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饮酒·其五》。诗人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诗文格调宁静自然,境界飘逸,远超尘俗,主人公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沉浸在大自然中。
诗的前两句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中所想远离世俗,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诗的后两句写道:“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多么美好的画面呀!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这里蕴含着真正的人生奥义,我想分辨清楚,却忘了如何表达。
陶渊明一生写了120多首短诗,这是最著名的一首,对后世的文学风格,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他还有10篇文章,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桃花源记》,运用了虚景实写的手法,引发现实世界与理想梦境的对比、讨论。
曹叔在读书的时候,就非常喜欢陶渊明的诗词。他的作品经常歌颂大自然的美景,描述了田园风光、山水景色、鸟语花香、阳光雨露等等,这些描述让人们感到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
此外,陶渊明的作品还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包括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注重个人修养等等,这些思想让人们感到一种精神上的指导和启示。
如果只看陶渊明的作品,你会觉得他是一个世外高人,无论是肉体和心灵,都已经超脱了世俗的束缚,每天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那么,历史上的陶渊明,他的真实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没落的贵族陶渊明出生于公元约365年,曾祖父陶侃曾经在东晋初年权倾一时。陶侃出身寒门,自讨平张昌叛乱开始,战功一直累积,最终当上太尉之位,都督八州军事并任荆江两州刺史。
陶侃精勤于吏职,不喜饮酒、赌博,为人所称道。他在治理荆州的时候,非常重视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农业生产。秋收之时,他会储存大米,等到饥荒时,又减价卖出救济灾民。史书形容,当时的荆州太平安定,路不拾遗。
对于中国古代来说,“路不拾遗”可以算是非常高的一种评价了,接近于理想化的社会。
但是,到了陶渊明这一代,不仅家道中落,国家也出现了非常大的危机。东晋的皇室和士族,经常争权夺利。政治上的混乱,加上官场的极度腐败,导致人民生活相当困苦,以致盗贼四起。
少年时的陶渊明好读书习琴,曾修习儒学。28岁时,他出任江州祭酒(主管教育之官)。但因为忍受不了官宦生活,以及刺史王凝之的倨傲,仅仅几个月的时间,他就辞职了。
后来,陶渊明受召为江州主簿(秘书兼管文书之职),并未赴任。34岁时,赴京口任北府兵首领、镇军将军刘牢之的参军。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又辞职了。
36岁时,陶渊明赴江陵,于荆州刺史桓玄幕下任职。几个月后,母亲去世,他不得不再度辞官,为母亲守孝三年。服丧完毕,他出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
没几个月,陶渊明又辞职了,回到老家。同年,在族人的提携下,他出任距故乡柴桑县约50公里远的彭泽县县令。这次是一把手,他准备好好干一番事业。但几个月后,同父异母的妹妹去世,他再次借口辞职。
我们看到,陶渊明先后5次当官,每次都是几个月的时间就离职了。除了为母亲守孝的那一次,其他都是自己主动辞职,没有人逼迫他。
曹叔认为,陶渊明之所以频繁离职,主要还是因为他的政治思想过于理想化了,见不得官场上的尔虞我诈、贪污腐败、繁文缛节。他想要像曾祖父陶侃那样,为老百姓做一些实事,却处处受到制肘,只好离职归隐田园。
小地主鲜为人知的是,陶渊明其实是一个小地主,拥有数处田产。所以,尽管他远离了官场,也不至于饿着自己的肚子。归隐后,有仆人协助他在农田耕作。因此,他的田园生活是非常轻松惬意的,没事可以喝点米酒,坐在地上欣赏白云、远山,或者一朵小花。
43岁时,陶渊明的家中起火,旧屋尽毁,遂移居寻阳城南郊的南村。除了耕作,他还喜欢交朋友,与江州刺史王弘、安南府长史掾殷景仁、江州刺史后军功曹颜延之等人有着密切的往来。
值得注意的是,在陶渊明隐居的20多年时间里,朝廷和好友、族人,多次邀请他做官,全部被以各种理由拒绝了。直到63岁,他在自己的家乡去世。
曹叔认为,陶渊明确实是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这是他不惑之年后,最真实的写照。一方面,他有田产和资产,可以满足自己和家人的基本生活。
另一方面,他有着广泛的人脉,包括一些达官显贵,可以确保他在乱世,能够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去探寻内心深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