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平常心,书家常字——丰子恺的书法

抱朴轩文化人 2024-02-07 07:29:43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又名丰仁,浙江桐乡人。他曾任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等职,在漫画、散文、翻译、艺术教育等领域都有建树。

作为弘一法师的学生,丰子恺对其在为人为艺方面的教诲深信不疑。全套六册的《护生画集》就起始于师徒二人的合作,丰子恺后来还以亲身经历写下多篇记述弘一法师心声与形迹的散文。

弘一法师对丰子恺的影响,体现在为人处世、博学多才等方面,也体现在审美趣味上。在书法上,丰子恺同样受到弘一法师及其友人的熏陶。他们的书作或许样貌不同,但风格气质却有相近之处。

丰子恺的书法通常是放松的,但并不随意,总是以庄重恭敬的心态一笔一划地书写。丰子恺的书法以简约见长,而非以繁复取胜。同时,他的书法也不以雄奇取胜,而是以精巧见长。他的书法没有磅礴的形式构成,也没有强烈夸张的节奏变幻,有的只是平静的笔姿、寻常的结构、恬淡的节奏,在一笔一划中徐徐推进。甚至就连书体,丰子恺也主要使用最为通俗的行书。丰一吟曾说:“我父亲的作品好比筵席上的家常菜。筵席不可多吃,家常菜却需常吃。” 丰一吟所言或许主要针对丰子恺的漫画,其实他的书法也完全符合这一妙喻。这些家常菜不会给人惊悚的刺激,却经得起人们长期品味。

丰子恺临摹过前人法帖,包括碑刻、简册、楷书、章草等。他也曾细心品味过先贤的手迹——他在家乡石门湾精心构筑的“缘缘堂”中,就悬挂过多幅弘一法师的墨迹以及吴昌硕、沈曾植、马一浮的作品。然而,丰子恺并没有直接照搬各位前辈的书法,而是凭借自己的悟性写出了自己的特色:从容信手、悠然安适,没有刻意求工的紧张,也没有故作姿态的放诞。丰子恺虽然在书法上没有取得惊天动地的成就,但他笔下那种独一无二的平和、亲切和朴素,反而使他在 20 世纪的书坛上显得隽永清新、耐人寻味。

丰子恺首先是漫画家,其次是散文家,再其次才是书法家。不过,在他自己心中,书法既是艺术园地的最高境界,又是东方艺术的代表。丰子恺认为,“现代的艺术之园,共有十二部门”。其中第一境,就是书法。艺术的主要原则之一,是用感觉领受。感觉中最高等的无过于眼和耳。诉于眼的艺术中,最纯正的莫过于书法。诉于耳的艺术中,最纯正的莫过于音乐。故书法与音乐,在一切艺术中占有最高的地位。故艺术的园地中,有两个高原。如果书法是东部高原,那么音乐就是西部高原。两者遥遥相对。

丰子恺在漫画与文学上投入了巨大精力,应该无法像专业书法家那样专注于书艺,但是他对书艺的领悟却超越了很多书法家。他不仅感受到了书法简单表面之下蕴含的深层意蕴,而且认识到作为东方艺术的书法,拥有足以与西方艺术比肩的魅力。这种认识,在当年战争失败、丧权辱国、内外交困、民生多艰的背景下,无数国人对民族艺术信心大挫的时候,显得尤为可贵。

在弘一法师出家八年后,丰子恺也皈依佛法,在家为居士,法名婴行。在《艺术的园地》中,丰子恺认为,艺术对于人生的效果,直接的是帮助人得到自由和天真的乐趣,间接的是帮助人远功利与归平等。故艺术家所见的世界,可说是一视同仁的世界、平等的世界。显然,丰子恺的艺术观受到了缘起论与平等观等佛教思想的影响。在他的书作中,几乎所有的作品,整体节奏都是一律的舒缓,空间布局也基本均匀,每个字大体占有相近的体量。我们从中领略到人与书的统一、佛趣与艺术的融通。

0 阅读:3

抱朴轩文化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