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高”,2024最新共识要求:血压<130/80、低密度<2.6!

鸟儿评健康 2024-06-07 11:28:09

现如今,同时有【高血压】、【血脂异常】与【2型糖尿病】这“三高”的人,真的是越来越多。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45岁以上居民的“三高”共患病率可以高达7.6%!

在不少人的印象当中,对于“三高”的治疗就是使用药物让血压降到140/90mmHg以内、让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到3.4mmol/L以内以及让糖化血红蛋白(HbA1c)降到7.0%以内。

但其实,仅仅把血压和血脂控制到上述程度,可能远远不够!

同时有“三高” 心血管风险大大增加

临床上,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都是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它们也被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而动脉粥样硬化之所以会形成,关键就在于高血压、血脂异常与糖尿病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长期有害作用。

比方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是非常常见的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这种所谓“坏胆固醇”在血液当中的浓度越高,往往就越容易向动脉血管壁内“浸润”或“渗透”。医学上,这一过程被认为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发展的【始动因素】。

再比如,高血压与2型糖尿病均能“破坏”动脉血管壁的完整性,这样一来,哪怕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浓度不高,也足以“突破”动脉血管壁,并向其内“浸润”或“渗透”。

而一旦高血压、血脂异常与2型糖尿病这“三高”同时存在,则意味着不光动脉血管壁处于“非常脆弱”的状态,与此同时,血液当中还有很多的“坏胆固醇”正打算“趁虚而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发展的速度将会大大增加!

“三高”患者 要更严格控制血压、血脂

这里,所谓“更严格”具体指的是:“三高”患者不能像一般高血压患者那样只把血压降到“<140/90mmHg”就可以,也不能像一般血脂异常患者那样只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到“<3.4mmol/L”就行,而是需要将这些指标给降到更低的水平!

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够更加充分、全面地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2024年5月,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等权威学术机构共同发布了《成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基层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成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基层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这份最新的医学专家共识提出,同时有“三高”的患者,血压、血脂以及血糖应该控制到以下水平:

第一,在可以耐受的前提下,血压最好是能够降到“<130/80mmHg”,但“低压”(舒张压 DBP)尽量维持在70mmHg以上。

《成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基层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第二,在众多的血脂指标当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指标至少有3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又是最为核心的!

除了总胆固醇(TC)需要降到“<4.5mmol/L”以及甘油三酯(TG)需要降到“<1.7mmol/L”以外,最关键的是要让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到至少“<2.6mmol/L”的水平。而一旦年龄超过40岁,则是让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到“<1.8mmol/L”的水平才更为理想!

《成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基层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第三,血糖的控制目标与普通2型糖尿病患者的控制目标基本一致。

大部分情况下,空腹血糖控制到5.0-7.0mmol/L、非空腹血糖(餐后各时间点血糖)<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即可。但在可耐受的前提下,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的人可以进一步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到“<6.5%”。

之所以“三高”患者不需要额外把血糖给降得更低,主要原因可能有两个:一,血糖降得过低会增加“低血糖”风险;二,过度的强化降糖未被证明可以带来更大的心血管获益。

《成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基层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除此以外,这份最新的医学专家共识还对“三高”患者的体重指数(BMI)以及腰围提出了要求,建议把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24kg/m²的正常范围以内,同时,男性腰围最好是<90公分、女性腰围最好是<85公分。

《成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基层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总体来说,最新的医学专家共识要求:与普通高血压或血脂异常的人群相比,“三高”患者尤其需要注意血压与血脂的控制目标。血压并不是降到140/90mmHg以内就可以,而是需要控制到“<130/80mmH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也不是降到3.4mmol/L以内就行,而是至少需要降到“<2.6mmol/L”,甚至,大多数人其实需要降到“<1.8mmol/L”的程度。

“一高”/“二高”患者 也可参考这些标准

说到这里,可能有一些朋友会问:既然把血压与血脂给降到更低的水平对“三高”患者明显有益,那么,只有“一高”或“二高”的人群能否也从中获益呢?

从目前已有的临床研究数据来看,无论是【强化降压】还是【强化降脂】,其实也对“一高”或“二高”人群很有好处!

首先,早在2022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学组的医学专家们就牵头发布了《强化血压控制中国专家建议》。

《强化血压控制中国专家建议》

这份医学指导文件非常明确地提出:在不需要太多种药物、太大剂量和太复杂治疗方案的前提下,“血压<130/80mmHg”应该作为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目标。

这是因为,包括SPRINT研究、STEP研究以及BPLTTC荟萃分析在内的众多高质量临床医学研究已经证实:与“<140/90mmHg”相比,将血压给进一步降至“<130/80mmHg”,往往能给高血压患者带来更大的心血管获益。

从更直观的数据来看:在收缩压不低于115mmHg的前提下,收缩压每降低5mmHg,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就可降低约10%,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与心血管病死亡风险分别降低13%、7%、14%与5%。

《强化血压控制中国专家建议》

也就是说,不论是“三高”、“二高”还是单纯只有高血压的“一高”人群,大家都可以从【强化降压】当中获得更多的好处!因此,哪怕只有“二高”或“一高”,但只要能够耐受,就也都建议把血压给降到“<130/80mmHg”的水平。

与【强化降压】类似,【强化降胆固醇】同样可以带来额外的心血管获益。

对此,在我国血脂治疗领域非常权威的2023版《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就特别强调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每降低1mmol/L,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事件(ASCVD)的发生风险就可降低约20%-23%。

2023版《中国血脂管理指南》

而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公认最具影响力的心脏病学家之一、被冠以“心脏病学教父”之称的尤金•布朗沃尔德(Eugene Braunwald)教授则是于近期在《欧洲心脏杂志》上刊发了关于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最新观点。

他提出:要想一直都不得心血管疾病,关键是要从年轻时候起就做好7件事情,而其中最为核心的一点正是“让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长期维持在<1.8mmol/L的水平”。

在不少人的印象当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8mmol/L,看上去似乎“太低了”一些。这是因为,在常规的血脂化验单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正常参考范围”一般被标注为“<3.4mmol/L”。

但事实上,2023版《中国血脂管理指南》有明确指出:“<2.6mmol/L”才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理想水平”。

2023版《中国血脂管理指南》

换言之,【强化降胆固醇】所追求的只不过是让大家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给降到“理想水平”(<2.6mmol/L)或者比“理想水平”再低一些的程度(<1.8mmol/L)。

如此想来,也就不觉得非常过分了。毕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血液当中的浓度越低,其向动脉血管壁内的“浸润”或“渗透”作用才会越弱。

所以,哪怕只有“二高”或“一高”,也完全可以通过他汀类降脂药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给降至“<2.6mmol/L”甚至“<1.8mmol/L”的水平。只要不出现他汀相关不良反应,就没有必要因为担心“胆固醇太低”而把他汀减量或停药。

综上所述,对于同时存在“三高”的患者来说,大家务必要记住:血压不是降到140/90mmHg就够了,而是最好降到“<130/80mmH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也不是降到3.4mmol/L就行,而是需要降到“<2.6mmol/L”甚至“<1.8mmol/L”!

此外,即便是只有“二高”或“一高”的人群,如果大家能够将血压、血脂给控制到上述水平,也同样可以从中获益。

【参考文献】

1,成人高血压合并2 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基层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中国全科医学》,2024.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4.0116

2,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 《中国循环杂志》 2023年3月 第38卷 第3期

3,强化血压控制中国专家建议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22年2月 第30卷 第2期

4,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年4月 第13卷 第4期

---原创内容!未经同意,请勿搬运!---



0 阅读:0

鸟儿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