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能放了关羽而孙权非要杀了呢?这个和当时的情况有关

史说新读 2023-11-29 16:18:44

公元200年,刘备夺取徐州,留关羽守下邳而自己前往小沛驻守。

不久,曹操反攻,击败了刘备,刘备来不及通知下邳关羽就独自逃跑了,而关羽由于来不及逃跑被曹操围困,随后投降曹操。

然而,不久之后,关羽知道刘备在袁绍处,于是日夜想着如何立功报答曹操的不杀之恩以脱离曹操,而曹操也知道关羽留不住,在关羽立功后放任关羽离开。

那么此时的曹操为何要放关羽离开呢?这个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

心理角度而言:

曹操非常喜欢关羽,认可他的忠义,同时也希望部下能够效仿关羽,因此采取了千金买马骨的方式来对待关羽,让世人知晓自己的大义行为。

和当时的形势有关:

曹操当时正和袁绍对峙,此时的情形是袁绍强而曹操弱。曹操需要招揽更多的人才来到自己的阵营,因此曹操需要采取高出其他人更激烈的手段来招揽人才。

此时的曹操和刘备南逃的情况类似,曹操南征后,刘备南逃,谋士徐庶的母亲被曹操掳掠。徐庶不得已脱离刘备而投奔曹操。当时情况是刘备也放徐庶北归,同时北归的人很多,比如诸葛亮的几个好友如崔钧、石韬、孟建,他们都是在曹操南征的时候北上投靠曹操。

诸葛亮当时还劝他们不要北归,留在南方一样可以建功立业,可是他们都没有听从。既然诸葛亮都知道他们要北归,难道刘备就不知道么?当然知道,但是刘备并没有阻止他们的行为。

可见,刘备对于他们的行为也是放任的。如果刘备阻止他们,必然会损害刘备的形象,有损于他招揽人才的效果。

同样对于曹操而言也是如此,如果阻止关羽或者杀了关羽,对于他而言,那就得不偿失了。这点和官渡之战后焚烧和袁绍勾连的书信是一样的道理。既可以安定人心,也可以收买人心。

用力过猛则容易折断,必要的时候需要以柔克刚,方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但是对于袁绍的谋士沮授就不一样,在俘虏他之后,沮授不愿意投降,反而企图逃走,曹操也没有客气,将他一杀了之。

原因很简单,此时曹操已经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天平已经滑向了曹操。如果放纵沮授回归袁绍,必然会增加对手的实力,天下人才此时已经看到了曹操的胜利,不会再局促于是否诛杀沮授,反而体现了曹操的杀伐果断,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特性。

如果关羽在取得官渡之战胜利后再跑去投靠刘备,后果恐怕和沮授差不多了,形势变化了,情况也不同的。

等到关羽被孙权俘虏之后,孙权就没有留下关羽,而是将其斩杀,将头颅送给了曹操作为礼物,这时的情况和曹操那个时候大不相同。

此时的孙权处于胜利方,处于攻势,形势非常有利。如果释放关羽,必然会增强刘备的实力,到时候一定会带兵来报复。

如果只是将他扣押拘留,那么荆州的形势必然不会安稳,要知道关羽在荆州可是“恩信大行”,虽然士族不太喜欢他,可是普通的百姓士卒非常拥戴他,一旦某些人醒悟过来,荆州还会爆发什么事情?天知道呢?因此将关羽诛杀而不是扣押则是最好的选择。

关羽杀还是不杀,只是孙权和曹操当时最佳的选择而已。

公元200年的关羽只是流窜诸侯刘备麾下的一员将领而已,可是到公元219年的时候,关羽已经名满天下,独掌荆州三郡长达十年之久,不是一般的人物,曹操当年都留不下的人,孙权能够留下来?

因此,孙权有杀他的理由,而曹操也有放的籍口。

0 阅读:13

史说新读

简介:喜欢历史,正能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