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慌、心悸,要警惕“房颤”!出现一次,就可能得终身服药

鸟儿评健康 2024-05-20 10:19:46
老年人 “房颤”风险显著增加

“房颤”的全称是“心房颤动”,这是一种以快速、紊乱的心房电活动异常为主要特点的心律失常,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之所以老年人需要特别警惕“房颤”这个问题,这是因为,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房颤”是一种典型的【增龄性疾病】。也就是说,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房颤”的发病概率会大大增加!

比方说,我国城市人口的调查数据提示:50-59岁人群的“房颤”发病率只有1.8%;60-69岁人群的“房颤”发病率就达到了2.7%;70-79岁人群的“房颤”发病率进一步升高至4.0%;而80岁以上人群的“房颤”发病率则有6.4%。

大家可不要小看了“房颤”,这不仅仅是一种可以引起心悸、心慌、发冷汗等症状的心脏电活动异常,它更大的危害在于有可能直接触发“脑卒中(中风)”以及“心力衰竭”!

一方面,“房颤”的存在会改变心房内的血流动力学特点,这将大大增加左心房内血栓形成的风险。而一旦左心房内“长出了”血栓,这些血栓就有可能发生脱落并随着动脉血流被“冲入”大脑,从而引起脑卒中(中风)。据保守统计,在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的病房当中,有至少15%-20%的脑卒中是由“房颤”所引起的。

另一方面,由“房颤”所导致的快心室率、心室节律不齐以及心房有效收缩消失等机制,还会增加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

所以,当老年人突然出现心悸、心慌等疑似心律失常的症状时,一定要警惕“房颤”这个问题。若是不能及时、有效地将其给识别出来,将会给健康带来重大风险!

合并这些情况 要仔细筛查“房颤”

虽说,“房颤”确实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高发,但是,不同的人患上“房颤”的风险其实是有所不同的。

目前的医学理念认为,合并某些特定疾病以及危险因素,又或是体检发现了某些异常的老年人,患上“房颤”的概率尤其高!

由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心血管学组牵头发布的最新版《老年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将“房颤”的疾病过程给大致分为了4个阶段:“房颤风险期”、“房颤前期”、“房颤期”以及“永久性房颤”。

其中,处于“房颤风险期”与“房颤前期”的老年人就特指那些还暂未发生“房颤”,但是“房颤”风险已经显著高于普通老年人的这群人。

具体来说,处于“房颤风险期”的老年人,特指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睡眠呼吸障碍综合征(“鼾症”)、饮酒、缺乏运动以及肥胖等“房颤危险因素”的老年人。

而处于“房颤前期”的老年人,则是指通过心脏彩超检查发现“心房扩大”,又或是通过心电图检查发现“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心房扑动(房扑)”的老年人。这几类异常的检查结果均提示:心脏当中已经出现了可以导致“房颤”发生的结构或者电活动基础。

因此,医学专家共识建议:符合上述任一条件的老年人群,尤其是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或者睡眠呼吸障碍综合征的老年患者,应该针对“房颤”进行筛查。

《老年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

那么,问题来了:“房颤”筛查,究竟怎么查比较好呢?

首先,单靠到医院诊室或体检中心做【常规心电图】,一般意义不大。

因为,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单拉一次【常规心电图】,基本上难以捕捉到“房颤”发作。而即便是等有心悸、心慌症状时再去医院,也常常出现人到了医院,结果症状却已经消失了的情况。

而相较于【常规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背盒子)虽然可以提供更长的检测周期,但依然很容易漏诊。

比方说,不少“阵发性房颤”的患者可能几个月甚至几年才发作一次。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也难以发挥作用。毕竟,没有几个人可以天天跑到医院去“背盒子”的。

也就是说,要想尽早在“房颤”高危人群当中筛查出早期、无症状的“房颤”,关键是要使用一种能够在长达数月甚至数年时间里持续对心电活动进行监测的手段。

确实,这在过去是比较难以实现的,然而,如今随着智能可穿戴式健康监测设备的普及(具有健康监测功能的电子手环、电子手表等),这种对“房颤”进行长时间监测的想法已经变成了现实!

对此,医学专家共识特别提到:相较于单导联心电图的间断随机检测,利用【光电容积脉搏波 PPG】技术来筛查“房颤”的可穿戴式设备(包括腕表、手环等)往往可以检出更多的“房颤”。这类设备具有监测时间长,并且成本较低的特点。

《老年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

也就是说,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医学专家共识认为:“房颤”风险较高的老年人完全可以考虑使用内置有【光电容积脉搏波 PPG】技术的智能手表或手环来长期监测“房颤”。

“房颤”只要出现一次 就可能终身用药

之所以针对“房颤”的筛查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只要识别出一次“房颤”心律,哪怕在这之后的数月甚至数年时间都没有再次发作,也意味着可能需要终身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前面,我们有提到,“房颤”的一大危害是可以引起脑卒中(中风),而“房颤”引起脑卒中(中风)的关键其实是血栓的形成。

因此,要想预防由“房颤”所引起的脑卒中(中风),核心就在于“阻止血栓的形成”。在医学上,这类治疗被称为“抗血栓治疗”,简称“抗栓治疗”。

原则上,医生并不是根据“房颤”发作的频率高低,来决定是否需要开展“抗栓治疗”的。而是会依据“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中风)的风险高低来决定是否需要“抗栓治疗”。

也就是说,哪怕曾经只发作过一、两次且近期再未发作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只要引起脑卒中(中风)的风险较高,那么,就需要长期使用药物来进行“抗栓治疗”。

那么,怎样的“房颤”患者属于脑卒中(中风)风险较高呢?

对此,《老年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推荐使用【CHA2DS2-VASc评分】来判断“房颤”患者的脑卒中(中风)风险。

大家不要被这样一个比较“复杂”的名字给吓到,其实,【CHA2DS2-VASc评分】的计算非常简单,非专业人士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完全可以自己评估。

简单来说,【CHA2DS2-VASc评分】总共涉及到8个具体的评估项目,每一个项目都有其对应的分值(1分或2分):

1,有临床心力衰竭或中重度心功能不全的客观依据,或者患有肥厚性心肌病---得1分;

2,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包括通过吃降压药已经把血压给降回正常的患者---得1分;

3,年龄≥75岁---得2分;

4,确诊过糖尿病的患者,包括正在使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的患者---得1分;

5,以前曾发生过脑卒中(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小中风”)或血栓栓塞---得2分;

6,血管造影检查提示存在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外周动脉疾病或主动脉斑块---得1分;

7,年龄在65-74岁---得1分;

8,女性---得1分。

《老年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

医学专家共识建议:【CHA2DS2-VASc评分】≥2分的男性“房颤”患者以及【CHA2DS2-VASc评分】≥3分的女性“房颤”患者,原则上应该长期接受抗凝治疗。

如果没有使用禁忌的话,建议老年“房颤”患者优先使用“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 NOAC”来进行抗凝治疗。因为,这类药物引起大出血或致命性出血的风险较低,且无须反复监测凝血状况。

临床上,比较常用的NOAC类药物主要有“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以及“艾多沙班”。

《老年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

综上所述,“房颤”是一类随着年龄增大,发病率会显著上升的【增龄性疾病】。因此,老年人一旦出现阵发性心悸、心慌、发冷汗等疑似心律失常的症状,需要特别警惕“房颤”这种疾病。

随着智能可穿戴式健康监测设备的发展,如今,使用内置有【光电容积脉搏波 PPG】技术的智能手表或手环,已经成为了长期监测并筛查“房颤”的好手段。

一般来说,“房颤”的主要危害是有可能引起脑卒中(中风)与心力衰竭,哪怕是只发作过一、两次的“阵发性房颤”也一样可以引起脑卒中(中风)。因此,经【CHA2DS2-VASc评分】提示脑卒中(中风)风险较高的人群,在没有禁忌症的前提下,应该长期使用“抗栓药物”来预防血栓形成。

【参考文献】

1,老年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24,28(02):103-124

---原创内容!未经同意,请勿搬运!---



0 阅读:33

鸟儿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