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去世后,皇帝曹丕对群臣说:来,我们学驴叫,给他送行

纵横话史 2024-04-26 21:08:45

皇帝曹丕此生的唯一一次驴叫,王粲坟前的一次“闹剧”,群臣学驴叫给王粲送行。

曹丕为何让群臣学驴叫呢?若要深究曹丕学驴叫的原因,必须要走近王粲。

王粲

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蔡邕曾得知王粲到来后倒履相迎。这样的王粲却一直不受重用。17岁那年,他前去投靠同乡刘表。

因为其貌不扬,所以一直抑郁不得志。后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跟袁尚争斗。刘表想写一封劝和书,这一封信便是王粲所写的。

王粲自此开始逐渐显露才华,后荆州被“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曹操所得,虽是暂时所得,可王粲至此,归于曹魏。

在前往曹魏后,王粲受到了器重。曹操曾对许攸有过不穿鞋相迎的奇谈,也曾有过“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大志,对王粲陈群等人都是十分器重的。

王粲因此跟曹丕,曹植等人结识。互相之间,常有诗赋来往,引为知己。王粲年轻早逝,于41岁便去世。

文帝曹丕亲自参与他的葬礼,来到他的墓前。对群臣说“王粲素来喜欢驴叫,我们一起学驴叫,给他送行。”

“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

这便是曹丕学驴叫给王粲送行的出处,也是曹丕重视贤才的体现,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贤士不同风格的展露。

曹丕率文人学士学驴叫,送别建安七子之首王粲

喜欢驴叫的也并非只有王粲一个人,还包括王济。

孙楚也是魏晋名士,素来恃才傲物,只是一直敬重王济。

王济去世后,所有的名士都前去吊唁,只有孙楚去的晚了。

孙楚到后无声痛哭,然后便对着灵床说“你速来喜欢听我学驴叫,如今我便学驴叫给你送行。”

因为驴叫太逼真了,所有宾客都哄堂大笑,孙楚便厉声言曰“老天真是不公。让王济这种名士死了,却让你们这种庸俗的人活着。”

天性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此事也是选自历史,也是选自《世说新语》中的篇章。

其实魏晋名士大多不拘一格,不拘泥于外物,各有各的差异之处,各有各的潇洒。

魏晋名士去世后,他们的葬礼也各有各的不同。

学驴叫,是因为魏晋的名士大多热爱养生,以歌啸吟鸣作为养生的独特方式。

以歌啸的方式表现文人的仪态,那时魏晋名士部分喜欢鸟鸣,部分喜欢虎啸,部分喜欢蝉鸣部分,部分喜欢鸾凤的声音,也有的喜欢驴鸣,可谓不拘一格,各有各的潇洒。

其中驴鸣也是较为特殊的一个。按照汉语发音的四声的规律,包括平,上,入,去几种。最响鼻的自然就是入声,便是驴鸣,所以魏晋部分名士喜欢学驴叫。

与后来驴被当成牲口,牲口不同。驴最初也是从外地引入,所以在西汉那时还较为珍贵,较为稀缺,驴也较为罕见。驴鸣也是较为高尚的一种。

除了学驴叫的送行葬礼外,其他魏晋名士的葬礼也各有各的不同。

比如古代美男之一卫玠,不仅美貌,也秉性仁厚,又有才华,所以十分受重视,谢鲲在他的葬礼上痛哭,连宰相王导都为之感叹“应该再给卫玠举办一次祭礼。”

除了驴鸣送葬,哭声送葬外,还有琴声送葬。

也有孙吴丞相顾雍之孙顾荣。顾荣喜欢弹琴,他去世后,家人便把他的琴放在了灵座上,以此祭奠他的魂灵。后张翰赶来吊唁,也不痛哭,也不按照习俗跟逝者的家人握手。

就这样取过琴开始弹了起来。“顾荣啊,若你还在,还能欣赏这些曲子吗?”

最后开始痛哭,哭声感人泪下,因过于悲痛,他走前也没有握孝子的手。

魏晋的名士各有各的风雅,各有各的独特之处,除了三曹为代表的文章,竹林七贤清雅的才华,都成了魏晋历史上那一颗闪亮明珠。

而这些独具特色的风俗,喜欢驴鸣的习惯,也间接表现了那个时代文人雅士的不拘一格。

参考资料

《三国演义》

《三国志》

《世说新语》

0 阅读:16

纵横话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