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克回忆录-52

江山如娇一大好 2024-03-13 08:36:02

这时期,我体会最深的是红军战略方向要对头,战术上也要搞好。作为一个独立的军事指挥员,在考虑与决定战略方针时,就得考虑为完成战略目的的战术问题,如行军、作战、宿营、警戒等。

中国古代兵书多讲过此类问题,历史上的淝水之战,东晋之谢安如果没有刘牢之部渡淝水后的奋勇攻击、打开突破口,晋军就不可能全面展开,也就无法击溃符坚的大军。大革命时期,广东革命军北伐采取长驱深入的方针是正确的战略,如没有前线大大小小的战役、战斗胜利,就不可能进至武汉。

我们在西征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四面受敌的境况,不仅没有战略优势,战术上优势也很少,要取得主动,关键在于寻找优势,化劣势为优势。敌人在分进合击,分路围攻,我们就可以找到局部的优势,以自己的猛勇果敢的动作,战胜敌人。进攻中是这样,退却打败仗时也要这样,这就要求指挥员必须善于审势与审机。如在贵州东部,敌人是大优势,但当时在石阡至镇远大道六十余公里的地段,并非优势,何况我们又是突然来到的呢!

我们总是希望打胜仗,大胜最好,小胜也是好的。我们没有兵工厂,缴一支枪,一袋子弹,就能激励士气。我总是提倡这样一种精神——“勇敢冲锋”。这句口号是第一次反“围剿”早晚点名的第一句口号,很能振奋军心。我对部队的要求是:只能赢不能输。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前卫与敌遭遇,立即冲锋。

打死打伤几个敌人,就可以弄清敌情。即便战略不利,战术上只要不输,就可以鼓舞和保持士气。

永安关之战,击溃敌两团,歼其半团,对制止湘敌的战略追击有很大作用。甘溪之败,被敌压到西面,使我在贵阳以东、乌江以南、清水江之北地区,陷于严重的危机,经过十余天的回旋作战,既会打,又会走,达到战略目的。

回忆西征以来的战斗,心情很不平静,那时我年壮气盛,耳聪目明,手脚敏捷,图囊、望远镜从不离身,工作起来得心应手,打仗无论胜败,都有直接责任。

1934年10月24日,红六军团抵达贵州印江县木黄,与红二军团胜利会师。在此之前,军团参谋长李达率领甘溪之战被截的17师49、51团之一部,在黔东根据地之沿河地区,与红二军团的一部先会合了。

在木黄,我和任弼时、王震等与二军团首长贺龙、关向应、夏曦等同志欢聚一堂,并立即对当时整个形势和自己的任务,以及行动方针,进行了审慎的研究,认为:刚刚退出江西根据地的中央红军,正与优势敌军在湘粤桂边苦战,夺路向西转移,二、六军团就应积极行动,密切配合。我们两个军团会合的时候,二军团有四千多人,六军团有三千多人。当时人家说我们有万把人,其实只有八千子弟。 但士气旺盛,武器齐全。

这里还要提到的是,红二军团在与六军团会师之前,在贺龙、周逸群、邓中夏、段德昌、夏曦的领导下,在湘鄂西苏区建立工农兵政权和游击队、赤卫队,由于强大敌人的残酷而长期地进攻,加上党内“左”倾路线的干扰和肃反扩大化,革命力量受到严重削弱,不得不退出根据地。

后来,在湘鄂西分局的领导下,在湘、鄂、川、黔边主要在黔东等地,进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创建了黔东革命根据地。根据地内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和各种群众组织,没收和分配了土地,同时在黔东各县建立了地方武装。二军团有了这块不大的根据地,战略上、精神上有了依托,利于争取某种程度的主动。同时,由于红军工作的恢复和加强,就保存了有生力量,在四川、湖南、贵州广大地区保持了红军的强大政治影响。

尽管是这样,但黔东根据地纵横才两百里,人口只十万左右,人少粮缺,从两军团会师后的发展前程来说,是不理想的,很需要找到 更好的发展方向。我们把四周的地形、民情、经济条件及敌情统一研究一下,认为湘西澧水流域上游,最适宜于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于是,我们决定向湘西进军。

湘西经济虽然落后,但我党的影响比较大,那里有些县在大革命时期就有党的基础,土地革命时期是二军团活动的地区,有比较好的群众关系。贺龙在这些地区政治影响很大,人熟地熟,有利于我们发展。

湘西的敌人只有陈渠珍部三个保安团,和民警团防约万余人,加上杂牌军杨其昌、车鸣骥、雷明九、廖怀中等部约四千人,总兵力不过两万,战斗力也不强,有利于我们向这个地区开展战略攻势。只有向湘西进军,才能达到牵制、调动湘鄂两省敌人,策应中央红军的转移;才能在游击战、运动战中建立根据地,发展、壮大、扩大部队。

0 阅读:36

江山如娇一大好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