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向安全化、自立和弹性的转变及2035年供应链问题【下】

幼萱解析 2024-05-31 02:01:08

继续连接上一期。

这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 杰出的制造业供应商。然而,作为这些商品的消费者,中国的表现却不那么好。同年,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仅占55%,而发达国家则 为70-80%。换句话说,推动中国成为制造业强国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外部驱动的,这使中国很脆弱。在更复杂的地缘和经济环境 下,中国在获得全球商品和服务供应方面的问题日益加深,特别是关键的高科技部件,这意味着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现在被视为维护其自身供应 链完整性的责任。向更多国内经济的转变是基于中国的观点,即国内需 求现在足以维持国家的长期经济发展和支撑它的供应链。 创新。第十四个五年计划的第二个主题--创新驱动发展--与供应链 的弹性和中国国内需求体系的结构紧密相连。与前面的讨论类似,中国 成为一个严重依赖国外市场的全球制造业大国的问题在于,专注于效率 和经济增长。

许多国家将大量的商业和工业生产转移到中国,因为中国拥有廉价、庞大和熟练的劳动力,并有能力建立高效的供应链。虽然中 国在全球创新排名中稳步上升,但其大部分制造业生态系统都需要中低水平的技术。而直到最近,中国还能购买自己无法开发的设备和技术-- 从先进的芯片到新材料、专业传感器、精密机械、操作软件和航空发动 机。美中贸易战的兴起,以及中国获得中国供应链中缺失的核心技术的 终结,现在是压倒性的担忧。2020年4月在中央经济和金融工作小组的讲话中明确了这一点,谈到了供应链的重要性,说它们 应该是“独立和可控的”。在这里和第十四个五年计划中,自主技术创 新已经超越了GDP,成为中国未来发展道路上的一个优先事项。

供应链目标和战略。第十四个五年计划阐述了一些想法,这些想法为中国在供应链弹 性方面的目标以及如何最好地实现这些目标提供了深入的分析。这些 讨论也不在关于供应链的直接段落中,但与该主题有直接关系。 最大限度的捕获。也许最引人注目的是,第14个五年计划制定了 一个计划,以尽可能全面地抓住国家和全球供应链,从传统制造业到 高科技产品和服务。这一讨论有几个要素。首先,该文件清楚地认识 到,确保供应链与需求密切相关,将中国推向创新阶梯将需要一个需 要创新商品和高科技服务的社会和经济。文件假定,需求的增加将推 动创新的供应,使之成为一个自我延续的系统。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指 出:“我们将依托强大国内市场,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 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促进国 民经济良性循环。

”然而,如果中国想保持对经济中较传统行 业的供应链的控制和独立,这种新的发展模式给他们带来了两难,而这一目标在“十四五”中被明确和反复表达。这些行业包括汽车、消 费电子、纺织、能源、基础设施、建筑、设备制造、化学工业和原材 料生产等。在整个文件中,多次提到要巩固和保持这些传统的经济活 动领域,将生产链的关键环节留在国内。“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 石化、钢铁、有色、建材等原材料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扩大轻 工、纺织等优质产品供给,加快化工、造纸等重点行业企业改造升级 ....” 如前所述,现在的困境是,中国能否坚持其作为依赖外国市场的 传统制造业大国的成功,同时果断地将其经济转移到对创新和技术水 平要求较高的部门,如先进制造业、机器人、人工智能、

航空航天、 航空、新能源、生物技术、服务业以及众多高科技产品和设计。国际循环。在“十四五”规划中,中国的国际战略最突出的组成部 分是“一带一路”倡议。对“一带一路”的长篇大论表明,该倡议是追 求中国供应链战略的核心,将“依靠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一 带一路”是一个涵盖众多项目的总括性倡议,促进贸易和投资流向从东 亚到西欧的80多个国家,不过主要是流向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一 带一路”目标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9万亿美元,到2030年的基础设施 需求估计为26万亿美元。中国已经承诺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资提 供1万亿美元。“一带一路”以基础设施为主导的投资有助于运输、能 源、通信、机械和建筑方面的许多资本货物的出口--尽管这对中国的国有部门比其私营部门更有利。

此外,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在 2014年至2017年期间价值为6万亿美元--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机会,以保 持其低成本的制造业并将其转移到其他低成本国家,使中国能够将自己 的生产升级为高附加值产品。 数字中国。另一个被广泛讨论的使中国供应链和生产链现代化的战 略是数字化。数字技术的推广在上一个五年计划中很明显,但第十四个 五年计划将其置于中国发展计划的核心位置,特别是创新和提高生产力 的动力。对经济、 技术、社会甚至治理都有影响。中国关于第十四个五年计划的评论员指 出,该计划的主要投资方向之一是致力于经济的“数据元素”--数据生 产、收集、存储和分析。数据和数字技术是新时代的“经济石油”。 更具体地说,第14个五年计划强调数字系统是“整个生产链转型” 的主要推动者。

数字化将有助于建立智能制造,“促进设备联网,协调 供应链反应,生产数据连接,制造灵活性,产品定制和智能管理”。中国已经见证了数字化形式的显著变化。机器人技术在物流和仓储方面的 应用已经使该国的供应链变得非常高效。中国现在有80万个与制造业有 关的机器人,大约占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一。但是,“十四五”规划中的 关键数字产业清单(其中许多产业中国已经领先),旨在通过简化生产 流程,深入连接中国境内外供应链的所有要素,以及大大提高供应链的 弹性,将中国的自动化推向新的高度。现在的趋势已经从一个连续的、线性的供应链网络转向一个开 放的、相互连接的运营链,而数字化是确保这一点的关键。这种数 字化战略有几个关键的技术要素: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中国数字化战略的核心是对人工智能的追 求。中国科学院称其为推动全球化的新工业革命。

中国在2017年 发布了人工智能的国家行动计划,但现在中国企业比以往任何时 候都更多地拥抱数字技术来改造供应链。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大 数据的使用有了一个全新的角度。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提供与供应 链绩效所有领域相关的洞察力,并分析海量数据,对整个供应链 生态系统进行实时整体监控。 ·云计算。云计算使信息分配和存储的效率大大提高,对先进制 造业的复杂流程的系统集成有好处。云计算还能提供有效的数据 安全。 ·物联网(IoT)。使用GPS监控器的实时跟踪可以跟踪供应链中 的一切,而自动化和传感器可以实现高度精确的质量控制。这将 实现即时的现场数据收集、供应预测和库存控制。·工业互联网。长期以来,信息障碍一直困扰着各部门甚至单个公 司之间的协调。工业互联网是一个更广泛的目标,

即建立一个标准 化的数据分析和软件系统,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创造一个更智能的 工业生态系统。 ·区块链。这项技术最初是为加密货币创造的,通过使无限数量的 匿名方之间的高度复杂交易变得高效和安全,为供应链管理带来了 巨大的希望。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AR)。这虽然是一项相对成熟的技 术,但使用VR和AR的3D建模和设计对传统的供应链模型有着强大的 应用。数字原型的使用消除了对实物样品的需求。 在新冠疫情期间,中国对数字化的拥抱变得更加迫切,因为从设计 到终端用户生产的虚拟数字供应链使任何人或事物之间都不需要物理接 触。中国在这一领域的优势非常明显:当其他经济体在疫情的影响下挣 扎,中美贸易关系紧张加剧时,中国的制造业产出和在全球市场的比例 在2020年比前一年上升。

供应链战略的实施。供应链安全作为中国国家规划的一个集结概念是比较新的。2017年 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首次对这一主题给予了高层关注。这很可能形成了供应链和生产链现代化 的国家规划的基础,因为该文件中的许多主题都反映在第十四个五年计 划中。然而,这些意见相对模糊和笼统;他们呼吁通过参与全球供应链 规则的制定来保障和升级供应链;创造一个良好的供应链政策环境;并 防止供应链中的金融风险。鉴于这些意见早于中美贸易战,它们在很大 程度上缺乏安全化的语言,而这些语言在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和政府文件 及政府的会议记录中普遍存在。然而,一个值得注意的例外是,其呼吁 建立一个“全球供应链风险的预警系统”。

该文件还建议在国务院下设立一个供应链专家委员会,由一个 专门的研究机构来探讨供应链安全问题。该委员会已经成立,并在 商务部主持下于2019年中期召开了第一次会议。这是第一次,“国 际形势变化条件下的全球供应链”--含糊地提到与美国日益紧张的 贸易和技术关系--成为讨论的关键议题之一。 考虑到其在贸易、外国直接投资、市场竞争和进出口方面的权 限,令人惊讶的是,商务部领导了一个供应链专家委员会,这可能 更适合于管理更广泛的国内经济的机构,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或负责工业和制造业的机构,如工信部。最好的解释是, 商务部最适合了解国际贸易紧张局势产生的影响及其对进出口和全 球供应链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商务部也是制定试点 方案的牵头机构,与省级政府协调创建示范区,测试供应链现代化 和应用的模式。

该方案包括一个评估试验区的工作计划。 2021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 量发展的意见》,这是迄今为止实施供应链弹性的最全面路线图。 其包含一个长长的行动清单,大致可分为三大任务:首先,也是最紧迫的,是“弥补供应链的短板”。换句话说,中国 必须解决该国的供应链和创新链中仍然依赖美国或其他国家的关键缺失 环节。虽然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制造业供应链生态系统,但在产品 和技术方面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阻塞点”。半导体和航空发动机通常 被列为中国的主要薄弱环节,但工信部对其所有部门的供应链进行了广 泛的摸底,以确定存在中度或严重缺陷的类别。一份报告指出,中国有 50多种新材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外国生产商,这些材料影响到航空、高 性能医疗设备、生物材料和精密机械等行业。

此外,这也是受美国2018 年颁布的《出口管制改革法》打击最大的一个领域。另一个关键的缺失 环节是高端传感器,据说中国的高端传感器有95%依赖外国来源。工信部呼吁高度重视这些“核心产品和技术差距”,增加国家创 新中心的建设,并“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第二类任务涉及在供应链中“打造长板”。这指的是认识到,虽然 解决薄弱环节至关重要,但中国应注意不要忽视其在传统产业和制造业 的现有优势。相反,中国应该通过升级、数字化以及使供应链中的现有 优势领域更加智能和绿色来巩固和加强这些产业。为了详细了解工业经 济的供应链状况的优势和劣势,工信部一直在对所有41个主要工业类别 进行战略评估,并对666个子类别进行详细分析。另一方面,这一系列的任务要求中国的“强大的供应链”要“越来 越长”。

这就需要在新兴技术和产业中寻求中国具有“新的竞争优势” 的新领域,并能在竞争中抓住新颖的供应链,如新能源汽车,以及5G和 6G建设。为此,工信部发布了稀土管理条例草案,国务院发布了《新能 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解决供应链弹性的第三个行动重点是关注企业的结构和作用。强调了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要求迅速实施《国有企业改革 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在举行的地方企业研讨会上,强调必须“优化国有企业的布局和结构,以稳定和 实现产业供应链的现代化”。这加强了第十四个五年计划的一个主题: 国有企业的改革不是要削弱它们,而是要加强它们成为经济中的骨干实 体,其他企业--“小巨人和单一产品冠军”(中小型企业)

--可以围绕 它们聚集并填补供应链的其他部分。我们将实施有利于和稳定关键企业的政策............使它们变得更 强、更好。”这种关于中国国有企业规模和实力而非效率和裁员的方向性差异,围绕着供应链安全,表明支持国有企业改革与工信部等大 型行业机构之间可能发生冲突。请继续关注下一期。

0 阅读:0

幼萱解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