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人出身的左宗棠能位极人臣,谁的帮助最大?曾国藩还是胡林翼

从菡聊历史 2024-05-10 19:57:05

在满清贵族主宰江山的大清,低人一等的汉人要出人头地,几乎只有走科举一条道。但,会试连考三场都不中的左宗棠,从幕府师爷干起,从四品京堂候补,到浙江巡抚、闽浙总督、两江总督,甚至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做到了汉臣的顶峰。只有举人学历的左宗棠,能连续升迁位极人臣,除了自身的能力和动荡的时局,还少不了一众贵人的帮助和提携。

遗卷拾慧珠。左宗棠的第一位贵人,当属礼科掌印给事中徐法绩。道光十二年(1832年),左宗棠在长沙参加乡试,考试落榜。徐法绩当时是湖南乡试的主考官,坚持从落选的五千余名试卷中补录一批,并亲自搜阅遗卷,从中挑选补录了六人,左宗棠恰好在六人当中,考中举人。举人也成为了左宗棠在科举考试中的最高功名。

在参加乡试之前,左宗棠因丁忧在家,并没未参加院试,没有秀才身份,临时出钱捐了一个监生的身份,才有资格参加乡试。

如果不是徐法绩的善举,左宗棠的学历连秀才都不是,对今后的仕途影响巨大。

正因如此,左宗棠对徐法绩感恩于心,视其为恩师。三十余年后,已是陕甘总督的左宗棠,路过徐法绩的家乡陕西泾阳,看到恩师坟头杂草丛生,难过之极,命人重新墓道,立碑纪念。

门联结高官。左宗棠的第二位贵人,应该是陶澍。陶澍是湖南安化人,道光年间曾连续十余年担任两江总督。有一次,陶澍从南京走陆路回老家,途经湖南醴陵。左宗棠其时正好在渌江书院做山长。醴陵知县想拍总督大人的马屁,为陶澍准备的休息的公馆,并请左宗棠在公馆门口写一副门联。左宗棠沉思片刻,提笔写道:“春殿语从容,甘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将陶澍“丰功伟绩”和家乡子弟对他的仰慕之情,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出来。陶澍看后非常高兴,主动邀请左宗棠相见,两人一见如故,彻夜长谈,深为左宗棠的才华所折服。

因得了陶澍这样重量级人物的赏识,左宗棠声名大振,为其将来进入幕府起到关键作用,铺平了以后仁途的发展道路。

左宗棠很珍惜与陶澍这份友情,陶澍病故后,左宗棠主动承担起教育陶澍幼子的重任,后来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陶澍的儿子,结为了儿女亲家,将陶澍的身后事打理井井有条,以报知遇之恩。

舟中遇知己。左宗棠的第三位贵人,可以排上民族英雄林则徐。林则徐与同朝为官的陶澍交情深厚,经陶澍引荐,左宗棠的才华为林则徐耳闻。

道光二十九年冬,林则徐因病从云南返回福建,行至长沙时,派人将布衣之身的左宗棠召至船上,彻夜长谈,两相见恨晚,引为知己。临别时,林则徐将自己在新疆整理的系列资料,包括地理地貌数据、事军攻守计划、边境军事政治动态等,悉数交给了左宗棠,将自己多年的心血无私奉献,将自己毕生的心愿托付,他拉手左的手说道,“我已老了,虽有抵御沙俄平定新疆的志向,但不会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将来治理新疆,只有靠你了!”

林则徐同时还将自己身边的三位能人引荐给了左宗棠,为后来左的仕途生涯发挥重大作用。一个是造炮专家黄冕;一个是争眼看世界的魏源,协助左创建福建船政局;还有一人是王柏心,熟悉蒙、回、藏风土人情,为左宗棠治理陕甘,平定新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林则徐声名显赫,一言九鼎,为左宗棠后来入幕府进仕途,打下很的人脉基础。

忘年之交贺长龄。贺长龄是湖南善化(今长沙城东南)人,进士出身,官至巡抚、总督,与陶澍、林则徐交好。有一年,贺长龄因母亲病逝,回长沙丁忧。左宗棠久慕其才学、人品,前往拜谒。交谈之中,贺长龄发现左宗棠熟知全国的军事地理、山川形势和社会现状,且志向远大,才智杰出,以国士相待。贺主动向左敞开自家藏书,每次借阅,贺都亲自爬梯取书,不厌其烦。每次还书,贺都要问其读书心得,两人互相交流见解。

两人长时间的一起研讨学问,对左宗棠的后来的人生观影响深远。三次会试失败,科举出生至步于举人的左宗棠,因为贺长龄的影响熏陶,坚定走“经世致用”的道路,积累了深厚的才干和学识,为后来建功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忠肝义胆胡林翼。胡林翼是湖南益阳人,是湘军中最杰出的人才,湘军三大统帅之一,此人有大智慧、大格局,为湘军的发展壮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胡林翼与左宗棠是世交,两人的父亲是同窗好友。胡对左的才学、人品,极为看重,进士出身,仁途顺畅的胡林翼,先后五次向清廷举荐左宗棠,是左宗棠最直接的伯乐。

胡林翼还救过左宗棠的命,正在湖南巡抚骆秉章府中做师爷时,满清贵族、湖广总督官文,借永州总兵樊燮一案,欲致左宗棠于死地。

胡林翼心急如焚,不顾自身得失,动用一切关系,多方营救。身为湖北巡抚的他,甚至低三下四地求官文高抬贵手放过左,他给官文写信道,“如此案有牵连左生之处,敬求中堂老兄格外垂念,免提左生之名,此系林翼一人私情,并无道理可说,惟有烧香拜佛一意诚求,必望老兄府允而已。”几近哀求。

同时,胡林翼还动用各种关系,请动了咸丰帝宠臣、户部尚书肃顺,天子近臣、侍读学士、南书房当值潘祖荫出面营救,最后不但成功救下了左宗棠,还让咸丰帝清楚地了解了左宗棠的才学,以及动荡局势下的重要作用,即“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左宗棠因此因祸得福,被授于四品京堂候补,襄办军务,效力于曾国藩的湘军,正式告别了布衣之身,完成了人生仕途的重要转折,走上了发展进步的快车道。

胡林翼宽宏大量,左宗棠心高气傲,遇有意见相左或言语争执,胡从不与左相争,处处忍让。左宗棠是出了名的脾气大,他与曾国藩、李鸿章、郭嵩涛等人,都心怀芥蒂,甚至互为政敌,只有胡林翼,始终与左宗棠赤诚相待,相处甚欢。

咸丰十一年八月,胡林翼累死在湖北巡抚任上,听闻噩耗,哀痛不已,在祭文中写道:自公云亡,无与为善。孰拯我穷?孰救我偏?我忧何诉?我喜何告?我苦何怜?我死何吊?情真意地地表达了俩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亦敌亦友曾国藩。左宗棠能有日后的巨大成就,绕不过湘军主帅曾国藩的帮助。

“樊燮案”后,走投无路的左宗棠,在曾国藩的极力举荐下,被朝廷任命为“四品京堂候补襄办曾国藩军务”,正式效力于湘军。

不久之后,还是在曾国藩的运作下,左宗棠才有机会回湖南招兵买马,组建“湘军”分支“楚军”,有了自己嫡系部队,也有了进军仕途的稳定资本。

还是在曾国藩的极力推荐下,左宗棠改任帮办军务,之后又被任命为浙江巡抚,率兵转战浙江,正式成为二品大员、封疆大吏,挤进了清政府的上层统治集团。

当然,曾国藩一路举荐左宗棠,主要还是看重左的能力和才干,为自己分担巨大的军事压力,多次为曾国藩排忧解难,特别是在太平军大军围攻湘军祁门大营时,左宗棠拼死相救,为曾国藩度此一劫,发挥了关键作用。

曾左俩人,本应成为亲近好友,但事实上,在左宗棠崛起后,俩人关系极为紧张,矛盾公开化。不过,俩人之间的矛盾,并非利益之争,更多的是政见和治军方略的意见不同,俩人的关系亦敌亦友。比如打仗,曾国藩向来主张稳打稳扎,所谓“扎硬寨,打呆仗”的方针,用军过于小心谨慎,而左宗棠用兵胆大心细,善打巧仗,颇为灵活。

同时,左宗棠性格过于耿直,心气甚高,处理人际关系不懂、不愿变通,而且得理不饶人,有时还盛气凌人,他与几乎所有曾经的友人,最后都关系紧张。曾左之间的矛盾,问题主要还是出在左宗棠身上。

曾国藩死后,左宗棠亲手书写挽联: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即道清了俩人之间复杂的关系,也反映了事后左宗棠对曾国藩的敬佩和愧意。

在左宗棠仕途成长路途上,所遇的贵人当中,若论谁的影响和帮助最大,徐法绩、陶澍、林则徐、贺长龄等人,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对其帮助也是间接的。曾国藩对左宗棠的帮助很大,但俩人之间更像是“皮与毛”的关系,相辅相成、相互成就。只有胡林翼对左宗棠的帮助,最为直接、最无私,不计成本、不顾后果、倾尽全力。

0 阅读:3

从菡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