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5日招行银行召开了2023年股东大会,第二天官网就挂出了股东大会问答环节的文字实录,不得不说招行董办的工作效率超高的:
下载链接:
https://s3gw.cmbimg.com/lb50.01-cmbweb-prd/cmbir/20240625/28983e82-25ab-4ac6-ba88-2662554be680.pdf
整个交流环节总共有9位股东获得了提问资格。我简单捋了一遍,总体来说问答披露的有价值信息不多。这个结果在我的意料之中,股东大会历年给出的有价值信息都不多。主要责任是提问的人水平不行,浪费了大好的提问机会。比如,有个提问者莫名其妙地说了一堆双碳减排的话,问题也不明确。结果搞得王良行长都不知道该怎么回,只好说了一堆套话。
另外管理层也不愿意在这种大会上说太多,可说可不说的内容,管理层通常选择不说。毕竟很多问题涉及到招行的二季度的业绩,这种公开场合根本不可能披露。这也是我从来不去参加股东大会的原因,费时费力还没啥收获。下面我就把其中相对比较有价值的问题信息提炼出来:
息差下滑,业绩承压
净息差走势和业绩表现一直都是投资者和分析师最关注的问题。在9个投资者中有2位问了相关的问题。我们在看王良行长的回答时,首先应该清楚净息差下滑和营收下滑不完全同步,营收下滑和净利润下滑也不完全同步。
因为在净息差和净利息收入之间有一个生息资产增速进行调节,在营收和净利润之间有一个减值损失计提进行调节。我在年初的行业净息差展望中就说过,净息差同比下滑是必然的,唯一的看点是下滑的速率。只要净息差下滑的速率下降,低于规模扩张的速度,那么营收就有望恢复正增长。
另外,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王良行长在回答相关问题的时候有一个很巧妙的语境转换。第一部分讲招行的营收和净利润在一季度下降,从二季度看全年形势也不容乐观。第二部分王行长讲了不容乐观的4个原因:1,一季度净利息收入和非息收入下降的原因;2,人行2月下调5年LPR;5月取消按揭利率下限;4,信贷需求不足竞争激烈资产收益率下降。
前两部分注意2个点:第一什么叫全年形势不容乐观?不容乐观是一个很模糊的修饰语,净利润负增长叫不容乐观,低速增长也叫不容乐观。因为,乐观是没法定量的,不同人对乐观的理解也不同。第二,对于不容乐观的4个原因全部来自于资产端收益率下降。我们都知道净息差是由资产收益率和负债成本共同作用决定的。但是在这里王行长并没有谈招行的负债端的成本如何变化。接下来,王行长话锋一转,说了一句
整体来看,我判断利息收入的增长未来还会进一步下探,但下探空间有限,原因如下:
从这句往后倒是在讲净息差不可能明显下滑的原因,但是上下文语境切换到整个银行业。阐述了银行业净息差已经过低,不利于银行业的稳定,而且监管层也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最后,就是王行长对于招行净息差的定论:会下行但是下行速度放缓,盈利水平也会底部企稳。
从王行长的回答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语言艺术的大师。既暗示了他对招行净息差走势的判断,但是又回避了其中最关键的负债成本如何变化。看起来好像说了很多但是又像是什么都没说。不过好在我在这一部分的开头就铺垫了,只要净息差的下降速率变慢,营收依靠规模扩张的带动就有望好转。
规模扩张到底应不应该停?
有一个投资者利用提问建议招行停止扩张,不要管净利润增长这些虚名。我没去现场不知道这人是谁。印象里去年或者前年股东大会也有个人提类似的建议,不知道是不是一个人。我是不知道这个投资者脑子里在想啥?
银行业什么最重要?资本金!因为资本金是银行规模扩张的弹药,同时也是银行应对风险的最后一道闸门。但是,并不能为了维持资本金充足率就不扩张规模。虽然说银行的考核指标从原来的规模考核转向了营收和净利润考核。但是,这并不代表规模就不重要的。
目前,全世界的政府都在执行信用货币体系,在信用货币体系下,信用货币的规模保持长期扩张。唯一的差别是扩张的速度是快是慢。在这种整体货币规模持续膨胀的环境中,如果某家银行的规模不扩张那就意味着你的客户和市场份额被同业蚕食。
没有规模的增长,营收增长从哪里来?难道真以为手续费可以包打天下吗?中国这金融业的生存环境,按照国际惯例收费都不允许。现在这个息差环境,没有规模增长哪有营收增长。
最后一点,经济不景气国家要求货币供应保持合理充裕,你招行这浓眉大眼的要资本金有资本金要存款有存款,不扩张规模,不积极进行信贷投放支持实体经济是想挨板子么?
不过还好,王良行长的思路还是很清晰的,委婉地向提问者说明了适度规模增长的必要性。何谓适度规模增长?就是能够依靠内生性资本补充满足规模增长的资本金消耗,不需要进行外部股权融资。实际上我的看法和提问的菜鸟恰恰相反,目前部分银行受到资本金或存款不足的限制不得不放慢规模扩张的步伐,甚至退出某些业务领域。这时候,经济复苏已经在途中,招行应该利用自身资本金充足,存款基础好的特点适度超前扩张,通过有竞争力的金融产品把更多优质客户圈过来。
至于其他,多数都是不疼不痒的问题,比如:1,香港业务板块对招行业绩的贡献不过几个百分点,即便暂时有问题也是癣疥之疾,对招行的整体发展影响甚微。2,地方平台资产在国家地方债化解的大方针指导下已经从信用风险转化为利率风险,招行连续多年披露相关资产质量,并无问题。现在地方债务风险整体消解的大背景下,招行完全没有必要继续将地方平台资产作为关注重点。3,关于信用卡发卡量,流通量的变化,只要做一下横向对比就知道这是行业共性问题,问招行也问不出个花来。
看完股东大会文字实录,不禁想起方丈之前的一句话:一个好的答案需要有一个好的问题来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