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临朝称制,掌握军政大权,为何她一去世,吕氏一族就突然崩盘

醉波看过去 2024-08-25 16:59:10

吕后,一个被刘邦严重低估的人,也是一个差点颠覆大汉王朝的人。

刘邦还在世时,吕后帮了他很多忙,尤其在消灭异姓诸侯王这件事上,可谓居功至伟。

但是,到了刘邦执政后期,吕后产生了强烈的权力欲,这让他开始有所警觉,但想到年幼的儿子刘盈需要人辅佐,他最终没有动吕后。

在刘邦看来,自己百年之后,吕后最多也只是以太后的身份干政,至少江山还是刘家的,就像秦国的宣太后一样。

但是,刘邦去世之后,吕后的所作所为,如果他泉下有知的话,恐怕棺材板都盖不住了。

一、欲屠功臣

前195年6月1日,刘邦在长乐宫病逝,一代帝王就此谢幕。

刘邦去世前,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有一天他突然把陈平和周勃叫来,说出征在外的樊哙与吕后结党,欲图谋不轨,让两人到军中杀掉樊哙,将军队控制起来。

樊哙是刘邦的同乡和好友,两人又是连襟,刘邦却要杀樊哙,这让陈平心里有些打鼓,他担心日后吕后会找自己的麻烦,便没有杀樊哙,而是将樊哙押送到京城。

陈平走到半路上,刘邦就去世了,他便入京禀告吕后,吕后当即释放樊哙。

因为这件事,吕后多少有些怨恨刘邦,在一定程度上让她坚定了夺权的想法。

刘邦去世后,吕后秘不发丧,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她与老相好审食其商议,准备借刘邦丧事之际,将功臣们屠杀殆尽。

吕后与审食其谋曰:“诸将与帝为编户民,今北面为臣,此常怏怏,今乃事少主,非尽族是,天下不安。”

如果说,刘邦去世之后,谁是吕后夺权的最大障碍,非功臣集团莫属了,这些功臣帮刘邦平定天下,他们之中有些人威望高,有些人掌军权,有些人则位在宰辅。

因此,吕后以刘邦之死为契机,想到了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那就是屠光功臣集团,让吕家人取而代之,成为儿子刘盈的辅佐者。

这个想法不可谓不疯狂,以至于审食其都有些害怕,这个时候他的好友郦商告诉他,如果吕后杀光功臣,那功臣的部下们必定造反,诸侯王们也会趁机而起,这样就天下大乱了,对吕后有什么好处呢?

审食其认为很有道理,于是跑去告诉吕后,吕后感到非常失落,便打消了屠戮功臣的想法,很快就宣布了刘邦的死讯,并扶儿子刘盈继位。

刘邦去世之后,大汉王朝一场潜在的危机,就这样在无形之中化解了。

二、大权在握

刘盈继位后,吕后以其年幼,代为掌管朝政,而她做得第一件事就是复仇,她先是把刘邦的嫔妃们囚禁(只有薄姬除外),将情敌戚夫人做成人彘,继而将与刘盈争夺皇位的戚夫人之子刘如意毒杀。

在对待戚夫人这件事上,吕后展示出了自己心狠手辣的一面,据说戚夫人被做成人彘之后的样子很惨,还被扔到茅厕里,刘盈看完之后,大骂母亲不是人,之后不再过问朝政,而是沉迷酒色和玩乐,因此经常生病。

使人请太后曰:“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孝惠以此日饮为淫乐,不听政,故有病也。

后来,吕后又想对刘邦的长子齐王刘肥下手,好在刘盈及时出手,避免刘肥喝下毒酒,这才保住了性命。

吕后眼看儿子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却还没有子嗣,便做主将外孙女张嫣立为皇后,来了个亲上加亲。

张嫣是吕后女儿鲁元公主与宣平侯张敖所生,当时只有十岁,吕后让她与刘盈成婚,即是让外甥女嫁给舅舅,这简直是乱弹琴,严重违背道德伦理。

但是,吕后考虑的是,一旦张嫣生下儿子,未来继承皇位,这样自己依然能继续掌权,可见她为了权力,已经丧失理性了。

张嫣成为皇后之后,刘盈考虑到两人的关系,便没有临幸她,她因此一直没有生子,这让吕后十分担心,于是将刘盈与宫女所生的儿子抱来,给张嫣当儿子,并立为太子,然后将那宫女杀掉。

前188年9月,年仅23岁的刘盈因病去世,可以说他的死跟吕后关系莫大,因为他长期以来一直生活在吕后的淫威之下,抑郁不得志,久而生病,最终早逝。

据说,刘盈去世的时候,吕后一滴眼泪都没有留,这一幕恰好被张良之子侍中张辟强看到。

张辟强在宫中任职,对吕后十分了解,他便对丞相陈平说,吕后只有一个儿子,现在去世了,她却不流眼泪,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陈平说不知道,张辟强便接着说,现在皇帝的儿子们都未成年,吕后没什么顾忌的,她担心的只是你们这帮老臣,如果你能让吕台、吕产、吕禄担任将军,掌管南北军,并让吕氏子弟入朝为官,协助吕后处理朝政,这样她就能安心,你们也就能避免灾祸了。

帝毋壮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祸矣。

陈平认为很有道理,于是将想法告诉吕后,吕后这才大声痛哭起来,留下了许多眼泪,在场之人无不动容。

一个月之后,吕后将太子立为皇帝,是为前少帝,她则宣布临朝称制,开始独掌大权,他的兄弟子侄都入朝为官,把持着军政要害部门的掌控权。

至此,吕后大权在握,成为比皇帝地位还高的人物,正因为如此,史书上都是以“高后”作为纪年的,并将其列入本纪,以彰显她行“皇帝”事的实际统治地位。

三、掏空刘氏

吕后想要的,绝不仅仅是自己一人当太后,她还想要自己的娘家人帮她拱卫江山。

简而言之,吕后想要营造是这样一种局面:刘氏子孙为帝,吕氏一族掌权。

有人说,吕后为何不直接当皇帝,然后让吕氏子孙继承江山呢?

其实,这件事在当时的难度很大,女子为帝在汉朝之前从未有过,她如果冒天下之大不韪,恐怕会遭到群殴。

即便吕后让吕氏子孙当皇帝,难度也是极大的,因为功臣集团的存在,不允许她这样做。

吕后临朝称制之后,权势达到鼎盛,功臣集团被暂时压制,她可以为所欲为,但不能触及刘氏子孙和功臣集团的底线,那就是取代刘氏成为天下主宰。

前187年,吕后为了扩大权势,打算将吕氏子弟分封为诸侯王,右丞相王陵以白马之盟规定的异姓不可封王,无功不可封侯为由拒绝,让吕后十分不爽。

陈平和周勃对刘邦十分忠心,他们曾答应刘邦要誓死守卫刘氏江山,因此也对吕后的行为感到不满。

实际上,自刘邦去世之后,吕后一直以来的所作所为,已经让陈平和周勃等人感到警觉了,但他们是聪明人,懂得隐忍,知道现在不是跟吕后闹翻的时候,也明白只有先保全自身,日后才能绝地反击,于是附和吕后封吕氏子弟为王。

很快,吕后就开始行动了,她将王陵罢相,以左丞相陈平代之(汉代以右为尊,故右丞相地位高于左丞相),任命审食其为左丞相,周勃依然为太尉。

紧接着,吕后将父亲吕公追封为吕宣王,长兄吕泽为悼武王,以此作为分封吕氏的开始。

不久之后,吕后见没有多少人反对,就开始大肆分封,她将侄子吕台封为吕王,吕产封为梁王,吕禄封为赵王,侄孙吕通封为燕王,鲁元公主的儿子张偃则被封为鲁王。

除此之外,吕后还将家族十几人封为侯爵,就连他的妹妹吕媭,也就是樊哙的妻子,也被封为临光侯。

几乎在一夜之间,吕氏一族一跃成为与刘氏皇族比肩的家族,权势和地位得到极大增长,再加上吕氏子弟还掌控着军权,所以吕后几乎将刘氏江山给掏空了。

但即便如此,吕后依然感到不满足,为此她又干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将家族中的女子嫁给刘氏诸侯,进行刘吕联姻,以此来达到用吕氏监视或拉拢刘氏诸侯的目的。

比如,吕后将吕禄的女儿嫁给朱虚侯刘章,将吕媭的女儿嫁给琅琊王刘泽,将吕产的女儿嫁给赵王刘恢,淮阳王刘友也以吕氏女子为王后,就连后少帝刘弘的皇后,也是吕禄的女儿。

这里说到后少帝,有人可能要问前少帝去哪儿了,他其实被吕后杀掉了,原因是他曾扬言长大后要给死去的母亲报仇,吕后很生气,于是将其囚禁后杀害,然后立刘盈的另一个儿子刘弘为帝。

吕后通过吕后联姻的方式掌控刘氏子孙,这样吕氏一族的男人全部封王封侯,女人则为诸侯王王后,这如意算盘打得真响,天下大好事全被吕氏一族给占了。

第二件事,吕氏认为,刘邦的几个儿子都是大国的诸侯王,是巨大的威胁,便设法将他们给杀掉。

比如,吕后让刘邦第五子刘友的王后吕氏之女对其进行诬告,继而将其囚禁致死。

刘邦第六子刘恢的王后也是吕氏之女,他的一个爱妾被吕王后毒死,他又不敢复仇,结果自杀而死,封国则被吕后交给吕氏一族。

还有刘邦的第八子刘建,他虽然没有被杀,但他去世得早,吕后没有让他的儿子继承王位,而是将其封国赐给吕氏诸侯王。

刘邦唯一幸免于难的只有两人,一个是第四子代王刘恒,他因为为人低调,封国的也很弱小,加之他的母亲薄姬会做人,这才得以活下来。

另一个是第七子刘长,他的母亲去世得比较早,是吕后将其抚养长大的,因此也活了下来。

通过铲除刘邦的几个儿子,吕后消除了潜在的威胁,继而让自己及吕氏一族的地位得以更加稳固。

四、临终谋划

前180年三月,吕后在外出祭祀时,路过长安附近的轵道时,一条长相酷似苍狗的动物突然向她冲来,将她扑倒在地,往她的腋下钻,却又突然消失不见了。

吕后感到很奇怪,就召来占卜者询问,占卜者说这可能是赵王刘如意的鬼魂在作祟,她因此感到很害怕。

自那之后,吕后就开始生病了,而且病的地方正是她的腋下,不久后她就去世了。

据史学家推断,吕后之死,或许是被野狗咬伤后得了狂犬病,加之她误以为是鬼魂作祟,所以精神压力很大,最终导致了她的死亡。

吕后去世前,依然担心家族的地位不够稳固,为此她做了一些安排,她将侄子赵王吕禄封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另一个侄子吕王吕产则统领南军,并对他们进行了临终交代:

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今吕氏王,大臣弗平。我即崩,帝年少,大臣恐为变。必据兵卫宫,慎毋送丧,毋为人所制。

大致意思是,当初刘邦与功臣们约定:“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现在吕氏一族封了这么多王,大臣们都不满,我马上就要死了,而皇帝又年少,很担心大臣们发动政变,所以你们一定要牢牢掌控军队,派兵镇守宫门,千万不要为我送葬,以免给人可乘之机。

不久后,吕后就去世了,她还留下了遗诏,赏赐给诸侯王每人黄金千金,将、相及各级官员,按照等级不同分别赏赐不同数额的黄金。

吕后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是为了安抚诸侯王及群臣,尽可能消除他们对自己及吕氏一族的怨恨。

同时,吕后还在遗诏中让吕产担任相国,低位比丞相高,封吕禄的女儿为后少帝的皇后,这是进一步稳固吕氏一族权势的措施。

不得不说,吕后对娘家人还真是不错,到死都想着为他们多争取点利益;同时,她还是挺有自知之明的,知道大臣们都很不满,所以叫侄子们要抓紧军权。

不管怎么说,经过吕后生前的一顿猛操作,吕氏一族彻底掌控了朝堂,而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功臣则失去实权。

尽管吕后对功臣集团采取了安抚措施,但这显然是不够的,这也为日后吕氏一族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五、诸吕之乱

刘邦建立汉朝之后,曾大封功臣,并与功臣们剖符、立誓,这个符是由两半组成,一半由功臣保管,一半则在宫中归档,以作凭照。

而刘邦与功臣们的誓言则说到,刘邦保证功臣们的封国可以世代相传,功臣们则许诺永保刘氏刘氏江山基业。

因此,在刘邦执政时期,除了铲除异姓诸侯王之外,没有发生屠杀功臣之事,因此功臣们都对他十分感激、拥护,对刘氏子孙也十分忠心。

这正是刘邦的高明之处,他用实打实的利益换取功臣们的支持,而不是给功臣们画饼。

但是,吕后执政之后,情况就发生了改变,尽管她也没有大肆屠杀功臣,但功臣们的地位却在下降,加之吕后屠杀刘氏子孙、大肆分封吕氏诸王,他们便十分担心自己的权势和利益能否保住。

于是,矛盾不可避免的爆发了,一些反对吕后的人被打压,像陈平、周勃这样的聪明人则对吕后虚与委蛇,从而为维护功臣集团利益保留了斗争的火种。

当然了,尽管吕后干了很多损害功臣利益的事情,但他至少没有把事情做绝,也没有触及功臣们的红线,那就是取代刘氏、屠戮功臣。

但是,吕氏去世之后,情况进一步恶化,吕氏一族认为自己大权在握,何不取代刘氏成为天下主宰呢?

有这种想法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刘氏都被吕氏给掏空了,就只差临门一脚,就可以成为皇帝了,谁不心动呢?

据记载,吕后去世后没多久,吕氏诸王就坐在一起商量,打算发动政变推翻刘氏,建立吕氏江山。

但是,吕氏诸王很害怕两个人,一个是周勃,一个是灌婴,这两个人是刘邦的左膀右臂,在军中的威望非常高,尽管他们已经沦落到连进入军营都难,但许多将领却很听他们的话,只要这两人振臂一呼,追随者肯定很多。

诸吕欲为乱,畏大臣绛、灌等,未敢发。

因此,吕氏诸王便不敢贸然行动,而是准备谋划一番,但这一迟疑,消息就走漏了。

原来,朱虚侯刘章的妻子是吕禄的女儿,吕禄之女是吕家难得的明白人,她知道吕氏一族如果造反,肯定没有好下场,为了不使自己受连累,便将消息告知刘章,刘章则派人告诉了哥哥齐王刘襄。

吕氏一族这么做,算是彻底踩到功臣集团和刘氏子孙的红线了,为了保全自身,也为了刘氏江山,刘氏诸王与功臣们便决定联合采取行动。

刘襄得知吕氏一族想要夺取皇位,勃然大怒,当即出兵讨伐吕氏一族,吕产则派遣大将军灌婴(吕后去世后由太尉改任大将军)领军迎战。

然而,灌婴表面上忠于吕氏一族,实际上是大汉的忠臣,他带着大军走到荥阳后就不走了,然后派人与刘襄联诺,准备一起讨伐吕氏一族。

之后,刘襄又与陈平、周勃等人取得联系,决定分头采取行动,内外联合消灭吕氏一族。

在陈平、周勃的筹划下,他们挟持了吕禄好友郦寄之父,从而欺骗吕禄交出了军权,周勃随即利用自己在军中的影响力,成功让北军将领倒戈,从而掌控了北军。

掌握南军的吕产不知道吕禄已经失去军权,依然按照计划进入未央宫准备作乱,周勃得知后便让刘章带兵入宫诛杀吕产,吕产这才知道大事不妙,便果断逃跑,但最终被刘章追上并杀死。

在掌握了南军和北军之后,周勃与刘襄等人开始四处抓捕吕氏一族及其党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他们屠杀殆尽。

至此,除了极少数吕氏族人逃脱之外,其他人都被杀死,吕氏一族几乎灭族,此时距离吕后去世不过一个多月。

遂遣人分部悉捕诸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

这还没完,陈平、周勃等人又以吕后所立的后少帝及其他几个孩子不是刘盈亲生为由,将其全部诛杀,吕后的血脉到最后一个都没有留下来。

总的来说,吕后去世后,吕氏一族之所以突然崩盘,还在于他们准备篡夺刘氏江山,损害了功臣集团刘氏子孙的利益,导致后两者联合起来对抗他们。

并且,吕氏一族自吕后去世之后,就缺乏一个有智慧和谋略的领导者。而功臣集团就不一样了,各种各样的人才都有,而且是顶级的,没人比他们更擅长斗争,吕氏一族不可能是他们的对手。

0 阅读:32

醉波看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