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党上将董其武:82岁入党,曾拒绝授衔,毛主席:不可不授上将

纵横话史 2024-05-04 20:36:40
前言

1955年9月,毛主席拒绝了董其武请求降衔的要求。

读完董其武的请求降为中将的信,毛主席对杨成武说道:“他是著名起义将领,国民党中就是上将,论功劳、贡献与资历都该授上将,回去告诉他,他董其武不可不授上将军衔!”

为何董其武会成为两党的上将?毛主席为何如此器重,说他不可不授上将?

揭开两党上将董其武将军的传奇人生。

董其武

国民党中的爱国上将

董其武从军生涯,是从太原的斌业中学开始的。

然而进入斌业中学学习,是董其武一步一步走了八天,才实现的。

家中的清贫,是从祖母借钱给祖父置办棺材开始的,欠了钱不说,光是利息就已经让家里一贫如洗。

为了还债,累垮了父亲,又逼得十二三岁的董其武,也过上了背煤炭赚钱的苦难日子。

好在机灵的他,倒是有些生意头脑,靠卖豆腐汤赚了些钱,渐渐还清了债务。

这让他终于有了机会,可以去做自己朝思暮想的事,就是读书。

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董其武如鱼得水。

从《四书》搭配《五经》,四大名著,《孙子兵法》,各种类型,不管是历史人文,还是军事战术,他十分信“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说法。

由于舅舅是私塾先生的便利条件,董其武倒是不缺书读。

如此勤学的董其武,被舅舅的还有李天培看在了眼里,一眼相中:“这娃非池中之物啊,有条件该送他去别处深造的,定有大出息”。

得知董其武一家条件并不富裕,李天佑决定对他进行资助,只要记得,学成之后,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这才让董其武有了机会在县城读完高小的机会。

十九岁,得知太原创办了斌业中学,都是为了培养军官的,董其武从那些书本中,领悟到了家国观念。

身为中华男儿郎,国家有难,当挺身而出,国家危难之际,更要敢于为国牺牲。

于是决定到斌业中学学习,只是隔着四百多公里的距离,别人有钱坐车,董其武为了省钱,硬是靠步行,走了八天八夜,好在赶上入学考试,更是以全科第一的成绩,被录取。

在斌业中学的四年时间,董其武用知识,对自己进行了全面升华,尤其对军事学科的研究更深入。

成绩也始终名列前茅,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会留校任教,安安稳稳度过一生的时候,一件突发事件,让他终究踏上了军旅生涯。

成就“起义将领”

因为无意中把水洒在了一位副官身上,连忙道歉后,依然遭到了对方的打骂。

忍无可忍的董其武,以及其他同学一齐动员了起来,副官被打了,董其武被迫离校,投奔了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后因不满蒋介石的疑心病,明里暗里的排挤非嫡系部队,一气之下投奔上海傅作义的队伍。

投奔傅作义,算是他军事生涯中的伯乐。

傅作义

董其武的才能得到傅作义的赏识,于是绥远抗战的开局,就是董其武这个“王炸”。

红格尔图一战,董其武打的酣畅淋漓,不但是捣毁了日军驻军基地,连他们四架飞机,六门山炮全都击毁,击毙敌军千余名。

战争过程中,董其武顾不上胳膊上的枪伤,一直坚持指挥到最后。

这一仗,董其武声名大噪,不只是国民党中,连毛主席都将绣着“为国御辱”的锦旗赠送于他。

多年后董其武在回忆这一战役的时候曾解释到,之所以在这一仗中,有巧妙的战术,也是曾经听过贺老总讲过毛主席的游击战术,自己只不过是学以致用了。

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战役,董其武虽是国民党身份,但始终是赤胆忠心的爱国人士。

董其武

他全然不顾蒋介石如何破坏抗日统一战线,他只知道,不管是什么身份,只要是为中国人民的胜利而战,就是正确的。

这一路,董其武的官职也一步步的高升,团长到旅长,旅长到师长,军长,司令,甚至到了1947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只是这个上将军衔,董其武并感觉到光荣,蒋介石带领下的国民党,实在腐败,导致他对外都极度反感这个军衔,担心在别人眼里,自己与那些腐败的国民党人,同流合污。

抗日战争后,内战再次爆发,再也忍不下去的董其武,开始与傅作义商量对策。

二人最后达成一致,国民党与人民利益背道而驰,自古得民心者的天下,共产党,是民心所向,是能带领百姓过上还日子的。

随后傅作义与毛主席会面,对于当时所面临的“绥远问题”该如何解决,展开了探讨。

傅作义

在毛主席的全面分析下,最终决定,“绥远问题”就要用“绥远方式”来解决。

见傅作义眉头紧皱, 毛主席有对“绥远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关键核心就是不需要我军出兵,以停战为幌子,给董其武足够的时间安排内部工作,只要他觉得时机成熟了,便可直接起义。

这样做的目的,理论是“以不变应万变”,保持国民党军队表面的完整,实则争取更多时间获取更多倾向于我党的军队。

对于最后顽固不化的,必然就是国民党最集中的力量,集中的力量,集中的消灭,最后讲那些早就被我党“化”过来的队伍,在以解放军的编制改编。

这样的和平起义,既能让百姓免遭战争之苦,又能不浪费不必要的军事支出,两党的战士们也少些牺牲。

傅作义将毛主席的战略部署讲给董其武的时候,精通军事战略的他,不禁拍案叫绝。

更感恩与毛主席对自己的信任,愿意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做这件事,这也让董其武深感责任重大。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按照毛主席所说,董其武开始在军队内部展开统一政策的宣讲。

并且先从自己的左膀右臂开始逐渐向下渗透,把思想教育打透,那些怎么感化都无济于事的,董其武都用他自己的方式果断处理了。

这时间毕竟是没有不透风的墙,蒋介石听到了风声,担心董其武成为第二个傅作义,开始暗地里对其打压。

找借口停发了董其武队伍的经费,只不过并未难倒他,而是假装回心转意,便发放了补贴,拿着这千两黄金,董其武的起义也是时候了。

1949年9月19日,董其武发动和平起义,九万多国民党绥远部队,被编入解放军,百万绥远人民,也未在经历战火硝烟。

整个过程中,董其武功不可没。

主动降衔遭拒,82岁入党

在1955年的授衔大典之前,看到自己的名字,在拟定名单上的上将一列,董其武顿觉诚惶诚恐。

对于上将军衔,董其武觉得名过其实,希望组织能给他降为中将即可。

请求降为中将军衔的信件,董其武交给了时任北京军区司令的杨成武,杨成武也觉得该授予上将。

于是只能在请求毛主席,毛主席看着董其武请求降衔的信,大赞其高风亮节,但依然拒绝了。

毛主席认为,首先董其武的革命思想觉悟是很高的,军事谋略上也有一定的水准,况且在国民党中就是上将,到了共产党这边依然可以是上将。

毛主席

不管是资历,还是功绩,董其武的上将不可不授。毛主席还嘱托杨成武,要把话带到,最后还强调:“董其武应该授予上将军衔,而且任何人有意见都不能改”。

就这样,授衔大典上,董其武依然被授予了大将军衔。

后经过三次提交入党申请,终于在第四次获得批准。

八十三岁高龄的董其武,历经三十二年,始终不渝的保持对党的忠诚,以及不灭的信仰。

当得知自己成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时候,激动的说道:“终于有了光荣的归宿”。

1989年,九十岁的董其武病逝。

这位两党上将的光辉一生,始终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为国为民,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参考资料:

1 阅读:130

纵横话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