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逊 肾内科主任医师
关于慢性肾病的治疗,正确的做法是:既不要抵触西医,也不要否定中医,而应该取长补短并各取所需。这是因为,西药有西药的优势,中药有中药的长处。当面对具体病人时,有的只需采取中医治疗就能达到满意的疗效,有的只需给予西医治疗就已经达到预期疗效了,而有的则必须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才能达到好的疗效。
下面就以慢性肾功能不全为例来说一说是如何治疗的。
一、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西医治疗
慢性肾功能不全,又称为慢性肾衰竭,通常采取的是分阶段治疗措施:早期以治疗原发病为主、中期重点治疗伴随疾病(包括并发症)为主、晚期则以肾脏替代治疗为主并配合药物治疗。
1.原发病的西医治疗:
激素、免疫抑制剂、降压药及降糖药等都是治疗原发病的西药,需要根据具体病情选择使用;
2.伴随疾病的西医治疗:
合并感染性疾病需要用到抗菌素等西药、合并肾性高血压需要用到降压药等西药、合并高尿酸血症需要用到降尿酸药等西药、合并肾性贫血需要用到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西药,等等;
3.肾脏替代治疗:
慢性肾功能不全到了晚期的尿毒症,就要考虑进行肾脏替代治疗了,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与肾移植等都是肾脏替代治疗方法。尿毒症患者除了需要肾脏替代治疗之外,降压、降尿酸及纠正贫血的西药治疗仍然不能少。
二、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中医治疗
中医并没有慢性肾功能不全或慢性肾衰竭这样的诊断名称,也没有尿毒症这样的诊断名称,它们都属于西医诊断。
中医对这类疾病研究后发现,慢性肾功能不全多与中国传统医学的水肿、腰痛、关格、眩晕、血证、虚损及癃闭等病证的关系密切。
从病因方面来看,这类疾病主要为感受外邪、素体亏虚及情志失调等导致的。从病机方面来看,这类疾病为正虚(本证)与邪实(标证),即本虚标实。
病因与病机结合后会发现,慢性肾功能不全各期都会不同程度存在着虚、湿、瘀、毒,而且它们相互关联、互相影响及互为因果。
因此,可以这样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中医治疗就是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强调对虚、湿、瘀、毒进行治疗,只是需要根据具体病人对虚、湿、瘀、毒的治疗应有所侧重而已。
无论是西医治疗还是中医治疗,对于本来肾功能就比较差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来说,患者都不应抱着治好或治愈的想法进行治疗,而应该以控制或延缓病情的进展速度为治疗预期。
具体来说,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早期来说,希望不发展成晚期的尿毒症,在相当长时期内让病情几乎不发展也是可能的;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中晚期来说,希望尽可能减慢进展速度,延长到肾脏替代治疗的时间,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你发现没有?本来肾功能就比较差的慢性肾功能不全,经中医或西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患者的肾功能越来越差或快速下降,再一查血肌酐与肾小球滤过度,已经是尿毒症了。
肾为先发现,本来肾功能还没有那么差,治着治着就“治成”尿毒症了,绝大多数并非是经治的医生所有的中药或西药等药物用的不对,而是由进展的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情决定的。但是,也不能完全排除是某些中医或西医“治成”了尿毒症。分析后,肾为先发现主要与如下四大原因有关。
1.疾病本身原因
有的慢性肾功能不全,由于尿蛋白高且能降或血压高且能降等原因,即使正规用了西药与中药,仍不能阻止或延缓病情的进展速度,患者还会以较快的速度发展成尿毒症的。这并不是西药或中药“治成”了尿毒症,而是疾病本身原因所致。
2.西医过度治疗
本来肾功能还没有那么差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正规治疗非常需要与必要,可是有些患者所用的药物并非都是必须使用的,这就属于过度治疗,这同样也会让病情的进展速度加快,从而“治成”了尿毒症。这种情况的出现,有的是病人的原因,有的则是医生的问题。
3.打着中医幌子
祖国传统医学的中医博大精深,虽然不能治愈慢性肾功能不全,只要运用得当,它是不会把病人“治成”尿毒症的。然而,有不少所谓的“偏方”或“祖传秘方”,也有私人诊所或某些不正规的民营医疗机构,他们打着中医的帽子来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结果“治成”尿毒症的例子并不少见。
4.治疗并未到位
慢性肾功能不全也一直在治疗,可是,有不少患者的治疗并未到位,该用的药没有用、该用的剂量没有用到量、并没有联合用药等,这都会导致患者病情进展速度加快,从而让慢性肾功能不全很快进展成尿毒症,看上去也被“治成”了尿毒症,实际原因是:治疗没有到位。也可以这样说:本来一副“好牌”被打打烂了。
本来肾功能还没那么差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怎么治着治着就这样被“治成”尿毒症的呢?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每个人的情况也会不一样,你也有这样的经历吗?欢迎在下面文明留言或评论。
与同名《肾为先》微信公众号同步首发,文章为周逊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调理身体只能中医
龙胆泻肝丸
西医害人!
我的尿毒症就没有哪个大夫跟我说到底是怎么回事,直接就送我透析了
龙胆泻肝丸事件
有
庸医,洋医,中医,不同概念,不同范畴,不能混为一谈。
器官逆转,和百草枯一个道理,治成就是永生
有,我爸爸就是西医医成尿毒症的
跳大神巫医也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