丸”,让周边国家都对蒙古国的摇摆态度有比较清晰的预期,使一些原本就有,但受制于蒙古国政治态度不稳的合作项目能够继续推进下去。
当然,这番表态最重要的还是给蒙古国自身留下了政治余地,因为不论蒙古国朝何种方向发展,中俄两国都有应对的能力。即便蒙古国全面倒向美国,愿意在国内为美军提供基地,愿意成为美国的盟友,一切前往蒙古国的美方人员也还是要经由中俄领空,一切从蒙古国向外出口的稀土矿产亦是如此。
就算美国成功解决跨境问题,在蒙古国建立起军事基地,也起不到在中俄腹地埋雷的作用,这颗雷实际上是埋在了蒙古自己身上,如果蒙古国迅速从一个中立国家转为敌对国家,来自中俄的防范与针对就会让蒙古国失去生存所必要的外部支持。
归根结底,政治博弈的主动权始终就不在蒙古国的手中,西方能从蒙古国身上获得的价值,无非就是对中俄进行政治和舆论施压,蒙古国若是真的着了西方的道,全面倒向美国,只会被迅速榨干价值之后抛弃,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并坚决抵制美国埋雷,算是蒙古国近几年来最为理性的判断。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放松对蒙古的警惕,虽然蒙古国有自己的底线,但也没有放弃利用西方来制造出对中俄叫价的筹码,未来与蒙古国相关的跨境合作项目能否顺利进行?还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对于蒙古国这个善变的国家,我们仍旧要持保守态度。
解放军敲山震虎,联合训练透露诸多信息对蒙古国,我们可以在观望中保持合作,但对于一直试图利用蒙古国来达成某些政治目的的西方,中国却不能视若无睹。近期,一场敲山震虎的联合训练就在草原之上拉开了序幕。
根据中国国防部官网29日公布的消息,中蒙“草原伙伴2024”陆军联合训练将在4月底至5月下旬于蒙古东戈壁省举行,中方将会派出营级规模兵力,携带各型武器及轮式装备参训,训练主题是应对非法武装团体活动。这是中蒙两国首次进行陆军联合训练,旨在进一步深化两军战略互信与务实合作,为地区和平稳定注入正能量。
从公告内容中来看,中国方面此次出动的兵力并不多,但想要对外释放的信息却不少。其中所描述的“携带各型武器及轮式装备的部队”,指的很可能是国内进行合成化改革之后主要以轮式装甲车辆为核心的合成化机动部队,这些部队可以应对各种复杂地形进行快速机动作战,同时保持着履带式装甲部队的强悍火力,在戈壁与草原这种战场环境上,能够发挥兵贵神速的巨大优势。
这是要在首次陆军联合训练中向蒙古国展示中国的最新军事改革成果,同时告诉一些不怀好意的外部力量,如果想要借助蒙古国作为跳板来遏制甚至入侵中国,中方有能力拒敌于边境之外,确保自身的国家安全。
如此敲山震虎之下,西方还想要打蒙古国的主意,恐怕就需要三思而后行了。同时,蒙古国方面也应该意识到,借助西方来和中国讨价还价是不现实的,中方一直以友好的态度对待蒙古,以公平合作的原则来处理两国双边事务,如果蒙古国还不知满足,想要借助外部的力量来破坏平等合作、获得更多利益,那么中方也有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
总而言之,蒙古国和西方都应该重新掂量掂量自己,重新考虑对华外交政策,放下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菲律宾耍赖到底,中国手中握有大量证据在北方邻居蠢蠢欲动之时,中国的南方邻居菲律宾也有了新的动作。
4月27日时,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就对外宣称,自2022年菲律宾现任政府执政以来,菲律宾国防部既不知晓,也不曾与中国就南海争端达成过任何内部协定。
这已经是菲律宾官方第三次出面否认中菲之间存在的君子协定,此前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国家安全顾问阿诺都曾经公开表示自己从不知晓同中方之间的协定,也从未与中方达成过任何协定。
菲律宾方面的态度很明显是要将耍赖进行到底,通过反复撒谎来欺骗各方,但谎言说再多遍都不可能变成事实,在过去25年的仁爱礁争端之中,中国有太多的实际证据可以打脸菲律宾。
一直被小马科斯政府所否认的君子协议,最早可以追溯到1999年,当年菲律宾埃斯特拉达政府派出马德雷山号登陆舰,以机舱进水无法航行为理由,向中方要求搁浅在仁爱礁进行修理,在修理结束后会尽快离开,中方对此有明文记录。
而在进入非法搁浅状态之后,埃斯特拉达政府又多次通过外交手段对中方口头表示会尽快拖走军舰,后续因为军舰上驻扎的菲律宾军人生活物资匮乏,菲律宾方面希望进行补充,又同中方达成了共识,形成了菲律宾可以进行日常物资运补的局面,但建筑材料仍旧不允许进入仁爱礁。
这就是小马科斯口中的君子协议的雏形,后续在杜特尔特时期,中菲两国的双边关系有所缓和,杜特尔特总统再度同中方接触,达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这份君子协定,其目的是管控局势、维护和平、防止冲突,菲律宾方面承诺不修复搁浅军舰,而中方对仁爱礁搁浅军舰的运补做出特殊安排,允许菲律宾在提前报备的情况下,由中方舰艇监督向搁浅军舰上的菲律宾士兵运送基本生活物资。
根据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18日发出的解释信息,这份君子协定不是秘密协定,在小马科斯政府上台之后,中方有关部门多次对菲律宾进行通报,两国一直到2023年2月,初即小马科斯政府上台后7个月,都一直在遵守这一协定。
同时,这一协定也不是仁爱礁主权协定,中菲双方仍旧会通过对话的方式来解决仁爱礁问题。
很显然,小马科斯一直都知道君子协定的存在,也遵守这一协定超过半年时间,其所谓的“不知情”,只不过是蒙骗菲律宾民众的谎言而已,目的是炒作南海局势,为外部力量介入南海提供借口。
在不久之前,菲律宾就刚刚同意美国在菲律宾部署中程导弹系统,这是美国退出《中程导弹条约》之后首次部署地面发射装置,导弹的部署地在菲律宾吕宋岛北部,这使得导弹射程可以覆盖中国东南沿海大部与整个台湾省。
直到28日时,菲律宾驻美大使罗穆尔德兹在接受采访时还宣称,菲律宾会在本届总统任期结束之前做好“应对南海威胁”的充分准备,这很明显就是想要武力解决南海问题。
但即便采取这一系列措施,拉拢外部力量、扩充自身军备,菲律宾也不可能在法理上获得占据中国仁爱礁领土的合理性,而且还涉嫌违反了东盟内部的共识。根据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五条,应当维持南海无人岛礁无人、无设施状态,仁爱礁上的搁浅军舰很明显不符合这一规定。
总而言之,菲律宾的行为正在令其成为整个区域的众矢之的。若无意进行改正,将来包括东盟与中国在内的区域力量,一定会对菲律宾形成孤立,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不可能处处顾到菲律宾,菲律宾最终的结局同样是被榨干价值之后无情抛弃。所谓的武力准备,最终只不过是笑话而已。
中国出手不够狠,不代表菲律宾能够肆意妄为与菲律宾的南海争端拖延至今,除了指责菲律宾背信弃义之外,一些国外媒体还找到了另一个局势拖延的原因,那就是中国“出手不够狠”。
在香港媒体《南华早报》4月28日的一篇英文报道中就指出,中国当前对菲律宾的施压过弱,必须就主权问题加大对菲律宾的压力,否则就可能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文中列举了2016年以来中菲双方发生的一系列摩擦,认为中方并没有采取足够强硬的措施,让菲律宾明白应当为南海主权诉求付出“代价”,这有可能让菲律宾寻求再次进行所谓的“南海裁决”,拉拢国际力量来支持自己的领土主张。
而在《南华早报》29日的另一篇文章中,则引用了来自中国海军大校周波的发言指出,中国在南海对菲律宾使用水炮只是在进行威慑而已,并没有真实伤害菲律宾船只的意图。以此印证中国并没有对菲律宾“下死手”。
这种有关中国出手不够狠的论调,算是近几年来国际社会最为疑惑的问题之一,在很多学者看来,主权问题是不容让步的根本性问题,如果本国被别国以军舰非法搁浅滞留的方式侵犯,就应该进行极限施压,让其明白侵犯主权应当付出的代价而后主动退缩。
甚至,一些境外力量还将此作为支持菲律宾主权声索的借口,渲染“中国的反应过弱其实是心虚”的论调,扰乱国际社会的视听。
这也算是中国与大多数国家不同的一点,对于边境争端,中国一直不希望上升到太高的程度,影响整个区域的局势稳定,而是希望各方能够坐下来,以谈判的方式解决双边问题,这种方式虽然可能拖延较长时间,但双方都不必要为此而付出流血的代价,是最有利于区域局势稳定与和平的方案。
即便当前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做法有不同的意见,中国恐怕也不会放弃这种延续了数千年的“仁义”理念,以强大的压力来压服敌人,并不能够杜绝危机再次发生,只有以和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才能够实现中国想要的长治久安。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永远不会出手。中国有自己的红线与底线,如果菲律宾冥顽不灵,将中国的仁义视作软弱,最终跨过了中国的红线,那么中国绝不会对菲律宾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