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送一只烤鹅,他将烤鹅连同送礼者的名字挂在大门上,说是行贿

白某观文史 2020-08-30 21:54:49

古往今来,在饮食生活上节制欲望的帝王将相、封疆大吏不知凡几,大禹品尝了美酒后毅然禁酒,“仪狄作酒,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国者。”

越王勾践为实施其复国计划,“食不重味,衣不重采。”汉文帝休养生息“躬履节俭,侧身行仁,食不二味。”飞将军李广“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翻检史册,这一类的记载不可胜纪。那些廉洁自律的官员,不管他们是本着什么目的,出于什么动机,能够做到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实属不易。

对于仅靠俸禄过日子的官员来说,如果他们也挥金如土,生活奢侈,则会被朝野物议,为千夫所指,因为他们骄奢的资本必定来自于贪赃枉法、权力寻租、假公济私。

老百姓之所以对清官极力讴歌,主要原因就在于清官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过着清贫的生活,生活基准向下看齐,与他们保持同一个水平线上,而不是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

在中国历史上,每朝每代,都有那么一些两袖清风的官员从饮食入手,管好自己的嘴巴,为后人竖起了一座座清正廉洁的标杆。

公孙仪是战国初鲁穆公手下的丞相,经书上说他: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长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堂堂一国的丞相爱吃鱼,这就为谋求进身之阶的人提供了机会,公孙仪是个明白人,深知拿了人家的手短,吃了人家的嘴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次收受了人家的鱼,下次就会人送来金钱美女豪宅,自己就会被他人绑架,成为他人谋取私利的机器,防微杜渐,扎紧篱笆,必须从小事做起。

《后汉书·羊续传》记载了悬鱼太守羊续的故事,羊续比谁都清楚,一旦肠胃被人攻陷,心被俘虏也就为期不远了,病从口入,这个病不光是身体上的,也包括精神上、心灵上的。

明朝清官于谦对羊续惺惺相惜,曾赋诗赞曰:“剩喜门前无贺客,绝胜厨内有悬鱼。清风一枕南窗下,闲阅床头几卷书。”于谦也是以清廉著称,他认为名节是人世间最可宝贵的东西,“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但令名节不堕地,身外区区复何求。”如何保全名节呢?他的体会是清心寡欲,生活简朴,“大节还须咬菜根”。

号称“冷面寒铁” 的浙江按察使周新担纲浙江司法后,有一个求官的人手提礼盒前来拜见,放下礼盒就走了,打开礼盒,里面装的是烤鹅一只。虽然明朝官场流行割鹅开宴,烤鹅也谈不上是什么重礼,但在周新眼中此举和行贿百金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他命令人将这只烤鹅高挂在大门之上,并标上了行贿者的名字,以后只要有人前来拜访送礼,周新就指着这只鹅,告诫送礼者不要重蹈覆辙,于是,再没有人自讨没趣了。

被康熙皇帝誉为“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的于成龙,在富甲天下的江南担任总督,每日粗茶淡饭,少食鱼肉,餐桌上尽是萝卜青菜,当地人给他起个外号叫”于青菜”,主仆无茶可饮,采槐叶充之,天长日久,衙门后的槐树被采摘得枝朗叶疏,苟逢灾年荒岁,以屑糠杂米为粥,将节省下来的粮食赈济饥民。”天下第一廉吏“绝非浪得虚名,于大人当之无愧。

清代著名清官汤斌,为官多年,两袖清风,家无恒产,在担任陕西潼关道台期间,俭以修身,廉以养德,一日三餐多是清水豆腐汤,其信念“为政清白像豆腐汤,生活简朴像黄连汤,于世道人心则像人参汤“广为流传,人送雅号”三汤道台”,当地几位秀才还专门写了一副对联:”两袖清风,百姓爱怜当局者;一身正气,三汤可配后来人。”

清代学者戴远山曾撰过一副对联:“诗堪如画方为妙,官到能贫乃是清。”能贫就是安于贫穷,以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奢侈挥霍为耻,不为金钱所惑,不为物欲所动。尤其是身居高位的人,如果不能在饮食等细节上克勤克俭,一味地放纵自己的欲望,就会在肉山酒海中沉沦。

早在先秦时代,几乎所有政治失德的统治君主,都有饮食过度这一罪状;几乎所有的政治腐败或国家灭亡,都有饮食奢侈放纵的原因归咎。

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氏的儿子到京城,前去拜见王安石,王安石请他一起吃饭。此事在曾敏行的《独醒杂志·卷二》里有记载:王荆公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谓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彘脔数四,顷即供饭,傍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顾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中国人素来讲究持家须俭,待客要丰,家里来了客人,“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王安石位极人臣,并非是不懂人情世故的冬烘先生,只是他平日里在饮食方面不甚在意,才使得前来抱大腿的亲戚大失所望,一个能压抑住吃的天性的人是断然不会有贪欲的,在精神上也不会有可以撬动的缝隙。

0 阅读:6

白某观文史

简介:做一个有态度,有温度的文史记录者,尊重文化,敬畏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