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不会为莫言盖棺,但会为他定论

匹夫看社会 2024-04-17 06:24:47
近几天事情太多,累得热汗直流,腰酸背痛。“人乏喝水”,今天喝了很多茶,看来是得歇一歇了。靠在藤椅上喝茶、吸烟时,顺带写了几字《五句话‘定性莫言》,发布了。晚间浏览了一下,发现下边有“陪衬”——莫言专访:《一个作家的盖棺定论不在当代》!没看内容,不禁哑然失笑。 这个访谈,透露出多种错误信息,且具有误导性,比如: 莫言在当代一丁点地位和尊严也没有了,只能寄希望于未来。 莫言永远薨不掉。因为“盖棺定论”是指人死了之后,在他入殓的棺椁上钉上钉子,人们对他的争论或非议也就平息了,“一个作家的盖棺定论不在当代”,所以莫言在当代薨了也不能盖上棺材,或者永远死不掉——要在能“盖棺定论”的将来什么时候才会薨。 假如莫言薨了不用棺椁,那就盖不成棺,至于能“定论”还是定不了“论”,那也就很不好拿捏。 莫言的“盖棺定论”,有意突破了革命导师马克思“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或‘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的著名论断,也“突破”了《在中国文联十大、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以为人民不懂文艺,以为大众是‘下里巴人’,以为面向群众创作不上档次,这些观念都是不正确的。”更“突破”了“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的谆谆教导。他莫言要撇开、甩掉现实和人民,像那些木乃伊或古董一样留给未来的什么人去“定论”了,那么现在出版、阅读他的书籍也纯属浪费了。 现在吹捧莫言是多余之事。同理,批判他也是芋头叶上浇水。 未来的人参加过抗战、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三年困难时期、对越自卫还击战等,他们一定支持和拥护莫言的“论”。 未来的人一定认同莫言在《我们的时代写作》中宣布的“我一开始就用小说反党”。 未来的人一定会相信莫言十五岁之前光腚,在十五岁时光着腚向邻村小芳求婚。 未来的人一定会认为莫言两次谎报学历、走后门参军、考军校作弊、硕士研究生论文请人代笔等是不受道德和纪律约束或谴责的。 未来的人更相信莫言所描述的土匪黑社会头目余占鳌才是抗日的生力军或中流砥柱。 …… 那么未来的人都魔幻了么?有那样好糊弄吗?一个莫言就能书写历史了吗? 莫言的言下之意和弦外之音,似乎在将来的什么时候真有在《红高粱家族》中他撺掇他土匪爷爷的设都、打出铁板国旗号,然后就是铁板王,把其他党派统统剪灭的意味,实现他在《我们的时代写作》里的那个宏图大志。 按照民间风俗,人死了之后,在棺椁上钉钉子的人,通常是从健在的长辈亲人(祖父、父亲、舅舅)、族长、兄长、弟弟、儿子——的顺序,从上至下的鳞选。莫言不知在多么遥远的将来才会薨掉,那这个民间风俗也就无效了。 一代,一般指20至30年,莫言才69岁,再活一代应当不成问题,那么现在而今眼目下的人只能闭嘴了吗?眼睛是否也要闭上呢? 这个时候(2024年4月16日12:56)澎湃新闻发布这个独家专访莫言的视频,可谓是在热度上又加了薪,热浪滚滚了。莫言的真身是在60多度的烫水里烫过的,澎湃的这点热度灼伤不了莫言,只怕把那些爱喝用尿酿制的高粱酒的吹捧者烧得晕晕乎乎了。 莫言说我倒是希望中国尽快有第二人获得诺文奖——一则可以转移公众视线和注意力,二则也炫耀一下除了自己谁也没这个实力,三则好让莫言“盖棺定论”。 在正常意义上讲,中国人是不会获得诺文奖的。 因为“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经典,都体现了文学家、艺术家襟怀和学识的贯通、道德和才情的统一。正所谓‘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中国人民需要的是好人、好文章,而不是胡言乱语、胡编乱造的文字垃圾,更不需要那种出卖国家民族尊严换来的耻辱奖。“道德文章”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一个小学五年级就被开除了的人,有什么资格得到人民的褒奖?人民又怎么会去为他“盖棺”呢?
0 阅读:3

匹夫看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