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建立,苏联顾问起了多大作用?

洋凝说国际 2023-02-09 19:52:01

北伐军(油画)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讲了苏联对创业初期国民党的全方位援助,这些援助包括模式移植,政治、军事、经济技术指导,金钱、武器以及物资援助,国民党因此而脱胎换骨,国民革命军因此而创立并壮大。

如果把这篇文章视为正面讲述,那今天的文章则是侧面印证——解读一份报告。

1926年3月,苏联驻广州政府军事顾问古比雪夫(季山嘉)等人,给莫斯科提交了一份关于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军的综合报告。90年代,中国学者把这份报告翻出来,起名为《苏联顾问关于国民革命军的报告》。

这份报告详细总结了自黄埔建军以来,国民革命军统一广东的历程,分析了其政治工作、训练情况、组织架构、装备供应、部队和将领特点等等,强调了苏联援助和苏联顾问在其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报告也指出了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军的弱点,提出了改进意见和未来苏联顾问的工作思路。

作为师父,苏联顾问对国民革命军这个徒弟的观察细致入微,评价颇为精准(除了对蒋介石的判断失误之外),报告里很多耐人寻味的话,对解开这一时期的困惑,有拨云见日的效果。

报告很长,就不上全文了,我尽量长话短说,简单概括并分析其中的要点。

左:鲍罗廷,国民政府总政治顾问,右:1923年孙中山与鲍罗廷视察虎门威远炮台

01导言

1923年底,苏联第一批顾问抵达广州,开始帮助孙中山改组军队,集中军队的管理权。

方法就是创建黄埔军校,在此基础上建立一支完全忠诚“革命的党军”,然后依靠这支军队统一所有忠于革命政府的军事集团。

这里指国民党依靠党军的强大战力,震慑粤军以及杂七杂八的驻粤湘军、滇军、赣军、陕军、豫军等,将其统一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创业之初,孙中山的政府连招收并维持600名学员的费用都拿不出来,在 “我们的支持”下,1924年底黄埔军校的学员增加到了1000人,还创建了两个新的正规军团。

“我们的支持”,指苏联的金钱支援,两个新的正规军团,指黄埔建军时的两个教导团。文章中所有“我们”,都是苏联顾问的自称。

1924年6月6日,黄埔军校成立,孙中山、宋庆龄、蒋介石、廖仲恺在检阅台上

黄埔军校创建的目的,是培训军官和士兵的政治意识和军事知识,军校特别注重对野战勤务部队的训练,训练的效果在1925年东征陈炯明时就体现了出来。

黄埔学生军以1000人顶住了陈炯明7000军队的轮番进攻,坚持了整整一天,期间还发动了几次反攻,表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这显然说的是第一次东征期间的棉湖战役,此战打出了黄埔学生军的威名。

战后,香港媒体争相报道,称黄埔学生为“布尔什维克学员”,称黄埔军队为“红军”。

第一次东征后,黄埔学生军又平定了滇桂军杨希闵、刘震寰的叛乱。

报告中说:“在所有忠于政府的部队中都有我们的顾问,而且他们在这场战役中实际上起着领导作用,因此,我们的顾问为提高黄埔军队的威望做出了重大贡献。”

解释一下,第一次东征以及平定刘、杨叛乱,以加仑为首的苏联军事顾问全程参与其中,积极出谋划策,拟定作战计划,甚至上前线指挥作战。

此后,忠于政府的部队改编为五个军(程潜的第六军晚点才建立),称为国民革命军, 1926年1月底,国民革命军第二次打败了陈炯明,平定了川军熊克武,消灭了邓本殷,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蒋介石陪同孙中山检阅军队

02军队的组织

1925年6月以来,国民党中央成立了军事委员会,军委会成员包括6个军长、参谋长和“我们的军事顾问(顾问组长)”。军事委员会下设总参谋部,总参谋部下设:情报部、行政监察部、军需部、海军部。此外,还有比较独立的航空部。

报告中说:“事实上,我们的军事顾问(顾问组长)行使总参谋长的职权,然而,他的正式身份却是总参谋长的顾问。”

“我们的顾问实际上是所有这些部门的首脑,但他们的公开名义只是被称为各部首长的顾问,到12月底,我们的顾问甚至正式担任了海军司令和空军局长的职务,但是,一旦有机会,他们仍不得不再次成为顾问,因为对我们的顾问来说,担任正式的职务在政治上是不合适的。”

我在《》一文中罗列过:

“在加仑之下,还有其他苏联军事顾问在军队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参谋长兼副总军事顾问勃拉戈达托夫,副参谋长兼作战部长斯涅戈夫,侦察部长斯特鲁姆比斯,战斗训练处和组织处领导捷斯连科,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首席顾问铁罗尼,总参谋部首席顾问叶弗列莫夫,炮兵首席顾问鲍罗金,空军首席顾问兼飞行组组长谢尔盖耶夫,海军顾问雷格,军需顾问罗戈夫,军医顾问奥尔洛夫,骑兵顾问久克,铁甲车顾问巴科尔等等。”

孙中山手书黄埔军校训词

把两段内容联系起来看,事情就很清晰了。国民革命军总参谋部和技术兵种,其实是苏联顾问在运筹帷幄,只不过为了顾及政治影响,他们以顾问的方式藏在幕后。

国民革命军移植了苏联红军“三三制”编制体系,但由于“山头”的存在,无法做到武器装备的重新分配,机枪和大炮的调动权都在各军各师长手中,这使得各部队之间差异很大。

通讯技术方面,除了蒋介石第一军有几部野战电台(1925年底才有)之外,其他部队军师两级连电话都没普及,传递信息靠主要步行,少数部队有自行车,骑马联络则完全没有,因为军队里面很少有马,整个广东的马加起来都不到500匹。

部门几乎不使用火炮,炮弹非常缺乏,很少有一门炮有20~30发炮弹,只有围攻某一要地时,才动用火炮,但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部队也没有专门的辎重部队,因为出了广州城区15公里,根本没有公路,只有狭窄的小道,部队排成单行行军,无法成规模的运输物资,只能雇佣苦力肩挑手担。

黄埔军校学生学习操作火炮

国民革命军人数是个谜,具体多少谁也不知道,只能估摸个大概,因为各军长、师长都有虚报人数的陋习。比如蒋介石说他的第一军有4万人,但苏联顾问观察后认为,第一军不超过2万人,其中战斗人员12000人。

根据苏联顾问估计,1925年12月国民革命军全军有战斗人员约65000人:蒋介石第一军12000人,谭延闿第二军10000人,朱培德第三军10000人,李济深第四军11000人,李福林第五军8000人,程潜第六军9000人,吴铁城独立师3500人,军校学生2500人,几支小分队约2000人。

政治工作方面,只有蒋介石第一军按照苏联红军的标准,进行了有组织的政治工作,军队设有政治部和基层党组织,设立了政治委员制度,其他各军的政治工作很拉垮,一方面,军队长官担心政治工作会削弱他们的权威,有抵触情绪,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敢公开抗命。

1925年底,国民政府扫平叛乱、站稳脚跟后,这些将军们才被迫接受政工制度。

黄埔军校学生上课场景

03军队的状况

国民革命军的状况并不太好,不仅技术装备,其他军需品也是如此,很多部队连食物都不充足。蒋介石第一军的装备最好,因为国民政府尽最大努力在供应这支部队,而且“我们的援助也几乎全部给了这个军”。

国民革命军的装备总体上很差,五花八门,从相当陈旧的到最现代化的武器都有,士兵绝大部分使用德制毛瑟枪,因为它最容易购买,其次是日本Arisaka步枪。机枪有德国“施瓦茨洛泽”、法国“勃朗克”、俄国“马克西姆”等。

火炮少得可怜,一般是最轻型的,最容易搬运的,口径在1.5-2英寸之间。

除了4架飞机之外,国民革命军没有其他战争的技术兵器,4架飞机只有2架能升空,而且不能飞去距基地10-15公里之外的地方。

黄埔军校的军官和士兵在校期间的训练课只有6个月,实践课时间更短,他们没有经过彻底的训练,就成了中下级军官,用苏联顾问的标准来看,这是远远不合格的。

但在当时的中国,黄埔党军已经很不错了,因为相比其他军队,至少他的中下级军官都受过一定程度的训练。其他军队的中下级军官都是“胜者为王”——从活下来的老兵中提拔。

事实上,黄埔党军高级指挥人员,与北洋军队高级指挥人员,在军事水平上相差不大,双方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中下级指挥官上——政治觉悟、执行力、牺牲精神。

国民革命军女子救护队

04部队和指挥官的特点

苏联顾问分析了国民革命军六个军及其军长。

蒋介石第一军“是由我们组建和训练的,所以我们对它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的大多数教员都在这个军中工作”。

在战斗力和政治工作方面,第一军是做得最好的,如果给它提供适当的技术装备,在北伐中它可以作为“突击部队”。第一军从不劫掠民众,很受民众欢迎,声名远扬全国。

委任状

“蒋介石将军被认为是孙逸仙博士最忠实的追随者和最可靠的革命者之一。·····他性格优柔寡断,但却很固执。······按理说,他在军事科学方面是很有造诣的,但是他优柔寡断,没有我们教员的帮助,在战场上,作为一个军事统帅,他是不可能取得更多胜利的。”

“从那时(当黄埔军校校长)起,在我们的帮助下,蒋提升很快,他与我们的联系是如此紧密,以致于他与我们的分裂的不可能性是不可能被承认的(翻译的比较绕口)。”

事实证明,几个月后,苏联顾问就被打脸了,他们到底还是低估了蒋介石。

蒋介石

第二军是湘军,下辖8个团,起初没有师一级建制,该军训练适度,供应充足,有战斗力,它还有一个独立的炮兵团,只不过弹药很少。军长谭延闿是国民党元老,是革命者,值得信赖,不过,第二军的实际指挥是谭的老部下鲁涤平。

第三军是驻粤滇军,云南兵能打仗而且可靠,被认为是中国南方最好的,他们总是失败,原因是他们的武器装备和供应服务太差,20%的人没有武器,还有20%的人用着老掉牙的步枪甚至火绳枪。如果进行适当的政治工作,装备和供应得到改善,第三军战力将仅次于第一军。

第三军军长朱培德,是孙逸仙博士的忠实追随者,他不热衷政治,只是执行命令,他没有受过高等军事教育,从实战中掌握了相当的军事技艺。

朱培德是云南讲武堂毕业的,与朱德并称模范二朱,可能在苏联顾问看来,云南讲武堂不算高等军事教育。

第四军是粤军,写这份报告时,苏联顾问刚刚在这个军开展工作,对情况不是很了解,只知道它的战斗力仅次于第一军。军长李济深被认为是一个杰出的将军,但国民政府对他不太信任,有谣传说他对国民政府的政策不满,认为太激进。

李济深

第五军的前身是盗匪,没什么战斗,整天在珠江三角洲打击土匪和海盗,他们有一支30多艘船的内河小舰队,一半是汽船,一半是平底帆船。军长李福林原先是一个土匪,没受过教育,为人狡诈,对国民政府三心二意。

第五军纯粹是充数的,后来北伐都没有带它,留在广东剿匪摸鱼,毫无存在感。

第六军内容缺失。

05

第五部分内容缺失,找了好几个版本,都缺这一部分,很无奈。

06军事工业

广东省有两座兵工厂和一座火药厂。

位于广州的兵工厂是国民革命军最重要的子弹来源,平均每天能生产1.5-2万发子弹、50-80支步枪、1挺机枪,如果资金和原料充足,满负荷生产,产量还可以提升。国民政府计划扩充这个兵工厂,但资金问题一直没解决。

苏联顾问说的这个兵工厂应该是石井兵工厂,前身是张之洞创办的广州机器局,采用德国机器设备,由德国工程师指导生产。

石井兵工厂

第二个兵工厂在汕头,曾是陈炯明部队的弹药来源,这个厂规模很小,设备不齐全,主要制造子弹。陈炯明失败后,兵工厂情况不明。

此外,广州城外还有一座火药厂,主要为兵工厂生产黑色火药。

07结论

国民政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稳固,人民群众被动员起来了,一盘散沙的军队成了集中统一的整体,政府从各个实力派手中收回了税收,有了稳固的财政基础。

不过,其弱点也很明显。

国民党中间派不统一、不稳固,立场摇摆不定,“假如我们在指导方面犯有错误”,中间派就会倒向右派分子——右派分子一贯反对国民党的激进政策。

意思是说,如果苏联顾问政策太激进的话,可能损害中间派的利益,把他们推向右派。

军队政治意识还没有形成风气,军队将领仍有叛乱的可能,此外,国民革命军的技术装备远不如北洋军队,凭革命热情和政治意识能否顶住装备占优势的北洋军队,这还很难说。

剧照

要使这些弱点避免成为致命的因素,“我们的正确指导是有必要的”。

报告指出:“该党(国民党)的纲领、法规和建党的具体形式,都是在我们的政治指导下,按照苏联共产党的标准并依照中国的基本情况制定的。一直到现在,对该党和政府的所有指导都是在我们的政治教员最密切的参与下得到了贯彻执行,我们提出的任何方案,还没有不被政府接受的先例。”

这段话是潜台词是: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成立,是在苏联顾问的指导下完成的,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归功于苏联顾问的正确指导,为了推动革命事业继续向前,避免上述弱点发展成致命缺陷,必须加强苏联顾问的正确领导。

怎样才算是正确领导?

壮大左派,制衡右派和中间派,促进中间派向左派转变,孤立右派。

解释一下,苏联顾问很少笼统地称谓“国民党”,而是往往将其区分为左中右三派,左中右如何区分?看关系。对苏联友好、仇视帝国主义,就是左派,反之就是右派,摇摆不定的,就是中间派。

剧照

要把左派中的工人介绍到国民革命军的政治组织里,要训练军队适应新的作战方法,要改善军队的组织、增加技术装备供应。在这些方面,“我们的援助是必要的”。

这很容易理解,传授最新式的战略战术,用俄式方法改造军队,还有就是军火和卢布。

0 阅读:12

洋凝说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