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永州
南明永历二年(1648年)十一月,湖广永州府。
在明军一片惊讶目光的注视下,一千余名饥肠辘辘的清军骑兵从永州城门鱼贯而出,朝着围城明军最为薄弱之处发起最后的集团冲锋。
这一年,南明督师何腾蛟、桂林留守瞿式耜在桂林誓师北伐。明军一路势如破竹,于五月成功克复全州。随后,何腾蛟马不停蹄,急命曹志建、卢鼎、焦琏、赵印选各部明军奔赴永州,继续强攻永州城。
永州城内驻守清军不过万人,何腾蛟麾下兵力十倍于敌,这辈子都没打过这样的富裕仗,因此连日来对永州城狂攻不止,大有不拿下永州决不罢休之势。清廷为此震动,急调周边清军救援永州。
何腾蛟早有防备,派出一支两万余人的劲旅在半道伏击援兵,打得清军丢盔弃甲,落荒而逃。至此,永州城彻底成为一座孤城。
此后三个多月,明军将永州城围得水泄不通,双方展开旷日持久的鏖战,都付出了巨大伤亡。但明军凭借兵力优势,硬生生将永州清军消耗殆尽,且永州城已然弹尽粮绝,破城只在旦夕之间。
形势已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城内的清廷广西巡抚李懋祖、总兵余世忠等人决定放弃永州,率残部突围,杀出一条血路。
对于清军最后的疯狂反扑,何腾蛟显然也是早有准备,他按计划命几路明军出击,开始围追堵截。
一旦失去了城池的庇护,清军瞬间陷入明军的重围之中,骑兵在明军铳炮齐发下死伤无数。很快,这支清军便被明军逐一歼灭,总兵余世忠也被明将盛茂阵斩于乱军之中,而巡抚李懋祖则被明军活捉,随后在阵前五马分尸处死。
清军尽丧,何腾蛟顺势拿下城门,经历百日围城苦战后,明军最终光复永州。
然而,当明军进入永州城后,亲眼目睹的却是一座人间炼狱。
此时的永州城内,大街小巷空无一人,时而能见到倒毙路边的百姓尸骸。清军军营之内,百姓骸骨堆积如山,在这百日围城期间,永州百姓早已沦为清军的军粮,被屠戮殆尽。
更可怕的是,在永州府衙,明军清理出来的妇人人体器官就多达十五石(明代一石相当于现在的一百八十斤),因为清军觉得此物晦气,于是弃而不食。
江山易代,世事沧桑,最苦的永远都是底层百姓……
△清朝军队
02 新会
南明永历八年(1654年)七月,广东新会。
“塌了!塌了!”
远远望见新会城墙终于被己方炮火生生撕开了一道十余丈的口子,明军统帅李定国不禁长舒了一口气,他相信,这下子新会城破只剩下时间问题。
随着李定国的一声号令,数千敢死队顶着密集的箭矢向城墙缺口发起冲锋。但这一次,李定国失算了,敢死队除了要躲避清军的箭铳齐发外,还要面对一条他们根本无法逾越的护城河。
办法总比困难多。
招来众将商讨过后,李定国火速下令,召集将士砍伐树木。不久,成捆的树木被运抵城下,用来填塞护城河,明军希望通过这个法子将树木堆至与城墙齐平,这样便能跑步攻入新会城中。
清军见状,无不大惊失色。
不一会儿,当明军正在卖力垒木之际,大量火油从城头倾倒而下,随着几支火箭呼啸而来,树木瞬间燃起熊熊大火,这一计就此功败垂成。
李定国勃然大怒,自然不肯善罢甘休。
随后,有将领提议,葵树耐火,可以一用。于是,新会周边的葵树被明军砍伐一空,尽数运至城下。
明军有张良计,清军也有自己的过墙梯。这边,明军死命填河,而另一边,清军则令城中百姓凿城而出,将已填入河中的树木一根根抽走。如此一来,明军的填河计划再次泡汤。
至此,李定国围攻新会两月有余,伤亡不小,却毫无进展,明军对这座坚城束手无策。也就在这时,城中探子来报,新会城内已经粮尽,于是,李定国打定主意,转而对新会围而不打,决意困死城中清军。
李定国这一围,城中的军民就此断了补给。
围城刚开始,清军便全城搜刮粮米,百姓家中因此粒米不存,不得不四处捕鼠捉鸟为食,甚至以浮萍、草鞋充饥。
但很快,清军的存粮也吃完了,饿急眼的士卒遂开始挨家挨户抓捕百姓,通过吃人来填饱肚子。
一日,清军闯入一户百姓家中,欲将夫妇二人一齐带走,妻子李氏当即哀求道:“我丈夫还没有子嗣,如果你们杀了他,那夫家就绝后了,请放过他,要吃就吃我吧。”清军士卒答应了她的请求,并让她的丈夫收殓了她的遗骸。
像这样妻代夫死、女代父死、儿媳代公婆死的悲惨事例在城中比比皆是。新会共被围六个多月,城中百姓半数饿死,剩下的一半中又有一半进了清军的五脏庙,累计不下万人。
事后,无怪乎有幸存百姓在城中见到清军便忍不住跪地而拜,涕泪横流道:“我的父母妻子都葬身你的腹中,他们没有坟墓,寒食节就要到了,我见了你能不拜一拜吗?”最终,李定国也没能困死清军,随着大批清廷援军南下,明清双方在新会城下展开决战。一战下来,明军大败亏输,李定国不得不率残部退回广西。
一场围城恶战,李定国匆匆丢下两万多具明军尸体,随后空手而回;而新会百姓惨遭飞来横祸,清军守住的也几乎只剩下了一座空城。
△李定国抗清
03 连镇
清咸丰四年(1854年)六月,直隶东光县连镇。
在清军的督促下,数万民夫正在运河沿岸卖力劳作,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引运河之水灌入连镇,而此时驻守连镇的正是林凤祥亲领的六千太平军主力。
自咸丰三年誓师北伐以来,林凤祥、李开芳率领的太平军虽一路摧枯拉朽,席卷六省,但他们毕竟是孤军深入,犯了兵家大忌。在失去援军及后勤保障的情况下,太平军渐成强弩之末,林凤祥也不得不带着数千残兵退守连镇,以作最后的困兽之斗。
很明显,清军打算水淹连镇,以此攻破太平军。而林凤祥当然不愿坐以待毙,遂不断派兵袭扰,虽然给予清军一定杀伤,但奈何各地云集的清军越来越多,他也终究难以扭转战场颓势。
时间来到八月,清军水攻之计逐渐起效,大水淹没东连镇,就连太平军的粮仓也遭了殃,原本充足的粮草储备不久便开始腐烂,而太平军也不得不直面突如其来的粮食危机。
一旦基本的生存成了问题,那人性的丑陋往往立刻暴露无遗。
这支太平军主要由广西老兵和沿途招募的新兵构成,在饥饿和死亡面前,队伍自然而然地开始分化。广西老兵地位高人一等,还能吃上黑豆等粮食,但其余士卒可就没这待遇了,他们被迫忍饥挨饿,终日以草根、树皮、刀鞘等物充饥,更有甚者不得不啃食阵亡清军和战友的尸体。
时间一久,太平军内部的对立情况愈发严重,新兵的不满情绪也在不断发酵,而清军则趁机大肆诱降太平军。那些本就心生怨念的太平军士卒纷纷叛逃降清,前后共有两千余人投敌,太平军因此士气大损。
为此,广西老兵对降卒恨之入骨,加上黑豆也已耗尽,最后坚守的太平军遂对降卒采取了极为残忍的处置方式:一旦抓获,就地斩杀,一律吃掉。
清军统帅僧格林沁就曾向咸丰皇帝奏报:“贼军虽被围困,穷途末路,粮米断绝,开始以人为粮,但他们无论是战是守,均能保持从容不迫,毫无溃乱的情形。”
诚如僧格林沁所言,这支北伐军极为悍勇,但怎奈其孤立无援,寡不敌众,终究还是难逃覆灭的命运。
△西方画报中的太平军形象
咸丰五年八月,集结完毕的清军开始用重炮猛轰太平军最后的据点东连镇。连日炮击下,太平军死伤惨重,清军遂发动全线进攻,终于攻破残兵把守的太平军营垒。
此役,主帅林凤祥被清军生擒,后押赴京师凌迟处死;而这支太平军一半死于清军之手,另一半则淹死在了河水之中,最终全军覆没。
当这支炮灰部队在北方浴血奋战、以人为食之际,远在天京的诸王们却正享受着前所未有的荣华富贵,他们的眼里满是争权夺利,早已将这支北伐军抛诸脑后……
你们觉得那个时候守城的清军是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