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法大花园里的一朵奇葩

良陆海 2024-08-06 19:02:47

作为我国民间传承历法中的一朵奇葩,《黄龙日盘八卦历》以其独特的阳历形式,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作为迄今为止最精确的阳历,其精度甚至高于当今世界通行的《格里历》。

我国阳历传统溯源

传说,六千余年前我国上古三皇五帝时代的颛顼帝设立了火正这一职位,不仅管理地面上火的运用,也司观测“火”星(即大火,天蝎座α)的职能。人们必须依据回归年,即依据四季变迁来从事农耕活动;我们知道,古代的人们起初通过观察物候以掌握四季变迁,后来逐渐发展为通过天象观测来测定回归年,这比观察物候更加精确。在中国,至迟在颛顼时代就通过观测大火星的运行,制定了中国上古原始的阳历。这可能就为后来制定在我国传承数千年、作为传统历法的阴阳历确定了阳历的基础。上古时代,刀耕火种,原始农业以焚田为生产活动的第一步,时间一定要有准确的把握,过早过晚都不利于作物生长。古人通过长期的天象观察发现,这个时间确定在大火昏见于东方的时候最为适宜,而大火恰巧是一颗红色的一等亮星,它的颜色正好与焚田的烈火切合。大火在原始阳历上的作用在这里得到了重要的体现,使得大火在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成为授时编历的依据而具有特殊意义,火正这个职位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我国先祖对“火”星的重视和崇敬,恰如古埃及人之对于天狼星。古埃及人通过对天狼星偕日升的观测,掌握尼罗河的泛滥时间,而这对于古埃及的农耕非常重要。

到了约公元前2500年的帝尧时代,据《尚书·尧典》记载:“(帝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申命羲叔…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分命和仲…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申命和叔…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帝尧任命羲仲、羲叔、和仲与和叔4人分管东、南、西、北四方天象,分别在黄昏时观测正南方天空所见的鸟、火、虚、昴四星(后来称昏中星),以便定出分别位于春、夏、秋、冬四季最中间的那个月份。可以想见,到了帝尧时代,由仅观测1颗“火”星昏见于东方测定回归年,已发展成观测4颗昏中星,这样自然提高了测量的精确性。通常认为,在帝尧时代已经制订出了一部一年平均为366天、除常年外适当增加闰月的历法。当时可能已经产生了原始的阴阳历,并开启了数千年来我国传统历法应用阴阳历的历史。

史籍所载的中国古历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清末先后有近百部,其中获得官方正式颁行的有50余部。它们绽放在我国古代历法的大花园中,绚丽芬芳,有的达到了当时世界领先的水平,例如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兼历算学家祖冲之,在刘宋大明年间制订的《大明历》、唐朝玄宗时期的天文学家一行编制的《大衍历》以及元初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和王恂创制的《授时历》等。这些历法都是阴阳历。在这百花园中,有三部阳历是为人所知仅有的几朵异花,即北宋科学家沈括在其著作《梦溪笔谈》中提出的《十二气历》,晚清太平天国在我国局部地区曾经短期行用的《天历》,以及历史悠久的彝族《十月太阳历》,可是它们都没有被官方认可。

黄龙日盘八卦历

我们常说,我国民间藏龙卧虎。笔者近日从友人闫道原先生那里获得了来自我国民间的《黄龙日盘八卦历》(以下简称《黄龙历》)的基本数据,经精确验算,得到一个令笔者惊喜的结果;它是就笔者所知,迄今为止最精确的阳历,其精度高于当今世界通行的《格里历》,因此堪称我国历法大花园里的一朵奇葩,也足以在世界历法史上称雄,彰显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黄龙历》曾经行用于河南省济源市克井镇龙门河畔的土坨村及其周边村落。龙门河位于太行山的深处,全长约190千米。这条河奔流在崇山峻岭之间,流经河谷跌峡之处则有“峰矗九重飞鸟绝,壁峭千仞行人惊”之势,土坨自然村正坐拥这份山川形胜。收藏和传承《黄龙历》的范氏家族祖祖辈辈栖居于此,过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自在隐逸生活。明洪武年间,范氏祖先由外地迁到土坨村。到了清乾隆甲戌年(1754年)范氏族人范立富在来自北武当山的道教见素大师授意下,在龙门河畔自家院落旁修建了一座形制不大的黄龙庙。为了确定敬龙礼神的日子和时辰,大师以《黄龙历》授予范立富,从此这部独特的历法就为范氏家族世代传承。

说《黄龙历》独特,不仅在于上述特点,更由于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展现。其组成部分包括正八边形楸木板1块(边长4寸,厚1寸)和长方形椿木板1块(长12寸、宽6寸、厚1寸)以及彩色石子11颗和麻核桃33个。在楸木板的两面凿出八卦图形,用以标志1朔望月和1回归年(立春日至次年立春日)的日期数;在椿木板上凿出34个圆坑,结合11颗彩色石子,表示干支纪日;33个麻核桃表示朔望月的月份和日期。此外,还有《赶月令》和《定朔闰》歌诀两首以及《天元一气灵宝符》演示程序一套,用以具体推演年份、月份和日期。

《黄龙历》代代相传,经过两百四十来年的传承,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际,传到第九代传人闫道原(随母姓)先生手中。这时,闫先生是济源市老干部局的一名干部。闫先生对于国学的兴趣和学养颇深,尤其对《易经》中的八卦和阴阳五行的推演娴熟于心。在他接手之时,除文字和口传的秘诀外,遗存的实物已经多有缺失,留下的主要是由第七代传人范廉福用桐木制作的已有缺损的坯板1块。他获得传承后,基于对《黄龙历》渊源的了解,又经过深入考察和思考,对遗存的黄龙日盘坯板作了修复,制作出新的八卦历盘,还配备了相应的彩色石子和麻核桃,从而恢复了《黄龙历》的原貌,并熟练地掌握了其演示功能。

2008年11月,济源市文物局在南京组织并主持了“《黄龙日盘八卦历》科学意义鉴定会”,以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卢央教授为首席,参会的有南京大学历史系、天文系以及紫金山天文台等各方专家。会议就《黄龙历》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传承的历史渊源鉴定了它的科学意义,肯定了“《黄龙日盘八卦历》是一种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演示方式,以实现其纪历的功能,从而体现和展示中国传统历法中其特有的各要素”。随后,闫道原先生先后被济源市人民政府于2013年4月认定为济源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黄龙日盘八卦历》代表性传承人,又被河南省文化厅于2017年9月认定为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龙日盘八卦历》代表性传承人。

不久前,闫道原先生向笔者赠送了《黄龙日盘八卦历遗韵采撷》一书,并提供了与《黄龙历》有关的数据资料。这本书展现了由闫道原先生提供的《黄龙历》从1921年立春日起到2050年立春日前一天止共129年的具体编排,程式类似于通常所见的“万年历”。

《黄龙历》本质上是纯阳历,其岁首取为立春。平年的历年年长为365日,闰年的历年年长为3 6 6日,规定在1 0 3年里置2 5个闰年,因此有103年的周期。历年平均长度365.2427184466日。每年12个月,每月30日。平年的5日和闰年的6日加在6月30日之后,7月1日之前。闰年的立春时刻绝大多数大于18h,小于24h(极少数在17h28m与18h之间),或者说在申时之后、子时之前(即落在酉、戌、亥3个时辰)。这样每个周期的闰年大多相隔3年(即4年1闰),有3个相隔5年,自然而非人为地、相对均匀地分布于103年之内。

《黄龙历》也能体现中国传统历法中的一些要素。首先是二十四节气,从立春开始,每个月两个节气,且能基本上与日期固定;其次是能应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特别是干支纪日不仅能与已传承近三千年的传统的纪日连续不断地衔接上,还能展现103年的周期。《黄龙历》一个周期内包含365日×103+25日=37620日,能与60通约;因此,立春日的日干支每过一个周期(103年)重复出现。

《黄龙日盘八卦历》的精度核验

读到这里读者可能会心生疑窦:现在国际通用的阳历《格里历》的历年平均长度是365.2425日,与回归年的年长比较,过3333年才有1日的误差,何等精确!《黄龙历》的精确度能高过它?确实,笔者起初也有这样的疑问。后来经过验算,终于得到上述结论,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所谓阳历,就是历法所编排的年月日能确切地反映四季变迁,因为四季是太阳周年视运动的直接结果。二十四节气是四季的具体体现,因此若节气能基本固定于阳历日期,而没有对于日期的长期偏移(即对于日期向一个方向的连续偏移),历法的精确性便得以保证。验算表明,《黄龙历》在三千余年的历程中,节气(以立春为例)仅在1日之内有前后不足24小时的偏移。但是,作为对照,现行公历却显示了若干日的长期偏移。

回到闫道原先生向笔者提供的数据资料,据闫先生称,资料由卢央教授先前委托学生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历算室复制,并于2010年6月交付于他。这份资料列出从公元前1425年2月16日(辛巳日)到公元2077年2月3日(丙子日,即当年立春前1日)共3502年,每年立春的日期和时刻(精确到分钟),每一日都标出日干支;共分成34列,每列103行。就这样的格式可以推断,这份材料是经过闫道原先生按《黄龙历》的程式编排的。此外,笔者手头还有一份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历算室提供的1801年至2199年约400年的每年二十四节气时刻表,时刻精确到10-7秒。

以这两份数据资料作为验算历法精度的参照,笔者检核发现,《黄龙历》的精确度优于通用阳历;并且,《黄龙历》的误差没有显示长期增大的趋势。

《黄龙日盘八卦历》的编制探讨

《黄龙日盘八卦历》的历年平均长度365.2427184466日,比通用阳历的相应值365.242198日长,也比《格里历》的相应值365.2425日长。整体上,《黄龙历》至少在几千年期间能足够精确地反映节气的重复周期,因而这个历年平均长度能作为阳历的基准。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编算的《中国天文年历》有专门的节气表,这是对于视太阳的位置给出的。事实上,通用阳历的回归年长度取真太阳过平春分点的时刻求得,不可能取视太阳过真春分点的时刻。这可能是通用阳历产生相应误差的原因。地球运行可能遭受长期或甚长周期摄动,因而引起黄道面/赤道面有相应的缓慢变化,以致其中一个面或两个面旋转,从而导致真春分点有一个向东的缓慢移动,看来《黄龙历》的历年平均长度涵盖了视太阳的长期运动或甚长周期运动,这样使得回归年的长度有微小的延长,因而实际上回归年长约365.2427日。但是,通常采用的回归年(平均)长度仅计及黄经总岁差和测地岁差,约365.2422日,而没有计及这个微小延长。

探究《黄龙历》的真正源头也许得上北武当山,其产生必然更早、甚至远早于清乾隆年间,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我们可以探讨古人如何得到这么精确的数值。从实测是完全不可能的,我国古代测量季节的主要仪器是圭表,精度不高。我国早在六七千年前已经有了阳历的概念,到了帝尧时代昏中星的观测更彰显了这一点。

《黄龙历》的创制者首先发现了传统阴阳历的缺陷而确立了阳历优越的观念。闫道原先生把《尚书·尧典》中的一段话断句为“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认为这正是《黄龙历》的根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虽已在上文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并不轻率否定他的解读。很可能《黄龙历》的创制者正是由此得到启发,毕竟这句出自对昏中星的观测。

至于具体实现,则要归功于我国独特的干支纪日和二十四节气。《黄龙历》的创制者很可能确定了一千余年至近两千年来立春日的干支,排列成表,发现其中存在103年的重复周期,并进而根据日干支和节气具体算出每个周期里的年数和每年的日数。虽然在清初颁行《时宪历》前的民用历一直施行平气,这为立春日期引入的误差只是系统误差,不至于影响其周期性。

班固《汉书·艺文志》云“礼失求诸野”。如果把“礼”字广义地理解为一切精品和尚品,那么在普通场面上见不到或已丧失的这类极品,可以到民间去搜求并获得。《黄龙日盘八卦历》在民间的传承正体现了这一点。这部从民间发掘出来的历法,未见载于二十四史的律历志或其他史书,它的存世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一个显例。

文/萧耐园

供图/萧耐园、闫道原

责任编辑/孙媛媛、童祎璐

0 阅读:0

良陆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