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势随风,歌声似磬,盛世大唐下唐代乐舞究竟有什么艺术魅力?

英叡谈历史 2023-03-13 00:16:05
引言

舞蹈中的女子仿佛是雪花在风中翩翩起舞,恍惚间又仿佛是蓬草随风而起。这描写的是胡旋舞。大诗人白居易欣赏舞蹈后曰:“弦歌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飘转蓬舞”。

唐朝人社会繁荣昌盛,人们安居乐业,闲暇之余在诗歌舞蹈中追求艺术。而胡旋舞是深受当时人喜爱的一种舞蹈。唐人“胡化”,而胡旋舞便是富有少数民族节奏的西域舞蹈。此舞蹈中有多处旋转、踢踏的动作,由此得名“胡旋舞”。

唐朝社会高度发展、商人对外开放交流,著名的丝绸之路也应运而生,胡旋舞正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唐朝的。

具有西域特色的胡旋舞一经传入便深受唐人的喜爱和追捧,在欢呼舞蹈中似乎置身域外,一眼看到广阔无垠的西域美景和异域风情。舞势随风,歌声似磬,盛世大唐下唐代乐舞究竟有什么艺术魅力?又是什么促使唐人尤其擅长歌舞的?

一、弦鼓双袖举,回雪转蓬舞,唐朝乐舞起步发展之渊源

唐朝是一个不朽的王朝。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占据近三百个岁月。开创了“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两个史无前例的伟大社会。政策上对外实行大一统思想,经济上商人外出拓展经商形成著名的“丝绸之路”,科技上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和火药,走在了当时世界的前列。

经济的高度发展是唐代乐舞起步发展的基础前提。唐玄宗李隆基时期更是达到了盛世巅峰,唐朝科举制是成熟积极的,文人参加科举考试大展宏图。唐代的诗歌创作也处于巅峰时期,涌现了像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一些天才诗人。

普通的黎民百姓也可以在闲暇之余吟诗作赋、歌舞升平。唐代的舞蹈也进入了空前繁荣的场面,人人皆可就地起舞。

丝绸之路的开拓是西域舞蹈胡旋舞引进中原的关键所在。丝绸之路起始于西汉时期,在唐朝也进入了稳定发展、拓展持久的新阶段。源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而开辟的。

丝绸之路是双向发展的,既向外运输了唐朝特有产品例如丝绸,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运输了很多带有西域特色的西域服饰例如“胡服”,西域香料例如麝香,西域舞蹈例如“胡旋舞”。

著名的胡旋舞源自中亚各民族,最主要是源于康国舞蹈。草原的霸主匈奴早期攻打月氏国,将其打败以后强迫月氏人向西部迁移,这样本来在河西昭武地区生活的月氏人不断西迁。

不断西迁进入了中亚地区,逐渐形成了九个城邦,史称“昭武九姓”,弱者服从强者——康国。康国与唐王朝属于友好合作关系,每年向中原进贡,自然也带来了西域的美女、西域的舞蹈。

北周时期,跟随突厥公主阿史那一起来到中原的中亚地区的歌女舞女,曾经以一曲胡旋舞“一舞动天下”。唐朝,胡旋舞蹈更是风靡整个都城,从唐太宗时代,康国人就每年向唐朝进贡,表示对中原“天可汗”的崇敬,进贡的物品除了金银珠宝,就是康国赫赫有名的胡旋女了。

《胡旋女》一书中记载,“曲终再拜谢天子, 天子为之微启齿”,一曲终了拜谢天子,天子都为之开口褒 奖,可见,唐明皇见了胡旋舞是如此的喜爱,深深沉溺其中。上至皇朝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喜爱。

胡旋舞蹈伴奏主要是鼓,舞者动作特点是快速连续的多圈旋转。敦煌220窟唐代壁画伎乐天急转如风的 舞姿图,以及宁夏盐池唐墓出土的石刻舞人都生动再现了胡旋舞的特色。

二、吴酒一杯春,吴娃醉芙蓉,唐朝乐舞蓬勃发展之盛世

吴酒一杯春,吴娃醉芙蓉,唐朝乐舞在和平时期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舞蹈从流行场地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宫廷舞蹈,二是民间舞蹈。

盛唐时期是宫廷舞蹈高速发展的一个时期-开元之治。随着唐王朝综合国力水平的不断提升,宫廷舞蹈的形势和种类也在随之不断更新和完善。“开元之治”不仅仅把唐朝的经济推向了一个高峰,更是把文化艺术推向了一个高巅峰。

稳定的社会秩序,宽裕的经济条件,更加激发了上层统治阶级的行乐享乐思想。这一时期的舞蹈开始更追求一种奢华富贵、精美绝伦的风格,还会掺杂有一些浪漫主义和虚幻主义在舞蹈中。

唐玄宗时期是唐朝乐舞的巅峰时期,他执政期间将唐朝的音乐机构进一步地改进完善,创建“梨园”,增设了“外教坊”,培养了大批的音乐舞蹈人才。到了唐高宗和武则天时代,宫廷“燕乐”开始增设了“坐部伎”和“立部伎”。

在唐高宗时期宫廷专门的乐师可以自行编舞,进行专门的编舞教学,进行舞蹈创造,去糙求精,追求创造出更优美、更卓越的舞蹈。《太平乐》在狮子舞的基础上改造升级加工,用以在皇家宴会进行歌颂唐王朝的繁荣昌盛、长治久安。唐玄宗李隆基的《龙池乐》是在“花舞”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创造。

起初的宫廷舞蹈是源于民间舞蹈,把民间舞蹈传承到皇宫深处。而舞蹈源于生活劳作,民间舞蹈正是如此,伴随着人类劳动而来。

在原始社会时期,原始人对自身的身体特征,生活状态以及周围的一切都是一无 所知,生活中,他们只能通过动作模仿来交流,来进行狩猎、战争、游牧以及爱 情,但也正是在这种长期的生产劳动中,逐渐形成了我们最原始的舞蹈雏形。

民间舞蹈最受平常百姓喜爱的当属“狮舞”。

随着唐代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唐代民间舞蹈也是逐步走向成熟,相比之前 的民间舞蹈要提升了很高的一个层次,在许多方面都已经不再单一,而是成为了 一种综合性的表演独立了出来。

不仅是在表演形式上的丰富,比如像当时的“歌 舞戏”盛行,将歌、舞、戏三种表演艺术很好的糅合,而且在内容上也是更加的 丰富多彩了,像《立部伎》里的乐舞《太平乐》最初的创作源头——民间传统的 “狮舞”,已经不再仅仅追求简单的造型感,而开始注意舞蹈语汇的使用,从简 单的形似而提升到了神似的高度。

“狮舞”不但但是一个舞蹈,而是表达普通百姓对幸福的追求、对娱乐的推崇以及对未来的憧憬。盛唐时期由于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升了,精神文明的追求也也就相对增大,民间舞蹈的传播性和普及度也是大大提升。

无论是喜悦的丰收,比赛的胜利,还是偶尔的纷乱等等人们都会通过下意识的舞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无论是巷口街头,酒肆茶馆,都有艺人献艺,一部分是专职求生的艺人,还有很多是追求艺术的业余爱好者。

民间的巫蛊通神娱神,佛寺神庙宣传佛教、吸引招揽佛教信徒、礼佛敬神,传统节日举行大酺,都需要有大规模的群众舞蹈活动。

三、来如雷霆收 罢如江海凝,唐朝乐舞后世影响之深远

从唐朝乐舞对后世影响更为深远,传播更为广泛。宫廷舞蹈是伴随这王朝的繁荣兴衰而起伏发展的,尤其到“安史之乱”后期唐王朝走下坡路,在位的官员对宫廷舞蹈也进行了反思式的批判。

民间舞蹈,更为纯粹。除了一些民俗性的舞蹈,对服饰道具场地有特殊的要求,以及传统节日会着盛装以外,其他很多自娱性的舞蹈都是百姓们随意穿着,直接在巷口, 街道就可以表演。

民间舞蹈是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不同时代的不同文化因素都会成为一种特 殊的标志保留在舞蹈作品中,民间舞蹈毫不逊色,它有着独属于它的独特风格特点,许多都是源于生活的本真, 更接地气。事实上说“俗”其实 一点也不“俗”。

像民间的歌舞戏《踏摇娘》在运用装扮刻画角色、揭示人物内 心等综合表演方面都是宫廷舞蹈所不能及的。公孙大娘的《剑气舞》舞蹈气势磅礴, 动作难度大,舞蹈节奏快,观舞犹如在观战,给人以摄人心魄、胆战心惊之感。

结语

唐朝是一个不朽的王朝,唐朝的乐舞也是到底登峰造极的地位。音乐可以怡情,舞蹈可以雅致。欣赏气魄雄伟的唐代舞蹈,犹如推开 一扇通往盛世大唐的大门,唐代的文化艺术气息扑面而来,令人叹为观止!艺术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油然而生,当代的我们需要在发展中传承,传承中创新。

参考文献:

《论中国宫廷舞蹈》

《唐代舞蹈》

《汉唐宫廷舞蹈的历史演变》

《唐代乐舞初探》

0 阅读:19

英叡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