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与领导》:如何让你和团队工作不心累?

郑胜辉 2024-09-06 22:10:35

郑胜辉学习与思考第2453天

前言

《权力与领导》这本书是一本教材,它是百所美国大学的教科书,也是多个国家企业高管培训的教材。作者詹姆斯·克劳森,是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的教授,主要研究领导力。可以想见,这本书的内容包罗万象,汇集了很多经典领导力理论,比如领导要有战略能力,会引领变革,懂组织设计,等等。这些内容你听起来可能感到似曾相识,因此也不是本次解读的重点。

这本书最独到的地方,在于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领导力定义。在开篇第一句话,作者提出,领导就是管理能量。首先是管理好自己的能量,然后是管理好周围人的能量。这里的能量,侧重于心理能量,也就是认知资源充足、内心积极向上的状态。“能量”这个词,就是本次解读的核心词,也是这本书最有创见的地方。

问个问题,你身边有没有能量水平很高的人呢?我想跟你分享我认识的一个人。有一年国庆节,我跟团去山里徒步,认识了一个大姐。她一路上都在热情地帮助大家,一会儿给大家发身份证,一会儿帮大家买饮料,一会儿组织大家点菜。渐渐的,她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我们团队的头头,我们都叫她副领队。

当时我就很纳闷,她不累吗?徒步项目并不轻松,两三个小时起步,我跟几个朋友累得都不想说话了。她忙前忙后,怎么有种精力使不完的样子?

徒步回来后,我跟一个做人力资源的朋友,无意间聊起这个事。她跟我说,你可能遇到了一个能量水平非常高的人。她接着说,一个人的能量分两类,一类是生理能量,一类是心理能量。这位大姐服务别人,表面上看,消耗了很多的生理能量,但服务别人让她感到快乐,所以心理能量一直在增长。她的综合能量水平一直在提升。

朋友的话让我恍然大悟,我也第一次真正接触到“能量”这个词,体会到一个能量满满的人的活力和感染力。

而从能量的角度认识领导力,这个角度很新颖,也有一定价值。在职场中,我们不时会听到“太心累了”“干不动了”之类的言语。这意味着,领导者需要施展能力,激活自己和团队的能量,让自己和团队成员成长为一个个充满活力的能量球。

虽然,书中并没有就能量管理给出严谨的学术框架,但依然提供了不少值得践行的观点。本次解读,将沿着领导力的全新定义,将书中观点分为两部分讲解。第一部分,关于领导者怎么管理自己的能量;第二部分,关于领导者怎么管理团队的能量。

第一部分

领导者怎么管理自己的能量?

共鸣模型

在经典的职场剧里,职场精英的一天,是这么展开的:踩着高跟鞋从车里下来,在“老板好”的招呼声中点头微笑,在会议中侃侃而谈,下班后还要健身。但镜头外,飘红的业绩压力下,没睡好的黑眼圈,闲置已久的健身装备,似乎才是现实。

我们好奇,那些看起来自信满满,持续获得高成就的人,为什么可以一直保持高能量水平呢?比如,一位100米仰泳世界纪录保持者、一位在全球各地举办音乐会的知名爵士乐音乐家、一家企业连续10年取得40%增长率的CEO和一位正在为第400位病人做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胸外科主任。他们为什么一直精力充沛、自信强大的样子?

有一位心理学者真的做了研究。他访问了如上所列举的,将近500名世界级的成就者,发现,他们所遵循的思维和行动模式,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他把这个模式总结成了一个模型,叫共鸣模型。

这个模型说的是,这些一贯表现优异的人,都经历过而且特别擅长利用自己的共鸣时刻。共鸣,指的是一个人触达绝佳水平时,内心无比和谐,身心合一的感受。在这些人进行艰苦卓绝的准备,甚至遇到重大挫折时,会通过不断重温自己的共鸣感受,来提高自己的能量。

共鸣体验,依赖的并不是拿了金牌,或者坐上了首席执行官这样的外在成就,而是一种自己充分投入、享受正在做的事情时,自然而然产生的感受。比如,对于游泳奥运冠军来说,他的共鸣时刻是在水中轻松加速时体验到的那种和谐感,而不是金牌。

或许有人曾猜想,取得惊人成就的人,应该是特别能忽略自己感受的人。他们必须时时暗示自己,“不要关心有什么感受,交出成绩!”或者“为了成功,这点苦痛算什么。”才能咬牙坚持下来。

但研究者发现,这是一个偏见,这样做反而会让能量消失,人走向平庸。研究者把这种强迫自己努力的行为,叫“义务循环”。也就是在反复的训练中被迫地练习,结果往往是动作越来越机械、勉强,把着眼点放在自己的方方面面有没有做到位,结果越在乎,表现越不好。作者说,就像打高尔夫球时,你越是想要全身的每一块肌肉都摆对位置,越是身体僵硬,打不好球。

而真正获得高成就的人,虽然看起来也在艰苦地努力,但是内心的循环截然不同。他们更关注自己的感觉,允许自己充分体验做这件事本身给自己带来的力量感。在遭受挫折时,他们会把结果放在一边,把精力集中在做这件事本身的愉悦感上,并且让自己一遍遍重温曾经的共鸣时刻,获得新的能量,而后克服困难,获得新的共鸣时刻,达到能量的正循环。

而且,作者提醒,共鸣感受是可以转移的。他有一个亲身经历。有一次,一位资深教授来听他讲课。他在课堂上使出浑身解数,课后小心翼翼寻求反馈。教授直截了当地说:“你的课很无趣。但是,我发现你打篮球的时候,神采飞扬、步履轻快,你必须在课堂上揣摩怎么打篮球。”作者领悟到,自己太在乎讲课的具体动作,反而忽略了内心感受。而唤起好感受的方法,是识别出自己在其他什么地方获得了共鸣,而后把它转移到手中的事情里。

比方说,你正在被各种工作任务折腾得疲惫不堪,请停下来,想想,你的共鸣时刻是什么?那种感觉是什么?在内心一遍遍地重温它,你就能渐渐感受到,内心的能量在恢复。而且,一个充满能量的人,即使无意领导别人,人们也会不自觉被你吸引,领导行为会自然发生。因为你的状态本身就有感染力。

控制点模型

说到模型,咱们再来说另一个引人深思的模型,叫控制点模型,它同样由一位心理学家提出。这个模型面对的是一个挺纠结的问题:你是一个由内而外生活的人,还是由外而内生活的人?

由外而内生活的人,会倾向考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而修改自己的想法,不按真实的意愿行事。最极端的表现是完全失去自己的主张,控制点为零。这样的人的另一面,是适应力很强。书中举了一个短篇小说《黏土》的例子。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生活在都柏林的中年女人,她适应性很强,不论与什么群体在一起,她都会改变自己,适应这个群体,仿佛一块任人拿捏的黏土。人们称她为“和平的缔造者”,但是她的内心却无比孤独。

而由内而外生活的人,会更多考虑自己的看法,忽略别人的想法。极端的表现是,无比自恋自大、个人主义,控制点为百分之百。

当然,绝大多数人是处在两者之间的灰度区间。不知道你有没有心里默默地评估,你的控制点有多高?而一个卓越的领导者,一个想要保持高能量水平的人,到底是该倾向由外而内的生活,还是由内而外的生活呢?由外而内的生活,可能会丧失自主性,被世界掌控;而由内而外的生活,可能会导致心智闭合,思维固化。

这本书的建议是,作为一个领导者,要倾向由内而外的生活,也就是活得更加自我一点。作者说,高管的特征之一,就是强烈的自我意识,也就是深刻地知道和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被轻易改变。为什么很多人害怕当领导?就是太顾虑别人的感受。然而领导者要勇于提出不同见解,敢于被别人不喜欢。

前段时间,我在刘擎老师的一个线上讲座中,听到了类似的问题。刘擎老师的答案能给我们更多的思考角度,在这里也跟你分享。当时有同学提出困惑说:人到中年,我很担心自己思维固化,想要突破自己,但又担心失去了自己的坚持。我该怎么办?刘擎回答,这确实是很微妙的。你不能轻易被改变,除非你辨识出哪些是需要改变的。

什么意思呢?首先,保持开阔的视野,看到世界的多元,是很重要的。柏拉图的洞穴寓言说,有些奴隶本来被绑在洞穴里,他认为这就是全部的真实世界。直到他被带出了山洞,看到了另一个洞穴,才知道自己活在一个洞穴里,才发现了自己生活的相对性。能借由对他人的观察,反观到自己所相信的一切都有相对性。这本身是很有意义的。

但是,刘擎老师强调,你是相对的,并不意味着你没有理由坚持。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经过深度思考。我们有没有认真地思考过,我们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或者价值观,哪些应该坚守,哪些应该调整?同时,这些思考,不要在事件发生的当下,而要在反思的情景下。25岁的时候,你看起来很糟糕的事情,过几年再回头看,其实有珍贵的地方。而你本来认为的财富,可能其实是债务。

我们需要在一个不太近的视野中,反思、回顾我们的故事,来真正辨析哪些是真正给你带来美好的东西,这中间有什么是需要坚持乃至捍卫的;哪些是不美好,这中间又有什么需要摒弃和改变的。久而久之,我们会在辨析中成为一个内核稳定的人。

所以,在刘擎老师看来,由内而外还是由外而内的生活,只是结果。重要的是,保持开放的心态,在反思中审慎地对待改变。

说到反思,这是贯穿整本书的一个重要观点。作者多次鼓励领导者,要对自己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他指出,要影响别人,首先要了解自己。领导者应该是最了解自己的那群人。

坏模因模型

而书中提到的,最深刻的反思,莫过于接下来要讲的第三个模型:坏模因模型。这也是我认为践行起来最艰难的模型。它需要我们剖开自己,这个过程并不舒服。

这个研究很经典,来自1976年道金斯的著作《自私的基因》。道金斯指出,我们生来有两种非常强大的遗传,一种是基因遗传,它决定了我们的头发和眼睛的颜色,我们的新陈代谢和体型等身体特征,甚至还包括我们的行为模式。

但是除了基因,还有一种非常隐蔽,但是影响极大的遗传,那就是父母的养育方式和环境赋予你的模因。这些随着时间逐渐传递给你的想法、信念、价值观等,像基因一样根植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

在模因里,很可能隐藏着深深束缚我们的限制性信念,它阻碍着我们释放自己的能量。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在电影《黑天鹅》中,主角妮娜的母亲对妮娜实施严格控制,严重影响了她在芭蕾舞团的表现。妮娜的技术无可挑剔,但是在心理上缺乏自信,总是演绎不出角色内在的激情和魅力,甚至出现了精神问题。

作者指出,作为成年人,或许我们无法超越自己的基因天赋,但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超越自己的模因天赋。尤其作为领导者,很可能把个人的限制性信念带到企业中来,所以要更清楚地了解我们个人的模因,并且决定哪些模因是永远留在自己、同事、下属身上的,哪些要彻底根除。

比如,有些人特别怕当领导,即使上司赏识给机会,他都不接受。追溯原因,原来是生活在尊卑有序的家庭,变得畏惧权威,更加畏惧自己有权力的样子。再比如,有领导者特别有责任感,但是一场项目结束后,身边的人都离职了。他剖析自己,发现他从小背负着整个家庭的重担,责任感其实是一种控制,让周围的人感到巨大的压力。

作者说,如果我们不进行这种反思式的审视,让自己的能量始终封印在前辈们的规训之下,就无法真正设计自己的生活,更不要说去真正地影响别人了。成熟和有远见的领导者的标志,是认清自己的模因,看到自己的人格空洞,拿出勇气,挑拣我们愿意保留和利用的模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变得更自由,更成熟,更独立,也更真实。

具体怎么做?回到本书一直在强调的,领导者要不断反思和自我评价。在意识到问题在发生时,停下来思考,我为什么会这么认为?谁告诉我的?我决定相信吗?我可以怎么改变?

保持高能量的具体动作

到这里,我们谈了三个比较抽象的方法,也就是三个模型。共鸣模型,提醒我们要寻找和利用自己的好感觉;控制点模型,提醒我们要坚定自我信念,不要被轻易改变,除非我们经历了深刻的思考;以及坏模因模型,提醒我们有勇气看到自己的限制性信念。总结下来就是八个字:寻找热爱,稳定内核。

除此之外,书里也有几个具体可行的提高能量水平的动作,能让我们从生活的点滴细节中改变。

首先,可以通过认真的自我观察,识别自己的能量增强因素和消耗因素,站在能量管理的角度,而不是时间管理的角度去安排自己的一天。

作者说,时间管理专家会强调你要讲究时间分配,注重效率。但是他的一位外科医生朋友,虽然非常忙碌,但是更注重管理自己的能量。比如,有两条从办公室到手术室的路线。直达路线是穿过一条狭窄、空荡的走廊,走廊上常常堆着纸箱和其他闲置物品。另外一条路要绕点弯,先要绕行一条铺着地毯的走廊,然后穿过一个阳台,在这个阳台上可以俯瞰大堂。通过认真的自我观察,他注意到,当选择直达路线走到办公室时,他的能量会有点低落。而当他选择那条较长的绕弯路线时,他更高兴、更振奋、情绪更高昂。所以,他会选择绕远路。

这位外科医生还很注重吃完东西后的感受。吃什么让自己比较开心?吃什么他感觉平平?不是从健不健康的角度,而是从自己的能量出发。他一步步从自己的饮食中去除了消耗自己能量的食物,保留了增强自己能量的食物。这位外科医生的做法,可以借鉴。

还有,要注意克服低能量的习惯。在对高管的调研中,作者发现,即使这些看似非常理性的人,生活中7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动作,没有经过大脑思考。而这其中,可能一直隐藏着消耗能量的行为。比如,有的人的口头禅是,“烦死了”,或者动不动就叹气。这些行为自己都意识不到,但其实一直在消耗你的能量。我们要注意观察自己,发现低能量的习惯,主动克服。

第二部分

来聊聊领导者怎么去管理别人的能量。

我们先从一个事件说起。最近,也就是2024年5月份,一位互联网大厂副总裁的辛辣言辞,引发全网热议。她说“我不是员工的婆婆,为什么要关注她的家庭?”“我跟员工是雇佣关系,没有义务去了解他的家庭。”

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我正在读这本书。迎面而来的句子,似乎能对这个事件形成一些解释。书中说,“有一些领导,希望员工走进公司时忘掉自己的思想和情绪,只要干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他们只关注浅层的方面,也就是一个员工的行为。他们并不真正关心员工内心发生了什么。”

三层领导力模型

进而,书中提到了一个重要的领导力模型,也是本次解读提到的第四个模型,叫三层领导力模型。管理员工能量的方法,就隐藏在这个模型里。

作者说,领导力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领导,管理看得见的行为;第二个层次的领导,管理有意识的思想;第三个层次的领导,管理员工无意识,却时时在左右他们思想和行为的价值观、信念、情感等内心的观念和感受。而真正能够激发团队能量的,是第三个层次的领导。

这个层次划分,仿佛让我们戴上了一个洞察力眼镜,抽象的领导力在我们眼中有了层次。不知道你的公司,领导力体现在哪几个层次呢?

很显然,这位前大厂高管,是典型的停留在第一个层次的领导者。这一层次的领导,惯用的方式是指令、考核、物质奖励,并不在乎员工在想什么、感受如何。

书中指出,这个方式并不是不正确,它最大的好处是,清晰、简单、好测量。事实上,自工业革命以来,一直到20世纪中叶,行为管理都是全球最流行的管理方式。如今,在公司里,也随处可见第一层次的领导,比如打卡考勤、绩效考核等等。

但是作者提醒,如果仅仅在第一个层次领导,会让员工失去能量。员工被压抑在固定的角色盒子里,在心理和情绪上与自己的工作脱节。人虽然来上班了,但是头脑和心灵没有放在工作上。

第二层次的领导,比第一层次的领导进了一步,开始在意员工的思想。这一层次的领导,提倡用逻辑,用数据,通过讲道理的形式来说服员工。但是,作者提出疑问:我们论证的逻辑,我们引用的假设,不也是时时在变的吗?谁能保证自己说的就是绝对正确呢?况且,员工没有做事的动力,难道是因为他们不懂道理吗?答案很可能是,道理都懂,但就是不想做。

所以,作者提出,只有跃迁至第三层次的领导,在员工心灵的层面,重视员工的内在观念和感受,与员工的价值观产生共鸣,跟员工产生情感链接,才是最能激发员工能量的行为。

而且,由第一层领导跃迁到第三层领导,也不是一个简单的领导力爬坡,背后是对市场结构性变化和组织价值观变化的洞察。

第一个层次的领导,背后的价值观是,企业是功能中心,要按怎么做最有效率,成本最低,收益最大来运转,也就是按照一种功利的取用逻辑来运转。

但是从20世纪中叶开始,全球进入体验经济时代。高额的利润不是来自商品,而是精神体验。作者强调,你可以衡量一个服务员打扫了几张桌子,但是你没办法衡量他的笑容,如果你要衡量,他就会假笑。而且,全球的经济环境也变得愈发不确定,靠自我榨取,把自己工具化来换得人生跃迁的路线,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怀疑。

在这个背景下,员工对组织的期待,社会对“到底什么是一个好组织”的标准,开始发生变化。我们期待,企业不只作为一个功能共同体,还是一个可以容纳情感的地方,不是完全的取用关系,还有情感的链接,有价值观的认同,有对个人的接纳。

书里说,有一种声音是,只要这个人够专业,他就会懂得,不去管自己有何感受,只有小孩子才根据感受做事。还有一种声音是,在公司这种利益关系里,谈感情,谈感受,是不是太理想化了?但是,如果你真的静下来想一想,你的感受影响你的表现吗?每个人都会给出肯定的答案。所以,或许认为一个复杂的人,进入市场关系后就能化身为单向度的机器,才是把人简单化了。

当然,践行第三层的领导,不是说完全摒弃第一层的领导,摒弃以效率为中心。功能是企业的基础,情感和效率之间,最美好的状态是彼此增益。甚至,让组织展现超出功能组织的超越性,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

说一个我印象很深的例子。有一年,我作为志愿者,帮忙组织一次企业参访,我和同事提前一点时间到企业准备。负责接待的女孩儿跟我们说,不好意思,我们换一个会议室吧,那家会议室窗关不严实。在路上边笑边说,客户都是我们的大熊猫,可不能生病了。

我对这个公司好感顿生。我相信她不是故意表现。一家企业或许可以强制员工,把接待流程做得一丝不苟,但是没办法控制一个员工能不能贴心地想到,客户会不会感到冷。这中间的人与人之间的链接,是一个企业在刚性的效率之外,情感的部分。

视人为人

如何站在第三个层次领导?这显然是个很大的话题。书中的不少章节都给出了方向或技巧。比如,领导者要探究员工行为背后的价值观是什么,从而帮助他跟企业的价值观共鸣。另外,领导者本人的道德基础对于能否形成感召,至关重要。卓有成效的领导者有四大修炼,虽然听上去很简单,但是要达到并不容易。那就是,讲真话、守承诺、讲公平、尊重个人。只有这样,你才能从价值观的层面得到员工的认同。

而这一切,背后的根本性问题是,你眼里看到的,是一个个角色,还是一个个人?如果你看到的是一个个人,那么行为自然会朝向正确的方向。

比如,要从员工的行为中去推断他的价值观是什么。就是对员工从人的层面产生好奇,他跟你一样,也有内心的热爱,也有模因的束缚。理解他人的价值观,才能影响、共鸣,引发追随。

再比如,关注对方的情绪。员工不是冷冰冰的机器,如果你能看到他的情绪,帮助他处理情绪,你就能赢得他情感上的认同,甚至感激。问个问题:你能否识别每天跟你一起工作的同事的情绪?你愿意帮助他们管理情绪吗?

再比如,领导者要守信用。不要承诺你无法实现的东西,别想假装你没有的东西。如果你无法做到你要求他人做到的事,那就不要提出这样的要求。因为这都在影响他人对你的信任。

还有,尊重每一个人。因为尊重对方,相信对方具备内在价值,所以注重倾听的质量。作者提到,我可以问自己这么四个问题,来检验自己是否真的尊重员工。对于我们每天见到的人,我知道他们的名字吗?对于我每天都见到的人,在和他们相处的短暂时刻,我正视他们并真正关注他们吗?在别人说话时,我是认真倾听,还是打断他们?

所以,第三层领导力的核心,是视人为人的价值观。人并不是因为参与了市场交易,就不再是社会的人了,人永远是社会的人。人和人彼此的关爱、尊重、情感,永远被人类社会需要。而市场的运作,正是嵌入在人类社会当中。

结语

核心是四个模型:

第一个模型,共鸣模型,它提醒我们不要着眼在纠正自己的具体动作上,而是寻找和利用内心的好感觉。

第二个模型,控制点模型,它提醒我们,领导者要倾向由内而外的生活,不能轻易被改变,除非你辨识出哪些是需要改变的。

第三个模型,坏模因模型,它提醒我们,要勇敢地认清自己的模因,拿出勇气,改变深藏在我们心中的限制性信念,不要让自己的能量始终封印在前辈们的规训之下。

第四个模型,三层领导力模型,则是让我们看到员工作为独立个体的情感纬度和人格的丰富性,让我们学会更多面地看待一个人,从价值观和情感的维度感召一个人,而这需要领导者自己修炼自己的道德。

梁宁老师说,世界不是由生意构成的,而是由生命构成的。商业的本质是服务于生活和生命,而不是反过来。一个更文明的企业,不是更大的规模,而是提供更多的空间。让更多的创造性,在新空间里得以发挥;让更多人的生命能量,在新空间里得以放置。让人性的复杂性、人类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能够在不断生长的新空间里各得其所。

撰稿:李方圆;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资料来源:得到APP听书栏目。声明:除原创内容特别说明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和音视频均来源于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在文章下方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妈妈有焦虑,来母亲智慧文化馆!

地址:杭州南宋御街“密不可分母亲智慧文化馆”

联系人:叶子老师

0 阅读:0

郑胜辉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