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李鸿章初次访美,看到满街高楼林立后,说了句让人心酸的话

英叡谈历史 2023-03-08 01:29:02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李鸿章是清政府到美国的第一人,他面对完全陌生的景致,说出了一番让人心酸的话语。

1896年,李鸿章奉大清皇室的命令出访欧洲。结束任务之后,他特意转道北美洲,带着好奇心完成了对美国的首次访问。

这里的一切都让他无比惊奇,尤其是满街的高楼大厦,更是让他目眩神迷。相较于中国的建筑物来说,美国的建筑充分利用垂直空间,向上发展。

而李鸿章见此奇景,心生感触,情不自禁地吐露心酸话语。

李鸿章

他在美国有哪些奇遇?面对高楼大厦时,他的感触又是什么?

出国的想法

1896年,沙皇俄国的皇帝尼古拉二世将要举办加冕典礼。此人自诩强国领袖,加冕典礼自然不能简单操办。

他以国家的名义向周边各国寄出邀请函,邀请各位政治人物来到沙俄,共赴盛宴,见证他最为辉煌的时刻。

此时的大清王朝虽然已经被欧洲诸国远远甩在身后,但作为东方古国,我们的国际影响力并未完全消失。为了彰显实力,尼古拉二世自然不会忘记向清政府送出一份邀请函。

此时的慈禧太后仍旧没有从“天朝上国”的美梦当中醒来,她也并不认为一个小小沙俄国王的加冕仪式,值得皇帝或她亲自前往。

不过为了维持体面,她也不能随意挑选虾兵蟹将。思来想去,慈禧太后选中了李鸿章。

李鸿章乃是当之无愧的清朝名臣,且曾受过西方思想的影响,又在中国传统教育体系覆盖的环境中成长,因此有着东西兼并的思维和观念。

他在国内引导开展的洋务运动。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目标,大力扶持民族资本主义商人,并成立了京师大学堂等学习西方教育理念的新式学府。

洋务运动是一场不彻底的社会改良运动,但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一批近代化先驱,却的的确确拥有一颗救国之心。

作为清王朝官僚体系中的代表人物,由于他代表皇室参与加冕典礼,再合适不过。

借此机会,统治者给了他新的任务,访问欧洲诸国,了解国外发展现状,结合我国国情做出新的发展规划。

因此,李鸿章带着邀请函,踏上了他的西方之旅。

1896年2月,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正式举行。作为大清王朝的代表,李鸿章正装出席,并向尼古拉二世致以最诚挚的祝福。

典礼结束以后,他受到了这位新沙皇的挽留。不过,他此次出国的目的本就不是单纯因为出席典礼,他还有政治任务在身,那就是访问欧洲。

他请沙俄官员向尼古拉二世转达清政府关于领袖来访的邀请,并再次对其表示祝贺。

而后,他带着随从离开了沙俄,走向了其他国家。

旅途中的李鸿章,对即将到来的“旅程”怀有莫大的期待。作为清政府首批“开眼看世界”的名人之一,他对国外的先进发展成果始终保持高度的好奇。

他用了6个月的时间,走遍了欧洲各国,亲眼见到了工业化生产基地的运作模式,也见到了公民平等的法律制度的施行过程。

令他印象深刻的是,欧洲国家的工人虽然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但他们的生活幸福感却极高。

即使处于工作环境中,即使受到了化学物质和环境的污染,但提起未来,他们的双眼总是闪烁着光芒。

那些勤奋的工人们说:“当我们知道可以用双手换取更多的成果资本时,我们便充满了干劲。”

而这,就是按劳分配的思想。他不由得联想到国内的经济发展模式,深感自主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重要性。

他对随从说:“私有化的经济模式,更能让民众产生积极性。回国之后,我们也要学着做出改变。”

其实在欧洲结束行程后,他原本不必再去美国,只需要从苏伊士运河走,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中国。

但李鸿章知道,作为朝廷大臣,他出来一趟其实并不容易,因此他不想马上又回到旧的风景里去,他觉得应当去美国看看:“听说美国现在的发展水平很是令人向往,眼见为实。”

于是,一行人改变原有的计划,把下一站目的地定位了美国。

前往美国

由于彼此行程是为中国使者出访,因此美国政府在李鸿章等人到达之前就已经得知消息。

美国总统克利夫兰原有休假计划,可为了表示对中国的重视,他特意取消休假,并告知政府全员随时待命,做好迎接中国使臣的准备。

前往美国的路途中,李鸿章异常沉默。他无心欣赏沿途的风景,无意加入其他人的谈话。一场简单的访美之旅,对他来说更像一项重要的任务。

乘着工业革命的东风,现在的美国变成了什么模样?美国的经济发展有何特殊之处?美国民众的生活状态又是如何?

一连串的问题萦绕在李鸿章的心间,搅得他夜不能寐。非得要亲眼看见,他那漂浮不定的心脏才能够落到实处。

此时的李鸿章也没有想到,当他到达港口时,当地的盛况竟然会如此空前。

到达目的地那天,李鸿章早早起身,穿上了代表大清王朝威严的官员正服,脖子上佩戴着价值不菲的串珠,呈现出慈禧太后口中的“天朝上国”的威严来。

随从开道,李鸿章沿着通道慢慢下船,走到港口。眼前的热闹景象,却让他大吃一惊。

好似万人空巷,众多高鼻深目的美国人自发聚集在这里。他们的眼中带着好奇和打量的色彩,看着他的面容,看着他的服饰,看着他的姿态,听着他口中的难以理解的话语。

而美国总统克利夫兰也亲自来到了港口,迎接这位远道而来的贵客。

他伸出手,以西方人的礼节给了李鸿章一个拥抱,并说:“欢迎到来,我的朋友。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因为你的到来而兴奋。接下来,我将带着你好好了解我们这个缤纷的国度。”

作为东道主,克利夫兰当然提前为李鸿章一行人安排了住处。他们被带去了纽约的华尔道夫大酒店,美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服务最为细致周到的酒店。

华尔道夫是典型的西方建筑,建筑风格带着清朝人看不懂的新潮意味。从进门开始,金碧辉煌的大厅就让一行人几乎目眩神迷。

遥想清朝平民普遍使用的煤油灯,遥想慈禧太后第一次见到电灯时惊诧的神情,再看看眼前的灯火通明,他不禁感受到了深深的无力。

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差距,在不知不觉间竟变得如此悬殊。

用餐时,华尔道夫酒店的主厨特意为李鸿章端上了名品菜肴,礼数周到,介绍详细,让人如沐春风。

他身边的随从因此而沾沾自喜,可他却无法产生任何喜悦的情绪。西方国家的服务人员,能够在最合适的场合表达最合适的态度。

可中国人呢?大多数中国人还沉溺在天朝上国的美梦当中,久久不愿醒来。

也是在酒店内,他代表清政府接受了美国总统早已经安排好的媒体专访。

西方人手中的“长枪短炮”,使他紧绷着心弦,认真思考接下来要说的每一句话。而记者朋友们显然没有给他更多的反应时间,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如同连珠炮一般被抛出。

“阁下,请问您,在美国,您印象最深的,或者说最想了解的,是什么方面呢?”《纽约时报》的记者,抛出了这样一个看似平和,细想却不失辛辣的问题。

他坦诚地回答:“老实说,美国的一切都令我感到无比新奇。不过,真正让我震惊的,是你们的摩天大楼。

在港口时,在酒店房间时,我都见到了许多高楼大厦,大概超过了20层。我很想知道,如此之高的建筑物能够抵挡台风的侵袭吗?我在大清国,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高的大楼的。”

见到美国高楼大厦的第一眼,李鸿章忧心忡忡的竟然是台风问题。

在他固有的观念中,建筑物是无法与自然灾害抗衡。所以,他从未设想过,大清王朝或许也能在建筑高度技术上有所突破。

而在工业化水平相当发达的美国,他说出这样的话,未免让旁观者感到心酸。

一栋栋大楼,在美国的街上随处可见。而高楼大厦与矮小平房之间的差距,正是美国和中国国力差距的具象化体现。

回答完这个问题。李鸿章自己也有些心酸,不可抑制。接下来,又有记者问:“先生,贵国的普通人都能接受教育吗?”

他也实话实说:“我们习惯于送男孩子上学。我们有专门的学校,不过学费有些昂贵,普通人家的孩子无法入学。”

此时翻译也补充了一句话:“在大清国,只有男孩子才会被称为孩子。”

简单的两句话,把腐朽落后的封建社会的劣根性暴露在了众人的眼前。

男尊女卑、贫富悬殊、阶级固化、教育局限……听到这些问题,在平权思想熏陶下生活的西方人竟有些难以置信。

对于李鸿章的回答,美国记者也有些难以置信。在西方媒体的观点里,受教育是每个儿童应该享受的权利。当然,他们并未把这项权利落实,可却不妨碍他们以此来贬低中国。

日落西山的帝国

不管是亲眼所见的辉煌酒店、高楼大厦和精致西餐,还是记者采访时看似平和的问题,都让李鸿章感受到了一股莫可名状的愤懑之情。

他无法具体解释这份心情的由来,甚至有时会忽略这份心情的存在,可在美国的这几天,他却始终没能睡个好觉。

不知道什么原因,到美国之后,李鸿章就一直把“黄马褂”穿在身上。

“黄马褂”在大清王朝是尊贵和荣誉的象征,整个官僚体系之中,能够获此殊荣之人也寥寥无几。他身上的“黄马褂”,是击败太平天国军队的工作见证。

早在还未到达美国的港口之时,他就已经穿好了这件意义非凡的黄马褂。此举既是为了表达他对访美之行的重视,也有可笑的面子因素作祟。

美国人并不知晓“黄马褂”的特殊意义,只知道,中国只有皇帝才能穿戴金黄色的服饰。因此,《纽约时报》甚至还闹出乌龙,将李鸿章报道为了满清国的皇帝。

或许正是因为这一原因,李鸿章在回国之后,才会受到慈禧太后的刻意冷落。

在结束了专访以后,9月3日,他专程会见了美国基督教教会领袖,并根据美国来华传教士的活动、中美双方宗教文化的异同等问题与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在此过程中,清政府官员的懦弱性也展露无遗。

美国的教会领袖试图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侵略美化为文化交流的过程,也给西方文明的强行入侵戴上了扶持中国文化发展的假面。

作为大清官员,李鸿章本应据理力争。可是在美国人的压力之下,他只能选择点头附和,毫无尊严。

离开美国后,他又辗转访问了加拿大等其他北美国家。9月14日,清朝官员访问欧美国家的行程正式结束。他也坐上了游轮,避开日本海岸,周转回到了国内。

中国政府曾派出多位官员访问美国,而李鸿章是所有访问者中社会等级最高的一个。所以,美国的官方媒体《纽约时报》对此事颇为重视,做出了多次专题报道。

这一看似平平无奇的访问活动,实际上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二战时期的中美两国,正是凭借着清朝末年的感情基础,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一致,站在反法西斯的统一阵营当中。

李鸿章回国之后,变得愈发沉默,常常用悲悯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

或许正是感受到了光怪陆离的工业文明气息,他才会对落后的农业文明感到失望。而这份失望的背后,他的情绪,或许更多的是无可奈何的无力。

对于这段历史,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想法。

0 阅读:59

英叡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