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岁开国少将张力雄逝世,他是最后一位参加过长征的开国将军

真实战争近代史 2024-04-10 21:54:47

大家好,我是霞姐。

将星陨落,致敬111岁的开国少将张力雄将军。

据张将军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4月2日下午在江苏南京逝世,张将军生前也是全国唯一健在的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开国将军。

时隔多年,谈到爬雪山过草地,老将军依然会泪流满面,情不自禁。

他说:“不要忘记长征,不要忘记历史!”

我查阅完将军生前采访的资料,一直在想,他想要铭记的历史是什么呢?

1913年11月21日,福建省上杭县通贤乡障云村燕子塔村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他就是张力雄。

为贴补家用,张力雄11岁就到当地一家纸厂当童工,为做好焙纸和捞纸工作,每天要机械式地重复上万次的动作。那时的他并不知道,自己未来的百年人生会经历怎样的传奇。

在纸厂劳作5年之后,张力雄长高了也长壮了,他听闻红军在离家乡不远的回龙镇开仓放粮,就跑到回龙镇想看看红军到底长什么样。

他仔细打量着眼前的红军官兵,这支操着不同口音的队伍分不出官长和士兵,虽衣衫朴素,但精神抖擞,对百姓说话和蔼可亲,很有纪律性,完全不像反动派所说的那样“黄眉绿眼,牙齿八寸长,额头上都刻了一个‘共’字”。

亲眼目睹红军把打土豪的财物、土地,都分给受苦百姓,救济穷困人家,张立雄暗暗下定决心,这辈子非当红军不可。

那一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积极踊跃参加本地区的农民暴动,两年后转为中国共产党。

身穿军装的张力雄

1932年,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出扩大红军队伍的号召,张力雄在当地第一个主动报名。

加入红军不久,他便被中共上杭县委安排到江西瑞金的红军学校学习,在这里,他不仅如饥似渴吸收着知识的养分,还接受着先进思想的洗礼。

毕业后,张力雄分配到红军第34师100团1营机枪连担任政治指导员,并一直干到担任该团政治委员。那个时期,他最崇拜的人,就是毛泽东。

为了能见毛泽东一面,张立雄可是绞尽脑汁。

1934年,张力雄作为红34师100团的政委参加了在瑞金举行的全军政工会议。

可进入会场才知道,列席代表只能坐在会场的最后几排。会场光线昏暗,座位距离主席台远,张力雄只能隐约看到毛泽东等领导同志的轮廓。

会议快结束的时候,他快速走出会场在大门外守候。散会后,毛泽东走出会场,张力雄上前给毛泽东行了一个军礼。

毛泽东亲切地问他:“你叫什么名字?哪个部队的?”

张力雄回答道:“张力雄,34师100团!”

毛泽东接着又问他是哪里人,当张力雄报告自己的家乡是才溪乡时,毛泽东说:“哦!我晓得,我晓得。才溪是模范乡呢!你要争做模范啊!”

张力雄以坚决的语气回答:“是!”

自此以后,张力雄处处以“模范”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直到百岁之后,他还在想,自己是不是达到了主席所说的模范呢?

这就是模范的力量。

长征途中,张力雄担任红五团教导大队政委。

红五团是全军的后卫部队,承担掩护和收容任务,被称为“钢铁后卫”。

1934年9月底,张力雄率800余名学员,在兴国老营盘白云山阻击国民党军,这是中央红军长征前的最后一仗。

战役打了三天两夜, “钢铁后卫”用血肉之躯顶住了兵力是己10多倍敌人的轮番攻击,为红军主力集结转移赢得了时间。

随后,张力雄率部集结到于都河边,从那里踏上漫漫长征路。

“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人不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这是在四川广为流传的一首民谣。

夹金山海拔4114米,危岩耸突、峭壁如削、天气变化无常,是一座“死亡之山”。

而张力雄居然是打着摆子上雪山的。

1935年6月,张力雄带领的红五团终于到达川西北,准备翻过夹金山后与四方面军会师。雪山下的当地老人看到红军人困马乏,衣衫单薄,连连摇头,不相信他们能翻过夹金山。

第二天早晨,每人只吃了一碗辣椒面与豌豆叶一起煮的糊糊汤,就迅速集合上山了。

红五团一路收容了不少伤员病员,其中还有4名重伤员,而张力雄从过大渡河开始,就一路上“打摆子”,每隔一天打一次。

为了让他翻过夹金山,医生只得将保存了很久、全队仅有的3支奎宁针给张力雄用了一支。

越往上爬,山势越险,道路越窄,空气越稀薄。许多同志不是一不小心就滚下了深不见底的山涧,就是坐下再也没有起来。

快到山顶时,突然乌云翻滚,暴雨夹着冰雹劈头盖脸地砸来,正打着摆子的张力雄寸步难行,冻得牙齿发颤。警卫员赖国标背着张力雄吃力地向前爬着。

突然,赖国标一个翻滚,滚下十几米,幸好被一块大石挡住了,才幸免于难。

最终,凭着顽强的毅力,张力雄和收容组的10位战士互相搀扶着,整整走了12个小时才翻越夹金山。

张力雄将军手绘“我走过的红军长征路线略图”

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力雄所在的红五军团跟随张国焘的左路军行动。

一年多后,已是红五军45团政委的张力雄率部第三次过草地。如果说爬雪山艰苦卓绝,那么三过草地,还添加了一种说不出的苦闷与憋屈。

最令张立雄痛心的是,第三次进入死亡之地时,警卫员赖国标牺牲了。

赖国标是福建长汀人,一路上跟随张力雄出生入死,情同手足。他是过草地时喝了一种不知名的野菜汤后中毒而死的。

赖国标在奄奄一息时,还吃力地从自己衣袋里摸出一小袋盐巴和花椒粉交给他,紧紧地拉着他的手说:“首长,我不能再照顾你了,这是留给你防寒的!”

张力雄泪水夺眶而出,紧紧握住他的手,赖国标断断续续地说:“有机会的话……给我家捎个信……告诉我的父母……我也参加了红军长征……”

时隔多年,每次谈到爬雪山过草地,老将军依然泪流满面,情不自禁。他说:“不要忘记长征,不要忘记历史!”

我想,不要忘记的是那血浓于水的战友情。

张立雄的老家闽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苏区所在地。

在8.6万参加长征的中央红军中,有2.6万是闽西儿女,最终到达陕北仅剩2000多人,可以说,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平均每一里路就损失一个闽西子弟,很多人连姓名都没有留下。

其中牺牲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湘江战役,一次就是高台血战。

当年,以闽西子弟为主组建的红34师,在湘江战役中基本壮烈牺牲了,另有少量人员调入红5军团所辖其他部队,如张力雄、黄鹄显、吴富莲等。

而红5军团和红4方面军会师后,转隶红4方面军建制,在渡过黄河后的高台战役中,几乎全军覆没。

持望远镜骑白马在战场上的张力雄

1936年12月下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为了打通“国际路线”,背靠苏联,决定建立一个有利于回旋的战略基地长期抗战。

为此,红军西路军决定从甘肃靖远西渡黄河,占领甘肃二州(即张掖、酒泉),控制河西走廊。

“钢铁后卫”变为“开路先锋”,12月30日,张力雄所属的红军团一举攻克临泽,全歼该城守敌,然后马不停蹄地向高台进发。

高台位于甘肃省西部,是兰新公路的咽喉要道,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红军要西进,首先必须占领高台。

1937年1月1日拂晓,红5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攻克高台,全歼高台伪军1500余名。

时任45团政委的张力雄带领红军战士一面坚守城门,一面积极向群众宣传红军的性质和宗旨,大力宣传 “一致抗日”等道理。

红军进城后不进民房,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视贫苦群众为父母兄弟姐妹,这与马匪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形成鲜明对比,很快赢得当地回汉群众的信任与支持,高台城内外呈现出一派新景象。

红军两天内连克两城,势如破竹,极大震撼了国民党反动政府和马步芳的“马家军”,他们视高台红军为心腹之患,急欲消灭之。

1月20日拂晓,马家军组织了自攻城以来最为猛烈的进攻,红军指战员视死如归,英勇奋战。

突然一块弹片击中张力雄的左腿,警卫员连忙把他扶到卫生所包扎。

当张力雄包扎完毕准备返回阵地时,一个老乡神色慌张地说:“红军同志,马匪在反动民团的内应下进城了,正在搜捕红军,你腿上有伤,快到我家里躲一躲!”

第四天,马家军放松搜捕,老乡把张力雄装上马车,上盖一层厚厚的杂草和马猪粪,送他出了城。

告别这位善良的老乡后,张力雄强忍腿上的伤疼,冒着严寒,沿着白雪皑皑的祁连山脚,在荒无人烟的旷野上辗转几夜,终于遇见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乡,不仅拿出珍贵的水和麦饼给他吃,还自告奋勇当向导,带着他突破敌人重重封锁线,找到了西路军政治部。

徐向前总指挥见到张力雄,激动万分,紧紧地握住他的双手说:“你回来就好,高台失败了,但革命没有失败!”

此时他才得知,红5军团全军覆没,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团长叶崇本等都牺牲了。

张力雄将军

高台大血战是红军战史上一场异常惨烈、悲壮的战斗。

红5军将士以简陋的武器与十倍于己之敌恶战,坚守孤城达半月之久,歼敌2.5万余人,对配合河东红军战略行动,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起了重要作用。

在张力雄几十年革命生涯中,许多往事随时间流逝慢慢淡忘,但西路军高台血战却永远铭刻心中。

2011年7月20日,张力雄的儿女中兄妹5人来到张掖,在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凭吊革命先烈,并赠送了张力雄题写的“红军万岁”、“高台英烈气壮千秋,不朽精神激励后人”的题词。

不要忘记的,是胜利背后的战友、民众。

1943年,中国抗日战争进入黎明前的黑暗。

日军在先后“扫荡”豫北和豫西的同时,施展“以华制华”的伎俩,收编国民党伪军,疯狂向我党抗日根据地进攻。

时任抗大第六分校政治部主任张力雄奉命创建太行军区第七分区,他的搭档就是太行军区第五分区司令员皮定均,我军著名的英雄虎将。

这是俩人第一次搭班共事,也从此建立了维系一生的战友情谊。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皮定均与张力雄协力组织指挥大小战斗300余次,粉碎了敌人无数次“蚕食”、“扫荡”和破坏,成功开辟了有数十万人的豫北抗日根据地。

1944年9月,皮定均调任豫西,与张力雄分别之际,把唯一的一部电话机送给了他。张力雄知道皮定均指挥作战离不开电话机,坚决不要。

最后,皮定均以一架德国望远镜相赠,张力雄这才欣然接受。

这望眼镜一直珍藏在家中抽屉里,张力雄百岁之后还不时拿出来翻看。一同摆放在桌上的,还有两人在那一年的合影。

张力雄与皮定均的合影

1945年初,张力雄调任河南军区六支队政委,皮定均任一支队司令员,两人又有了并肩作战的机会。

包围登封城的战前,皮定均与张力雄在离城墙不到300米处观察地形。突然,“呯”的一声枪响,张力雄仰面倒地。只见子弹在张力雄的草帽上钻了一个洞,人并没有受伤。

皮定均笑道:“你真是一个打不死的‘程咬金’!你看敌人就不敢打本司令。”

这场攻城战,皮定均、张力雄协力指挥总攻,激战1个多小时,击毙、俘虏敌人2000余人,解放了登封城。

1946年初,国民党30多万军队围困中原军区6万余部队,叫嚣要聚歼中原解放军,重演第二次“皖南事变”。

中原军区决定兵分两路突围,命皮定均率第一旅待在后侧掩护主力突围,完成任务后再自行突围。

以7000余众,阻击30万敌军,这一看是丢车保帅的部署。

虎将皮定均义无反顾,张力雄深知此役凶多吉少,心中暗暗为老战友和一旅的安全担忧。

走出会场时,想到今后不知是否还能再见,张力雄动情地喊了一声:“皮司令!”

两人眼含热泪对视良久,然后紧紧相拥,互相勉励一定要突出重围。之后,俩人分别在彼此的笔记本上留言:“活着的要给牺牲的送花圈、开追悼会。”

两年后,皮定均和张力雄在淮海战场重逢,谈到中原突围笔记本上留言一事,两人哈哈大笑,感慨不已。

全国解放后,皮定均任福建军区副司令员,张力雄任13军政委,分别担任戍守祖国东南沿海和西南边陲的重任。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张力雄任云南省军区政委,兼任云南省军管会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一下子被推到风口浪尖上,成为造反派的重点打倒对象。

直到1973年,被强迫劳动近三年的云南军区领导才从农场返回北京。

其他同志被陆续安排了工作,唯独张力雄在北京海运仓总参第一招待所一住就是两年多。

这时他已62岁,渴望着能尽快分配工作。

1975年初夏的一天,工作一直未定的张力雄有些苦闷,便在总参第一招待所院子里散步,突然听到楼上有人大喊一声:“姓张的!”——多么熟悉而遥远的声音!

多年来只有皮定均这么称呼他。

时任福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没有忘记张力雄,一直在多方打听他的下落和情况。这次到北京参加总部会议的,就住在总参第一招待所,未曾想在这里居然巧遇多年未见的老战友。

俩人相见,分外激动。

皮定均关切地询问张力雄的情况,张力雄把“文化大革命”以来的遭遇一一道出,皮定均听后一边愤愤不平,一边安慰他说:“你放心,党决不会冤屈一个好同志。”

皮定均关切地问:“你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对工作有什么考虑?”

张力雄摇摇头:“我现在这个情况,哪里要,哪里敢要?”

皮定均把桌子一拍,大声地说:“怕什么!我敢要!你是老红军,我了解你,党了解你。”

8年来,张力雄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心里顿时涌上一股暖流,激动得热泪盈眶。

在皮定均的努力下,1975年6月,毛泽东圈阅了中央军委上报的正军职以上干部任免方案,张力雄任江西省军区政委。

两人的战友情还在延续。

1976年7月6日,张力雄到福州参加军区党委扩大会,晚上在梅峰宾馆看电影。

按照座位安排,大军区首长坐第一排,野战军和省军区的领导坐后面,皮定均却坚持要张力雄坐在他的旁边,两人手拉着手小声地聊着。

皮定均告诉张力雄,三军反登陆演习在福州军区与广州军区的结合部东山岛进行,他明天要赶到东山岛协调三军演习,然后还要赶到北京参加朱老总的追悼会。他让张力雄这次利用点时间回老家看看。

“你多年没回老家里,路上注意与我保持联系,从江西进入福建后,一切我都已经给你安排好了。老家很穷,你回去多带点钱。”皮定均小声叮嘱。

想到老战友为自己考虑得如此周到,张力雄感激不已。

他知道皮定均因长期熬夜,患有眼疾,刚刚做过手术,就一再对皮定均说:“你眼睛刚做了手术,这次演习又是真刀真枪,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电影结束后,两人来到电梯前,互相推让半天,张力雄坚持要皮定均先走。就在电梯门即将关闭的瞬间,皮定均又一次跨出电梯,再三叮嘱张力雄:“回老家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但不知为什么,那天晚上张力雄心中一直忐忑不安。

皮定均将军

第二天上午,皮定均乘坐伊尔-14飞机从福州起飞,在空军漳州场站换乘米-8直升机飞东山岛。

中午,福州军区梅峰宾馆九楼,电话铃声大作。接电话的福州军区参谋长石一辰突然对着电话大声吼道:“怎么回事!”

张力雄和其他参会的领导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一下子都围了上来。

只见石一辰放下电话,泪流满面,好一会儿才哽咽地说:“皮司令员飞机失事了!”

张力雄顿感天旋地转,大脑一片空白。他跌跌撞撞地回到住处,与江西省军区司令员信俊杰抱头痛哭。

皮定均直升机在漳浦县灶山不幸失事,飞机上13人全部牺牲。一代名将魂归天宇,年仅62岁。

壮志未酬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第二天,张力雄强忍悲痛,到福州军区总医院向皮定均遗体告别。

在众多遇难者的遗体中,他一眼就认出已经面目全非的皮定均,眼泪顿时夺眶而出。

集体告别仪式结束后,张力雄一个人单独留下来,陪伴在皮定均身旁,再次失声痛哭。

福州军区决定于7月13日召开皮定均追悼大会,通知江西省军区师以上干部参加。张力雄临近出发时,闽赣地区突降特大暴雨,南昌到福州的铁路被洪水冲垮。

张力雄毅然决定改走公路,日夜兼程,用了两天一夜赶到福州。率总部工作组前来处理善后的副总参谋长杨成武一看到张力雄就说:“张政委啊,你们终于来了,我真担心再开第二个追悼会啊!”

追悼会上,张力雄在皮定均灵前献上花圈,履行了中原突围时许下的诺言:“活着的要给牺牲的送花圈、开追悼会。”

不要忘记的,是革命路上的知己,是历史长河中的教训。

晚年,张力雄在采访时,常回忆起自己带兵打仗的岁月,有骄傲,也不忘夸夸皮将军。

“我自认为打仗还是不错的。皮定均打仗也不错,他打仗很勇敢,另外呢,皮定均管理部队,对干部很关心但很严格。”

他说,两个人一起指挥过这么次战斗,从来不吵架,反而是开玩笑很厉害,开玩笑像打架一样的。

活到100多岁,当年一起从战场上挺过来的那些老家伙们,他知道,也没剩下几个了。

他也常忘了眼前的一些事情,有时候打开抽屉会问,望远镜是哪来的?

警卫员回他,你忘了呀,皮将军送你的呀。

他回头对警卫员说,哦,皮将军家住哪里,好久没看到他,也不知道情况,很想念呢。

晚年的张力雄将军

到了103岁的张力雄老将军还是喜欢走走路散散步,他说,让自己找回点当年爬雪山过草地的长征影子。

只有拿着拐杖才能走得更稳当,只是走了半天回头一看也不过区区几十步。

兴时顺应天命,落时得心应手。

他有一个笔记本,怕自己忘事,每天拿本子记一记,今天要做什么。本子封皮是红色的,有毛主席头像,下面写着毛主席万岁。

他记了一辈子,1934年参加全军政工会,毛主席还跟他握过手,要他当模范。

他说,不知道这辈子有没有达到毛主席的要求。

有人说,当兵后悔三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张将军说,“当兵光荣,我一天都不后悔,我非常高兴。”

因为,最后是我们胜利了,不是对方。

“现在就得靠你们了。我们打天下,你们巩固天下。你们搞啦!”老将军在镜头前洒脱地说。

编辑:霞姐 思聪

资料来源:

张力雄:《长征——一生中难忘的记忆》

曾其:《张力雄:力克百战方为雄》

张军光:《皮定均与张力雄的生死之交》

微纪录片《老兵》

关注我,看更多真实战争故事!

0 阅读:6

真实战争近代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