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车裂背后的真相,除了造反还有哪些自保之道?

寻壹历史 2023-12-14 00:24:29

魏国国相公孙痤曾对魏惠王说:“卫鞅此人,留可定国安邦,不留则必除而杀之,以绝后患。”然而,魏国作为战国初期的最强霸主,国内人才济济,当时风华正茂的魏王自然对这个卫国的落魄公子哥不屑一顾。

然而,历史总是充满了戏剧性。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后,使得秦国迅速崛起,最终成为了能够与魏国抗衡的强国。而魏王在面对秦国大军割地让土时,才意识到自己当年的轻视是多么的错误。

卫鞅,又称公孙鞅,更为人们熟知的名字是商鞅。

关于他的名字“卫鞅”,其实并非因为他的姓氏是卫,实际上他姓姬,与周天子有着远亲关系。因为他的祖上是卫国国君的后裔。因此,他被称为卫鞅。另外,他被称为公孙鞅,是因为他是卫国某位贵族的孙子。但这种称呼只在卫国国内有效,如果到了其他国家,他只能自称叫卫鞅。商鞅则是在收复河西之地后,秦孝公为了表彰他的军功,将商地及其周边的15座城池赐予他,因此他被称为商君,后人也就习惯称他为商鞅。

商鞅早年学习法家、兵家以及杂家的著作理论,并展现出了对改革的热衷和追求。战国初期,魏文侯率先开始变法图强,魏国在李悝、翟璜、吴起等人的治理下,一度成为了各诸侯国中的最强者。

有志青年商鞅随即离开了卫国,前往魏国学习先进的变法思想。在那里,他受到了公叔痤的赏识,并担任了中庶子一职。

在魏国,病入膏肓的公孙痤曾向魏惠王推荐商鞅,在未得到应允后,他反过来又要加害商鞅。然而,出于私人关系,公孙痤又告诉商鞅赶快逃离魏国。

商鞅却以魏王不听从公孙痤的话用他,因此也不会杀他为由,选择了继续留在魏国。这个故事充分体现出商鞅的赌徒心理,但也展示了他处理问题的决断和对人性的洞察。

商鞅虽未被杀害,但也未得到魏国的重用。一日,他在街上闲逛时,听闻秦孝公发布了一道求贤令,声称只要有人能帮助秦国强兵富民,不论其国籍、地位、身份如何,事成之后都会拜官封爵,并赐予封地。

商鞅闻讯后,立刻带着他偶像李悝的法经以及自己丰富的学识和经验,西奔秦国求职。

这里,我们先聊一聊秦国当时的处境。在春秋时期,秦穆公灭掉了西戎十二国,掌握了大片关东的富庶之地,一度成为当时的霸主之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国却一直无法继续向东扩张领土,因为他们的东面有一个强大的对手——晋国。

晋国在春秋时期一直是秦国的劲敌,两国之间进行了多次战争,但秦国始终未能踏入河东之地。这种局面使得秦国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何秦国如此固执,不选择向其他方向扩张呢?实际上,秦国的选择并非出于固执,而是受到地理环境和资源的限制。

秦国的西边是陕甘地区,黄土高原的黄沙并不利于农业生产,同时统治成本太高且不易防守,因此战略价值较低。而向北则是蒙古高原,地广人稀,同样不适合农耕,除了养马,资源价值有限。在西南方向是青藏高原,由于当时技术条件和气候的限制,该地区并不适宜居住和农业活动。

唯一有价值的方向是南边的蜀地,被誉为天下粮仓。然而,在战国中后期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之前,蜀地仍然是一个瘴气严重、未经开垦的不毛之地。此外,秦国与蜀地的部族也曾多次交战,但由于陕进川的路途艰险,缺乏栈道等基础设施,即使攻下蜀地也难以长期坚守,损兵折将不说,对国力消耗也非常严重。

因此,由于秦国无法开疆拓土掠夺资源,并且国内生产力有限,导致利益蛋糕无法做大。同时,秦国的世袭贵族数量却不断增加,使得有限的利益无法满足过量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贵族只能开始从国君手中夺权,进而导致君权逐渐被蚕食,而贵族的权力则日益扩大。

在战国初期,自秦厉共公去世后,秦国的朝政长期以来被秦地的权贵所把持。这些权贵的势力甚至能够左右国君的废立。同时,王位之间的争夺也变得异常残忍血腥,手足相残的情况屡屡发生。

在秦灵公去世后,他的儿子嬴师隰(即后来的秦献公)并未能顺利继承王位。相反,臣僚们选择迎回流亡在楚国的秦简公来继位。为了保全性命,献公被迫流亡到魏国。这一系列的政治动荡进一步加剧了秦国内部的混乱和不确定性。

而秦国东边的邻居魏国,在魏文侯的领导下,勇于成为时代的先锋,率先进行改革。这一改革吸引了众多贤士汇聚于魏国,使得国家兵强马壮,实力大增。随后,魏国开始开疆拓土,矛头直指当时动荡不安的秦国。

公元前409年,魏文侯任命吴起为将,成功连克五城,夺取了秦国的国脉地区——河西之地。秦国自此失去了关西平原的产粮区,国力进一步衰败。尽管秦简公多次发起反击,试图收复河西之地,但至死都未能成功。

秦简公死后,秦惠公继位,他深知河西之地对于秦国的重要性。因此,公元前389年,他举全国之力,集结50万大军,向魏国的阴晋一带发起进攻,试图收复河西地区。

然而,他遇到了当时战国时期的最强步兵军团“魏武卒”。在西河郡守吴起的率领下,魏国仅用5万武卒、3000骑兵和500战车,便将50万秦军一举击溃。消息传到秦国后举国哗然。

此役之后,关东六国对秦国更加轻视,各国召开国际会议时不仅不邀请秦国参加,甚至连通知一声都没有。长期被封锁在关中的秦人,与外界的联系也被隔绝,导致各国对秦国的误解和偏见日益加深。外界曾一度将秦人视为未被开化的蛮夷之人,这种局面让秦国倍受欺凌与侮辱。

两年后,秦惠公病逝,他年仅两岁的儿子秦出公继位。由于秦出公年幼,其母开始把持朝政,并倚重宦官和母族势力。这导致朝堂上的贤士良将们纷纷隐退,旧贵族们的利益也受到了损害。

于是,这些旧贵族们开始与流亡在魏国的秦献公取得联系,并支持他回国继位。当时,魏惠王也想扶持亲魏政权,便也资助秦献公回国夺权。

在国内外势力的支持与拥护下,秦献公成功夺权继位。之后,他以方便出兵东进、收复河西为由,将国都从雍城迁至栎阳,这一举措也间接动摇了旧贵族势力的根基。

同时,秦献公率军东征,在多场战役中取得了胜利,威望日盛逐渐掌握了兵权。他励精图治,致力于恢复秦国的霸主地位。然而,尽管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直到他去世,都没能成功收复河西之地,这成为了他一生的遗憾。

秦献公死后,他的儿子赢渠梁继位,也就是秦孝公。此时的秦国,于内,富庶的河西之地一直未能收复,国家困顿不堪,百姓食不裹腹。于外,年征战不断,国际地位低下,被锁死在关中一带,备受欺凌。

秦孝公当时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烂摊子,一点优质资产都没有。但他没有摆烂,反而志向高远,以收复河西之地,重现秦穆公时代的霸主荣光为己任。

秦孝公广施德政,致力于改善民生,并发出求贤令,寻将纳士。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商鞅来到了秦国。然而,由于秦国的旧贵族势力庞大,对于外来贤士的求见总是百般阻扰。因此,商鞅不得不通过贿赂孝公的宠臣景监,才得以获得面试的机会。

商鞅在见到秦孝公时,首先给他讲述了三皇五帝的帝王之术。秦孝公对此并不感兴趣,听得直打盹儿。事后,他还责骂了景监一顿。商鞅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向景监解释一番,再三请求下又见到秦孝公。

这次,商鞅讲述了仁义道德的王道之术。这下秦孝公更加不耐烦了,他再次责骂了景监一顿。为何不直接骂商鞅呢?假如孝公骂完他,这小子出去一顿嚷嚷,以后谁还敢来秦国求职。

之后,商鞅意识到,秦孝公需要的是能够迅速富国强兵的策略。于是,商鞅在第三次见到秦孝公时,向他讲述了君主专制、对外扩张的霸道之术。这次,秦孝公对他的看法表示了肯定,但仍然没有任用他。商鞅明白了,秦孝公的目标不仅是要称霸一方,他要的是一统天下。

最后,商鞅第四次见到秦孝公时,他讲述了可短时间内见效的富国强兵之策。这次,秦孝公听得入了迷,两人食同案寝同塌连续聊了几天。秦孝公当即认定商鞅就是自己要找的人才,商鞅也提出了自己想在秦国变法的意愿。

秦孝公在面临是否进行变法的关键时刻,召集了一次内部会议进行讨论。商鞅在会议中坚定地认为,犹豫就会败北,我们要干的是划时代的伟大事业,因此必然会面临争议。但只要变法成功,国家从中获益后,这些人就不会在说什么。

商鞅同时强调,以德治国是必要的,但不必过于迁就民意。实现强国目标需要舍旧用新,只要能够使国家富强、就不必拘泥于传统。

这时,甘龙提出异议,他认为遵循旧制处理国事,就可以保持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安宁,没必要进行改革。

商鞅接着反驳道,庸人墨守成规,书呆子不知变通,这两种人你让他们照着法规办事就行了。智者负责制定法规,愚者负责遵守就好。

秦孝公赞成了商鞅的观点,在他的支持下,商鞅开始准备变法。

这段对话揭示了商鞅所推崇的是君主的绝对权威,他所倡导的法制具有明显的个人主义色彩。这与旧贵族所倡导的人治观念,即以人性、道德为基础来治理国家的理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商鞅主张用国家的法度来规范人性,而非依赖人性来治理国家。这使得商鞅与百姓和旧贵族之间产生了巨大的隔阂,因为这两种观念在本质上是对立的。

秦国的旧制已经运行了很长时间,其惯性非常强大。如果强行逆势而为,注定不会得到好的结果。商鞅深知这个道理,因此在变法之前,他首先进行了一次小的外科手术。

在公元前359年,商鞅颁布了《垦草令》,为变法拉开了序幕。它的核心内容就是转变重学轻农的观念,让各行各业的人都转岗务农,实行愚民政策让农民专注于农业生产,政令畅通禁止干扰农业。同时,加重商人的赋税,强制贵族子弟亲身劳动。

商鞅此次变法目的就是希望全国上下都以农为重,包括那些长期依赖爵禄的贵族子弟。全国各层都要为农业生产所服务。商鞅变法的首次尝试并没有触及旧贵族的核心利益,只是要求他们亲历亲为,不能在坐享其成。而且,对于拥有大量土地资源的旧贵族来说,粮食增产意味着他们也能获得更大的收益。因此,他们并没有强烈抵制这一政策。

经过几年的发展,变法的成效显著。百姓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国家的粮库充盈,商鞅也积累了一定的声望。最重要的是,他为秦国建立了耕战体系的根基。

“小信立,则大信成。”商鞅为了树立威信、取信于民,在推行新法前,他在市场南门竖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承诺谁能将其搬至北门,就能获得赏金十两。然而,一开始并没有人敢于尝试。

商鞅便将赏金提高至五十两,终于有人鼓起勇气,成功地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也如约给予了他赏金。

“徙木立信”的故事传遍了整个秦国,商鞅的威信和信誉也随之建立。这一故事也成为了后人讲述诚信、树立威信的经典案例。

公元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正式开始第一次变法。这次变法的内核是通过严刑峻法塑造一个压抑人性的法治社会,将战场杀敌、建立军功作为晋升的唯一途径,利用人性的趋利性,促使民众成为帝国的战争机器。同时,他通过愚民政策,让人们甘于成为帝国运转的零件。推行小家庭制度,进一步压榨国内劳动力,构建帝国的耕战体系。

这些政策一经推出,立刻引起了平民百姓和旧贵族集团的强烈抵制。在严刑峻法下,平民百姓必须谨言慎行,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人头落地的危险。而这次改革的重点打击对象,正是那些长期坐享其成的旧贵族。

新法推出后,旧贵族也必须下地耕种,亲力亲为。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贵族特权被废除,不能再享受祖辈留下来的军功爵禄。没有军功,就不能担任官吏。如果想要获得军功,就必须上战场杀敌。这一改变对于旧贵族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们失去了过去的特权和地位,必须重新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在秦孝公的坚定支持下,新法在一片质疑与谩骂声中开始推广。然而一年后,太子赢驷便触犯了新法,这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商鞅认为新法实行的如此艰难,阻力的源头正是在于贵族带头违法。

为了树立法律的威严,商鞅以太子犯法是缺少教化为由,惩罚了太子之傅公子虔,并在太子之师公孙贾的脸上刺了字。这一举动震慑了整个贵族阶层,自此无人再敢违犯新法。

新法推行一段时间后,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社会的不平等和特权制度。百姓们逐渐认识到,看似严苛无度的法律实际上是在保护他们的既得利益。只要他们勤于耕作,就能多劳多得,超额生产还能免除徭役。虽然法律严厉,但也使人们不敢胡作非为,社会治安稳定。在战场上立功杀敌,也为他们步入仕途提供了途径。

如今,秦国境内无匪无盗,路不拾遗,国富民安,兵精将勇,全国上下焕然一新,百姓也开始支持变法运动。

公元前354年,秦孝公趁魏国攻打赵国之际,派遣军队突袭魏国,魏军大败还丢失了少梁。这一战,象征着秦国以复仇者之姿,拉开了收复河西之地的序幕。

公元前352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大良造,出兵伐魏。商鞅一路势如破竹,攻下魏国旧都安邑,以及固阳。当时魏国正在与赵、楚、齐三国交战,迫于压力魏国与齐国停战撤兵,与赵国结盟并归还邯郸,同时与楚国也达成和平协议,暂时稳定了战局。

之后,魏国迅速调集大军,向西反攻秦国。他们成功地收复了安邑并包围了固阳。面对魏国的反扑,秦国主动求和。在公元前350年,秦魏两国在彤地会盟,结束了敌对状态。

为了进一步摆脱旧贵族的势力,秦孝公决定将都城从栎阳迁至咸阳。同时,为了秦国重返河西之地,他任命商鞅进行第二轮变法。此次变法重新划定了土地疆界,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推行县制管理,统一征税和度量衡,禁止私人请托,实施分户政策,挖掘剩余劳动力资源。第二次变法后,秦国国力持续增强,成为一方霸主。然而,收复河西之地一直是秦人历代君主的愿望,全国上下都在等待时机来实现这一目标。

公元前341年,战国格局发生剧变,马陵之战打响。齐国凭借孙膑的智谋,大获全胜,魏国主力全军覆没,主帅庞涓自刎身亡。秦孝公抓住魏国战败的时机,开始出兵河西,攻打魏国。魏国随即派遣商鞅在魏国时的老友、公子卬前来迎战。

大战前夕,商鞅给公子卬送去了一封书信,表达了两人过去的亲密友情,以及如今兵戎相见的无奈。他提议两人一起喝顿酒,各自退兵还朝算了。估计是这封信写太情真意切了,没想到公子卬竟然真的前来赴宴,但在半路上遭到秦军的袭击被而俘虏。商鞅趁机发起攻击,一举攻破魏军,大获全胜。魏国被迫割让大量河西土地以求和。魏惠王后悔不已,直言没有听从公孙痤的劝告。

商鞅成功收复了河西故土,完成了老秦人几代人的愿望。秦孝公为了奖励他的功绩,赐予他15座城邑,号称商君。从此以后,卫鞅的名字就被商鞅所替代了。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在完成了自己继位时的宏伟目标后,安然离世。秦孝公是商鞅在秦国唯一保护伞,正是因为有他的支持,商鞅才能够肆无忌惮地得罪人。吴起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商鞅的手段比起吴起更加狠辣,他和权贵集团结仇太深,甚至到了不可调和、不共戴天的地步。这时商鞅的处境变得岌岌可危,商鞅也明白自己此时的处境。公子虔一党随后也告发商鞅意图谋反,商鞅只好逃往魏国避难。但因为公子卬的事件,魏国已经不再信任商鞅,拒绝他入境。

无奈之下,商鞅只好逃回自己的封地商邑,并发动兵变攻打郑地。然而,秦惠王迅速派兵镇压了叛乱,商鞅战死沙场。尸体被带回国内,车裂示众并灭其三族。

自秦汉以来,知识分子们常常痛斥商鞅,指责他的法家手段冷酷无度,他的政策忽视人间温情,他的思想被视为愚弄百姓,他的驭人之术被看作是对人的操控。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人认为中国的许多流弊就起源于商鞅的变法。

然而,当我们了解了他的生平,很难不被他的个人遭遇所触动,他才华横溢,身负大才。当统治者对他的才智给予认可时,这无疑是他人生的重大转折。从这个角度看,商鞅是幸运的。因为相比于默默无闻,正是这种充满风险的挑战才更能刺激他的神经,让他创造出震撼历史的伟业。

实际上,这也是历朝历代无数读书人的梦想。他们都羡慕商鞅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但同时,他们又害怕自己会落得和商鞅一样的下场。如何才能保全自己,商鞅并没有太多的历史经验可以参考。但他的死却成为了后人的宝贵经验。曹操就是典型的例子,他坚决不放弃权力,即使被骂为汉贼也绝不让步。他知道一旦让步,就再也无法翻身。

人们常常会思考,商鞅应该如何做才能善始善终呢?这是一个经典的人生难题。

首先,篡位这条路并不可行,秦国旧贵族势力根深蒂固,是维持帝国统治的核心,就连秦献公在位也无法将其连根拔除,更何况商鞅一个外人。就算以不正当手段登上王位,也注定长久不了,迟早被旧贵族势力所推翻。

另外,逃跑也不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商鞅树敌太多,秦国的旧贵族在秦孝公死后立马就对他进行了打击报复。此时,秦惠王于私,与商鞅素有恩怨,于公,则需要平息贵族的怒火,安定人心。商鞅注定会成为帝国利益的牺牲品,他的反抗只是做困兽之斗罢了。

商鞅唯一的优势就是他的才干,这份才干让他迅速窜升到人生所能达到的顶点。然而,作为法家人物,他目标明确,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在施展才干的时候如果温和一点,不要结那么多的仇家,也许会得一个善终吧。但问题是以他这样一个毫无资历与人脉的外人,搏一搏功名与利禄,全力以赴也未必能如愿。如果采用温和的方法,也许就和那些庸碌之辈一样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0 阅读:89

寻壹历史

简介:专注于推送文史类的优质文章。 旨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