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将至,老传统有:1不穿2不去3要做,辟邪消毒,端午安康

大海哥的美食 2024-05-28 19:24:50

2024年6月10日农历五月初五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端午节在古代又被称为:瑞阳,重五,地腊,天冲。是仅次于春节和中秋节的中国传统节日。古人认为五月是毒月,因此从古至今我国一直流传着端午节祈福求安康的习俗。众所周知端午节最传统的习俗就是:包粽子吃红枣粽子,有的地方还会包肉粽,蛋黄粽子。那么除了吃包粽子吃粽子之外,还有一些习俗和禁忌,也是需要我们了解认识的。而我们在传承这些中国传统习俗文化的同时,其实也是在为自己和家人祈福,让人们都可以生活的幸福吉祥。

以下这些端午节传统习俗和禁忌,您不可不知,请牢记:一不穿,二不去,三要做!可辟邪消毒,端午安康。

端午节老传统之一不穿:1:不穿红色衣服

端午节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楚国,根据史料记载,当时由于楚王误听小人谗言,不采纳大贤臣屈原屈子的谏言,反而将屈原流放。因此屈原感到无比的冤屈,他看到了楚国在不久的将来将灭亡,而自己却无能为力。悲愤不已的他最后用投江自尽的方式,希望能够唤醒昏庸的楚王。老百姓得知此事以后,也感到屈原死的太冤枉了,为了纪念他生前为楚国作出的贡献和他忠君爱国情操,老百姓便自发的用竹子叶和大米包成现在的粽子,投入到江里,避免他的尸体被鱼虾啃食。

久而久之一传十十传百,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和纪念屈原的故事便广为流传。因此端午节也就有了“纪念先人”的寓意。所以在端午节期间为了表达对古圣先贤的尊敬,是不可以穿着红色衣服的。同时端午节亲戚朋友见面也是不可以说,端午节快乐,而是应该说“端午安康”。

端午节老传统之二不去:1:不去水边

6月10日端午节期间,也是降雨频繁的季节。老话说得好:不怕七月十五的鬼,就怕端午节的水。由此可知端午节期间,由于降雨频繁,会导致江河湖海水位上涨,甚至出现洪涝灾害。因此为了我们自身的人身安全,端午节也就有不去水边的习俗禁忌。

2:不去山里

而端午节之所以又被称之为“毒五月”主要是因为,农历五月由于气温升高湿气加大,山林间的各种毒虫也会开始活跃起来,四处活动。因此端午节就有了这样的俗语:端午节天气热,五毒出不安宁!所以这第二个禁忌就是“不去山里”毕竟山林里和野外最容易出没各种毒虫毒蛇,那么端午节指的“五毒”包括哪些呢?其实主要是指:毒蛇,毒蝎子,毒蜈蚣,毒蟾蜍,毒蜘蛛。所以大家了解了这个禁忌后切记不要进山。

端午节老传统之三要做:1:要挂艾草

俗话说得好:清明插柳,端午挂艾!那么端午节挂的草其实指的就是“艾草”,艾草本身属于纯阳之物,具有除蚊虫辟邪的作用。由于夏季各种蚊虫易泛滥生长,容易叮咬妇女和儿童,导致皮肤瘙痒红肿,所以每到端午节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有在门楣上插艾草的习俗。

2:戴香囊桃木五彩绳

除此之外,古人为了保护小孩子,还在端午节特意发明了“香囊”和“五彩绳”,香囊就是用艾草和香味药草包裹起来加工而成,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戴在孩子身上通过芳香的艾草和药草味道,来达到祛除蚊虫叮咬小孩的效果。也有人会佩戴桃木饰品,它的主要用意是为了辟邪保平安,大多用于经常外出的男士身上或者是挂在车里。

3:喝雄黄酒

《本草纲目》中曾经记载过,雄黄酒具有:消毒杀菌作用,而古人通常认为五月五日,属于毒月毒日,因此古人才有饮用少量雄黄酒,以达到泄毒排毒效果,同时对于不能喝雄黄酒的妇女和儿童,人们也会用它涂抹在孩子和妇女额头以及身上来防止毒虫叮咬和杀菌的作用。

端午节将至,作为中国的古代传统四大节日之一,它也有着非凡的意义。我们中国人的老祖宗,用这些传统习俗和禁忌,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月份日子里,巧妙地化解了“毒日毒月”对我们身体带来的伤害,同时在品味传统节日美食粽子的时候,也让大家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古圣先贤们感人故事。我是大海美食文化,端午节将至,最后祝大家端午节安康,顺利吉祥。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