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军垦最早组建成立于63年,后来变更为兰州军区第一师和第二师。
作为师部以下的军垦干部和战士,这个变化亲历过都清楚,但并不知道改变的决策过程,更不知道为何要改。因为这个改变决策过程,当时算是一定层级的机密。
75年后兵团全部撤销后,这个过程才逐步公开,决策之时算国家机密,时移世易,有些机密也就不成其为机密了。
有些当年的兵团人希望了解这个过程,因绝大部分兵团人生命过程的四分之一,毕竟是在兵团度过的,每个人的生活经历碎片组成了甘肃兵团的整个历史画卷,血肉相连不可分离。
60年代,新疆在王震主导下组建的生产建设兵团模式取得成功,国家决定在甘肃和全国部分地区推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模式,在甘肃河西走廊组建农业建设师。河西走廊是甘肃农业开发的重点,河西翻不了身甘肃就翻不了身。
当时新疆已有十个师,新组建的甘肃境内的师按顺序为十一师。
1963年10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十一师宣告正式成立。报经中央同意,任命原新疆兵团农一师副师长李正肃为师长、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李友久兼政委、原中共甘肃省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姚知一为第二政委,原新疆兵团基建处处长张兴汉调任十一师副师长。
显然,农建十一师的番号是从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沿袭下来的。
十一师成立的第二年,周总理在北京召见张仲瀚:
你是兵团政委,也是农垦部副部长,要站在国家的高度,眼光还要放远点。甘肃之后,还有宁夏、青海、陕西,要放眼整个大西北,按兵团序列组建农业师,开发大西北。
于是,便有了后来的农建十二、十三、十四师和林建第二师。
这支部队组建伊始,即引起国人、海内外媒体、一些国家或地区,特别是国内外各方势力的关注。
组建兰州兵团的战略目的、兰州兵团的干部及兵力配置、兰州兵团在反侵略战争中的地位及其组建经过,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很多年之后,通过史料特别是解密的军方资料以及当事人的回忆,终于揭开了决策过程神秘的面纱。
在这方面的资料收集整理方面,兵团工程团战友、作家吉光安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超常的精力。
公元1968年7月3日,北京人民大会堂西二楼新疆厅。
听取了兰州军区司令员张达志、政委冼恒汉有关陕、甘、宁、青四省区文革形势的汇报后,周恩来总理指示:
从反侵略及维护西北稳定的大局出发,立即着手筹建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
半个月前的6月18日,根据中央指示,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和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率先同时组建。当时,这两个兵团成为除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之外,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准军事化军垦部队。
据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鼎盛时期,总人数达118万之多,其中“老三届”知青有30万,他们分属在6个农业师和69个团(内含两个兵团直属武装值班团),比当时解放军驻黑龙江省的正规部队总兵力还多。
全国大规模组建兵团行动由此开始。
是年8月,兰州军区党委组成筹备组,赴1964年前后组建的甘肃农建十一师、青海农建十二师、宁夏农建十三师、陕西农建十四师调研,并于同年12月24日向军区党委做了汇报。军区党委决定组建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并报请中央审批。
1969年1月21日,中共中央、中央文革、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兰州军区党委,同意组建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
同日批准组建的有,南京军区、安徽、江苏生产建设独立师。
随后,成立了北京军区(内蒙)兵团、广州军区兵团、福州军区兵团、
昆明军区(云南)兵团、济南军区兵团等。
当时,屯驻于陕、甘、宁、青的四个农建师和一个林建师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除屯驻陕南的十四师能给国家上交一些粮食之外,其余几个师的粮食均无法自给,几年来吃掉国家供应粮一亿多斤,生产经营上共亏损近一亿元人民币。对此,上上下下多有微词,各地农、林建师受到来自各方的诟病或质疑,压力沉重。
是年2月25日,中共兰州军区党委在兰州召开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工作会议(兰州兵团成立大会)。
陕、甘、宁、青四省(区)农(林)建师负责人,四省(区)省军区负责人,四省(区)革委会负责人出席会议。
兰州军区第一招待所礼堂的主席台上,气氛庄严,彩像高挂。
司令员张达志、政委冼恒汉,副司令员李书茂、江文,副政委高维蒿等依次正襟危坐。
军区领导和参会者依次表态发言,会议历时17天。
随后印发的兰州军区(69)第6号文件——《批转“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会议”纪要》,指出:兰州兵团的主要任务是:“屯垦生产,以农为主,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加强战备,配合部队、民兵和广大革命群众,保卫祖国的战备后方和反修前线的安全;培养和造就一支无限忠于毛主席,无限忠于毛泽东思想,无限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能文能武,亦兵亦农的非常革命化、非常战斗化的坚强队伍。”
是年4月,报经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任命21军原副军长彭思忠为兰州兵团司令员、青海省军区原副政委林山为兵团政治委员,秦俊秀、高东生、陈克功为副司令员,王克、吕明浩、张鹤田、王实、江波为副政治委员,郝纯舟为政治部主任,陈克功兼后勤部部长。
8月,兵团机关由兰州市迁至甘肃省武威黄羊镇。
兵团所属各师实行双重领导,兵团主要负责领导各师的政治思想工作和干部工作,生产经营、经费供给、物资调拨等方面的工作则由各省(区)革委会负责。
原农建十一师归属兰州军区后,改编为两个师,即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和第二师,师部机关分别驻甘肃酒泉地区玉门镇和武威地区河西堡镇。
加之1971年7月纳入兰州兵团序列的驻甘肃西峰镇林建二师,兰州兵团所辖驻甘肃的师级单位有三个。
三个个师的主要领导分别是:一师师长范通文、政委(兼)王实;二师师长靳凤鸣、政委王克;林建二师师长王文安、政委邢昆山。
至此,兰州兵团下辖六个师,即驻甘肃的第一师、第二师和林建师,驻青海的第四师,驻宁夏区的第五师及驻陕西省的第六师,共57个团场,总人数16万八千人。
兰州军区当时成为唯一的跨省(区)兵团。1970年初,兰州军区将兵团及所辖师、团两级授予部队番号和“兰字xxx部队的代号”,表明兰州兵团正式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
后来上至兵团机关下至基层连队,陆续调入大量现役干部,担任军垦部队各级主官。1970年初,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根据兰州军区的批复,对原农建十一师的师、团、厂、矿番号序列统一进行了调整。
1973年10月23日,兰州军区遵照5月中央工作会议关于生产建设兵团移交地方领导的指示精神,中共兰州军区委员会批转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移交工作会议纪要》,决定撤销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兵团机关撤销后,所属各农,林建师分别交由各省(区)党委领导。自1974年12月起,十一年军垦彻底结束。原军垦体系全部转为农垦体系。
(本文资料及照片来自《军垦往事》一书,作者吉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