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丐说历史(西汉)61——太子师明道实儒,周亚夫自傲免相

不会数学和历史 2024-06-07 13:59:50



刘彻既然当上了太子,那就是未来的皇帝了。

于是,汉景帝专门为他挑选了老师与伴读。

自刘邦开创大汉王朝以来,皇家一直是按照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在治理国家,使得因常年战乱而苦不堪言的百姓得到了休息。

汉景帝一直也很奉行道家思想,当然也想自己的儿子刘彻将道家思想延续下去,所以他为刘彻选择的老师是当世的道学大家卫绾。

但是汉景帝想错了,卫绾虽然是当世的道学大家,但是他不是一个道学的死忠,而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

在汉文帝、汉景帝两代帝王的无为而治之下,汉朝现在国泰民安,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如果继续沿用道学思想治理国家,国家将会由治转乱,因为太自由了。

看到这一点的卫绾由道学转向了儒学,并且也暗中教授刘彻儒家思想和儒家的治国之道。

当然,这一切绝对不能让汉景帝知道,所以汉景帝为刘彻选择的伴读韩嫣就成为了那个把风放哨的人。

就这样,刘彻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一天天长大了。

时间发展到公元前147年。

逃到匈奴去的刘邦的发小卢绾的孙子想回大汉。

汉景帝自然很高兴,安排人准备盛大的欢迎仪式,并准备给卢绾的孙子封侯。

但是,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而这个人正是当今的大汉丞相周亚夫。

周亚夫说,卢绾是叛王,大汉能接受他的孙子已经很好了,还给这么高的待遇,甚至封侯,这让人无法接受。

汉景帝说,迷途知返是好事,我只是想给他点甜头,好安他的心。

周亚夫依旧不依不饶,这家人先叛大汉,如今又叛匈奴,如此反复无常不忠不义之人,怎能封王?

汉景帝知道自己辩不过周亚夫,索性也不和他辩论了,我是皇帝我说了算。

不久后,卢绾孙子带着家人回归大汉,汉景帝按照原来的想法给他封了侯。

这件事发生后,卫绾以此事询问刘彻的想法。

刘彻分析说,周亚夫太自以为是了。

周亚夫虽然在七国之乱时力挽逛澜,立下大功,但是却忘记了君臣之嫌,觉得自己的功劳可以凌驾于皇权之上,有功高震主之嫌,所以汉景帝已经不那么器重他了。

另外,在皇后争夺战中,周亚夫本来站在了王皇后一边,却并未在关键时刻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得罪了王皇后;在太子争夺战中,周亚夫又倒戈到了窦太后一方,得罪了汉景帝、王皇后一班掌权之人。

已经处于如此尴尬位置的周亚夫,依然不自知,还想干预皇帝的决定,这是把自己往死路上逼呀。

卫绾听完刘彻的分析,满意的点点头。

周亚夫在这件事之后,也终于发现了自己现在的尴尬处境。

但是,周亚夫还想得回他丞相应有的权利,于是来了一招以退为进。

周亚夫向汉景帝提出辞相。

周亚夫的本来想法是汉景帝会看在他往日大功的份上挽留他,而且在周亚夫眼中,现在朝中也没有人比他更有能力担任相位。

可是周亚夫低估了汉景帝对他的怨恨,汉景帝直接批准了。

就这样,周亚夫的相位没了,由刘舍继任为新的丞相。

那么刘舍是个合格的丞相吗?

公元前145年,刘舍针对七国之乱,提出了剥夺诸侯王治国的权力,诸侯王只享受封国税收,诸侯国的管理权由中央直接指派官员执行。

这一政策有效的削弱了诸侯王的权势,避免了诸侯王再次发动大规模叛乱。

公元前144年,刘舍又针对汉文帝时期的私人铸币政策,提出了禁止私人铸币,违犯者死刑。

私人铸币造成了币制混乱,官钱在市场上的分量减轻,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失衡。因此,必须严格禁止,将经济命脉掌握在官方手中。

公元前144年,刘舍再次提出减轻刑罚,将原先的鞭笞三百减为二百,鞭笞二百减为一百。

鞭笞的工具统一为长五尺,行刑部分宽一寸、薄半寸的修平竹节。

在行刑途中,不得更换行刑者。

这样的改革再次减轻了犯人受到的刑罚,保住了很多人的性命。

就凭刘舍提出的这几项改革措施,他就是一个合格的丞相。



0 阅读:12

不会数学和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