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出现时,政府干预市场是错的,为什么政府还是要出手

狐狸先森讲历史 2021-03-15 14:08:11
01面对市场动荡,政府总是闲不住手

接受过经济学培训的人都知道,经济运行有其规律,政府如果干预市场,只会适得其反。

经济学家早就论证过,政府干预不仅不能纠正市场失衡,反而会加剧市场失衡。

美国经济学家穆雷·罗斯巴德在《美国大萧条》这本书中就认为,恰恰是政府干预,使得一场原本普通的经济危机,终于演变为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萧条。

你说,我们都知道的事情,政府里人才济济,他们会不知道吗?

既然他们知道,为什么还要进行干预?

如果我们站在经济学的角度,政府干预市场,当然是错误的,但如果我们站在政治学的角度,就会发现,不管经济学家怎么说,政府都会去干预市场。

政府干预市场,用的不是经济的逻辑,而是政治的逻辑。

亚当·斯密说过,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

而政府呢,就好比是一只“闲不住的手”。

一个政府、一家公司,只要设置了一个部门,就得来事。

本来是为了解决问题,但只要这个部门一设置出来,这些职位上的人,就要“无中生有”地做很多事情。

简单地说,政府就是要干事的,不管这事干得对不对,干了就能刷存在感。

02胡佛新政和罗斯福新政,同样的政策,不一样的评价

早在罗斯福新政之前,美国其实已经出现过“胡佛新政”。

在1929年10月股市崩盘的“黑色星期四”之后,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就陆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以积极干预,来应对经济危机。

但这种积极干预不仅没有减轻危机,反而加重了危机。

1929年11月开始,胡佛总统就在白宫多次开会,参会者是美国最大公司的总裁们,比如福特公司总裁亨利·福特、通用汽车总裁阿尔弗雷德·斯隆等。

胡佛要求这些公司不要降薪,并要继续扩大投资。

其实,在美国这套制度下,企业家未必要听总统的。

但是,总统的公开呼吁,让企业家们产生了道义上的压力,他们只好响应总统的政策。

本来,企业在经济下行时,可以通过降低薪水和压缩投资来进行自我调整。

而胡佛的要求,使得企业和市场无法进行自我调整,结果就是延长了危机,最终引发大萧条。

1930年,胡佛总统支持通过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这其实是一部后来臭名昭著的法案。

这部关税法的初衷,是通过提高美国进口关税,来保护本国的产业。

但结果引发了其他国家的报复性关税,反而导致了美国出口的大幅萎缩。

按我们今天的理解,你提高关税,一定会引来其他国家提高关税作为报复。

但当时的胡佛总统竟然不这么想,这一点确实有点出人意料。

按照自由经济学派的看法,如果1929年胡佛总统无视经济危机,继续自由放任,让市场自我调整,危机就不会这样严重,而且美国能更快地走出危机。

但问题是,对1929年的美国总统来说,支配整个事情的,主要已经不是经济逻辑了,而是政治逻辑。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时的情境。

一方面,在当时的情况下,美国选民当然是希望总统和政府能够有所作为,帮助他们摆脱经济困境。

股市崩盘导致的资产价格暴跌,经济下滑带来的失业问题等,影响着不同阶层的选民。

根据估算,美国高峰期的失业人口高达1300万,涉及到的家庭人口高达3000万-4000万。

无数的失业者四处流浪,工程师被迫做临时工,地产经理甚至沦为乞讨者。

好了,如果在这种情形下,你生活在当时的美国,你是耐心等待市场自行复苏,还是急于要求政府马上解决经济危机呢?

大部分民众自然是希望总统能有所作为。

1930年,美国劳工联盟大会甚至公开表扬了胡佛的干预行为,认为这是一位关心民众疾苦的总统。

另一方面,与这种民意相呼应的是政治家的理性选择。

如果一个政治家希望成为伟大的政治家,有机会跟华盛顿、林肯并驾齐驱,那么,危机正好为他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当然,即便政治家没有这样的抱负,就是为了再次当选,他也要有所作为。

经济危机降临时,胡佛这样说:“我们可以什么都不做。这样就会导致毁灭。相反,面对这种局面,我们应该采取经济防御和反击计划。”

反击计划,就是要通过干预来克服危机。

胡佛把这种干预,视为“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的积极行动。

他骄傲地宣称,“从来没有哪届华盛顿政府,在这样的危机时刻,肩负起如此广泛的领导责任”。

你看,这位总统这样干时,他的内心还充满了英雄般的自我满足感。

当然,他的期望最后都落空了。

03政策的背后,是政治需要

在政治生活中,很多政治家都会出于政治考虑,而做了很多本来不必要做或不应该做的事情。

很多貌似不合理现象的背后,往往就是因为存在着某种政治需要。

比如,20世纪90年代,美国共和党曾经发起过一个关于财政赤字的宪法修正案,他们明知很难通过,但仍然在国会提出来付诸表决。

为什么呢?因为政治上有需要。

即便不能通过,共和党都可以赢得道义优势,可以把导致财政与公债危机的责任甩给民主党。

又比如,在很多总统制国家,很多小党的党魁都会跑出来竞选总统。

他明明知道不可能当选,为什么还要来竞选呢?

因为政治上有需要。

这样做,可以提高该党知名度,从而有利于该党的议会选举,还可以提高该党参与政治联盟的谈判筹码。

再比如,在很多国家,无论总统或内阁送到国会的法案多么完美,国会议员们可能还是会反对,或提出很多修正意见。

其实,其中有一部分议员就是为反对而反对。

为什么呢?因为反对可以彰显自己的存在感。

而只要无保留地同意、批准政府的法案,他们就容易变成“橡皮图章”。

相反,公开表达对法案的质疑,可以给选民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他们正在为了选民的利益而努力工作。

这,同样是因为政治上有需要。

04大众媒体普及,把政治家的一言一行暴露在聚光灯下

1929的大萧条,其实是美国政府第一次干预市场。

为什么1929年之前遭遇经济危机时,美国总统和政府通常会选择袖手旁观?

关键变化是美国大众政治的兴起和主流意识形态的转向。

造成这种变化的,是两个主要驱动力。

一是1929年之前的几十年间,美国的投票权进一步普及了,女性也普遍获得了投票权。

二是报纸、时政杂志等大众媒体逐渐兴起了,广播作为一种新媒体也出现了。

这样,此时此刻的政治,已经不再是华盛顿一小撮政治家的事情了。

总统和议员的言论与作为,都时时暴露在媒体的聚光灯下了。

无论经济是稳定还是危机,无论政治家做什么还是不做什么,普通民众借助大众媒体的报道就一目了然了。

更重要的是,这些读者还拥有投票权。

这就带来了两个后果。

通过大众媒体的传播,不仅民意和大众情绪每天都可以公开表达,甚至还会被放大,而且政治家们时时都会感受到由此带来的政治压力。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逐渐发生了转向。

大家公认的总统在危机时刻应该采取何种行动、政府是否应该干预的标准,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总体上,进入20世纪以后,美国的自由放任主义就逐渐衰退了,主张政府干预的思潮却在节节攀升。

这样一分析,大家应该更能理解,胡佛新政,不仅是对美国陷入经济危机这一现实的回应,还是对社会主流观念转向的回应。

换句话说,当面临经济危机时,总统与政治家是否选择迅速介入,固然取决于政治需要,但这种政治需要本身,还是会受到社会主流认知的影响。

实际上,一个社会的主流认知,是决定一个社会的政治决定或公共政策的重要背景条件。

就像经济学家凯恩斯提醒我们的,利益的角色常常被高估,而观念的力量常常被低估了。

在政治领域,一件事情之所以发生,不在于这件事本身在逻辑上是对的,而在于身处其中的政治家被形势裹挟着,或主动或被动地作了很多选择。

但这些选择的政治后果,往往是身处其中的人们无法预见的。

有时候,不是政府想干预市场,而是不得不这样做,哪怕这样做是错的。

1929年大萧条的美国,不管是胡佛还是罗斯福,如果他们不干预市场,那么美国民众就会选一个愿意干预的人上台。

胡佛就是民众嫌弃他干预得还不够,所以把个体户养多少只鸡都要干预的罗斯福给选上去了。

此时,政府做事,就不是经济逻辑,而是彻头彻尾的政治逻辑。

3 阅读:116

狐狸先森讲历史

简介:狐狸先森坚持原创,输出精品内容,与你一起成长。