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魏蜀吴战略方面的三失两得,论谁是三国第一战略家?

史说新读 2023-11-28 10:52:46

汉末英雄辈出,枭雄并世,凉州董卓,坐拥天下第一强兵;淮南袁术,兵粮足备;河北袁绍,四世三公;辽东公孙瓒,驱胡于塞表;荆襄刘表,带甲十万;益州刘璋,沃土千里;徐州吕布,破张燕败袁术,勇武绝伦。

但是,董卓穷凶极恶,袁术狂愚而逞,袁绍好谋无断,公孙瓒顽悍乐杀,刘表虚名无实,刘璋昏庸儒弱,吕布贪利恃勇,皆非戡乱之才,只有文武兼备的曹操,弘毅宽厚的刘备,任才尚计的孙权,有统一天下之志,结局也证明,三分天下他们才是最终的胜利者。

那么三者之中,谁最具战略眼光,谁又能称得上是三国第一战略家呢?

一失: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长久以来,世人普遍认为: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曹操能够高歌猛进的必要前提之一,也是他最具战略眼光的一步棋。

粗看,挟天子者,可以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获得士族支持,征辟人才,以加封为饵获取高额收益,但细究之下却完全不是这个样子,尤其是对于当时的曹操而言。

因为,当时连生存都成问题的汉朝天子,早已威严扫地。袁绍手下的郭图和淳于琼就认为:“汉室陵迟,为日久矣,今欲兴之,不亦难乎?”已经将东汉皇朝看作是不雕之朽木,必沉之破船。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没有任何诸侯,因为曹操是皇帝的代言人,就主动请求接受曹魏的领导。比如还在曹操将献帝奉迎到许都的建安元年,袁绍就拒不接受曹操的安排,担任有名无实的太尉。最终曹操无可奈何,将自己刚刚到手的“大将军”拱手相让,才平息了袁绍的怒火。

曹操很明显是过高估计了汉室这块破招牌所具有的能量。

除了没有多少实质作用以外,挟天子还有三害:

第一,造成了曹统区的不和谐。

献帝驻践许都之后,确实有许多名士纷至沓来,但其中少有真心实意者,而像孔融、祢衡之辈,完全是意气用事,不但极尽所能地侮辱曹操,还对曹操的政策说三道四。他们的到来,实际上使本来只有一个声音的曹统区,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而且,这种杂音在一段时期内越来越大。

同时也因为汉献帝的到来,曹操阵营内部,逐渐分化出一批倾向于汉献帝的人物,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荀彧。他自从做了汉天子的尚书令,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就变成了如何确保、重振东汉皇业,在政治立场上已经与曹操同床异梦。而在献帝到来之前,曹操阵营即便不是铁板一块,也至少是一致对外的。

第二,沉重的负担。

汉献帝到许都后,曹操不但要为皇帝及其庞大的官僚机构,长期无条件的提供住宿、食品和其他开支,还不得不调拨足够的兵力加以保护。

而且,正处于青春躁动期的汉献帝,也绝不甘心做一个傀儡。自命不凡的他,多次联络心向汉室的旧臣密谋发动政变。因此曹操在筹划对外用兵的同时,必须时刻提防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皇帝,以及那些蠢蠢欲动的拥汉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他的对外战争。

因此,被奉迎到许都的汉献帝,非但不是一种政治资产,反而是一种沉重的经济、军事和心理负担。

第三,抹黑了自己。

曹操挟天子的本意,除了把汉献帝当做一种政治资产外,还想把自己装扮成举世无双的汉室忠臣,但事与愿违。

自从他将汉献帝挟持到许都之后,就被他的政敌口诛笔伐,成了“奸相”、“汉贼”。要是汉献帝不在他身边,又何至于如此声名狼藉?

其实,曹操根本用不着打汉室这块招牌,他军政实力的增强、势力范围的扩展,完全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与汉室没有任何关系。他不但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实惠,反而为供养汉献帝浪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还因此被指责得体无完肤。

到最后,曹操也意识到他的战略错误,因此才在建安九年,将大本营从许都迁到邺城,目的就是想通过与汉献帝分居,向世人表明他并未“挟天子”。

但是,曹操名声已坏,意在天下的诸侯岂能轻易放过他。

曹操终其一生,也未曾走出挟天子而导致的阴影。因为汉天子就在卧榻之侧,尊之则心有不甘,代之又受篡夺之名,所以他无所适从,为此他还专门发表了一篇题为《让县自明本志令》的文告,一再表白自己并无代汉之意,最后还赔上三个女儿,插在刘协这堆牛粪上。

因此,挟天子以令诸侯,就算不能说是曹操一生中最大的失误,也称不上是明智的战略决策。

一得:孙权的连刘抗曹

最早提出孙刘联盟的是孙吴谋臣鲁肃。

鲁肃是一个务实派的政治家,他提出的“吴宫对”比诸葛亮的“隆中对”早了整整七年,吴宫对的第一步就是巩固江东,与中原、荆州鼎足而立,所以当曹操南下荆州之后,他就坚决主张联合刘备,共拒曹操,从而与蜀汉的隆中路线相吻合,取得了赤壁之捷。

当时的刘备无片瓦之地,无一旅之师,帐下只有关张二将,鲁肃的主张显然对于刘备来说是及时雨,但对于孙权来说则是两可之间,很难判断利弊,但最终孙权还是选择与刘备结盟,不得不佩服他的战略眼光。

两得:孙权的借荆州

赤壁之战后,东吴方面有不同的声音,有的主张趁曹操势弱,向西进军川蜀,再图中原,也就是甩开刘备,独立对抗曹操,先来个二分天下,这种声音以周瑜、吕蒙为代表;还有一种声音,是主张借荆州与刘备,让刘备有自保能力,共同对抗曹操。这种声音的代表当然是鲁肃。

当时孙刘并力击退曹操,刘备占江南四郡,孙权占江北南郡。刘备借江北南郡已经是形势所迫,如果孙权不借,又不能控制刘备,江北南郡处于曹刘夹击之中,亦是不能守。

再者,曹魏无论是在人口、地域、富饶程度等各个方面都是一家独大,就算东吴能够取了川蜀,也不一定能独抗曹操,况且如果按照周瑜的主张则必然要与刘备对抗,那很可能反而促成曹刘联盟共同对付东吴,那时的情形就不是能不能一统天下的问题,而是江东基业能不能保住的问题。

所以,孙权审时度势之下,毅然决定把江北南郡借给刘备,一可树曹之敌,二可腾出手来巩固江东,进攻合肥,构筑江北防线,明智之举。

两失:刘备争荆州江南三郡,与孙权失和

孙刘联盟是三国鼎立的基础,反之,两家失和,曹魏渔利。

孙刘失和貌似责任在孙吴,先有孙权袭荆州杀关羽,才有刘备复仇败夷陵,吴蜀虽然重新联盟,但元气已伤,失去了取胜之势,两国北伐均告失败。

实际责任在刘备一方。不说孙权雪中送炭,刘备应该归还荆州,就是荆州对孙吴的重要性也要远超蜀汉,东吴不得荆州,上流门户洞开,时刻处于亡国之危;蜀汉失去荆州,只是失去了北伐中原的一条路线,当然如果它觊觎江东则另当别论。

所以孙权要拼全力与刘备争荆州,志在必夺。

在这种形势下,刘备与诸葛亮过于执著预画的隆中路线,不识大体,不讲道义,恰如鲁肃所说:“贪而弃义,必为祸阶。”如果刘备也像孙权一样豁达一些,能够审时度势,西取益州之后,主动退守夷陵一线,把江北南郡还给孙权,吴蜀并力向北,刘备早并汉中,北出秦川,孙权东攻合肥,荆湘联军并向襄阳,曹魏危矣,也许隆中路线会得以完全实现。

但结果却是,建安十九年,刘备不取汉中,却东出三峡与孙权争夺荆州江南三郡,“徒劳役吏士,无益而还”,反而让曹操先夺了汉中,“深入于巴,几丧一州”。

刘备的这一失计,既伤了同盟和气,又为日后关羽失荆州种下了祸根,表现了刘备政治气度的偏狭。

三失:曹操迟误,坐失统一良机

公元214年,曹操取汉中,然而却没有趁吴蜀争江南三郡之机进兵蜀中,坐失可能的统一良机。

正如刘晔对曹操所说:“若小缓之,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今不取,必为后忧。”

然而六年前的赤壁之战早已让曹操丧胆,再加上他兵取汉中又费了一番力气,所以不敢贸然入蜀。

结果,等到刘备腾出手来,不但占领了汉中全境,还乘胜攻取了东三郡,使刘备不但坐稳了益州,不必担心曹魏的进攻,还为以后的北伐打造了稳固的前进基地。

曹操不趁机入蜀,失之于谨慎。

结语

汇总来说,曹操挟天子不但未达到以令诸侯的战略目的,反而成为其负担,背负骂名,此其一失;后又不趁吴蜀争夺江南三郡之机进兵蜀中,此其二失。

刘备则是不讲道义,政治气度狭隘,又缺乏灵活性,与盟友失和,不但失去了荆州,又在夷陵惨败,力量削弱,只能偏安于闭锁的益州,守险割据,最终上演了被人偷渡阴平,后主抬棺出降的悲剧。

相比之下,孙权却是恢宏大度而又权谋在胸。他既敢于借荆州给刘备,不怕养虎在身,又不失时机地讨还荆州,步步进取,灵活主动。

孙权先是向刘备索还荆州,以江南三郡为限,以江北易江南,有分寸,有道义。面对刘备的无赖之举,逼不得已袭杀关羽,全据荆州,改善了吴国的地理劣势,增强了东吴的国力。后来又为了避免两线作战,不惜向曹魏称臣,保证了夷陵大捷的战果。

由此来看,孙权胜刘备、曹操多亦,不愧是三国最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和战略家。

“生子当如孙仲谋”诚不欺我!

0 阅读:22

史说新读

简介:喜欢历史,正能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