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长子扶苏,有大将蒙恬和三十万大军,为何仅凭假圣旨就自杀

从菡聊历史 2024-04-25 12:48:37

秦始皇晚年,长公子扶苏被派往上郡监军,与大将蒙恬一起,统领三十余万大军驻守北疆抵御匈奴。

大将蒙恬,将门之后,其祖父蒙骜、父亲蒙武,都是大秦帝国赫赫有名的战将,为大秦一统天下立下了赫赫功勋,蒙恬本人更是久经沙场的大将,是秦国擎天一柱,在秦军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巨大。

北方长城兵团的三十余万大军,更是大秦最主要的野战精锐。当时秦朝国内的野战部队只有四十余万,除了北方的三十万人,就只有都城咸阳周边的中央兵团十余万人,另外的四十余万人,都被派驻到岭南镇守南方,离远中原,对中原的影响力可以忽略。

扶苏有皇长子的身份,且“刚毅勇武,信人而奋士,民所望也”,有勇有谋、有才有德,威望崇高。有大将蒙恬的忠心辅佐,还有大秦帝国绝对优势的军事力量,在争夺皇位的时本应胜券在握,但秦始皇在沙丘病逝后,少公子胡亥和宦官赵高,伪造一纸假诏书,扶苏就放弃抵抗,选择自杀而亡了。历史真相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长城军团三十万大军,会不会听从扶苏和蒙恬的指挥。根据大秦军制,军队调动需要“玺、符、节”三位一体,方可发兵。玺,即盖有御玺的诏书,说明调兵的理由和统兵将领;符,即虎符,是春秋战国时期常用的调兵信物,皇帝和管理军队的将领,一人一半,要调动军队时,派使者持天子虎,符合二为一,方可调动,且认符不认人,是调兵权力的合法凭证;节,即通关文牒,持节军队才可通行各处关隘,军队才能开赴目的地。

秦始皇病逝后,扶苏、蒙恬手中“玺、符、节”,一样都没有。而反观胡亥、赵高,手中掌控着御玺和虎符,虽然诏书是伪造的,但只不过是违背了皇帝本人的意愿,盖有真玉玺的诏书,在外面眼中就是真诏书,

所以胡亥的使者,“玺、符、节”三位物齐全,让副将王离替代蒙恬掌军,水到渠成,不容反抗。军中将领,在“玺、符、节”面前,不会选择跟扶苏造反,而是会选择顺从旨意,服从副将王离领导。

如果扶苏和蒙恬真想有所作为,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但必须提前谋划,演足悲情戏,事先不动声色安插好绝对亲信,在关键时刻当众揭穿假诏书的真相,再凭借蒙恬三代在军中的威信,是有希望成事的。

但关键是,蒙恬根本没掌控军队的企图和打算,他在被处决前,说了一番话:我虽为囚徒,但以我的势力,我足以反叛!之所以不反叛,是为先祖的荣光、先王的恩德而已。意思很明白,蒙恬根本不会背叛秦始皇的意志,哪怕这个旨意是假的。

秦始皇的威信和秦国的法令,让扶苏、蒙恬不敢有任何作为。一统六国后的秦国,秦始皇就是神一样的存在,他13岁继位为秦王,39岁灭山东六国统一天下,成为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封建皇帝,功勋伟业前无古人。事业的巨大成功,使个人威信达到了顶峰,君权独握、朝纲独断,而且性格嗜血暴虐,对军队、对朝臣、对儿子,都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震慑。只要有秦始皇在,天下无人敢反。

秦自商鞅变法以来,秦法苛严,实行严格的“什伍连坐制”。在酷法的威慑下,全国没有人敢轻易违反秦法。三十万长城军团,大都是关中子弟,妻儿老小大都在关中地区,在朝廷的掌控之下,军中重要将领,家人更是会被朝廷留在咸阳为人质。

如果不是被逼到绝境死地,军中将领和士兵,是不会跟着一个毫无胜算的皇子,牺牲家人性命反抗朝廷的。

扶苏、蒙恬的信息极度不对称,使其没有机会事前谋划。

掌控军队对抗朝廷,需要长期的密谋和准备,而秦始皇的病逝是突发事件,赵高、李斯等人封锁消息,远在北方的扶苏和蒙恬对此一无所知。

当胡亥的使者带假诏书来到上郡大营时,扶苏、蒙恬不知道秦始皇已经去世,更别说赐死诏书的真假,更别说有所准备了,当使者抵达上郡下达圣旨那一刻,扶苏、蒙恬的最终结局便已经确定了。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使者宣读诏书的场景。始皇帝的使者手持诏书,带领一众武艺高强的武士,召集扶苏、蒙恬、王离三人宣读诏书,让副将王离接替蒙恬掌管军权。王离自然手持诏书,满心欢喜去召集众将掌控好军队,王离也是名将王翦之孙,在军中威望不比蒙恬差,军权的过渡交接毫无悬念。之后,使者再令扶苏、蒙恬自杀,使者当场催促、监视,如遇反抗,随行武士可以强行“帮助”他们自杀。

如果扶苏、蒙恬事前知道秦始皇已死的信息,只要稍作安排,那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比如,派出亲信士兵,扮成劫匪,在使者必经之路设伏击杀,不让使者进入军营。没有皇帝诏书,扶苏、蒙恬自然可以继续掌控长城军团,胡亥、赵高一时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如果想进一步有所作为,更是可以夺了使者的诏书和虎符,然后按照自己的意愿,篡改诏书内容,指责胡亥、赵高谋逆作乱,令扶苏、蒙恬率军回师咸阳勤王。

有了诏书和虎符,凭借扶苏和蒙恬在军中的威望,调动大军回击咸阳没有问题。如此操作,扶苏完全有可能将大秦绝对的军事力量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等待时机夺取属于自己的帝位。

一边是蓄谋已久、谋划周全的一群小人,一边是毫不知情、毫无应对准备的两个真君子,孰胜孰败,结局早已确定。

0 阅读:15

从菡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