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子兵法》看现代战争7•用兵之法

程远鹰眼观 2024-06-02 10:54:36

《孙子兵法》第二篇“作战篇”中的第一段: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意思是,要兴兵作战,需做充分的物资准备,包括轻车千辆,重车千辆,全副武装的士兵十万,并向千里之外运送粮食。

那么前后方的军内外开支,招待使节、策士的用度,用于武器维修的胶漆等材料费用,保养战车、甲胄的支出等,每天要有千金之耗费。满足这样的标准之后,十万大军才可出发上战场。

如果说第一篇“始计篇”属于“总纲”,那么这第二篇“作战篇”就进入了实操阶段。开始兴兵作战了,孙子的思想依然坚持“慎战”原则,不忘“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因此,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孙子明确指出需要轻重战车和足够的兵员及武器装备,粮食、材料、经费等各种后勤保障,只有满足了这些必备的条件,部队才能开拔。否则,别说打仗了,自己就会先乱了阵脚。

古代战争中,袭击敌方粮草是很多指挥员的首选作战手段,要么烧粮库、要么伏击运粮队伍,只要得逞,对方几乎都会不战而退,屡试不爽!

现代战争也一样离不开后勤保障,中国军队原来就有三大部: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可见后勤工作的重要性。后来军改,把庞大的后勤一分为二,划出来一个装备部,专门负责武器装备的保障工作,从而三大部变成了四大部:司政后装。

至于更多的变化,万变不离其宗,在军事上没有什么深意,反正离开强有力的后勤装备保障,再能耐的将军、再高超的谋略也不行。

最典型的是当年抗美援朝战争,本来驻扎福建前线准备解放台湾的部队被突然调往东北,连棉衣棉被都没有,竟然直接入朝参战了!

所以后来我们看有关的文学作品以及电影电视剧,那些因寒冷致伤致残甚至致死的战士们最令人感慨,“举十万之师”怎么能少了后勤呢?

再看俄乌战争,美西方对乌克兰的支持其实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实际的武器装备物资财政的支援,这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另一种就是“切断”俄罗斯与美西方的后勤和装备联系,比如制裁俄军获得武器装备以及相应的配件元件等,限制俄罗斯销售原油燃气等能源,把一些俄罗斯银行踢出SWIFT银行系统,禁止俄罗斯使用美西方的高科技产品与技术等等,所以弄得俄军从武器装备到物资军费都紧紧张张、抠抠搜搜,严重影响了前线作战行动。

哈以战争也类似,以色列打哈马斯,首先断了对加沙地区的经济支持,同时切断物资供应链条,严格管控人道主义支援的对象,防止救援物资被哈马斯拿去。

因此,目前世界上一些国家由支持、默认到反对以色列出兵,其实质就是战争伤及了无辜平民,人道主义援助不能及时、充分地送到加沙民众手里,当然还有一些纯属“另有心思”。

抛开政治,单从军事层面来看,这些行为手段都从侧面证实了后勤保障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如果你做不到“千里馈粮”,那就不应该出兵千里;如果你能够打掉对方的后勤保障线,那么距离胜利也就剩下一步之遥了!

0 阅读:9

程远鹰眼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