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西汉有,以南越为中心的“外臣模式”?其实是西汉妥协的结果

英叡谈历史 2023-03-18 04:33:00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公元前206年,一统天下的秦朝灭亡,取而代之的是汉高祖刘邦称帝。秦朝时期,秦始皇南统南越,北压匈奴,创造了中华文明的大统一。

汉朝上位,那些受秦朝册封或者被秦朝管制的南越、东越、朝鲜等地区开始自行独立为王。汉朝为了和各国之间保持联系,继续统治他们,便与他们“约为外臣”。

“外臣模式”是汉朝与周边国家开创的独特的管理模式,接下来我们以南越国为例,分析汉朝与南越之间的“外臣”关系。

一、自立为南越王,成为汉朝威胁

秦朝末年,中原地区爆发了以陈胜吴广等领导的农民起义,中原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远在南越的郡尉任嚣听说了中原的情况,立马对南越地区做出了安排。

任嚣当时病入膏肓,无法领导全局,只好将南越之事交由自己的亲信赵佗来办理。“吾恐盗兵侵入此地,吾欲兴兵绝新道。”为了保护南越,赵佗关闭了与中原的通道,杜绝通商。

南越地区虽然距离中原较远,但当时依然是秦朝的国土,起义者众多,叛乱也多,南越难免会受到影响。任嚣这个提议,是为了保护已经安定太平的南越地区。

“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南越被秦朝统治,但中原夺权战争不涉及南越,南越属于独立的洲国,若是秦朝灭亡,可以自立为王。

秦朝灭亡之际,任嚣并未出兵帮助秦朝平乱,第一是任嚣之前有秦始皇的密令,哪怕中原有难,也不准带兵撤离南越地区,第二是因为南越地区早已安定,不能再去趟中原的浑水。

秦朝灭亡了,任嚣去世了,赵佗成为了新的南越领导者。他听从了任嚣的建议,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王,建立了南越国。

南越地区在赵佗的领导下发展逐渐强大,兵力逐渐强盛,国富民强。反观汉朝建立后国穷兵弱,经过几年的斗争,中原的力量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面对南越称王建国的局面,汉高祖刘邦实在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统一南越。但是南越势力的逐渐发展,在一步步威胁中原地区的地位。

所以汉高祖刘邦为了稳住政权,牵制赵佗的势力,想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来统治南越国。

二、承认赵佗的地位,南越成为“外臣”

汉高祖刘邦知道自己现在没有精力去攻打收复南越,便想出了第一个政策:靠长沙王吴芮来牵制南越王赵佗。

吴芮在楚汉之争中立下大功,为西汉王朝的建立付出了巨大的贡献。刘邦便封他为诸侯,将长沙、桂林、象郡、南海等地作为封地赐给吴芮。

上文我们说到,桂林、象郡已经被赵佗收复统领,刘邦真的不知道这个情况吗,当然不是。这一政策是“借刀杀人”。

刘邦做出这样的决策有两个原因,第一:借吴芮之手将赵佗的领土抢夺回来,达到统一的南越的目的;第二若是吴芮无法对抗赵佗,也能引起他俩的矛盾,相互牵制,削弱赵佗的力量。

利用吴芮达成自己的目的,刘邦这一计策按理说是非常完美的。可是他没有想到赵佗在南越的力量和威望如此之高,南越已经不可小瞧了。

吴芮这个长沙王形同虚设,对南越的势力丝毫没有牵制作用。吴芮连南越的地界都进不去,更谈不上去对抗赵佗了。

此计不通,再生一计。刘邦为了巩固政权,减少国家纷争,尽快恢复生产,只能有一个办法,那便是求和。

高祖十一年五月,汉高祖刘邦承认了赵佗的地位,下昭奉赵佗为南越王。汉高祖派遣陆贾作为使者出使南越,亲自为赵佗加官进爵,将他成为“外臣”。

将赵佗成为“外臣”是因为赵佗并无参与中原战争,对楚汉之争未立下大功,本不应该受赏。但因其自立封地,又是域外异族,所以得“外臣”称号。

“外臣”只是一个叫法,为了和“内诸侯”区分开。外臣和诸侯的册封仪式相同,刘邦以赵佗有百越之功为由,为其加封、授玺,并“剖符通使”。

赵佗以“外臣”身份,服从刘邦的统治,将刘邦奉为君主。两人达成了君臣之间的关系,但比起忠实的臣子,外臣又有敌对的意思。

外臣毕竟不是跟随刘邦打天下,被皇帝自愿册封的,而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赵佗有“南边祸害”的威胁和实力,说是外臣又是敌国。

外臣是介于诸侯和敌国之间的微妙关系,相处的好则是忠心哼哼的臣子,相处不好就变成为祸一方的敌人。

赵佗接受汉高祖的册封后,恢复了南越和中原的通商贸易,促进了两地经济发展。赵佗身为外臣自然要尊奉汉朝的契约和条例,还要每年对其进贡朝拜。

南越和中原因“外臣”模式处于和平发展的态势,两者各自发展互不打扰。可是这样的模式被吕后破坏了,使得赵佗自立为帝。

三、自立为帝,两帝并行

汉惠帝在位时依旧实行汉高祖的安抚政策,和南越保持“外臣”模式。但是这种局面随着吕后垂帘听政而结束,吕后直接排除异己,激化了两地矛盾。

吕后实行区别对待政策,将南越称为蛮夷之地,不准许中原和南越之间进行经济往来。吕后直接发文通告,不准铁器和牛羊牲畜流通到南越,严重影响了南越的经济发展。

南越不产铁,之前的牛羊都已经老了,吕后的政策是在激化两地的矛盾,危害南越的民生发展。南越派使者和吕后和谈上书,结果吕后直接将使者关押,解除了两者的“外臣”关系。

因为吕后一而再再而三的不尊重南越,赵佗无需再压制自己的内心。吕后的得意忘形,给了赵佗反叛的理由。赵佗直接在南越建国,封自己为帝,中原和南越形成了两帝并行的局面。

吕后派兵前去剿灭赵佗,可是南越地区阴冷潮湿,士兵得了瘟疫,水土不服无法出兵攻打。南越和中原的战争持续一年多,中原兵败。吕后去世后,中原和南越停战,恢复和平。

汉文帝登基后,为了安抚南越,实现边境的和平,主动向赵佗求和。汉朝如今的实力不适合出兵征战,汉文帝只好委曲求全,请求和平。

前元元年汉文帝不仅派遣陆贾再次去往南越说服赵佗,还为赵佗修缮祖坟。“愿王分弃前患,终今以来,通使如故。”

汉文帝希望赵佗能够去帝号,恢复南越王的身份,两地恢复通商,再次实行“外臣”政策。赵佗心里清楚,一直和大汉僵持下去并不是一件好事。

汉文帝既然给了自己这么大的面子,那自然应该下台阶。“愿奉明诏,长为藩臣,奉贡职。”赵佗再次成为南越王。

赵佗虽然明面上给足了汉文帝面子,但是在南越依旧以南越帝自称。汉文帝也没有完全对赵佗放下戒心,而是在南越边境加固了防守,派重兵保护。

汉文帝和赵佗虽然继续实行“外臣”模式,但是两者之间早就没有了信任。两地的关系就如一个拉紧的弹簧,随时能断。

四、兵力强盛,收复南越

汉武帝登基后,西汉的兵力和国力都已经恢复。国富民强是汉武帝时期的繁荣局面,汉武帝再次加强兵力和军事管理,使得西汉的军事能力再上一层楼。

汉武帝登基后一心想要统一南北边境,平反边境之乱。困扰西汉多年的“匈奴”在汉武帝的领导下,再也不敢进犯中原边境。

汉武帝手下有强将,在国家兵力充沛,经济繁荣之际,出兵讨伐不安的诸侯成为了汉武帝时期的重中之重。

赵佗虽然每年都会进朝纳贡,但是依旧在南越称帝的行为,早就引起了汉武帝的不满。

汉武帝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时机出兵南越,直到汉武帝建元四年,赵佗去世,南越发生内乱。

南越内乱,汉武帝以平定叛乱为由,派出五路大军南下平叛,趁机掌握了南越。平乱之后,赵胡继任南越王,太子婴齐作为人质前往汉朝皇室。

汉武帝直接掌握了南越的主动权,有人质在手,压制了南越。直到赵兴即位,因赵兴母亲是汉朝人士,所以听从了母亲的建议,向汉武帝请求废除边关。

赵兴即位后,南越再也不是“外臣”身份了,而是和内诸侯一样。南越的官吏都是由汉朝指定,采用汉朝的法律。

汉武帝一步一步拿下了南越,元鼎六年趁平复南越叛乱之际,直接废除南越王,在南越设立九郡。南越彻底成为了汉朝的直属领地,汉武帝统一收复了南越。

结语

南越之地的“外臣”模式是西汉针对南越的特殊性专门实行的政策。不同于大臣、诸侯、敌国,是介于和平和对立之间的复杂关系。

西汉前期国力不足,不足以收复南越,于是选择以“外臣”身份和平相处。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乘胜追击收复南越,一统天下。

参考资料:

《史记 南越列传》

《论赵佗和南越王国》

《汉书 吕后记》

0 阅读:8

英叡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