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养生法值千金,你知道吗?

谭王页的笔记 2024-03-21 13:00:00

本草纲目说——养生

谈起养生,我已经投入了很多年的时间。刚开始的时候,我对此一窍不通,只能聆听各路名师的教导,他们的言论深奥而具有说服力,让我不禁频频点头称是。但是回到家之后实践一段时间后,却发现所得甚微,甚至毫无成效。

首先,养生最高的境界一定是养心。各位大师都是这么说的,我对此也深表认同,毫不异议。佛法说“一切唯心造”,一个人只要修行得好,能够做到境随心转,心物一如,我心即是世界,世界即是我心,心地光明,世界无尘,在这个大光明的境界当中,一切的业障都不复存在,一切的疾病都会消除。

但是在当今生活节奏这么快、欲望如此之多的社会又有谁能做到清净无为,不起杂念!谁能做得到养心?大师们能做到,谭老师表示我可做不到。

养生第二高境界是养气。我也深表认同,毫不异议。佛家养的是七轮气脉,道家养的是内丹真气。门派下面再分支流,例如同样为了养七轮气脉,有的人练宝瓶气,有的人练内观,有的人练拙火……

印度有一个男子在菩提树下不吃不喝打坐6年,这就是练气,许多人慕名他的名气前去朝圣的人又很多。请问我们能不能做到像他一样呢?谭老师认为自己做不到。

接下来谭老师在此分享一个很实在的一个养生方法,大家都可以做到的。那就是养胃!

大家都知道肾是先天之本,胃为后天之本,因此我们可操作的层面只有后天的东西,所以养胃是绝对正确,用后天养先天。

“胃气”是中医的专有名词。而所谓“胃气”,其中一个含义即指胃的受纳功能,胃气盛衰决定了胃主受纳功能的强弱。除此之外,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全身的脏腑、筋脉、肌肉、皮毛全依赖气血、津液的充养。我们吃进去的东西通过脾胃转化为精微的营养物质,以化生气血津液,供养全身。

《灵枢·五味篇》中说:“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

意思就是说,我们的日常饮食入口后,需受纳于胃腑,再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用以滋养人体的脏腑、经络以及四肢百骸。

胃气充足,则人胃口好、能吸收,身体健康程度高;如果胃气受损,五谷不能消化,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就可能出现各种疾病。

或许大家有所察觉,并非所有疾病都直接表现在胃部,但很多疾病都与胃相关,这种联系或明显或微妙。举例来说,反流性咽炎、反流性食管炎、口腔溃疡,甚至糖尿病、脂肪肝等都与胃有关。

举个例子,患者刚进行手术后,医生会建议家属在术后几天注意饮食,避免油腻食物,而选择米粥等易消化的流食。实际上,这是因为手术后我们的胃动力较弱,需要调养胃气,等待身体日后的康复。

胃病素有“三分治,七分养”的说法,养胃气、预防调理才是首选之策。养胃的关键在于顺势而为,也就是顺着胃的喜好去对待它,胃的喜好是怎么样的呢?以下作一个概括:

①喜干不喜湿

②喜温不喜寒

③喜空不喜满

④喜静不喜动

也就是说吃饭要吃温热的食物,不要吃寒凉的食物,不要大吃大喝,吃七分饱就好了,平常可以煮点茯苓茶或者四君子汤颗粒。

四君子汤是补气的通用方,升降不明显,可以随意加减。比如肺气虚,需要降肺气,就加降肺气的药;胃气虚,需要降胃气,就加降胃气的药;脾气虚想不起补中益气汤,加升麻、黄芪、柴胡也差不多。四君子汤可调整范围大,放到哪个脏都对,随便加两味跟那个脏气合适的药就可以。

其实还有个吃饭习惯可以学习一下,来自道家的“叩齿功”也就是细嚼慢咽。这样子做可以减轻胃的一个负担。

细嚼慢咽时会分泌出唾液,让唾液与食物充分搅拌,从而帮助消化,还能对胃黏膜产生保护作用,故进食时细嚼慢咽也是一个养胃护胃小窍门,对于肥胖人士还能起到减少摄入的作用。

穴位按摩,脾胃保健不可少对一些特定的穴位进行按摩,能够起到健脾养胃的效果。在健脾养胃方面有显著功效的穴位,主要有神阙穴、中脘穴、天枢穴、足三里等。

按摩的时候,力度适宜,以感到酸胀为佳,每次持续三分钟左右即可。此外,还可以沿着经络的走向进行敲打,达到刺激相应经络及脏腑气血的功效。

以上就是谭老师对于养生的个人建议。

本草纲目说——家有儿女,懂点本草,如果您觉得本内容对您有帮助,欢迎关注,及点赞转发。

点击左下方“分享”按钮,分享给你的家人、好友,和有需要的人,让大家都健康。

0 阅读:0

谭王页的笔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