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宇宙行的三个维度

看事荆棘 2024-04-14 06:39:55

在2023年业绩发布会上,工行董事长廖林形容工行2023年取得了“稳中有进,以进固稳,以稳促优”的良好经营业绩。

因此,理解了“稳”、“优”、“进”这三个字,也就一定程度上理解了今日之工行。

先拆开来看。

“稳”,在工行内部的话语体系中有两个含义。一是服务稳增长,二是做好稳风控。前者是商业银行的职责和本分,后者既是安身立命之根基,也是发挥实体经济压舱石使命的要求。

“优”,表现为效率、盈利、结构、服务、风险管理、创新和可持续性等多个维度的持续改进和提升。体现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健康可持续等方面。

“进”,是指“实体”和“金融”的互融共进。工行之“进”是伴随着实体经济的“进”,特别是落实好中央对金融机构做好5篇大文章的要求,加强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

2023年,工行经营核心指标保持稳健,价值创造、市场地位、风险管控、资本约束的关系得到有效平衡,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

“稳”、“优”、“进”,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良性互动的均衡状态。

作为规模最大的系统重要性商业银行,工商银行的稳也就是实体经济的稳。廖林认为,中国经济的韧性以及工行自身实力,造就了工行穿越周期的稳健。

工行之稳,首先体现在金融服务稳增长上。

2023年,工行落实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政策,投放稳健均衡,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主力军作用,保持投融资总量充足有力。贷款投放、债券投资总量、增量均保持同业领先。贷款增加 2.88 万亿元、债券投资增加 1.29 万亿元,分别增长 12.4%和 12.9%,释放出经济回升向好,自身资产和利息收入的稳定增长的信号。

与此同时,工行的核心经营指标均表现良好,净利润增长至 3,651 亿元,资产、存款、贷款均增长10%以上,再创新高,资产、资本、存款、贷款等利润核心指标保持同业首位。

工行之稳,还体现在风控上和资产质量上。

资产质量是银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2023年,工行实现“险”的精准防控。数据显示,不良贷款率同比下降 2BP 至 1.36%,比年初下降,剪刀差连续15个季度为负,拨备覆盖率上升至 213.97%,各类拨备余额超8800亿元,资本充足率 19.10%,保持较高水平。

在风险管理方面,工行强化全面风险管理,加大资产质量攻坚力度,加厚应对风险的安全垫。除了保持自身的资产质量稳定外,工行还主动输出风险管理能力,向400多家中小金融机构提供风控技术和系统,共筑安全风险堤坝。

此外,工行之稳也体现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之间的关系。2023年,工行持续优化境内境外机构、表内表外业务、商行投行业务和其他业务、线上线下、总行和下属机构“五个一本账”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坚持“管住人、管住钱、管好防线、管好底线”四管齐下,强化“主动防、智能控、全面管”,夯实风险管理三道防线,当好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以稳促优”,方能实现业务的可持续和价值创造。

近年来,在量的增长之外,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注重发展的均衡、协调与可持续,工行一直注重发展的质效。

“优”是风险与收益匹配的平衡。

2023年,工行更加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工行坚持算综合账、算长远账,在控风险的前提下谋发展,拨备覆盖率较年初上升 4.5 个百分点、拨备余额达到 7564亿元, 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长0.8%至 3,651 亿元,实现风险抵补能力和盈利能力同步提升。

“优”也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健康可持续。

2023年,“工行账本”资产负债表更加干净、健康,利润表更加平衡、协调、可持续,“强优大”主要核心指标预计保持全球同业领先或处于前列。

先说干净、健康的资产负债表。这体现在了工行均衡的结构和稳健的布局。2023年,工行的优势长板进一步拉长,机构、公司交易、结算金融持续领跑,对公存贷款交易性收入、对公账户等多项指标保持市场第一。同时,工行也在加快补齐短板。工行推动资源精准稳定地投放,制造业、战略新兴、普惠、绿色贷款的增速分别为27%、54%、44%、35%,五大重点战略区域的贷款增量占比75.6%,高于余额占比4.34个百分点。

再说平衡、协调、可持续的利润表。工行把资源用在“刀刃上”,成本收入比达到28.28%,保持同业较优。同时,工行着力打造 “GBC+ ”客户生态和 D-ICBC数字生态,推动资金链、客户链、服务链、价值链联动。服务个人客户增至 7.4亿户、公司客户突破 1200 万户,“大中小微个”协同的客户基础进一步夯实。

除了上面两张表,今年还将重点加快投融资绿色低碳转型,打造“构建在您身边值得信赖“的 ESG的第三张表。

工行董事长廖林表示,这体现了价值创造、市场地位、风险管控、资本约束的稳平衡,彰显了发展质态一如既往的强韧性。

“稳中有进”,“以进固稳”,才能掌握战略主动、增强发展韧性。

2023年,工行“进”的功力依然充沛。

五篇大文章,这是银行的必答题,也是其未来的转型方向。在突出主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工行建立了“五篇大文章”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成立了服务“五篇大文章”的领导小组,加强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

从财报数据上看,2023年,工行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普惠、涉农等贷款增速均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制造业贷款继续保持领先,余额超3.8万亿元,增量超80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2.7万亿元,增量近9500亿元;绿色贷款余额超5.3万亿元,增量近1.4万亿元;普惠贷款余额达2.2万亿元,增速近44%。

在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社会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同时,工行也在大力发展自身新质生产力,那就是数字化运营的能力。

廖林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当前,必须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数字化转型,才能赋能当下、赢在未来。

2023年,工行保持科技投入持续增长,加快建设数字工行(D-ICBC)。一方面是夯实技术底座,工行于同业率先构建千亿级 AI 大模型技术体系,金融数字化能力成熟度获最高等级认证。另一方面是迭代客户服务端,迭代手机银行、开放银行等平台,赋能企业经营,服务新市民及县域乡村客户。

截至2023年底,工行手机银行客户达5.52亿,月活2.29亿,开放银行连接超5万家生态伙伴,年交易额近百万亿。1.55万家“工行驿站”惠及新市民超1200万人次,保持同业领先。

数字技术的运用,为工行未来的业务转型之“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蓝图已绘,目标明确,路径清晰。

2024年是工行成立四十周年。40 年来,工行始终把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发展。站在历史坐标看未来,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而这也是工行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底气。

廖林表示,工行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围绕建设金融强国目标,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0 阅读:0

看事荆棘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