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最具争议人物《李鸿章传》(4/4)

名著解读 2023-09-19 17:17:44
第三部分

好,我们来说最后一个问题,既然李鸿章丧权辱国,为何还能受到各方的认可和尊重?

在甲午战争结束一年之后的1896年,李鸿章作为中国皇帝的特使,远赴俄国去参加俄国皇帝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并且,顺道去访问了欧美各大列强国家。但令人不解的是,李鸿章的这次环球访问,受到的却是皇帝级别的待遇,所到之处无一不是各国的总统、皇帝、女王亲自接待,工商界人士也纷纷邀请李鸿章去参观他们的港口、工厂和新式武器。如果非要说各国政要款待李鸿章是为了给他下套,为日后瓜分中国提供便利,非要说工商界人士拉拢李鸿章是为了让他购买更多的军舰和大炮,那么欧美底层民众对李鸿章的追捧和欢迎又如何解释呢?

据说李鸿章到达美国的时候,不仅是美国总统夫妇停止了在海边的度假亲自回来接见,而且在《纽约时报》称之为“盛况空前的欢迎仪式”中,竟然有50万纽约市民走上街头,就为亲眼看一下身穿黄马褂的李鸿章,在那段日子里,李鸿章说的话、吃的食物、穿的衣服都会成为舆论的焦点,甚至有人还会拿李鸿章出来做营销,有一家名为《纽约日报》的报纸就贴出了这样的广告画,说李鸿章绝对不会错过星期天的《纽约日报》,而在美国,至今还有以李鸿章命名的中国菜。那这就很奇怪了,因为我们知道,就在一年之前,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惨败,在西方人看来,过去的三四十年,东方的中国和日本都在向西方学习,而且都搞的有模有样,一派蒸蒸日上的气象,但是甲午战争一打,西方人就看清楚了,原来中国只是一个空架子,是斗败了的公鸡,看来,亚洲的老大是人家日本,而李鸿章,不管说战败的责任是不是在你,但赔款割地的条约总归是你签的吧,你的名字,始终是和丧权失地的耻辱连在一起的。

那么这样一个来自东方弱国的败军之将为什么又会受到这样的礼遇呢?在这本书的结尾,梁启超原文引用了当时的日本报纸上的对李鸿章的一篇评论,文中写道,“即使是在李鸿章事业最兴盛的时代,他在朝廷内部的势力都是相对薄弱的,但他可以凭借机智纵横天下,能够心平气和、从容地解决各种困难和纠纷,找遍全世界,都少见能与他相比的。而他办理洋务是否有成效也先不说,然而究竟是谁引导清朝进步到今天的程度的?因此不能不说,是李鸿章。”可见,或许正是李鸿章的务实和实干、在局限的环境中从容地解决困难的这种品质,使他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中国角色,也正是他不爱惜名声、不逃避责任的个性使得他在满清朝廷、当代精英、西方国家甚至是在敌对的日本都能获得认可和谅解。

总结

说到这里,这本《李鸿章传》就跟你讲得差不多了,我们来总结一下。

首先,为什么李鸿章是不可替代的?因为他在战争、外交上都经过了考验而且有丰富的经验,而且他对时局和西方文明有深入的理解,对外国人来讲也是一个难得的可以交流的人,而更重要的,他是一个忠于皇权,踏实肯干而且愿意承担恶名的人。第二,为什么李鸿章这么厉害,却又搞得丧权辱国割地赔款?除了时代和环境的局限之外,梁启超认为,缺乏眼界和见识,使得李鸿章仅仅是一个“时势所造的英雄”,无法成为能够创造时势的英雄。第三,为什么李鸿章还能受到各方的认可和尊重?因为他不惜名声、不避责任,能在局限的环境中从容地解决困难,这种积极的态度和坚强的品质是值得尊敬的。

0 阅读:34

名著解读

简介:带你了解和理解名著,更有效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